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美妙悅耳的西藏傳統樂器——紮念丨藏文科普

選自《知識就是力量》雜誌藏文刊

瞭解藏族音樂的人都知道, 藏族彈唱在整個雪域文化中佔有很重要的位置, 在藏族人裡, 有相當一部分人都會彈奏一種叫“紮念”的樂器, 紮念的聲音悅耳柔和, 特別適合用它來抒情。 今天我們的藏文科普, 就來瞭解一下紮念的構成吧!

紮念為藏語的譯音。 藏語“紮”意為“音”, “念”意為“悅耳”, “紮念”的譯意為“悅耳之音”。 紮念是一種彈撥樂器, 是西藏乃至整個藏族地區普遍流傳的藏族傳統樂器之一。

傳統紮念的大小尺寸不盡相同, 可分為大、中、小三種。 那麼, 這種樂器的構造是怎樣的?它如何奏出特殊的音色?又該怎樣彈奏呢?本文作者將帶領青少年朋友認識這種藏族傳統器——紮念。

紮念由琴身、琴弦、琴馬、撥片、跨帶這幾部分構成。

1、琴身

紮念的琴身為木制, 由形似橫剖葫蘆的共鳴箱、 長短不等的琴杆和彎曲成半圓形的琴頭等構成。

2、琴弦

紮念的弦一般稱為“舉”, 在阿裡的底雅一帶亦叫做“茲貴”, 意為用山羊腸做的繩線。 紮念的琴弦可選用多種質料, 包括羊腸、牛筋、絲線或金屬弦等, 其中金屬弦用的較少。 紮念大共鳴箱的底端有一個叫做“舉攏”的略凸起的系弦裝置, 琴弦在此固定後,

經共鳴箱、指板, 並通過琴枕伸張至琴頭的弦軸。

3、琴馬

紮念在蒙有皮革的大共鳴箱表面和伸張的琴弦之間, 架有一個叫做“噶”或“乜噶”(意為“鞍”或“下鞍”)的木制琴馬, 多數採用硬木材質。

4、撥片

在紮念共鳴箱底端的系弦裝置上, 用細線纏懸有一片叫做“森滴”的小撥片, 多用硬木、牛角或骨頭製成。

5、跨帶

由於演奏紮念時常伴以歌舞表演, 因此在紮念的大共鳴箱和琴杆中上部的側面, 各裝有一個用來拴套的、由彩鍛或繩線構成的裝置, 這裝置叫作“添踏”, 意為“挎帶”, 以便在載歌載舞時把樂器斜掛在身前演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