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股份行零售“爭霸賽”:平安驚人反轉,招行零售客戶破1億大關!

由60%跌至22%, 零售驚人反轉。 作為“零售之王”的招商銀行, 上半年零售業務也可圈可點:零售客戶數量, 逼近1億大關(編者注:近期招行零售客戶數正式突破1億大關)。

從量的角度看, 招商零售存款是平安的4.4倍, 2017年上半年平安銀行個人貸款為6570億, 增速則高達43.9%, 一舉超過招商銀行。

從價的角度看, 零售貸款:平安收益率遠高於招商, 但利息收入占比被招商反轉;從結構來看, 零售貸款結構:招商零售與對公各半, 平安占比為41%。

招商銀行堅持“手機優先”策略, 打造生活場景“新零售”;平安銀行打造“SAT(社交化+移動化+遠端化)”零售服務體系。

文/XIB發展研究部 任濤、侯哲 來源/博瞻智庫

原標題/平安銀行與招商銀行零售業務主要資料大PK

一、零售金融業務[1]整體PK

平安銀行零售利潤占比從去年同期的29%竄升至64%, 對公利潤占比由60%跌至22%。 截至今年6月末, 平安銀行零售營收217.7億, 同比增加57.4億。 利潤高達106億, 貢獻占比高達64%, 而2016年同期占比還僅為29%。 相對於零售業務來說, 對公業務利潤36.27億, 貢獻利潤占比只有22%。 簡單來說, 平安銀行零售5906億資產創造了106億利潤, 對公1.8萬億資產僅創造36.3億利潤, 零售轉型效果非常明顯。

招商銀行零售業務占半壁江山。 截至六月末, 招商銀行零售金融業務資產1.74萬億, 占比28%, 營業收入562億, 實現利潤277.31億, 利潤貢獻占比達56%。

此外, 平安零售客戶數5843.11萬戶, 同比增長64.9%。

招商銀行零售客戶更逼近1億大關, 為9733萬戶, 同比增長34.5%。

[1]零售金融業務包括:貸款及存款服務、銀行卡服務、財富管理私人銀行及其他服務。

二、量——招商零售存款是平安的4.4倍, 零售貸款是平安的2.6倍

1、平安銀行零售貸款增速反轉, 招商銀行個人存款反轉

從個人貸款來看,

2017年上半年招商銀行個人貸款餘額17018億元, 是平安銀行的2.6倍。 一直以來, 招商銀行個人貸款以超過25%的增速平穩增長, 並且遠高於平安銀行。 而平安銀行個人貸款增速則一直處於下滑趨勢, 直到2016年年底增速才提高。 2017年上半年平安銀行個人貸款為6570億, 增速則高達43.9%, 一舉超過招商銀行, 實現個人貸款增速逆勢反轉。

從個人存款來看, 平安銀行個人存款增速一直高於招商銀行, 直到2015年底, 之後招商銀行個人存款增速超越平安銀行。 2017年上半年, 招商銀行個人存款13762億, 是平安銀行的4.4倍, 增速14.6%, 而平安銀行個人存款3120億, 增速11.9%。

2、招商銀行不斷夯實零售基礎客戶, 平安銀行零售快速發力

招商銀行零售客戶基礎不斷夯實。 截至2017 年6 月末, 招商銀行零售客戶數9,733 萬戶(含借記卡和信用卡客戶), 較上年末增長6.89%。 管理零售客戶總資產(AUM)餘額58,983 億元, 較上年末增長6.65%。 信用卡非利息業務收入67.75 億元, 同比增長29.37%。 , 私人銀行、鑽石、金葵花、金卡、有效大眾客戶、信用卡流通戶均進一步增長, 特別是價值貢獻最大的“雙金客戶”新增58.52 萬戶, 私人銀行業務穩步發展, 戶均管理客戶總資產達2,803.16萬元。

平安銀行零售業務快速發力, 客戶數、管理零售客戶資產(AUM)、存貸款規模快速增長, 為優化業務結構、提升零售業務占比夯實了基礎。 2017年6月末, 零售客戶數(含借記卡和信用卡客戶)5,843.11萬戶, 同口徑較上年末增長11.53%;管理零售客戶資產(AUM)快速增長,期末餘額9,509.70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9.23%

3、平安零售不良率一直明顯高於招商

2013年底,平安銀行與招商銀行零售不良貸款率相差不大,但之後差距越拉越大,主要是平安銀行零售不良率上升過快,最高達2.23%。而招商銀行則略微上升,基本控制在1%以下,最高也僅為1.07%。

2016年下半年開始,平安銀行和招商銀行零售不良貸款率出現下滑趨勢。平安銀行從2.23%,降至2017年上半年的1.28%。招商銀行則降至1%以下,為0.87%。整體來看,招商銀行零售風控水準較高。

三、價——平安銀行零售成本和收益均高於招商

1、零售貸款:平安收益率遠高於招商,但利息收入占比被招商反轉

2017年上半年,平安銀行零售貸款年化收益率8.31%,遠高於招商銀行的5.89%。事實上,一直以來平安銀行零售貸款年化收益率都遠高於招商銀行。以2015年上半年為界,之前收益率逐步上升,之後收益率明顯下降。

從零售貸款利息收入占比來看,2015年底平安銀行和招商銀行占比基本相同,分別為48.3%、48.5%。之前平安銀行占比一直高於招商銀行。而2015年之後,招商銀行實現反轉,零售貸款利息收入占比遠高於平安銀行。2017年上半年,招商銀行占比為57.8%,平安銀行為53.6%。

2、零售存款:平安成本遠高於招商,但招商利息支出占比高於平安

2017年上半年平安銀行零售存款平均成本1.66%,遠高於招商銀行的0.79%。事實上,一直以來,平安銀行零售存款平均成本都遠高於招商銀行。2015年下半年以來,零售存款成本逐步下滑。平安銀行從最高的2.69%下降至1.66%。招商銀行則從1.62%下降至0.79%。

從零售存款利息支出占比來看,兩家銀行占比都處於下降趨勢,但是招商銀行的占比要遠高於平安銀行。招商銀行零售存本遠低於平安銀行,而利息支出占比確遠高於平安銀行?原因在於招商銀行零售存款占比較高,2017年上半年,招商銀行零售存款占比33.2%,而平安銀行占比僅為18%。

四、結構——招商“輕型銀行”結構明顯,平安轉型在路上

1、零售貸款結構:招商零售與對公各半,平安占比為41%

招商銀行零售與對公貸款占比各半,平安銀行占比僅為28%。招商銀行零售貸款中,個人住房貸款占比達22.83%,平安銀行占比最高的為信用卡13.04%,住房貸款僅占7.81%。

從零售貸款不良率結構來看,招商銀行小微貸款不良率最高為1.43%,平安銀行經營性貸款不良率高達4.67%。信用卡不良率,兩家銀行差不多。不良率最低的都為住房按揭,招商銀行為0.34%,平安銀行僅為0.09%。

2、零售存款結構:招商占比33%,遠高於平安的18%

2017年上半年,招商銀行零售客戶存款總額1.38萬億,占客戶存款總額的33.2%。其中,活期存款1.04萬億,占零售客戶存款的75.7%,定期存款3342億,占比24.3%。平安銀行2017年上半年零售客戶存款總額2857億,占客戶存款總額的18%。其中,活期存款占比60.7%,定期粗款占比39.3%。

整體來看,招商銀行零售客戶存款占比遠高於平安銀行。

3、零售人員:招商零售板塊人員占比40%

從零售人員占比來看,作為“零售之王”的招商銀行對於零售投入的人力較大。截至2017年6月30日,招商銀行共有在職人員70,325人(含派遣人員)。其中零售板塊人數超過28000人,占比高達40%。

截止2017年6月末,平安銀行共有在職員工31,721人(含派遣人員1,429人),正式員工中,業務人員20,651人(占比68.2%),財務及運營6,917人(占比22.8%),管理及操作人員1,493人(占比4.9%),行政後勤及其他人員1,231人(占比4.1%)。

五、Fintech引領零售“新時代”

1、招商銀行堅持“手機優先”策略,打造生活場景“新零售”

招商銀行將科技與零售有機結合,圍繞手機APP,打造生活場景“新零售”。

2017年上半年,招商銀行APP 推出直播、收益報告、收益牛人榜、收支記錄2.0 等功能,圍繞客戶手機不斷打造經營服務新模式,持續提升客戶線上活躍度與黏性。

持續升級掌上生活APP智慧服務,打造基於大資料的個性化資訊推薦功能,大力發展現金型消費信貸業務,推出e 招貸產品。截至2017年6月末,招商銀行APP 累計下載客戶數4,805萬戶,年度活躍客戶數2,855 萬戶;掌上生活APP 累計綁定用戶數3,753 萬戶,年度活躍用戶數3,195萬戶;e 招貸產品交易規模381 億元,餘額逾300 億元。

風險管理方面,招商銀行引入協力廠商征信資料及客戶在P2P、小貸、消費金融公司等平臺的借款資訊,不斷優化評分模型及預警模型。截至2017年6月末,閃電貸累計發放貸款253.4 億元,貸款餘額119.45億元,不良率0.23%

2、平安銀行打造“SAT(社交化+移動化+遠端化)”零售服務體系,推動三大APP整合

平安銀行全力打造以“SAT(社交化+移動化+遠端化)”為核心的零售銀行服務體系,同時借助大資料分析為零售轉型保駕護航,全面精准覆蓋客戶需求,為客戶提供極致的智慧化體驗。2017年上半年,平安銀行啟動“鳳凰計畫”,推動三大APP整合(原口袋銀行APP、信用卡APP、平安柳丁APP)。整合後的新口袋銀行APP承載了零售業務的全產品及服務,逐步上線了資訊、直播、智慧投顧等功能,功能更趨完善,場景日益豐富,客戶體驗不斷提升。截至2017年6月末,口袋銀行APP客戶數為3,164萬,同口徑較上年末增長50.09%,APP月活躍用戶量已躍居行業領先水準。

同口徑較上年末增長11.53%;管理零售客戶資產(AUM)快速增長,期末餘額9,509.70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9.23%

3、平安零售不良率一直明顯高於招商

2013年底,平安銀行與招商銀行零售不良貸款率相差不大,但之後差距越拉越大,主要是平安銀行零售不良率上升過快,最高達2.23%。而招商銀行則略微上升,基本控制在1%以下,最高也僅為1.07%。

2016年下半年開始,平安銀行和招商銀行零售不良貸款率出現下滑趨勢。平安銀行從2.23%,降至2017年上半年的1.28%。招商銀行則降至1%以下,為0.87%。整體來看,招商銀行零售風控水準較高。

三、價——平安銀行零售成本和收益均高於招商

1、零售貸款:平安收益率遠高於招商,但利息收入占比被招商反轉

2017年上半年,平安銀行零售貸款年化收益率8.31%,遠高於招商銀行的5.89%。事實上,一直以來平安銀行零售貸款年化收益率都遠高於招商銀行。以2015年上半年為界,之前收益率逐步上升,之後收益率明顯下降。

從零售貸款利息收入占比來看,2015年底平安銀行和招商銀行占比基本相同,分別為48.3%、48.5%。之前平安銀行占比一直高於招商銀行。而2015年之後,招商銀行實現反轉,零售貸款利息收入占比遠高於平安銀行。2017年上半年,招商銀行占比為57.8%,平安銀行為53.6%。

2、零售存款:平安成本遠高於招商,但招商利息支出占比高於平安

2017年上半年平安銀行零售存款平均成本1.66%,遠高於招商銀行的0.79%。事實上,一直以來,平安銀行零售存款平均成本都遠高於招商銀行。2015年下半年以來,零售存款成本逐步下滑。平安銀行從最高的2.69%下降至1.66%。招商銀行則從1.62%下降至0.79%。

從零售存款利息支出占比來看,兩家銀行占比都處於下降趨勢,但是招商銀行的占比要遠高於平安銀行。招商銀行零售存本遠低於平安銀行,而利息支出占比確遠高於平安銀行?原因在於招商銀行零售存款占比較高,2017年上半年,招商銀行零售存款占比33.2%,而平安銀行占比僅為18%。

四、結構——招商“輕型銀行”結構明顯,平安轉型在路上

1、零售貸款結構:招商零售與對公各半,平安占比為41%

招商銀行零售與對公貸款占比各半,平安銀行占比僅為28%。招商銀行零售貸款中,個人住房貸款占比達22.83%,平安銀行占比最高的為信用卡13.04%,住房貸款僅占7.81%。

從零售貸款不良率結構來看,招商銀行小微貸款不良率最高為1.43%,平安銀行經營性貸款不良率高達4.67%。信用卡不良率,兩家銀行差不多。不良率最低的都為住房按揭,招商銀行為0.34%,平安銀行僅為0.09%。

2、零售存款結構:招商占比33%,遠高於平安的18%

2017年上半年,招商銀行零售客戶存款總額1.38萬億,占客戶存款總額的33.2%。其中,活期存款1.04萬億,占零售客戶存款的75.7%,定期存款3342億,占比24.3%。平安銀行2017年上半年零售客戶存款總額2857億,占客戶存款總額的18%。其中,活期存款占比60.7%,定期粗款占比39.3%。

整體來看,招商銀行零售客戶存款占比遠高於平安銀行。

3、零售人員:招商零售板塊人員占比40%

從零售人員占比來看,作為“零售之王”的招商銀行對於零售投入的人力較大。截至2017年6月30日,招商銀行共有在職人員70,325人(含派遣人員)。其中零售板塊人數超過28000人,占比高達40%。

截止2017年6月末,平安銀行共有在職員工31,721人(含派遣人員1,429人),正式員工中,業務人員20,651人(占比68.2%),財務及運營6,917人(占比22.8%),管理及操作人員1,493人(占比4.9%),行政後勤及其他人員1,231人(占比4.1%)。

五、Fintech引領零售“新時代”

1、招商銀行堅持“手機優先”策略,打造生活場景“新零售”

招商銀行將科技與零售有機結合,圍繞手機APP,打造生活場景“新零售”。

2017年上半年,招商銀行APP 推出直播、收益報告、收益牛人榜、收支記錄2.0 等功能,圍繞客戶手機不斷打造經營服務新模式,持續提升客戶線上活躍度與黏性。

持續升級掌上生活APP智慧服務,打造基於大資料的個性化資訊推薦功能,大力發展現金型消費信貸業務,推出e 招貸產品。截至2017年6月末,招商銀行APP 累計下載客戶數4,805萬戶,年度活躍客戶數2,855 萬戶;掌上生活APP 累計綁定用戶數3,753 萬戶,年度活躍用戶數3,195萬戶;e 招貸產品交易規模381 億元,餘額逾300 億元。

風險管理方面,招商銀行引入協力廠商征信資料及客戶在P2P、小貸、消費金融公司等平臺的借款資訊,不斷優化評分模型及預警模型。截至2017年6月末,閃電貸累計發放貸款253.4 億元,貸款餘額119.45億元,不良率0.23%

2、平安銀行打造“SAT(社交化+移動化+遠端化)”零售服務體系,推動三大APP整合

平安銀行全力打造以“SAT(社交化+移動化+遠端化)”為核心的零售銀行服務體系,同時借助大資料分析為零售轉型保駕護航,全面精准覆蓋客戶需求,為客戶提供極致的智慧化體驗。2017年上半年,平安銀行啟動“鳳凰計畫”,推動三大APP整合(原口袋銀行APP、信用卡APP、平安柳丁APP)。整合後的新口袋銀行APP承載了零售業務的全產品及服務,逐步上線了資訊、直播、智慧投顧等功能,功能更趨完善,場景日益豐富,客戶體驗不斷提升。截至2017年6月末,口袋銀行APP客戶數為3,164萬,同口徑較上年末增長50.09%,APP月活躍用戶量已躍居行業領先水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