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互聯網時代信用無小事,大資料征信讓失信人寸步難行

互聯網時代信用無小事, 大資料征信讓失信人寸步難行

人類正邁向信用時代, 資料在經濟中的作用日益凸顯, 根據互聯網資料中心2014年9月的報告,

全球商業分析服務方面的花銷在2014年達到3520億美元, 而且2014—2018年, 年平均增長率將達到15%。 因此, 基於消費者風險和資訊的服務將成為一個巨大並飛速發展的市場。

央行下發通知, 要求八家民營企業做好個人征信的準備工作, 時間為6個月。 對此, 媒體普遍解讀為這意味著民營征信業務正式“開閘”。 中央財經大學教授郭田勇接受採訪時表示, 原來個人征信主要集中在信貸系統, 對個人影響也主要體現在信貸業務方面;民營征信“開閘”後, 這種情況將改變, 將會滲透到個人生活細節中。

民營征信的一個‘亮點’就是個人征信資料獲取從線下轉移到線上, 相對於線下, 個人線上生活痕跡更容易被記錄。 八家民營企業中更貼近民生,

手握線民生活細節的大資料, 既有手握居民水、電、煤氣、固話、寬頻等繳費業務資料的拉卡拉, 也有集社交、購物大成者的騰訊、阿裡。

我國征信體系建設已取得巨大成就, 中央人民銀行主導的征信中心是國內最大的信用基礎資料庫, 另外有8家獲得試點資質的個人征信機構, 試圖走出更加豐富的征信模式與道路。 據《中國社會信用體系發展報告2017》顯示, 截至2016年9月, 中央人民銀行個人征信系統共收錄自然人數8.99億, 其中, 4.12億人有信貸業務記錄, 另外超過一半的被收錄自然人則沒有信貸業務記錄。

未來, 征信將在經濟發展和社會治理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如何從大資料中挖掘出有用資訊, 包括信用資訊, 並以有效方式在合適的時機傳遞給恰當的人群,

成為當下重要的課題。

基於互聯網和大資料的信用消費模式已經在不同行業紛紛落地, “先消費後還款”的理念也在被用戶逐步認可, 一股消費金融風暴已經刮起, 而個人信用已變得更加珍貴和有價值。

可見, 個人征信不僅會在消費者買房購車貸款這等大事上產生影響, 也很可能只是騎一次共用單車這麼簡單的小事, 都要受到影響。

無論是華道征信探索的會員制同業征信模式, 還是億美軟通的企業精准行銷和風險控制資料服務, 都是在不斷探索, 用大資料説明企業更好的實現“信用價值”。

億美軟通基於在信貸、理財、網購、物流、租房、租車、社交、物業等領域在內的吃、住、行、遊、購、娛等行為,

經過十幾載的資料沉澱, 為政企商戶提供移動應用產品與解決方案、移動互聯網服務與行銷、企業大資料服務三大業務領域的產品與服務。 未來, 無論在衣食住行各個方面, 信用都將成為評判和發展用戶的依據, 而逐步將單一信用價值擴展到同業甚至跨行業應用, 才是最後的目標, 讓失信之人寸步難行。

瞬息萬變的“互聯網+”時代, 大資料讓個人征信不斷更替、不斷完善, 個人征信業務向市場化發展, 信用已經從金融服務延伸到生活服務, 逐步影響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個人征信不斷豐富延伸的今天, 信用不僅是個人的品質體現, 還是個人一種財富象徵。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