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廣東銀行卡消費投訴增長近四成

中國消費者報訊 《廣東省“12363”金融消費投訴熱線藍皮書》(以下簡稱《藍皮書》)日前在廣州發佈。 資料顯示, 2016年廣東省(不含深圳)12363受理金融消費投訴1580件, 同比增長2.4%。 其中, 銀行卡業務的投訴量居高不下, 占銀行業投訴量的43.9%, 同比增長37.50%。

銀行卡成投訴熱點

廣東12363金融消費投訴中心主任周華介紹, 2016年涉及銀行業投訴1328件, 占比84.05%, 同比增長2.47%。 涉及非銀行支付機構投訴111件, 占比7.03%, 同比增長12.12%。 可見, 2016年12363投訴熱線受理的投訴主要集中在銀行業金融機構。 新型支付方式在給金融消費者帶來便利的同時, 也開始成為金融消費投訴的新熱點。

從銀行業投訴內容看, 銀行卡問題仍是金融消費者投訴熱點。 資料顯示, 銀行業投訴集中在銀行卡、支付結算、貸款、儲蓄及征信業務上, 投訴量分別是583件、178件、143件、107件、103件, 合計1114件, 占銀行業投訴總量83.89%。 其中, 銀行卡業務的投訴量同比增長37.50%。

問題多在銀行方面

銀行投訴頻發, 問題到底出在哪裡?對此, 《藍皮書》給出了答案:2016年, 因消費者誤解引發的投訴, 合計409件, 占全部投訴量的25.89%;而金融機構自身原因引發的投訴高達1171件, 占全部投訴量的74.11%。 《藍皮書》指出, 因金融機構自身原因引發的投訴占比較重, 主要涉及金融服務、定價收費、違法違規、強制交易、資訊披露、虛假資訊、產品收益等方面。

其中, 金融服務是最主要的投訴因素, 占金融機構自身原因引發的投訴量的45.38%。

特別需要引起關注的是金融消費者對銀行帳戶的扣費業務摘要問題的諮詢投訴。 據有關銀行業金融機構反映, 因銀行帳戶扣費業務明細摘要引發的諮詢投訴約占其客戶來電總量的10%和工單總量的30%。

資料還顯示, 去年廣東省金融消費投訴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城市, 共1224件, 占全省投訴量的78.73%。 其中, 廣州地區的投訴量位居全省首位, 占比約四成。 而雲浮地區全年未有投訴。

金融糾紛定期通報

據瞭解, 12363金融消費權益保護熱線是中國人民銀行的全國統一金融消費者投訴公益服務專用號碼。 2015年3月, 廣東12363投訴熱線全面運行開通。

12363目前主要受理包括中國人民銀行法定職責範圍內的金融消費者投訴;涉及跨市場、跨行業交叉性金融產品與服務的金融消費者投訴;涉及金融消費權益保護社團組織會員單位提供金融產品與服務的金融消費者投訴;其他需要金融消費權益保護社團組織協調處理的金融消費者投訴四類投訴。

12363熱線相關負責人介紹, 普通消費者遇到金融消費糾紛時, 都可撥打該熱線進行投訴, 在通過審查受理後, 金融機構最遲在15個工作日內完成調解程式。

記者瞭解到, 為了保護消費者的金融權益, 廣東還建立了金融消費糾紛資訊通報機制, 使金融消費糾紛投訴管道進一步擴寬。 2016年, 廣州、佛山、惠州、江門等地相繼建立金融消費投訴受理、處理資訊通報制度, 定期向金融監管部門、金融機構、社會公眾通報12363金融消費糾紛投訴處理情況,

為金融監管部門開展預防性監管、金融機構提升服務提供重要參考。 佛山、陽江、茂名、韶關、河源等地實現與各地12345市長熱線對接。 江門、梅州、珠海、揭陽、陽江等地開通網上投訴受理, 進一步拓寬投訴受理管道。

據悉, 《藍皮書》由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委託廣東省金融消費權益保護聯合會編寫, 今年系首次發佈, 計畫今後每年編寫一本。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