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8月銀行理財市場資料分析

導讀

普益標準監測資料顯示, 8月444家銀行共發行了10256款銀行理財產品(包括封閉式預期收益型、開放式預期收益型、淨值型產品), 發行銀行數比上期增加3家, 產品發行量增加735款。 其中, 封閉式預期收益型人民幣產品平均收益率為4.55%, 較上期下降0.01百分點。

8月, 19個省份的保本型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實現環比上漲, 12個省份的保本型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則是環比下降;6個省份的非保本型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實現環比上漲, 25個省份的非保本型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則是環比下降。 其中, 保本類封閉式預期收益型人民幣產品平均收益率排名靠前的省份為新疆、吉林省、福建省,

分別為4.16%, 4.14%, 4.14%;非保本類封閉式預期收益型人民幣產品平均收益率排名靠前的省份為上海、天津、浙江省, 分別為4.83%、4.82%、4.82%。

8月, 面向個人投資者的存續的開放式預期收益型理財產品共1890款, 較上月增加84款。 其中, 全開放式產品數量為356款, 較上期增減11款;半開放式產品為1517款, 較上期增加73款, 收益率披露較為完整的產品有1251款。

8月在售的開放式預期收益型人民幣產品數量為734款, 較上月減增加9款。 其中, 全開放式產品數量為356款, 較上期增減11款;半開放式產品為363款, 較上月減少2款, 收益率披露較為完整的產品共923款。

8月, 淨值型產品期間收益率最高的產品為哈爾濱銀行發行的“惠贏淨值型201601期”,

期間收益率為87.04%。 淨值型產品期間波動性最高的產品為渤海銀行發行的“2017年渤鴻60號封閉式淨值型人民幣非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 期間波動性為73.51。

8月封閉式非結構性預期收益型產品共有9039款到期, 其中公佈了到期收益率的產品有4641款。 本月結構性產品共697款, 其中公佈了到期收益率的結構性產品有178款, 其中有53款未實現收益區間中間值的產品。

文/普益標準 陳麗君

報告名稱:銀行理財市場月報(2017年8月)

1本月資管熱點及政策解讀

同存不足定存補:上市銀行負債結構調整基本到位

去年四季度以來, 資金價格上升較快, 疊加監管趨嚴、穩息差等因素, 上市銀行普遍加快拓展核心負債, 尤其是一般性存款的增長, 降低了對同業負債的依賴。 值得注意的是, 去年上市銀行負債端普遍呈現存款占比下降、存款活期化程度加強的特徵。 而在今年上半年, 這兩個特徵都被扭轉:存款占比較年初上升1.02個百分點、定期存款增長稍快於活期存款。 負債結構的變化, 也在銀行淨息差方面有明顯體現:存款基礎扎實的銀行淨息差率先反轉,

大部分股份行和城商行則由於負債結構具有一定剛性, 淨息差環比一季度繼續下滑。 上半年存款占比的上升, 主要是因為各行在監管趨緊、自主調整負債結構的情況下, 加大存款吸收力度, 彌補同業負債的萎縮, 同時達到控制負債成本、穩定息差的目的。 資料顯示, 截至6月末, 25家上市銀行同業負債規模合計較年初下降9.1%至18.82萬億元。 但面對同業負債的萎縮, 不同類型銀行基於自身負債基礎, 所採取的策略也不一致。

資料顯示, 截至6月末, 25家上市銀行存款總額較年初增長5.7%至97.9萬億元, 存款在負債中的占比也由年初的71.68%上升至72.7%。 從存款期限結構上看, 與2016年銀行業存款活期化特徵不同的是,

今年上半年, 較多銀行出現定期存款占比提升的情況。 除了增加基礎性負債獲取外, 也有銀行增加對大額存單、金融債等主動負債的吸收力度。 負債結構的變化, 也對銀行淨息差表現產生影響。 今年上半年, 受金融市場利率不斷上行影響, 商業銀行負債成本也整體抬升, 由於資產端未能及時完成重新定價, 淨息差受到擠壓。 國泰君安證券銀行研究團隊表示, 上半年大行息差較快企穩並環比提升, 主要就是依靠成本穩定的負債端驅動, 而中小行息差企穩則更多依賴資產端收益率提升驅動, 這取決於資產負債結構的調整速度以及貨幣市場利率走勢。

普益點評

負債結構的變化, 也對銀行淨息差表現產生影響。 今年上半年,受金融市場利率不斷上行影響,商業銀行負債成本也整體抬升,由於資產端未能及時完成重新定價,淨息差受到擠壓。

2封閉式預期收益型人民幣產品

2.1本月銀行理財整體情況展示

普益標準監測資料顯示,本月444家銀行共發行了10256款銀行理財產品(包括封閉式預期收益型、開放式預期收益型、淨值型產品),發行銀行數比上期增加3家,產品發行量增加735款。其中,封閉式預期收益型人民幣產品平均收益率為4.55%,較上期下降0.01百分點,銀行理財產品終結九連漲。進入8月,在央行維持資金面平穩格局的動作下,市場流動性暫時得到寬鬆,這也是致使8月銀行理財市場收益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未來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或將進一步下降。

2.2各發行主體封閉式預期收益型人民幣產品

2.3各區域內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統計

本月,19個省份的保本型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實現環比上漲,12個省份的保本型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則是環比下降;6個省份的非保本型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實現環比上漲,25個省份的非保本型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則是環比下降。其中,保本類封閉式預期收益型人民幣產品平均收益率排名靠前的省份為新疆、吉林省、福建省,分別為4.16%,4.14%,4.14%;非保本類封閉式預期收益型人民幣產品平均收益率排名靠前的省份為上海、天津、浙江省,分別為4.83%、4.82%、4.82%。

2.4不同期限各類型發行主體非保本類理財產品收益率對比

本月各類型發行主體非保本類理財產品收益率對比如下:

3本月開放式預期收益型人民幣理財產品情況

3.1每月新發開放式產品

3.2本月開放式預期收益型人民幣產品存續情況

本月,面向個人投資者的存續的開放式預期收益型理財產品共1890款,較上月增加84款。其中,全開放式產品數量為356款,較上期增減11款;半開放式產品為1517款,較上期增加73款,收益率披露較為完整的產品有1251款。從整體情況來看,半開放式預期收益型產品發行量均高於全開放式預期收益型產品。從整體收益表現來看,開放式產品整體收益率表現平穩,其中半開放式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明顯高於全開放式理財產品,其收益率均在3.80%以上;而全開放式產品收益率表現則位於3.5%以下,僅城市商業銀行產品收益率為3.32%高於3%。

3.3本月開放式預期收益型人民幣產品在售情況

本月在售的開放式預期收益型人民幣產品數量為734款,較上月減增加9款。其中,全開放式產品數量為356款,較上期增減11款;半開放式產品為363款,較上月減少2款,收益率披露較為完整的產品共923款。全開放式與半開放式產品發行量的表現一致,均為半開放式產品發行量高於全開放式產品發行量。其中,股份制商業銀行在售的公佈了收益率的半開放式產品數量最多達310款;在售的公佈了收益率的全開放式產品最多的發行主體為股份制銀行達132款。在收益率方面,半開放式產品整體收益率均值高於全開放式產品。

4淨值型人民幣理財產品情況簡析

4.1淨值型產品期間收益率排名

4.2淨值型產品波動性排名

5外幣理財產品情況

本月發行了外幣產品的銀行主要有北京銀行、大華銀行、富邦華一銀行、花旗銀行、滙豐銀行、交通銀行、南洋商業銀行、平安銀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上海銀行、興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光大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民生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信銀行。

6到期產品情況簡介

非結構性封閉式預期收益型產品:

本月,封閉式非結構性預期收益型產品共有9039款到期,其中公佈了到期收益率的產品有4641款。

本月無未實現預期最高收益率的非結構性封閉式預期收益型產品。

結構性產品:

本月結構性產品共697款,其中公佈了到期收益率的產品有178款。

本月有53款未實現收益區間中間值的產品,未實現收益區間中間值的結構性產品詳見下表。

重要聲明

本報告中的資料和資訊均來源於各機構公開發佈的資訊,我公司力求報告內容及引用資料、資料的客觀與公正,但對這些資訊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報告中的任何觀點與建議僅代表報告當日的判斷和建議,僅供閱讀者參考,不構成對買賣的出價或詢價,也不保證對做出的任何建議不會進行任何變更。對於因使用、引用、參考本報告內容而導致的投資損失、風險與糾紛,我公司不承擔任何責任。

本報告的版權僅為我公司所有,轉載請注明來源“普益標準”。我公司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於報告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

今年上半年,受金融市場利率不斷上行影響,商業銀行負債成本也整體抬升,由於資產端未能及時完成重新定價,淨息差受到擠壓。

2封閉式預期收益型人民幣產品

2.1本月銀行理財整體情況展示

普益標準監測資料顯示,本月444家銀行共發行了10256款銀行理財產品(包括封閉式預期收益型、開放式預期收益型、淨值型產品),發行銀行數比上期增加3家,產品發行量增加735款。其中,封閉式預期收益型人民幣產品平均收益率為4.55%,較上期下降0.01百分點,銀行理財產品終結九連漲。進入8月,在央行維持資金面平穩格局的動作下,市場流動性暫時得到寬鬆,這也是致使8月銀行理財市場收益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未來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或將進一步下降。

2.2各發行主體封閉式預期收益型人民幣產品

2.3各區域內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統計

本月,19個省份的保本型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實現環比上漲,12個省份的保本型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則是環比下降;6個省份的非保本型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實現環比上漲,25個省份的非保本型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則是環比下降。其中,保本類封閉式預期收益型人民幣產品平均收益率排名靠前的省份為新疆、吉林省、福建省,分別為4.16%,4.14%,4.14%;非保本類封閉式預期收益型人民幣產品平均收益率排名靠前的省份為上海、天津、浙江省,分別為4.83%、4.82%、4.82%。

2.4不同期限各類型發行主體非保本類理財產品收益率對比

本月各類型發行主體非保本類理財產品收益率對比如下:

3本月開放式預期收益型人民幣理財產品情況

3.1每月新發開放式產品

3.2本月開放式預期收益型人民幣產品存續情況

本月,面向個人投資者的存續的開放式預期收益型理財產品共1890款,較上月增加84款。其中,全開放式產品數量為356款,較上期增減11款;半開放式產品為1517款,較上期增加73款,收益率披露較為完整的產品有1251款。從整體情況來看,半開放式預期收益型產品發行量均高於全開放式預期收益型產品。從整體收益表現來看,開放式產品整體收益率表現平穩,其中半開放式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明顯高於全開放式理財產品,其收益率均在3.80%以上;而全開放式產品收益率表現則位於3.5%以下,僅城市商業銀行產品收益率為3.32%高於3%。

3.3本月開放式預期收益型人民幣產品在售情況

本月在售的開放式預期收益型人民幣產品數量為734款,較上月減增加9款。其中,全開放式產品數量為356款,較上期增減11款;半開放式產品為363款,較上月減少2款,收益率披露較為完整的產品共923款。全開放式與半開放式產品發行量的表現一致,均為半開放式產品發行量高於全開放式產品發行量。其中,股份制商業銀行在售的公佈了收益率的半開放式產品數量最多達310款;在售的公佈了收益率的全開放式產品最多的發行主體為股份制銀行達132款。在收益率方面,半開放式產品整體收益率均值高於全開放式產品。

4淨值型人民幣理財產品情況簡析

4.1淨值型產品期間收益率排名

4.2淨值型產品波動性排名

5外幣理財產品情況

本月發行了外幣產品的銀行主要有北京銀行、大華銀行、富邦華一銀行、花旗銀行、滙豐銀行、交通銀行、南洋商業銀行、平安銀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上海銀行、興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光大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民生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信銀行。

6到期產品情況簡介

非結構性封閉式預期收益型產品:

本月,封閉式非結構性預期收益型產品共有9039款到期,其中公佈了到期收益率的產品有4641款。

本月無未實現預期最高收益率的非結構性封閉式預期收益型產品。

結構性產品:

本月結構性產品共697款,其中公佈了到期收益率的產品有178款。

本月有53款未實現收益區間中間值的產品,未實現收益區間中間值的結構性產品詳見下表。

重要聲明

本報告中的資料和資訊均來源於各機構公開發佈的資訊,我公司力求報告內容及引用資料、資料的客觀與公正,但對這些資訊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報告中的任何觀點與建議僅代表報告當日的判斷和建議,僅供閱讀者參考,不構成對買賣的出價或詢價,也不保證對做出的任何建議不會進行任何變更。對於因使用、引用、參考本報告內容而導致的投資損失、風險與糾紛,我公司不承擔任何責任。

本報告的版權僅為我公司所有,轉載請注明來源“普益標準”。我公司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於報告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