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中國4億的“假中產”到底有誰?

什麼是假中產呢?假中產就是一個名義上社會中產, 但實際上是處境尷尬的打工族。

在現實生活中, 我們必須還考慮到物價水準、資產價格水準、通貨膨脹等等因素都會影響到中產階層的實際生活情況。

所謂的“可支配收入”, 是指扣除稅金和社保等等之後的實際收入, 但這當中並沒有包括房租租金、按揭以及日常消費支出。 如果把這些錢統統扣除, 居民實際到手的那一點錢實在是非常可憐。

這也就決定了一件事:如果你想要成為一線城市的新移民, 那麼你只能通過某些特定的高收入行業和比較高的企業職位才能實現這個目標, 否則只能被城市驅逐出門。 當然, 一線大城市的存在使得人們成為中產的機會很多, 但殘酷的現實又使得實際成為中產的人數並不多。

根據瑞信(Credit Suisse)發佈的《全球財富報告》, 以個人擁有財富5到50萬美元為標準, 到2020年中國的廣義中產階層將會達到4億之多。

但如果考慮到城市不斷增加的生活成本, 這些疑似中產, 最後都會被逼成假中產。

造成假中產的原因主要有兩點:

一、城鎮化紅利已消失

未來五十年, 中國的城鎮化進程將進一步加速, 城鎮化率將提高到76%以上, 全國稅收的80%都將來源於城市, 城市對於整個國民經濟的貢獻將達到95%以上。 在這個加速城鎮化和社會階層重新洗牌的進程中, 必將產生數量比以往更多的中間收入階層。

中國的城鎮化進程也正式大舉開始。 在許多的地方, 城鄉之間的二元結構開始被打破, 農民來到小鎮、鎮上的人進城、小城市的人來到大城市, 所謂水往低處流, 人往高處走。 進入21世紀以後, 中國的階層分化發生了重大的調整。

但城鎮化的極速進程也產生一個問題, 那就是城鄉分野的格局一旦打破, 大城市原本的中產階層的既得利益就會受到瓜分。 原本養十個人的社保現在要樣一百個人, 原本供一千人使用的公共設施現在要給一萬人用。 這必然造成城鎮生活的舒適度下降、公共生活滿意度下降、中產的幸福指數下降。 中產的收入日漸追不上經濟發展, 而社會公共服務也不傾向於保護中產階層。 長此以往, 他們就慢慢成了假中產。

二、房地產紅利已消失

在這個“中產財富不斷被蠶食”的過程中, 最為高效的財富保值增值方法就是房地產。 據統計局統計, 從2005年至今, 上海北京等一線城市的可支配收入從一萬元左右增加到五萬元以上,

增加了大約四倍。 然而, 房價的增幅遠高於收入增幅。 2005年, 北京朝陽區的平均房價是5800元, 2017年朝陽區的均價是約73000元。 是當年的12.58倍。

可以看出, 十幾年來, 中國的不動產投資回報明顯大大高於收入回報。 那些80、90年代產生的老中產, 要想繼續在21世紀成為新中產, 則必須在2008年以前投資房地產, 最好是利用房地產杠杆撬動資本, 否則, 他們前十幾年用勞動報酬或者商業盈利獲得的財富會在十幾年的時間內被暴漲的資產價格稀釋殆盡。

對於搭上了房地產這班“順風車”的人來說, 完成新老中產的交替並不困難。 而那些故步自封的人, 則難免像是當年日本的“老中產”一樣, 守著一畝三分地, 註定面臨被洗牌的結局。

正如日本學者大前研一在《M型社會:中產階級消失的危機與商機》一書中, 曾告誡人們警惕“中產階層的消失”。 他在書裡讓讀者自問三個問題:

1、房貸是否給你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壓力?

2、你是否不敢結婚, 或不打算生兒育女?

3、孩子未來的教育費用是否讓你憂心忡忡?

如果其中任一答案為是。 那麼, 你就不算是真正的中產階級。

在今天這個競爭極度激烈, 任何事情幾乎都是“零和博弈”的社會, 社會資源的兩級分化是極為明顯的。 在社會財富精英化的背景下, 貧富階級的兩級分化是大勢之趨, 而所謂的中產, 不過是夾在貧富兩者中間, 位置略顯尷尬, 且不斷向下層滑動的悲催階層。

大多數中產的習慣思維有很多盲區, 例如依靠勞動收入、依靠升職加薪、不懂投資或極少投資……這些種種落後而不思進取的想法, 不僅會使得中產階層們的財富不斷縮水貶值,甚至很可能永遠無法逃離“假中產”的標籤。

要想成為新時代的中產階級,我們需要用投資的心態去尋找機會,用投資的智慧去管理自己的財富,用投資的人脈去擴展資源。——投資魔方

不僅會使得中產階層們的財富不斷縮水貶值,甚至很可能永遠無法逃離“假中產”的標籤。

要想成為新時代的中產階級,我們需要用投資的心態去尋找機會,用投資的智慧去管理自己的財富,用投資的人脈去擴展資源。——投資魔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