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光大證券:去年淨利30億 同比下滑六成

3月29日, 光大證券(601788)發佈2016年年報, 公司2016年1-12月實現營業收入91.65億元, 同比下降44.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0.13億元, 同比下降60.6%。 截至 2016 年 12 月末, 公司總資產為 1776 億元, 較 2015 年末減少 10%。 淨資產為 486 億元, 較 2015 年末增長 15%。

光大證券表示, 公司圓滿完成了三年“二次創業”的預期目標, 總資產規模達到三年前的 3.3 倍, 徹底從“8.16 事件”影響中走了出來, 並實現了新的發展。

同時, 公司公佈了2016年分紅預案, 擬向全體 A 股和 H 股股東每 10 股派送現金股利人民幣 2.00 元(含稅), 共派發現金股利人民幣 9.22億元。

業績下滑幅度超行業平均

2016 年, 在貨幣政策收緊及宏觀經濟去杠杆的大背景下,

行業經營業績同比大幅回落。 根據證券業協會公佈的資料, 截至 2016 年末, 全行業共實現營業收入 3280 億元, 實現淨利潤 1234 億元, 同比分別下降 43%和 50%。

在行業整體業績大幅下滑的環境下, 光大證券去年實現營業收入 92 億元, 同比減少 45%, 淨利潤30.13億元, 同比下降60.6%, 下滑幅度超越了行業平均。

公司解釋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是經紀業務、資管業務、信用業務和投資收益的全線下滑。 其中, 受市場股基交易額同比大幅下滑的影響, 經紀業務實現手續費淨收入 31 億元, 同比下降 58%。 受公司受託管理資產平均費率下降的影響, 資產管理業務實現手續費淨收入同比下降 5%;受行業融資融券規模減少的影響, 公司信用業務利息淨收入下降,

導致利息淨收入同比下降 28%;受本年度證券市場波動的影響, 投資收益和公允價值變動收益相應減少, 實現投資收益與公允價值變動收益 10 億元, 同比下降 75%。

另一方面, 光大證券債券承銷規模實現了大幅增長, 投資銀行業務實現手續費淨收入 15 億元, 同比增加 21%。 報告期內, 公司完成股權承銷項目 10 個, 主承銷金額 150 億元, 同比增長 6%;完成債券主承銷項目146 個, 主承銷金額1653 億元, 同比增長 87%;公司債承銷金額排名行業第5。 債券承銷業務模式也不斷創新, 先後完成國內首單集合委託貸款資產證券化專案、首單央企綠色企業債券等創新項目。

創新業務走向成熟 國際化進程大步向前

2016 年, PPP 金融是光大證券開拓區域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探索和創新,得到了監管部門的高度認可。

公司是首批設立 PPP 基金的券商之一, PPP 金融成為公司轉型發展的利器。 目前光大集團已與 14 個省市自治區簽有省部級戰略合作協定, 全年實現專案落地規模超過 150 億, 專案儲備規模超過 1000 億。

此外, 國際化佈局的加速優化了光大證券整體收入結構優化, 2016 年, 海外業務板塊實現收入 8 億元, 占比 9%。

去年上半年, 公司成功收購光證(國際)49%的股權, 使其成為公司全資子公司, 進一步加快國際化佈局。 同時, 公司也成功於8月18日在香港聯交所主機板掛牌並上市交易, 公司募集資金約82.936億港元, 主要用於資本仲介業務、境外業務、財務管理業務、機構證券服務業務等。

2016 年, 香港子公司綜合實力居中資券商前列。

截至年底, 累計完成 11 個 IPO 承銷 項目、7 個新股配售專案、13 個債券承銷專案及 13 個財務顧問項目;衍生品交易服務能力顯著提升, 在第三屆全球衍生品實盤交易大賽中榮獲“港交所優秀交易商獎”;資管業務順利取得 QFII 業務資格, 旗下資管規模約 39 億港元。 公司境內外一體化發展進入新階段。

(國際金融報見習記者 徐蔚)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