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房產>正文

1000億拿地誰敢PK?中海地產今天一口氣搶到上海三幅地塊

在新管理層走馬上任後, 曾經一度沉寂土地市場的中海地產, 這次開始發力。

3月29日下午, 中海地產以19.55億元拿下一幅宅地, 根據地塊可建築面積6.39萬平方米計算, 地塊樓板價為3.06萬元/平方米。

就在同一天上午, 在經過激烈競投後, 上海松江區小昆山鎮的2宗宅地, 最終也被中海地產以總價20.65億元、10.7億元一舉拿下。

“中海地產一口氣拿下三幅地塊, 可緩解在上海3年多沒有土地進賬的尷尬。 ”上海中原地產市場分析師盧文曦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 從絕對樓板價來看, 這幅地塊的成交價並不低, 幾乎是去年成交樓板價一倍。

這一結果多少超出市場預料, 畢竟在調控預期下, 這類比較“偏”的地塊都要達到這一水準, 未來售價超過5萬元/平方米可能性較高。

1000億拿地

“小昆山鎮雖然土地的溢價率是比較高的, 但實際上這和此類區域的投資價值是比較吻合的。 後續此類區域房價過6萬其實也沒有太多問題。 所以看似拿地激進, 但實際上並不會有太大的風險。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總監嚴躍進告訴記者, 對於此類房企來說, 也會有意識地強化上海郊區市場的地產項目投資。

嚴躍進表示, 對於小昆山鎮來說, 過去土地市場表現一般, 但在去年出現了一些高價地, 即“麵粉貴於麵包”的相關地塊以後, 此類區域後續投資的潛力在增加, 一定程度上說明此類土地後續的投資價值在上升,

也基本上比較符合剛需購房者新房認購需求。

在“郝建民時代”, 中海地產接連完成了與中建地產的內部整合, 以及與中信集團間跨央企平臺的整合, 共拿到4000多萬平方米優質土地。 中海董事局主席肖肖更是放出豪言, 2017年要花1000億元拿地。

2016年11月, 郝建民“閃辭”, 龍湖前副總裁顏建國接任, 執掌中海地產。

而在新管理班子落定後, 中海內部也轉變了土地獲取方式。 市場傳出的其中一個資訊是, 中海地產的新管理層將“投資拿地”列入考核指標, 要求各區域公司密切跟蹤土地市場, 保持投資連續性。

拿地風格也透露出了優化的信號。 顏建國公開表示, 包括戰略目標、拿地方式和管控的模式,

中海都在嘗試進行各種優化。

“比如說投資方面, 現在一線城市公開拿地會越來越困難, 中海也會通過聯合拿地、適當參與棚改進行一二級聯動等方式去拿一些地。 ”

“2016年, 已經有三家房企銷售額超過3000億元, 我們與之相比, 確實是落後了。 ”日前, 肖肖曾在內部會議上表達了些許擔憂。

市場能夠直接感受到的是, 中海近期在公開市場拿地動作迅猛。

2017年1至2月, 中海耗資109.3億元獲得土地儲備306.6萬平方米;

3月15日, 中海成為2017年首個獲得高價地項目的房企, 以總價約33.12億元擊敗萬科、保利、融創和中鐵建等多家房企, 成功摘得成都2017年年內首宗商住用地——雙流區地塊, 樓面地價1.088萬元/平方米;

3月24日下午, 中海地產又分別以12.33億、9.26億元競得合肥撮鎮鎮兩幅相鄰地塊,

溢價率分別為130%、137.66%。

另一組數據是:2016年12月至2017年2月, 3個月的時間中海耗資近283億元拿地, 這遠超中海2016年前11個月210億元的拿地支出總額。

4000億目標或難實現

中海地產的目標是:2020年實現4000億元的銷售目標。

“怎麼實現, 當然第一條, 我們吸納土地。 今年對應的是1600萬平方米。 ”肖肖如是說。

近日, 中海地產交出了一份“平穩”成績單, 2016年銷售額上升16.6%, 達到2106億港元, 超額完成調高後的2100億港元目標。

不過, 中海地產去年營業收入下跌3.2%至1640.7億港元。 其中, 來自房地產發展業務的收入約1589.9億港元。 中海整體物業出租全年實現租金總收入21.4億港元, 同比增加6.2%。

對於2017年的目標, 中海地產給出的答案是:2100億港元。 肖肖表示, 目標會根據市場進行調整, 但2020年實現4000億元銷售規模的目標沒變,

首要關注利潤總額的持續增長。

而對於投資者一度關注的業績承諾“每年20%的盈利增長”和“維持30%的毛利率水準”是否堅持, 肖肖表示, 對於中海這樣一個利潤接近400億元的企業來說, 要永遠保持在20%的增長是不可能的, 但30%的毛利率是可以期待的。

麥格理發表研究報告指出, 若缺乏大型並購, 中海地產要達到4000億元的目標不容易, 其土地儲備相對較小, 不足以支撐集團未來三年的增長。

“中海地產業績追趕是有一定壓力的, 尤其是類似恒大碧桂園的趕超, 會使得中海在土地市場的擴張方面比較急迫。 ”嚴躍進表示, “對新任管理層來說, 用3年的時間實現4000億目標, 接下來的工作並不輕鬆。 ”

(國際金融報記者 潘潔)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