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滕國,善文化的發祥地

善國路立交橋

滕州人歷來宣導與人為善、戒惡揚善、以和為貴、以善為美, 春秋戰國時期的古滕國被譽為善國, 滕州人幾千年來的內在基因和歷史積澱逐步形成了完整的善文化,

並在傳承和發展中不斷發揚光大。 因此說“善”發祥於這塊土地, 並成為滕州人的精神追求和道德取向。

滕州位於山東省南部, 因境內泉水騰湧而得名, 古為“三國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 是古代東夷炎族後裔——滕、蕃、邾、薛等氏族的搖籃和商代始祖的發祥地。 東夷族的文化領先於其他各族, 而在東夷族文化中又以古滕地位最高, 所以被譽為“東方君子之國”。 炎、黃之戰後, 炎帝兵敗, 黃帝率族東來, 封其第十子于滕, 並用黃族的人取代本地各族首領, 監督周圍各國。 黃帝所封的滕國, 傳至商末滅亡。

周滅商之後, 周文王第十四子姬叔繡被封滕地, 即周代滕國。 《孟子•梁惠王•下》記載:“滕,

小國也, 間于齊楚”。 《左傳》記載:“取長補短之五十裡”。 滕國雖然面積很小, 但就這樣一個小國, 卻出現了一位著名的君主一一滕文公, 也正是滕文公廣施善治、善教、善政, 使滕國成為政績卓越、人丁興旺、民殷國富、“卓然於泗上十二諸候之上”、眾望所歸的善國。

文公古台

滕文公做世子時就憂國憂民, 多次問政於孟子。 《孟子•梁惠王下》:滕文公問:“滕, 小國也, 間於齊、楚。 事齊乎?事楚乎?”孟子對曰:“是謀非吾所能及也。 無已, 則有一焉:鑿斯池也, 築斯城也, 與民守之, 效死而民弗去, 則是可為也。 ”

《孟子•滕文公上》:滕文公問為國。 孟子曰:“民事不可緩也。 ……民之為道也, 有恆產者有恒心, 無恆產者無恒心。 苟無恒心, 放辟邪侈, 無不為已。 及陷乎罪, 然後從而刑之, 是罔民也。 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也?是故賢君必恭儉禮下, 取於民有制。 ”

周顯王四十四年(西元前三二五年), 滕文公的父親滕定公去世, 文公繼位。 時下已是戰國中後期, 諸候之間你爭我奪, 群雄逐鹿, 戰火不斷, 禮樂敗壞。 在此嚴峻的形勢下, 危難受命,

滕文公派太師然友去鄒地請教孟子。 孟子曰:“不亦善乎!親喪, 固所自盡也。 ……三年之喪, 齋疏之服, 飦粥之食, 自天子達於庶人, 三代共之。 ” 因此, 滕文公為父守喪三年, 其用意是讓國人看到國君“複禮”的決心。

滕文公主政以後, 便開始推行孟子以“仁政”為中心的治國之道, 遵照孟子“政在得民”的主張, 以人為本, 禮賢下士, 法先王行仁政, 改革土地和賦稅制度, 省刑罰稅, 興工重教, 實行井田制, 掘池築城, 操戈組兵, 教民稼穡, 與民同樂, 一時人丁興旺, 國富民強, 政績卓著, 農民有地種生活有保障, 富民強國的願望得到實現, 黎庶不饑不寒, 安居樂業。

滕文公以仁治國, 很快滕國人丁興旺、繁榮昌盛、國富民強、安居樂業, 善國之名便隨之遠揚,

滕國在諸侯各國中威望更高。 各國名流賢士便向滕國聚集, 當年楚國研究神農學說的許行, 是先秦諸子中農學研究較有影響的人物。 他慕名率徒十人來到滕國定居。 宋國的陳相之徒陳良, 與其弟辛, 背著耒耜來滕國安家落戶。

滕文公施善政以仁治國, 忠心愛國愛民不甘落後, 爭強圖存的雄心壯志不已。 在八百諸侯並立、戰國七雄爭霸的情況下, 滕國不但沒被大國吞併, 反而聲勢大振, 後來經孟子考察, 又見鄰國之民慕名前來歸順定居者, 文公與之處並提供生活方便, 孟子稱滕國為善。 於是各國諸侯莫不刮目相看, 稱滕文公為賢君, 滕國為善國, 學習滕國以仁治國, 人人向善, 已是形成一種潮流。 但是在那大魚吃小魚, 你拼我搶, 爭城搶地的時代,滕國也沒有逃脫滅亡的噩運。西元前286年,滕國被強大的宋國所滅亡。

毛澤東詢問滕國歷史

滕國消失了,但推行仁政以善治國的“善國”美譽沒有消失。1958年8月8日,毛澤東主席在河南視察經過滕州市,專門通知滕縣縣委書記王吉德,讓他到列車上詢問滕文公禮聘孟子實行仁政的一段往事,這也充分說明共和國領袖淵博的歷史知識和對滕國的瞭解,更進一步說明歷史上滕文公以仁治國在歷史上的影響。

兩千多年前的善國已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只剩下古城那飽經滄桑的城牆夯土和存留至今的文公台。現今的文公台,已成為滕文公在滕國實行善政的歷史見證。善文化在這裡生根發芽,代代相傳。後人為了紀念滕國稱為善國,在滕縣設善國門,還有善國大橋、善國會館、性善書院、善園商場,至善中學等名字,以此紀念歷史上“善國”這一美譽。

歲月滄桑,時光流逝,美好的善國文化卻源源流長,已在這塊土地上得到了傳承和發揚。善,已成為滕州人道德的取向和精神追求。可以斷言,兩千多年前的滕國是中國歷史上乃至世界歷史上的第一善國。

善不僅是中華民族的理想和追求,而且也是人類共同的夢想。十九世紀的思想巨人卡爾•馬克思為人類所描繪的共產主義美好社會,也可以理解為善的最高境界。今天,我們提出的和諧社會與和諧世界,與善文化也當屬一脈。善治與和諧社會是一體兩面,善治是和諧社會的治理過程。

偉大的科學家、思想家、哲學家、墨家學說的創始人墨子,提出了兼愛非攻的理念,愛不分貴賤之分,人人都要相愛,愛就是善,其思想基礎就是推行善治,以善治國。其“善治”的內容則表現得更為科學和與時俱進。因此說,墨子就是善的潛行者和推廣者。兼愛——堅持愛無差等,追求社會大同;非攻——反對侵略戰爭,宣導天下和平與社會和諧;尚賢——主張賢者治國,任人唯賢,反對任人唯親;尚同——堅持政令統一,令行禁止,主張建立核心價值觀;節用、節葬——擯棄陋習,建設節約型社會。

墨子不僅是一個善的宣導者,更是一個身體力行思想家。墨子強調“兼愛”和“非攻”,當他聽說楚國要攻打宋國時,即派弟子赴宋國支援,他自己跋山涉水,不畏艱險,到楚國說服楚王和魯班,不要攻打宋國。墨子思想以及它的作為更為這塊土地善文化的產生和發揚奠定了基礎。有了善,人類就有了愛,有了善治,世界便有了和諧。

善是全人類的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綜觀古今中外,無論是儒、釋、道,還是孔、墨、孟、荀諸子,還是其他西方宗教,雖然形式各異,教義不同,但都有一個共同美好的追求,這就是“向善”。幾千年來,“善”一直是中華民族和全人類最美好的追求。老子、孔子、墨子、孟子、滕文公等,這些中華民族的先哲聖賢們用他們的智慧和行為為中華文化留下了美好的善和愛。墨子、魯班、滕文公在滕州這塊土地上,宣導的善的理論,以潛移默化在人們心中,使善文化在這裡傳承和發酵,逐漸根深蒂固。因此說,兩千多年以前的滕國不但是中國乃至世界歷史上的第一個善國,同時也是和諧文化的發源地。

近幾年,滕州市從推動科學發展、社會和諧、民生幸福的高度,全力培育以“善文化”為核心的區域人文品牌,深入淺出講“善”事、情理交融營“善”境,積極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地生根,進一步增強了公民道德判斷力和道德榮譽感,提升了全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

千年往事已成煙,以善興滕傳萬年。滕州這座千年古城,積極踐行善文化已蔚然成風,上善、向善、親善、為善已成為滕州人的道德取向和精神追求,出現了“善國善醫”、“善來善往”、“善警善戰”、“善人善行”等行業服務品牌,善文化得到廣泛傳承和發揚,有力促進了社會風氣的好轉、和諧社會的建設。

作者:馬西良

爭城搶地的時代,滕國也沒有逃脫滅亡的噩運。西元前286年,滕國被強大的宋國所滅亡。

毛澤東詢問滕國歷史

滕國消失了,但推行仁政以善治國的“善國”美譽沒有消失。1958年8月8日,毛澤東主席在河南視察經過滕州市,專門通知滕縣縣委書記王吉德,讓他到列車上詢問滕文公禮聘孟子實行仁政的一段往事,這也充分說明共和國領袖淵博的歷史知識和對滕國的瞭解,更進一步說明歷史上滕文公以仁治國在歷史上的影響。

兩千多年前的善國已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只剩下古城那飽經滄桑的城牆夯土和存留至今的文公台。現今的文公台,已成為滕文公在滕國實行善政的歷史見證。善文化在這裡生根發芽,代代相傳。後人為了紀念滕國稱為善國,在滕縣設善國門,還有善國大橋、善國會館、性善書院、善園商場,至善中學等名字,以此紀念歷史上“善國”這一美譽。

歲月滄桑,時光流逝,美好的善國文化卻源源流長,已在這塊土地上得到了傳承和發揚。善,已成為滕州人道德的取向和精神追求。可以斷言,兩千多年前的滕國是中國歷史上乃至世界歷史上的第一善國。

善不僅是中華民族的理想和追求,而且也是人類共同的夢想。十九世紀的思想巨人卡爾•馬克思為人類所描繪的共產主義美好社會,也可以理解為善的最高境界。今天,我們提出的和諧社會與和諧世界,與善文化也當屬一脈。善治與和諧社會是一體兩面,善治是和諧社會的治理過程。

偉大的科學家、思想家、哲學家、墨家學說的創始人墨子,提出了兼愛非攻的理念,愛不分貴賤之分,人人都要相愛,愛就是善,其思想基礎就是推行善治,以善治國。其“善治”的內容則表現得更為科學和與時俱進。因此說,墨子就是善的潛行者和推廣者。兼愛——堅持愛無差等,追求社會大同;非攻——反對侵略戰爭,宣導天下和平與社會和諧;尚賢——主張賢者治國,任人唯賢,反對任人唯親;尚同——堅持政令統一,令行禁止,主張建立核心價值觀;節用、節葬——擯棄陋習,建設節約型社會。

墨子不僅是一個善的宣導者,更是一個身體力行思想家。墨子強調“兼愛”和“非攻”,當他聽說楚國要攻打宋國時,即派弟子赴宋國支援,他自己跋山涉水,不畏艱險,到楚國說服楚王和魯班,不要攻打宋國。墨子思想以及它的作為更為這塊土地善文化的產生和發揚奠定了基礎。有了善,人類就有了愛,有了善治,世界便有了和諧。

善是全人類的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綜觀古今中外,無論是儒、釋、道,還是孔、墨、孟、荀諸子,還是其他西方宗教,雖然形式各異,教義不同,但都有一個共同美好的追求,這就是“向善”。幾千年來,“善”一直是中華民族和全人類最美好的追求。老子、孔子、墨子、孟子、滕文公等,這些中華民族的先哲聖賢們用他們的智慧和行為為中華文化留下了美好的善和愛。墨子、魯班、滕文公在滕州這塊土地上,宣導的善的理論,以潛移默化在人們心中,使善文化在這裡傳承和發酵,逐漸根深蒂固。因此說,兩千多年以前的滕國不但是中國乃至世界歷史上的第一個善國,同時也是和諧文化的發源地。

近幾年,滕州市從推動科學發展、社會和諧、民生幸福的高度,全力培育以“善文化”為核心的區域人文品牌,深入淺出講“善”事、情理交融營“善”境,積極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地生根,進一步增強了公民道德判斷力和道德榮譽感,提升了全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

千年往事已成煙,以善興滕傳萬年。滕州這座千年古城,積極踐行善文化已蔚然成風,上善、向善、親善、為善已成為滕州人的道德取向和精神追求,出現了“善國善醫”、“善來善往”、“善警善戰”、“善人善行”等行業服務品牌,善文化得到廣泛傳承和發揚,有力促進了社會風氣的好轉、和諧社會的建設。

作者:馬西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