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又一家連鎖超市宣佈倒閉!負債10.8億,胡潤女富豪失聯被懸賞

曾經被深圳引以為傲的零售業巨頭之一的“新一佳”正式倒閉, 創始人李彬蘭失聯被懸賞。  

這家百貨零售標杆輝煌20多年, 曾經年銷近180億, 連鎖百家, 排名22。 如今卻因資金斷裂, 供應商圍堵, 破產清算。

李彬蘭, 女, 廣東梅州市興寧市人, 一個果敢決斷、忘我投入並且很難“對付”的鐵娘子。 中國著名的新一佳超級市場的總經理, 自1995年在深圳寶安設第一家超市至今, 新一佳飛速擴張, 已在中國8個省的20餘個城市設有50個分店, 成為廣東省流通龍頭企業, 該公司03年在擁有50多家分店、50多億銷售額, 為廣東第一、中國第十二大的商業連鎖公司。

新一佳由李彬蘭在1995年創立, 與連鎖超市人人樂(同屬深圳老牌超市。 根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的歷年連鎖百強統計名單, 新一佳在2005-2015年的11年期間, 銷售規模從2005年的110億元攀升到2012年的180億元, 門店最多時達116家, 百強排名最高時位於14名(2007年, 當時的人人樂排名第30), 至2015年時門店已滑落至102家, 銷售額150億元。

在2011年, 李彬蘭躋身《胡潤女富豪排行榜》, 以40億元人民幣位居第37位。

自2016年6月起, 新一佳頻頻爆發供應商上門討債, 甚至有供應商直接從超市將貨品搬出在超市門口甩賣變現的畫面。

其實從2008年開始, 新一佳就出現了關店潮。 直至2013年, 先後關閉了鞍山店, 東莞店, 淄博店, 西安店……

根基不穩、盲目擴大、管理跟不上、資金跟不上, 在2015年經濟放緩之後,

新一佳的業績陡然下降, 排名也連續下降。

此後因為電商衝擊, 未能及時調整業務的新一佳開始走下坡路。

到了2017年, 新一佳全國門店已從去年的42家銳減至18家, 並更名為“悅購匯”。

截至2017年3月27日, 湖南省新一佳商業投資有限公司有資產12.8億元, 負債10.8億元。 今年一則破產清算公告, 則為新一佳這一巨頭的倒下劃上了結束字元號。

90年代末, 新一佳為了學習西方連鎖超市的管理經驗, 高薪聘請了“洋團隊”指導運營, 然而這些“洋經驗”並不適合新一佳這類貼近民生本土的超市。

2004年, 新一佳曾設想自建覆蓋全國的物流體系, 但以當時的財力、物力根本不可能實現。 無奈之下, 只好委託協力廠商物流, 而當時物流的服務不成熟、流程不完善,

遠遠無法滿足生鮮、水產品的配送需求。

“電商將消滅實體零售業”的觀點曾一度非常盛行, 2012年, 馬雲和王健林甚至在電視觀眾面前就零售行業的未來公開打賭, 雙方以2020年為界, 以電商能否在中國零售市場份額佔據半壁江山, 設下了1億元人民幣的賭注。

然而, 五年後我們看到, 電商占中國零售總額的比重雖然攀升到了15%, 但遠遠談不上顛覆。 相反, 電商卻重新認識到了實體店的價值, 實體店能給消費者帶來電商無法比擬的真實場景體驗, 商品售後的維修保養必須依靠當地服務商。 當然, 零售業也認識到了電商發展的不可阻擋, 並向電商學習供應鏈整合、支付金融等創新。

如今, 所謂勢頭高漲, 不斷衝擊實體零售的電商,

也逐漸遇到了發展瓶頸, 雖然線上交易每年維持增長, 但增速放緩, 流量紅利大不如前, 越來越多的電商考慮發展線下。

現在零售業的現狀就是, 線下的想往線上跑, 線上的想往線下跑。 那實體零售幹不過線上, 問題出在什麼地方呢?

對此, 有專業人士表示, 在傳統零售業持續低迷的環境下, 不能墨守成規, 要根據市場隨時創新, 否則可能重蹈覆轍。 一方面, 對於網路購物不能提供給顧客的真實場景和體驗感受, 百貨實體店都在拓展相關業務內容, 揚長避短, 與網購形成實質上的差異化競爭。 另一方面, 實體店的銷售都進行線上線下結合的全管道銷售。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