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觀影記:說說那些不能看的電影

觀影記:說說那些不能看的電影

文/張秀陽

標題中的“不能看的電影”, 並不是真的不能看, 而是表示這樣的電影, 或因為題材、或因為畫面、或因為表演,

總有引起人們的爭論。 如果用衛道士的眼睛去看, 它們自有不能看的理由, 但如果平心靜氣認真地去觀賞, 這些電影又不得不讓觀者去沉思、去想到電影外的人生、社會。

《稻草狗》

世界影壇上有三條著名的狗, 《稻草狗》是其中之一。

另外的二條是《落水狗》、《人咬狗》。

達斯汀•霍夫曼主演, 故事情節很簡單, 一位數學家隨妻到英國鄉下尋求寧靜, 但是在隨後的日子裡, 他的貓被人殺死並被掛在他的大衣櫃裡, 他的妻子被兩個人輪奸並出現了精神上的恍惚, 而他最終也因為要救治一位受傷的低能兒而被逼進了自己的住所, 和門外的莽漢們作殊死搏鬥。

大衛就是我們生活中的一分子, 一個普通人, 熱愛生活, 但同時性格怯懦, 在他要聲討那幫殺貓的修屋工時, 他採取的是敬煙的手法。 但在某些時候, 懦弱者的反抗卻是具有驚人的力量, 特別是當他的反抗被認為是正義和有關尊嚴的時候。 那個男人誤殺了女孩, 跑到了大衛家。 眾人跟蹤而至, 大衛拒絕交出尼爾斯,

被這群“暴徒”圍困于自家屋內, 電影的最後半個小時, 鐵棒、鼠夾、熱油統統上陣, 甚至作戰時大衛還要打開音響, 以雄渾的交響樂作為背景, 最終大衛將這些暴徒象殺狗一樣殺死。

影片最後, 大衛開車送低能兒回家, 途中, 低能兒說他不知道回家的路, 大衛笑了, 說他也一樣。

大衛保護那位低能兒, 理由非常簡單:“這是我的家, 我不允許這裡有暴力。 ”有一種很皮相的看法, 這部電影反映了美國人的價值觀:私人領地是神聖不可侵犯的, 一旦有人入侵, 有權拿起武器自衛。 因此即使是懦弱如教授, 在家面臨侵犯時也毫不猶豫地堅決抵抗。 我覺得這樣認識實在是只看到表面而沒有深入內在本質。 導演山姆•佩金法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我並不指望你喜歡這部電影,

我只是希望你能用自己的心靈去近距離審視它。 ”

在我看來, 用心靈去審視它, 說明我們的心靈不能被侵犯。 否則, 狗急了也要咬人。

《棕兔》

這是一位男人失去他生命中的愛的悲劇故事。 他叫巴德·克雷, 一名摩托車賽車手。

故事開始時他在新漢普郡, 而他的下一場比賽是5天后在加州。 於是這5天裡他將穿越美國。 每天他都被同樣的記憶所困擾, 那是他最後一次見到真愛的記憶。 他願意做任何事情來讓這種記憶消失。 每天他都試圖尋找一份新的愛情, 他總是粗暴地向搭便車的女人提出要求, 在她們答應後就把她們扔下揚長而去。 他怎麼也無法忘記黛茜。 他曾經愛過的唯一女孩。 也是唯一一個他將永遠愛著的女孩。 但每天都還是要徒勞地嘗試著忘記。

《棕兔》是一部幾乎沒有什麼情節的電影。 導演:文森特•加洛主演:文森特•加洛 、切洛·塞維妮。 電影沒有什麼對話。 一個摩托車手結束一站比賽後獨自開著汽車前往下一個目的地。 一路上隨著攝影機我們看到的是車窗外不斷後退的風景和男人憂傷的面龐。偶爾他會開著窗戶讓風吹著自己的臉頰,讓淚水流下來。有時候他盡力蜷縮著自己的身體坐在地上一動不動。一首一首歌曲播放著,窗外的風景變幻,前方卻似乎是永遠到不了的目的地。

這部在坎城電影節上被稱作“史上最差電影”,後來在美國放映,與在法國遭受的惡評如潮相比,它卻在美國鹹魚翻身,被眾多影迷和媒體視作獨立電影的經典之作。

《秘密》

前南斯拉夫導演杜山·馬卡維耶夫執導。此片的宣傳語說:“彙聚美女、血腥等視覺衝擊,風格堪比《發條橙》、《情欲色香味》、《粉紅火烈鳥》”。其實,馬卡維耶夫是用影像對賴希的一生以及其教義的剖析以及表達導演個人的形而上的觀點。

據網上的資料,賴希乃奧地利裔美籍左翼性心理學家、哲學家。他的性革命學說在西方廣為流傳。作為佛洛德的第一位助手,他在對性的研究中發現了生命能,揭示了對現代人類社會中對自由,真實,愛的恐懼的根源。他在奧地利開創了性衛生診所,向人們傳輸他對性以及革命的觀點。他的觀點也遭到了正統學派的批判。之後他在丹麥、瑞典以及挪威也相繼遭到到失敗。最後他奔赴美國並建立私人研究所,宣傳存在能治癒癌症與其它一切疾病的“有機體”,但是由於他積極附和美國參議員麥卡錫的指控,並不服從聯邦法院要求其停止研究的禁令,他被以不服從政府禁令為理由判處徒刑兩年。但八個月以後,賴希在一次心臟病發作中,逝世於賓夕法尼亞州的劉易斯堡聯邦監獄裡。

馬卡維耶夫以超現實的鏡頭去表現性壓制與政治專制,性解放和民主自由,“獨裁法西斯是一場性無能者的暴亂!”這個電影主旨隱匿在迷亂的電影語言背後。

一路上隨著攝影機我們看到的是車窗外不斷後退的風景和男人憂傷的面龐。偶爾他會開著窗戶讓風吹著自己的臉頰,讓淚水流下來。有時候他盡力蜷縮著自己的身體坐在地上一動不動。一首一首歌曲播放著,窗外的風景變幻,前方卻似乎是永遠到不了的目的地。

這部在坎城電影節上被稱作“史上最差電影”,後來在美國放映,與在法國遭受的惡評如潮相比,它卻在美國鹹魚翻身,被眾多影迷和媒體視作獨立電影的經典之作。

《秘密》

前南斯拉夫導演杜山·馬卡維耶夫執導。此片的宣傳語說:“彙聚美女、血腥等視覺衝擊,風格堪比《發條橙》、《情欲色香味》、《粉紅火烈鳥》”。其實,馬卡維耶夫是用影像對賴希的一生以及其教義的剖析以及表達導演個人的形而上的觀點。

據網上的資料,賴希乃奧地利裔美籍左翼性心理學家、哲學家。他的性革命學說在西方廣為流傳。作為佛洛德的第一位助手,他在對性的研究中發現了生命能,揭示了對現代人類社會中對自由,真實,愛的恐懼的根源。他在奧地利開創了性衛生診所,向人們傳輸他對性以及革命的觀點。他的觀點也遭到了正統學派的批判。之後他在丹麥、瑞典以及挪威也相繼遭到到失敗。最後他奔赴美國並建立私人研究所,宣傳存在能治癒癌症與其它一切疾病的“有機體”,但是由於他積極附和美國參議員麥卡錫的指控,並不服從聯邦法院要求其停止研究的禁令,他被以不服從政府禁令為理由判處徒刑兩年。但八個月以後,賴希在一次心臟病發作中,逝世於賓夕法尼亞州的劉易斯堡聯邦監獄裡。

馬卡維耶夫以超現實的鏡頭去表現性壓制與政治專制,性解放和民主自由,“獨裁法西斯是一場性無能者的暴亂!”這個電影主旨隱匿在迷亂的電影語言背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