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山坡羊·潼關懷古》誕生地(潼關)成為“散曲文化教育基地”啦

9月17日至19日, 由中華詩詞學會散曲工作委員會、陝西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陝西省散曲學會聯合舉辦的“張養浩、康海、王九思散曲作品研討會暨第三屆當代散曲創作學術論壇”在西安舉行。

中共陝西省委原書記張勃興、中華詩詞學會會長鄭欣淼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代表共八十余人出席了會議。 會議中鄭欣淼指出, 要深入向張養浩、康海、王九思等先賢學習, 不斷加強散曲理論研究, 以理論指導創作, 進一步推動散曲創作, 大力提高散曲創作水準, 創作出“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散曲精品力作。 張勃興號召散曲作者、研究者要以張養浩、康海、王九思等散曲大家為榜樣, 走繼承與創新相結合之路, 堅持“繼承不泥古, 創新不離宗”的原則, 讓散曲為人民所喜愛, 讓散曲富有生命力, 使散曲這一中華古典詩歌發揚光大。

與會的專家、學者、教授與散曲作者代表在討論中,

對張養浩、康海、王九思的散曲作品做了深入的分析, 總結了他們的創作方法和經驗;同時, 也對當前的散曲創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如何真正實現散曲的復興發表了各自的見解。

會議期間代表們分別到武功縣、潼關縣進行文化考察、憑弔先賢。

中華詩詞學會散曲工作委員會為武功縣康海墓園、張養浩創作的千古名曲——《山坡羊·潼關懷古》誕生地的潼關縣嶽瀆景區授予“散曲文化教育基地”的稱號, 這是陝西省首次獲此殊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