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我喜歡楊冪吳亦凡楊洋範冰冰,那又怎樣?

最近某電影官宣, 演員陣容赫然寫著:舒淇、鹿晗, 路人就嗨了。

還是某電影官宣, 演員陣容是王俊凱、董子健、迪麗熱巴, 路人也嗨了。

最後又有某電影, 破天荒是陳道明搭檔唐嫣, 路人又嗨了。

路人嗨的原因:

舒淇和鹿晗、陳道明和唐嫣完全不是一個檔次, 一起合作活久見。

董子健這種演技派少年影帝, 為什麼和流量合作, 還被壓番?

說白了就是, 逼格不一樣的藝人就不應該湊在一起。

西北姐今天就來和大家聊聊藝人的逼格。

審美是主觀的, 逼格是客觀的。

明明角色屬性那麼多, 路人們評定演員好壞的標準前提卻是年齡。

流量和鮮肉, 老和小。

所以, 要想做大眾承認的逼格演員, 主要年齡要夠, 這就跟舊社會的工齡沒什麼區別。

說實話吧, 大多數時候, 我們沒辦法分清楚什麼叫演技好。

靳東被嘲是因為老幹部人設, 但關於他的演技, 最尖銳的批評無外乎:演得好, 但角色同質。

大概意思就是, 演員是個演技派, 完全有實力, 可惜劇本沒選好。

如果我們仔細分析角色, 就會發現這些角色看似相同, 其實不同。

《我的前半生》中的賀涵是社會精英沒錯, 但他不僅有職場危機, 還出軌了女友朋友, 《外科風雲》中情感戲更多, 他不見CP感, 《歡樂頌》和劉濤對戲時肢體僵硬被碾壓。

以下是靳東《歡樂頌》、《外科風雲》、《我的前半生》劇照, 傻傻分不清楚。

明明角色不同,卻帶著固化的表情演成了一個人。這如果是演技好的話,你讓被嘲諷了三天三夜的陳學冬怎麼想?

那麼我們為什麼不敢說靳東演技差呢?

因為工齡長,他曾輝煌過,那一輩子都是輝煌的。

哪怕這個角色的成功是因為人設、導演、劇本、宣傳的共同努力,都是靳東演技精湛的證據。

後面露出再多馬腳,都有人拿出當年的輝煌來反駁。

這種靠一部代表作維持光環吃天下,仗著年齡優勢空手套白狼的藝人還很多,我們心理預設了他們演技好、人品佳,尊稱一聲“戲骨”沒毛病。

如果你覺得這種評判方式正常,那我們再說一個工齡也很長、曾經輝煌過,卻始終擠不進紅線之上的藝人,范冰冰。

範冰冰,“爛片”“炒作”這些標籤如影隨形了整個演藝生涯。

某次看範冰冰採訪,有句話印象深刻:“觀眾總是會選擇性遺忘我的很多作品。”

當時她的路人緣差到極點,這句話又帶著三分傲氣,西北姐便記憶深刻,範冰冰的作品其實比靳東有底氣的多。

《還珠格格》《蘋果》《手機》《觀音山》。

可是範冰冰就是LOW啊,拍《我不是潘金蓮》的時候,全國人民翹首期盼的是馮小剛對範冰冰的大改造,以此證明馮小剛導演的英明神武。

範冰冰有那麼迫切需要被改造嗎?演技差是應該屬於範冰冰的標籤嗎?

說到底,範冰冰的逼格不夠,沒通過那條紅線。有再多的作品也沒用,註定很難翻身。

西北姐在這裡只是舉例了靳東和範冰冰,實際上不僅有他們,楊冪的電影還沒公映,豆瓣就會有幾千條差評;王菲演唱會再跑調,也有無數路人高價搶票只為發朋友圈;朱茵新戲上線瘋狂帶周星馳刷存在感,女神形象還是沒有變。

如果你說這跟愛不愛炒作有關,那就更雙標了。

且不說老戲骨也有熱衷炒作的存在,人品和業務能力到底哪個重要?

《人民的名義》爆紅,其中也有老戲骨被爆出生活作風問題,我們視而不見繼續追捧,小鮮肉小鮮花若是誰敢黑臉誰敢罵人,就能被持續罵上熱搜。

我們對於藝人的評價標準用一條紅線將他們分為逼格藝人和流量藝人。

紅線之上,再多錯都能原諒,紅線之下,草木皆兵。

粉絲多新聞多的演員演技絕對差,腦殘粉不在於粉絲本身,在於你飯的是誰。

你喜歡楊冪? 你是腦殘粉!

你喜歡楊洋? 你是腦殘粉!

你喜歡鄭爽? 你是腦殘粉!

你喜歡張曼玉? 你審美高級!

你喜歡林青霞?你審美高級!

你喜歡鞏俐?你審美高級!

哪怕一句粵語都聽不懂,只會為許嵩的《玫瑰花的葬禮》感動,你保持審美高級,也要在人前堅持說自己的偶像是陳奕迅。

看電影看好萊塢是情懷,哪怕《變形金剛5》的中文廣告霸屏,國外差評一片,也不妨礙它5天破11億。

能親昵的叫出歐美明星昵稱的人是食物鏈的最高級,中國人說唱總比黑人差很多,看《中國有嘻哈》你要是不崇拜歐陽靖,你就是傻X。

我們怎麼就被挾持了?

審美是件私事,不分高低。

因為對方喜歡的明星,就嘲諷對方審美的高低,這自以為是的優越感才最心虛。

審美和逼格從來都不是正相關,不要拿大眾的逼格紅線去判定別人的審美。我就是喜歡楊洋、喜歡楊冪、喜歡吳亦凡、喜歡流量明星,那又怎麼樣?

這是,我們的自由。

明明角色不同,卻帶著固化的表情演成了一個人。這如果是演技好的話,你讓被嘲諷了三天三夜的陳學冬怎麼想?

那麼我們為什麼不敢說靳東演技差呢?

因為工齡長,他曾輝煌過,那一輩子都是輝煌的。

哪怕這個角色的成功是因為人設、導演、劇本、宣傳的共同努力,都是靳東演技精湛的證據。

後面露出再多馬腳,都有人拿出當年的輝煌來反駁。

這種靠一部代表作維持光環吃天下,仗著年齡優勢空手套白狼的藝人還很多,我們心理預設了他們演技好、人品佳,尊稱一聲“戲骨”沒毛病。

如果你覺得這種評判方式正常,那我們再說一個工齡也很長、曾經輝煌過,卻始終擠不進紅線之上的藝人,范冰冰。

範冰冰,“爛片”“炒作”這些標籤如影隨形了整個演藝生涯。

某次看範冰冰採訪,有句話印象深刻:“觀眾總是會選擇性遺忘我的很多作品。”

當時她的路人緣差到極點,這句話又帶著三分傲氣,西北姐便記憶深刻,範冰冰的作品其實比靳東有底氣的多。

《還珠格格》《蘋果》《手機》《觀音山》。

可是範冰冰就是LOW啊,拍《我不是潘金蓮》的時候,全國人民翹首期盼的是馮小剛對範冰冰的大改造,以此證明馮小剛導演的英明神武。

範冰冰有那麼迫切需要被改造嗎?演技差是應該屬於範冰冰的標籤嗎?

說到底,範冰冰的逼格不夠,沒通過那條紅線。有再多的作品也沒用,註定很難翻身。

西北姐在這裡只是舉例了靳東和範冰冰,實際上不僅有他們,楊冪的電影還沒公映,豆瓣就會有幾千條差評;王菲演唱會再跑調,也有無數路人高價搶票只為發朋友圈;朱茵新戲上線瘋狂帶周星馳刷存在感,女神形象還是沒有變。

如果你說這跟愛不愛炒作有關,那就更雙標了。

且不說老戲骨也有熱衷炒作的存在,人品和業務能力到底哪個重要?

《人民的名義》爆紅,其中也有老戲骨被爆出生活作風問題,我們視而不見繼續追捧,小鮮肉小鮮花若是誰敢黑臉誰敢罵人,就能被持續罵上熱搜。

我們對於藝人的評價標準用一條紅線將他們分為逼格藝人和流量藝人。

紅線之上,再多錯都能原諒,紅線之下,草木皆兵。

粉絲多新聞多的演員演技絕對差,腦殘粉不在於粉絲本身,在於你飯的是誰。

你喜歡楊冪? 你是腦殘粉!

你喜歡楊洋? 你是腦殘粉!

你喜歡鄭爽? 你是腦殘粉!

你喜歡張曼玉? 你審美高級!

你喜歡林青霞?你審美高級!

你喜歡鞏俐?你審美高級!

哪怕一句粵語都聽不懂,只會為許嵩的《玫瑰花的葬禮》感動,你保持審美高級,也要在人前堅持說自己的偶像是陳奕迅。

看電影看好萊塢是情懷,哪怕《變形金剛5》的中文廣告霸屏,國外差評一片,也不妨礙它5天破11億。

能親昵的叫出歐美明星昵稱的人是食物鏈的最高級,中國人說唱總比黑人差很多,看《中國有嘻哈》你要是不崇拜歐陽靖,你就是傻X。

我們怎麼就被挾持了?

審美是件私事,不分高低。

因為對方喜歡的明星,就嘲諷對方審美的高低,這自以為是的優越感才最心虛。

審美和逼格從來都不是正相關,不要拿大眾的逼格紅線去判定別人的審美。我就是喜歡楊洋、喜歡楊冪、喜歡吳亦凡、喜歡流量明星,那又怎麼樣?

這是,我們的自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