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兩副對聯,千古流傳;積德行善,過橋平安

京博國學原創, 微信首發, 關注獲取更多相關文章

傳說在陰間有一座“奈河橋”, 人死後的亡魂都要經過這橋, 善者有神佛保佑順利過橋,

惡者將被打入橋下的“血河池”中受罪, 正如一首詩所說:

行善自有神佛佑, 作惡難過奈河橋。

為人不做虧心事, 走過奈河橋不驚。

在現實中, 四川重慶市的豐都縣城也有“奈河橋”。

古代傳說, 豐都曾經是陰曹地府的所在地, 普天下的人死後, 魂靈都必須去那裡報到, 然後根據生前的善惡行為來接受發落和安排來世。

從唐代開始, 豐都建起了幾十座規模宏大的廟宇, 建立起人們想像中的完整的“陰曹地府”塑像群, 雖然是虛妄, 但是對社會有很好的“懲惡揚善”的教化功能。

豐都的“奈河橋”, 在名山寥陽殿的前面, 始建於明代洪武年間。

在這橋上有兩副著名對聯, 千古流傳至今。

第一副是:

積德修行, 奈河橋易過。

貪心造孽, 尖刀山難逃。

這副對聯就是警示大家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要積德修善。

長久以來, 古人“善惡有報”的信念被我們視為所謂“封建迷信”。 曾幾何時, “無法無天”卻成了某些中國人的信條。

其實, “抬頭三尺有神明”是人類文明的共識, 遍觀各民族的文學藝術經典, 善惡有報也是永恆的主題之一。

正是“善惡有報”的信念守護著社會秩序的底線。

“無天”代表著失去了敬畏之心, 作惡的人不是不知道自己作惡, 而是自信作惡不會受到追究制裁, 於是詐騙、賣假藥、偷排汙、欺行霸市、仗勢欺人等等惡行, 並不會因為街頭牆上鋪滿了宣傳口號而減少。

第二副是:

三步跨過奈河橋, 知爾是善是惡。

一氣走通金銀道, 賜汝發福發財。

豐都的“奈何橋”是三座並列的石拱橋, 三座橋的大小樣子都一樣。 中間的橋可以用來檢驗人的善惡, 而另外兩座則不同, 左邊橋是金橋, 右邊橋是銀橋, 只有積累了巨大功德的人才可以不經過善惡審查, 直接走金橋銀橋。

“三步跨過奈何橋”是指人在過橋時反省內心, 平生是否做過不好的事, 問心無愧的自然步伐輕鬆迅速, 內心有愧的自然腳步沉重。

佛經雲:一念善即天堂, 一念惡即地獄。

這副對聯警示我們善惡就在一瞬間, 世人要心生善念。

古人的這些傳說和習俗, 不是愚昧, 不是簡單的“迷信”, 而是依賴這些培養眾人的敬畏心理,

這體現了古人的智慧和慈悲。

亡魂在奈河橋上進行善惡審查後, 還要喝上一碗孟婆湯。

奈河橋上有孟婆, 要過奈河橋, 就要喝孟婆湯。

凡是喝過孟婆湯的人就會忘卻今生今世所有的牽絆, 一生愛恨情仇, 一世浮沉得失, 都遺忘得乾乾淨淨, 了無牽掛地進入輪回道, 開始下一世的輪回。

今生牽掛之人,今生痛恨之人,來世都形同陌路,相見不識。

奈河橋前,彷徨迷失,這是今生的終點;奈河橋後,恍如隔世,那是來世的起點。

走在奈河橋上時,是一個人最後擁有今世記憶的時候。這一刻,很多人還執著於生前未了的意願,卻又深深明白這些意願終將無法實現,就會發出一聲長長的歎息。

這樣,這座連接各世輪回的橋,慢慢就被人稱之為“奈何橋”。

奈何橋,孟婆湯,聽起來很荒誕,卻也提醒我們,在這塵世中,我們有多少無可奈何,有多少應該好好把握,有多少應該遺忘,有多少應該銘記於心!

京博國學原創,微信首發,關注獲取更多相關文章

開始下一世的輪回。

今生牽掛之人,今生痛恨之人,來世都形同陌路,相見不識。

奈河橋前,彷徨迷失,這是今生的終點;奈河橋後,恍如隔世,那是來世的起點。

走在奈河橋上時,是一個人最後擁有今世記憶的時候。這一刻,很多人還執著於生前未了的意願,卻又深深明白這些意願終將無法實現,就會發出一聲長長的歎息。

這樣,這座連接各世輪回的橋,慢慢就被人稱之為“奈何橋”。

奈何橋,孟婆湯,聽起來很荒誕,卻也提醒我們,在這塵世中,我們有多少無可奈何,有多少應該好好把握,有多少應該遺忘,有多少應該銘記於心!

京博國學原創,微信首發,關注獲取更多相關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