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1500多家企業5年淘汰近半,龍遊企業靶心在世界

凡是轉動的, 除了地球以外, 都需要軸承——這句話在浙東山區小縣新昌時有耳聞。

從一處破祠堂、一台破機床發展成為全縣1500多家軸承企業, 每5個產業工人中有1.5人從事軸承行業, 這是新昌軸承當年的盛況。

隨著經濟進入新常態, 新昌軸承和其他傳統製造業一樣, 市場需求不足、成本優勢不再、低端競爭激烈, 行業銷售收入增速從2011年的19.35%, 下降到2016年的-1.49%, 企業數量也少了近一半, 傳統產業改造提升迫切擺在面前。

誠本軸承滾子有限公司是一家年產值僅3000萬元的軸承企業, 論規模在當地排不上號, 卻在這兩年準備投資近一億元建設新廠房, 這讓“掰著手指過日子”的同行看得目瞪口呆。

軸承由內圈、外圈、滾動體和保持器四部分組成, 這家公司專做滾動體中最核心的滾子, 從2003年開工廠到現在一直如此。

滾子還分球面、圓柱、圓錐三種, 由於精力有限, 2009年他們還砍掉了四分之一的圓柱、圓錐滾子業務,

剩下了技術要求最高的球面滾子。

隨著軸承行業不斷洗牌, 固執的誠本公司卻“時來運轉”。 憑藉多年口碑, 日本、美國、德國等全球知名軸承企業主動尋上門來。

不同規模的企業, 有著不同的改造提升之路。 年營業收入超過10億元的“五洲新春”, 正走在一條從加工軸承套圈向研發精密軸承的轉變之路上。

“五洲新春”具備產業鏈優勢, 磨前產品品質與國際先進企業相當, 總成本比日韓企業低, 這種優勢用在發力精密軸承上, 成效斐然。

從每分鐘轉速上萬的機床軸承、紡機軸承, 到精密的汽車驅動軸承、機器人諧波減速器柔性軸承, 精密軸承給企業帶來的根本性改變就是利潤上升。

2016年,

公司淨利潤0.89億元, 利潤增長率的80%由精密軸承貢獻。

如今, “五洲新春”已經把目標瞄向高鐵、航空軸承等“高精尖”軸承。 不久前, “恒鷹動力”斥資1200多萬美元收購國際頂尖的精密鑄造企業ACT公司, 啟動了航空發動機及燃氣輪機葉片專案。

越是高精尖的領域, 越是深入, 你就會發現你的競爭對手在變少。 這是新昌軸承行業的切身體會。

“為中國轉動發力”——龍遊這家企業的形象口號著實讓人為之一震。

而在上個月, 由浙江省發改委、省國土資源廳聯合下文, 公佈2017年浙江省重大產業項目名單(第一批), 位列“特別重大產業類”——第一位的, 就是這家尚在建設中的——中浙高鐵軸承有限公司。

這家企業固然有“天生”優勢, 它的股東——

洛陽軸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軸承行業科技型領軍企業, 是國內最早開發、技術最成熟的高鐵軸承企業, 擁有高鐵軸承的成套技術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

中車股權投資有限公司:中國中車全資子公司, 是全球規模最大、品種最全、技術領先的軌道交通裝備供應商, 是軌道交通軸承國內最大的用戶,

聚焦以軌道交通和先進製造為核心的新興產業股權投資, 同時針對供應鏈金融, 保理融資等方面進行拓展。

中國機械設備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隸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下屬子公司, 主要業務是國際工程承包, 具有海外市場平臺優勢和業務優勢。

光明鐵道控股有限公司:浙江龍遊民營企業, 主營業務是鐵路用預應力混泥土軌枕, 與合資方長期合作, 市場活力強。

這樣的“天然高貴”為什麼能落地到龍遊, 就值得讓人深思。

應該說, 龍游有著接納優秀企業發展的顯著的比較優勢, 央企、上市公司長時間的考察和最終的決定, 證明著這些。

同時, 作為本土的合資企業光明鐵道, 為什麼有這樣的粘合能力, 同樣值得業界思考。

從某種角度講,企業之間的合作是動因、內在因素,這需要企業家有這樣的氣魄和合作各方對等交流的能力。

當這樣的大型企業緊鑼密鼓的建設時,相關產品鏈、產業鏈上的企業,應該抓緊研究與之配套的措施方案了。

“中浙高鐵”,為龍遊騰飛加速,為中國轉動發力。其實反映著廣大企業家對製造業的高忠誠度、對產業升級的堅定信念、對創新的巨大熱情、爭當一流的雄心壯志和創業的澎湃激情,推動傳統製造業鳳凰涅槃、浴火重生。

可以肯定,與全國大形勢一樣,龍遊也將加快對“低小散”塊狀行業進行整治提升,加速淘汰“四無”企業(作坊),加快淘汰落後產能、化解過剩產能,實現劣質企業的有序退出和市場出清。

同樣值得業界思考。

從某種角度講,企業之間的合作是動因、內在因素,這需要企業家有這樣的氣魄和合作各方對等交流的能力。

當這樣的大型企業緊鑼密鼓的建設時,相關產品鏈、產業鏈上的企業,應該抓緊研究與之配套的措施方案了。

“中浙高鐵”,為龍遊騰飛加速,為中國轉動發力。其實反映著廣大企業家對製造業的高忠誠度、對產業升級的堅定信念、對創新的巨大熱情、爭當一流的雄心壯志和創業的澎湃激情,推動傳統製造業鳳凰涅槃、浴火重生。

可以肯定,與全國大形勢一樣,龍遊也將加快對“低小散”塊狀行業進行整治提升,加速淘汰“四無”企業(作坊),加快淘汰落後產能、化解過剩產能,實現劣質企業的有序退出和市場出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