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賞析《孔侍中帖》

《孔侍中帖》與《頻有哀禍帖》、《憂懸帖》合裝。 前後九行共一紙, 總稱為《孔侍中帖》或《九月十七日帖》。 縱24.8釐米, 寬41.8釐米。 字幅中央紙縫處鈐有“延曆敕定”朱文印記三方。 《孔侍中帖》原為手卷, 1941年(日本昭和十六年)改為軸裝。

原文

九月十七日羲之報①:且因孔侍中信書②, 想必至。 不知領軍疾, 後問③。

注釋

①九月十七日羲之報:“九月十七日”, 王祥北《〈孔侍中帖〉書寫時間考》考證為西元334年(東晉晉鹹和九年), 王羲之年32歲。

②且因孔侍中信書:“孔侍中”, 徐邦達在《古書畫過眼要錄·晉隋唐五代宋書法》, 劉濤在《中國書法全集》第19卷分別考證“或以為孔愉”, 但同時認為孔愉任侍中一職時, 王羲之年齡只二十餘歲;王祥北《〈孔侍中帖〉書寫時間考》進而考證“孔侍中”為孔愉的從子孔坦。

③領軍:容庚在《王羲之及其墨蹟》考證為是王羲之的從弟, 中書令、領將軍王洽。

【作品賞析】

結體

“欹側”是王體行書最典型的特點, 唐太宗李世民所言:“鳳翥龍蟠, 勢如斜而反直。 ”左欹、右側、上欹下側和左欹右側局部是斜的, 但整個字又是正的, ……《孔侍中帖》, 第一個“九”字, 只有兩筆, 下端已是左低右高, 再加上一點斜勢, 表現出欹側欲飛的神態。 第二行的“孔”字, 左半向右傾斜, 右面的豎彎鉤也似乎在向右倒,

但下部的拐彎平而有力, 使這一筆起了牆壁的作用, 頂住了左旁右倒的力量, 表現出“似欹反正”的特色。

章法

就這三行書的章法來賞, 開始兩行在略微擺動的基礎上, 第三行自上而下由左向右移動, 形成左下密右上疏的對比。 其中“十七日羲之”以及“必至”兩處重墨從塊面上凸顯了輕重變化,

妙絕!而其中的“書”字堪成極致, 數行橫畫漸寫漸斜, 最後下部漸平, 最終以上重下輕之豎畫穩定乾坤, 習此帖當於此字多加用心也。 全篇之中的開合、欹側、收放以及錯落等, 看似平淡實際變化豐富, 總是在意想之外以無招勝有招, 既見手揮五弦之嫺熟, 更有目送歸鴻之境界。

此帖中的大小變化亦是一大看點, 其中的“十”“之”“信”等字恰如點睛之筆, 頓使全盤皆活。 羲之法帖沒有狀若運算元之弊, 至少於此點我們可以會心。

布白

書法作品中, 如能分黑布白運用得宜, 則可明亮通氣, 無筆墨處亦成畫境。 王羲之尺牘作品, 既沒有大塊密集的黑點畫, 也沒有大塊虛起的空白處, 總是虛實相混, 疏密勻停, 靜中有動, 但動勢不大;動中有靜, 但靜而不僵, 舒緩自若, 清新雋逸, 是一種最美的布白形式。 而清笪重光《書筏》分空白為兩類:“匡廓之白, 手布均齊;散亂之白, 眼布勻稱。 ”

匡廓之白, 即均勻整齊之白, 採用“均布法”實現, 字如運算元, 平和靜穆。 散亂之白,即變化不定之白,可採用“疏密法”實現。只有做到疏不嫌疏、密不嫌密,疏密在矛盾運動中相輔相成,才能相映成趣。

行氣

《孔侍中帖》三行,主要為行書,其中有的字規矩若楷,有些字縱肆如草,間集一起,卻和諧一體,絕無格生之感。“九月”起始,擴大,“十七日”收斂,但以濃重而與前兩字映襯和諧。“報”字用筆雖然粗重,但左斂右放,於起筆落筆之間交待清楚,筆姿揖讓向背,結體敦實而又趨勢若動,工而靈活。第二行最後兩字“至不”之間距離似乎稍大,但整幅看來卻又泯然不顯,恐系為與第一行末字“固”相襯,故“不”字中豎極重而下長。第三行之“領”字,第一撇放之甚長且遠,其他皆依附其側,而精神振奮,皆賴此一筆之力。

散亂之白,即變化不定之白,可採用“疏密法”實現。只有做到疏不嫌疏、密不嫌密,疏密在矛盾運動中相輔相成,才能相映成趣。

行氣

《孔侍中帖》三行,主要為行書,其中有的字規矩若楷,有些字縱肆如草,間集一起,卻和諧一體,絕無格生之感。“九月”起始,擴大,“十七日”收斂,但以濃重而與前兩字映襯和諧。“報”字用筆雖然粗重,但左斂右放,於起筆落筆之間交待清楚,筆姿揖讓向背,結體敦實而又趨勢若動,工而靈活。第二行最後兩字“至不”之間距離似乎稍大,但整幅看來卻又泯然不顯,恐系為與第一行末字“固”相襯,故“不”字中豎極重而下長。第三行之“領”字,第一撇放之甚長且遠,其他皆依附其側,而精神振奮,皆賴此一筆之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