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三桶油的強勁對手“現身”,世界第三大煉油中心誕生山東

作者:石頭

山東成為世界第三大煉油中心, 產能聚集規模僅次於美國休斯頓地區、日本東京灣沿岸。 在此成果背後, 有山東地煉貢獻的大部分力量。

日前, 新華網報導, 從山東省油區辦獲悉, 山東省2016年石化產業規模已達3萬多億元, 煉油總產能達2.1億噸, 已經是世界第三大煉油中心, 產能聚集規模僅次於美國休斯頓地區(2.7億噸)、日本東京灣沿岸(2.2億噸)。

山東石化產業成為世界第三煉油中心絕非言過其實。

在國內, 當前山東煉化可以一覽眾山小, 但是山東煉化的成長絕非一日之功。 2015年, 資料顯示山東地煉一次原油年加工能力達到近1.4億噸, 占山東煉化能力比重約為67%。

(圖片截取自中石油官網)

十五年爭油路:負重前行

2000年, 山東通過多次整改、清理,

最後保留了21家地方煉廠。 據新浪財經報導, 保留下來的這些煉廠有且僅有133萬噸原油指標, 平均到每家煉化廠頭上每年不足6.4萬噸原油指標。

彼時, 山東煉化企業面臨著共同的難題——“無油可煉”, 間接的造成了產能浪費。

2012年, 希望重新燃起, 歡喜恰似舊夢重提。 那時, 國務院下發 “新36號文”, 明確“市場准入標準和優惠扶持政策要公開透明, 對各類投資主體同等對待”。 這個利好消息讓山東煉化看到了好的開始, 可現實卻還要等等。

2013年, 山東政府為民請願, 煉化再起航。 山東省委省政府積極為當地煉化企業奔走, 爭取合理的原油權益。

當年8月, 國務院下發的83號文明確:“賦予符合品質、環保、安全及能耗等標準的原油加工企業原油進口及使用資質”。

這意味著煉廠的訴求得到了政策層面的支持, 事情的進展出人意料。

2013年9月, 國務院批復了1000萬噸原油給山東地煉, 財政部已將100個億的稅收列入計畫。 現實是, 雖然有了框架性檔, 但沒有具體細則, 地煉還是沒有獲得一噸原油。

2014年, 又是一年過往。 山東省省長又一次提出, 希望地煉原油進口使用配額儘快落實。 2014年7月, 山東省省長再次為山東地煉喊話:希望先期得到2000萬噸進口配額。

儘管山東煉化面臨“無米下鍋”, 英雄囧途的困境, 但是靠著自強不息態度, 靠著加工燃料重油(原油經過加工之後剩餘的殘渣), 2014年, 山東省地煉的一次加工能力達到了1.89億噸, 但是原油指標卻紋絲未動。

彼時, 山東省煉油化工協會原會長劉愛英發出了 “十多年來,

山東煉廠苦於無油可煉、產能閒置。 ”的感慨!

2015年2月, 中央的支持, 再加上地方政府的努力, 直接推動了油權申請的進程。 山東地煉等到《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進口原油使用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 雖然等來了沉甸甸的結果, 可是這一等就是整整15年。

據新浪財經統計資料顯示, 2016年, 山東地煉企業加工原油及燃料油合計8680.9萬噸, 同比增長47%。

地煉企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4924.9億元, 實現利稅317.7億元, 分別較2015年增長21.7%、79.1%。

青島海關資料顯示, “2016年山東原油進口量值齊增, 分別增長2.5倍和2.4倍, 拉動進口總值增長11.8個百分點。 ”

山東地煉除了無油可煉, 當然地煉還同樣面臨著銷售無路, 油品升級, 稅賦加重、物流不達等諸多現實問題。

與三桶油關係:競爭還是合作

山東煉化的崛起,不出意外的惹來了業內眾多討論。而討論中最多的不過是,地方煉化和三桶油之間的關係,到底是相愛還是相殺。

據中石化官網報導,大慶煉化相關人士透露,因地煉柴油價格較低,部分省公司柴油批發任務完成度較差。面對市場份額不斷被蠶食,石油公司迫於無奈,只好放低身段低價行銷,部分省市三桶油成品油市場批發價格僅比地煉油品送到價略高100元/噸。

目前中石油尚未公開2016年全年營收狀況。中石化2016年財報顯示,煉化業務成為了石油寒冬以來最賺錢的業務。在利益面前,三桶油和山東地煉的關係,這個在很多人心裡打了一個大大的問號。

另外,石油巨頭收購地方煉廠也是一個真實的存在。2011年,中化國際並購了山東弘潤石化。弘潤石化是一家年加工量500萬噸和擁有176公里的重質液體化工黃島-濰坊輸送管道和400萬立方米的大型原油儲罐區的地方煉廠。

2009年,中海油收購山東海化集團,隨後中海油並購了東營石化、中海瀝青以及海化石化,總計760萬噸的一次加工能力,占整個山東地煉的6.2%。

2017年,根據新浪財經新聞,山東濱州某地方煉廠和日照地方煉化廠相繼傳出被央企收購的消息。

就此問題,山東煉化代表人物給出了合理解釋。今年兩會間隙,全國人大代表、山東東明石化集團董事局主席兼總裁、山東省工商聯副主席,山東煉化協會會長李湘平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我們與兩桶油是合作關係,不是競爭關係。”

與三桶油關係:競爭還是合作

山東煉化的崛起,不出意外的惹來了業內眾多討論。而討論中最多的不過是,地方煉化和三桶油之間的關係,到底是相愛還是相殺。

據中石化官網報導,大慶煉化相關人士透露,因地煉柴油價格較低,部分省公司柴油批發任務完成度較差。面對市場份額不斷被蠶食,石油公司迫於無奈,只好放低身段低價行銷,部分省市三桶油成品油市場批發價格僅比地煉油品送到價略高100元/噸。

目前中石油尚未公開2016年全年營收狀況。中石化2016年財報顯示,煉化業務成為了石油寒冬以來最賺錢的業務。在利益面前,三桶油和山東地煉的關係,這個在很多人心裡打了一個大大的問號。

另外,石油巨頭收購地方煉廠也是一個真實的存在。2011年,中化國際並購了山東弘潤石化。弘潤石化是一家年加工量500萬噸和擁有176公里的重質液體化工黃島-濰坊輸送管道和400萬立方米的大型原油儲罐區的地方煉廠。

2009年,中海油收購山東海化集團,隨後中海油並購了東營石化、中海瀝青以及海化石化,總計760萬噸的一次加工能力,占整個山東地煉的6.2%。

2017年,根據新浪財經新聞,山東濱州某地方煉廠和日照地方煉化廠相繼傳出被央企收購的消息。

就此問題,山東煉化代表人物給出了合理解釋。今年兩會間隙,全國人大代表、山東東明石化集團董事局主席兼總裁、山東省工商聯副主席,山東煉化協會會長李湘平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我們與兩桶油是合作關係,不是競爭關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