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喜迎十九大·文脈頌中華」保護貴州非遺生命力,發出貴州本地好聲音

多彩貴州網訊(記者 張消夏)9月16日, “喜迎十九大·文脈頌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型網路傳播活動的省內外採訪團齊聚貴陽, 遇見”2017多彩貴州非遺週末聚活動,

“碰撞”出貴州非遺文化的獨特魅力。 記者們一同領略貴州傳統民族藝術, 體驗了濃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氛圍。

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生命力是核心

在“非遺週末聚”活動開始之前舉辦了“喜迎十九大·文脈頌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型網路傳播活動座談會。 座談會上, 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副司長王晨陽認為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核心是保護其生命力。 關注非遺的傳承實踐是否生動活躍, 關注遺產的持有者積極性如何, 狀態如何, 如何參與到傳承實踐活動中, 是否在遺產保護活動中受益是此次採訪活動的重頭戲。 王司長還提到, 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保護文化的多樣性, 從“多彩”的角度出發,

研究、考察貴州文化, 可以看到極其豐富的文化多樣性, 也會看到世界的創造力。 希望能在此次的貴州之旅中可以深刻的瞭解非遺, 瞭解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

保護貴州非遺生命力首先要發出本地好聲音

貴州省文化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王紅光對記者說, 非物質文化作為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我們必須進一步的加強保護傳承和發展。 關注貴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發展, 關注貴州文化育民、文化利民、文化惠民、文化富民方面的經驗做法, 講好貴州故事, 發出貴州好聲音。 截至目前, 貴州省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2項, 國家級名錄85項140處, 省級名錄561項709處, 市級名錄1000多項, 縣級名錄4000多項;有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57名,

省級傳承人402名;國家級民族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1個, 省級民族文化生態保護區2個,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3個, 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57個。

傳承貴州非遺文化大膽創新

“非遺週末聚”活動是以貴州省非遺項目的展示展演為主線貫穿, 全方位地將我省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同一地點持續地輪番展現。 通過這一活動,促進和加強了各地區對民族文化的重視意識,推動了從過去的被動傳承變為主動展現,不遺餘力地對各地民族文化進行研究和傳承, 為保護民族文化資源做出努力。

作者:張消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