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郭廣昌“倒苦水”:上哪找我們這樣的團隊,複星股價嚴重被低估

文 | 時代財經APP 張常旺

郭廣昌在展望複星未來的時候, 還是情不自禁地倒了一番苦水, 讓他心裡堵得慌是複星被低估的股價。 他半開玩笑地說到, “你們到哪裡雇傭一個郭廣昌、阿汪(汪群斌)這樣的團隊, 你們去哪裡找這樣的投資機會。 短期我說不清楚, 有各種因素。 我個人覺得複星國際的價格是嚴重被低估。 ”

除了陰沉的天夾帶著細小的雨滴外, 3月29日早晨的香港中環並沒有太特別, 梳著油頭、踩著錚亮皮鞋的“金融男”依舊步履匆匆。 從地鐵中環站到四季酒店, 步行時間不過十分鐘。

9點不到, 這個坐落於維港一側的酒店二樓已經人頭攢動, 兩三百人的規模頗有陣勢, 他們都是來赴複星國際的“同學會”。 在複星內部, 他們有不成文的規定, 彼此之間都以“同學”相稱, 郭同學(郭廣昌)、汪同學(汪群斌)、徐同學(徐曉亮)、陳同學(陳啟宇)如此等等。

“郭同學”心情不錯,

似乎並未受到前一日“梁同學”離職的影響。 在離業績會開場前的十幾分鐘, 複星一眾高管站在一塊印有“複星”字眼的藍色宣傳板前, 接受來自媒體的閃光燈“洗禮”。

“郭同學”甚至有些調皮, 左右手分別擁著聯席總裁徐曉亮和CFO王燦, 比著“good”的手勢, 臉上喜不自禁。

用王燦的話來說, 2016年是複星里程碑式的一年, 這家自比伯克希爾哈撒韋的綜合投資集團實現了百億的淨利潤。 “這也是複星自2011年來連續五年的增長, 過去有投資者擔心複星利潤的穩定性。 這只是開始, 未來複星會有更好的成績回饋股東。 ”

不過, 即便如此, 郭廣昌在展望複星未來的時候, 還是情不自禁地倒了一番苦水, 讓他心裡堵得慌是複星被低估的股價。 他半開玩笑地說到,

“你們到哪裡雇傭一個郭廣昌、阿汪(汪群斌)這樣的團隊, 你們去哪裡找這樣的投資機會。 短期我說不清楚, 有各種因素。 我個人覺得複星國際的價格是嚴重被低估。 ”

淨利首次破百億, 但複星股價被低估

複星的投資版圖很多元, 涉及保險、投資、健康、快樂、房地產、資源等等,

但眼下著墨最多的是複星所謂的健康、快樂、富足三個板塊, 前兩者為產業運營, 後者主要為投資。

2016年, 複星國際歸屬於母公司的淨資產達到923.67億元, 比2015年末增加21.9%。 於報告期內的淨利潤為102.68億元, 同比增幅27.7%。 這也是複星成立以來, 淨利潤首次超過百億。

複星想要大顯身手的三大板塊已經成為這家公司份額最大的一部分。 在複星國際4047億元的總資產中, 健康快樂富足占比為81.1%, 對淨利潤的貢獻達到76%。

與此同時, 在2016年, 複星的資本負債率從2015年的53.6%進一步下降至50.7%, 債務久期拉長後, 複星中長債的占比提高至65.3%。

不過, 值得注意的是, 在其他產業板塊地位上升的同時, 複星內部房地產開發和銷售的占比卻在逐年減少,

總資產已經在2015年的基礎上進一步減少11.3%至853.29億元。

複星的房地產開發主要包括複地和外灘金融中心。 過去一年, 複地的銷售金額為236.82億元, 對應的權益金額179.17億元, 同比增幅為22.8%。

複地的專案獲取並不積極, 整個2016年, 其才新增2個專案儲備, 規劃總建面26.81萬平方米, 比2015年減少80%。 截至2016年底, 複地的總土儲為1100萬平方米, 權益部分為695萬平方米。

國內地產銷售表現波瀾不驚的複星在近期也傳出要暫停在歐洲的地產投資, 複星集團副總裁龔平在業績會上對此作了一番澄清, “在地產方面, 我們對歐洲主要經濟體都有長期滲透, 但我們在不同地區捕捉週期性或成長價值機會。 在歐洲我們有四個辦公室, 本身在地理佈局上的駐紮已經體現了我們的長期承諾, 但並不妨礙我們在市場出現不確定性的時候,保持對特定機會的審慎態度。”。

這番解釋在郭廣昌看來仍然有“歧義”,他急忙接過話題,“龔總的話太書面了,他並沒有說暫停歐洲的投資,只是對歐洲的某些因素有疑慮,所以既不會暫停也不會停止。我們對歐洲的投資是長期承諾,只是有疑慮後再考慮的問題多一點。”

而當問及如何評價複星的業績表現及未來展望時,郭廣昌還是不由自主地吐露了一番心聲。對於業績,他是滿意的,在滿意之余,郭廣昌也看到了複星全球合夥人機制的扎實,看到了複星管理團隊的年輕化和國際化。

或許也是深有感觸,郭廣昌話鋒一轉,“從以上兩點來看,複星的股價是被嚴重低估了。你們到哪裡雇傭一個郭廣昌、阿汪(汪群斌)這樣的團隊,你們去哪裡找這樣的投資機會。短期我說不清楚,有各種因素。我個人覺得複星國際的價格是嚴重被低估。”

說到動情處,郭廣昌也不忘在投資者面前拜票,“我和阿汪沒有別的資產,唯一資產就是複星國際,我們絕大部分的財富和價值都在裡面。所以在身體允許的情況,我個人以及汪群斌一定會為複星集團、為投資者勤勉盡業,努力工作10年、20年。”

老是36歲球員在踢,再優秀也不行

然而,有意為複星鞠躬盡瘁的郭廣昌卻在一天前失去了一位得力助手,他就是作為複星創始人之一的梁信軍。梁信軍“胖胖瘦瘦”的二十餘年,也是複星一路發展壯大的二十多年。

因為健康原因,梁信軍選擇了暫時告別。在業績會現場被問到管理層的變動時,郭廣昌依然是五味雜陳,“信軍由於身體原因需要暫時休息,我表示遺憾和不舍。信軍、我以及阿汪等幾個25年來一起不離不棄,一起兄弟情深,為複星今天的發展立下了重要貢獻。”

“這25年來,對他很苛刻,要求很嚴。而且我對別人還客氣一點,對他從來都是不客氣。因為這樣,在他身上也體現了複星共同坦坦蕩蕩的文化。”

郭廣昌並不否認,管理層的變動對複星來講短期內是有影響的,但他更寧願將壞事看成好事。“長期來講,也給了複星很多新生代管理層集體亮相的機會。複星經過這麼多年的培養,已經是人才輩出,戰將如雲。”

在梁信軍和丁國其辭任複星相應職務後,複星創始人之一的汪群斌調任CEO,陳啟宇和徐曉亮被委任執董和聯席總裁。與此同時,康嵐和龔平被任命執董和高級副總裁。

“從一個好的董事會組成來說,康同學擁有人力資源背景,王燦同學則有財務背景,龔平同學也在全球戰略思路上有獨到之處。”

至少,在郭廣昌看來,這樣的團隊構成是適應未來複星發展需求。“企業就像是一個球隊,我們要不斷地去贏,這個球隊總有一些球員需要休息,總是要新的球員補充進來,老是要36歲的球員在踢,再優秀也不行。所以複星永遠是有新鮮血液,有激情的企業家球隊。”

梁信軍並不是複星創始人中第一個以“健康”為由中途退場的,2013年負責地產業務的範偉從複星退出,“複星五劍客”中仍然在為複星鞠躬盡瘁的就只剩下郭廣昌和汪群斌。

這兩年,複星一直試圖在制度上有所革新,它推出的全球合夥人模式就是為了適應複星不斷發展壯大的需求,複星需要更年輕、更具國際化視野的管理團隊。

一年前,複星國際發佈公告按行使價每股股份11.53港元,向丁國其、徐曉亮、錢建農、唐斌、姚文平等不到20位全球核心管理人員授出共1.11億股普通股股份購股權,約占目前複星國際總股本的1.29%。

這幾位全球核心管理人員,也是複星集團的首批全球合夥人。而在今年年初,複星又宣佈了新一批全球合夥人,並在各板塊建立多層次合夥人制度。

在致股東信中,郭廣昌也直言全球合夥人團隊正在複星的發展中承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但複星的合夥人也絕不是終身制,每年都會有新增和退出。

但並不妨礙我們在市場出現不確定性的時候,保持對特定機會的審慎態度。”。

這番解釋在郭廣昌看來仍然有“歧義”,他急忙接過話題,“龔總的話太書面了,他並沒有說暫停歐洲的投資,只是對歐洲的某些因素有疑慮,所以既不會暫停也不會停止。我們對歐洲的投資是長期承諾,只是有疑慮後再考慮的問題多一點。”

而當問及如何評價複星的業績表現及未來展望時,郭廣昌還是不由自主地吐露了一番心聲。對於業績,他是滿意的,在滿意之余,郭廣昌也看到了複星全球合夥人機制的扎實,看到了複星管理團隊的年輕化和國際化。

或許也是深有感觸,郭廣昌話鋒一轉,“從以上兩點來看,複星的股價是被嚴重低估了。你們到哪裡雇傭一個郭廣昌、阿汪(汪群斌)這樣的團隊,你們去哪裡找這樣的投資機會。短期我說不清楚,有各種因素。我個人覺得複星國際的價格是嚴重被低估。”

說到動情處,郭廣昌也不忘在投資者面前拜票,“我和阿汪沒有別的資產,唯一資產就是複星國際,我們絕大部分的財富和價值都在裡面。所以在身體允許的情況,我個人以及汪群斌一定會為複星集團、為投資者勤勉盡業,努力工作10年、20年。”

老是36歲球員在踢,再優秀也不行

然而,有意為複星鞠躬盡瘁的郭廣昌卻在一天前失去了一位得力助手,他就是作為複星創始人之一的梁信軍。梁信軍“胖胖瘦瘦”的二十餘年,也是複星一路發展壯大的二十多年。

因為健康原因,梁信軍選擇了暫時告別。在業績會現場被問到管理層的變動時,郭廣昌依然是五味雜陳,“信軍由於身體原因需要暫時休息,我表示遺憾和不舍。信軍、我以及阿汪等幾個25年來一起不離不棄,一起兄弟情深,為複星今天的發展立下了重要貢獻。”

“這25年來,對他很苛刻,要求很嚴。而且我對別人還客氣一點,對他從來都是不客氣。因為這樣,在他身上也體現了複星共同坦坦蕩蕩的文化。”

郭廣昌並不否認,管理層的變動對複星來講短期內是有影響的,但他更寧願將壞事看成好事。“長期來講,也給了複星很多新生代管理層集體亮相的機會。複星經過這麼多年的培養,已經是人才輩出,戰將如雲。”

在梁信軍和丁國其辭任複星相應職務後,複星創始人之一的汪群斌調任CEO,陳啟宇和徐曉亮被委任執董和聯席總裁。與此同時,康嵐和龔平被任命執董和高級副總裁。

“從一個好的董事會組成來說,康同學擁有人力資源背景,王燦同學則有財務背景,龔平同學也在全球戰略思路上有獨到之處。”

至少,在郭廣昌看來,這樣的團隊構成是適應未來複星發展需求。“企業就像是一個球隊,我們要不斷地去贏,這個球隊總有一些球員需要休息,總是要新的球員補充進來,老是要36歲的球員在踢,再優秀也不行。所以複星永遠是有新鮮血液,有激情的企業家球隊。”

梁信軍並不是複星創始人中第一個以“健康”為由中途退場的,2013年負責地產業務的範偉從複星退出,“複星五劍客”中仍然在為複星鞠躬盡瘁的就只剩下郭廣昌和汪群斌。

這兩年,複星一直試圖在制度上有所革新,它推出的全球合夥人模式就是為了適應複星不斷發展壯大的需求,複星需要更年輕、更具國際化視野的管理團隊。

一年前,複星國際發佈公告按行使價每股股份11.53港元,向丁國其、徐曉亮、錢建農、唐斌、姚文平等不到20位全球核心管理人員授出共1.11億股普通股股份購股權,約占目前複星國際總股本的1.29%。

這幾位全球核心管理人員,也是複星集團的首批全球合夥人。而在今年年初,複星又宣佈了新一批全球合夥人,並在各板塊建立多層次合夥人制度。

在致股東信中,郭廣昌也直言全球合夥人團隊正在複星的發展中承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但複星的合夥人也絕不是終身制,每年都會有新增和退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