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商業圈|湖北泰特:定位新能源商用車 加速本土產業化

9月8日-9月10日, 湖北泰特機電有限公司完成對e-Traction公司100%股權的收購, 並在上海汽車創新港成立應用開發與銷售中心, 形成了從產品研發到應用開發及生產銷售的完整體系。 湖北泰特也因此實現了以湖北荊門為總部生產基地, 以荷蘭e-Traction為全球產品研發中心並負責歐洲區銷售業務, 以上海為產品應用開發中心並負責中國及全球市場行銷的戰略大佈局, 成為全球商用輪轂電機領域的領先企業, 助力中國新能源汽車輪轂電機產業化程。

呂超介紹, 由於e-Traction公司研發生產的輪轂電機在歐洲市場是一個非常成熟的技術產品,

而中國又是世界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 這也促使了湖北泰特在產品國產化和產業化方面加快步伐。 “眾所周知, 歐洲的新能源商用車市場比較小, 而最大的商用車市場在中國, 這是很好的發展機遇。 ”

荷蘭e-Traction Europe B.V公司CEO謝希賢也表示, 把輪轂電機從荷蘭引進到國內, 成本太高, 必須實現本土化, 降低成本, 才能在市場有更大的市場優勢。

專注商用車領域

據瞭解, 荷蘭e-Traction 一直都致力於新能源商用車輪轂電機的研發和生產, 而湖北泰特在完成並購的一年時間裡, 並沒有對該方向進行快速調整, 而是將目標市場瞄準國內純電動商用車領域。

呂超也告訴記者, 目前湖北泰特主要還是致力於研發適用於國內新能源商用車的輪轂電機,

而還沒有啟動新能源乘用車市場的打算。 “目前, 就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現狀來看, 新能源商用車仍走在新能源乘用車前面。 ”

據介紹, 湖北泰特在湖北荊門高新區建設的生產基地將于明年下半年實現批量生產, 完成本土化生產的戰略規劃。 根據規劃, 初期該基地的產能將達到20000台/年, 三年內計畫完成萬套輪轂電機應用在國內商用車上, 完成對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佈局。

而在新能源乘用車方面, 呂超也表示, 未來國內新能源汽市場將是新能源乘用車為主導, 但目前, 在國家政策的鼓勵下, 商用車的應用需求量更大。 “公司將計畫在五年後開始啟動新能源乘用車的輪轂電機生產和推廣,

規劃年產能為15萬台。 ”

湖北泰特機電有限公司副總裁鄧中原向記者講解了輪轂電機驅動橋總成SM500-3的運行原理。 這台由湖北泰特研發的輪轂電機採用了外轉子式, 電機的最高轉速500r/min, 無減速裝置, 車輪的轉速與電機相同。

運行萬里零故障

呂超也坦言, 這一規定對國內客車企業在資金運轉方面造成壓力, 給於上下游企業也帶來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事實上, 我認為這一規定對於當前國內的新能源客車企業來說, 過於‘嚴苛’, 這一規定將來肯定會作出調整, 否則不利於行業的發展。 ”

“3萬公里”的政策要求, 不僅是對客車企業資金運轉的考驗, 也是對車輛核心零部件品質是否過硬的考證。

據瞭解, 目前湖北泰特已經投入了一批輪轂電機進行滿載實驗。

截至目前已完成行駛里程超過10000多公里並取得了零故障率的成果。

呂超表示:“隨著國內新能源汽車的快速普及, 輪轂電機技術的發展迎來了發展良機, 國內輪轂電機技術產業化進程的全面換擋提速, 將開啟中國新能源汽車輪轂電機產業化時代。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