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美元霸權 石油軍事大揭秘(400)浪蝶狂蜂

——1997年美國證監處指控賽敦在國外有行賄行為, 有違反國外賄賂法案, 被罰款30萬美元才了事。

——眼見賽敦每天來自哥倫比亞的油源黑金滾滾不絕, 因而食指大動

湯芬為了「需要」, 除了本身已有3架海灣(Gulf Stream)行政人員飛機之外, 還花錢去買一架波音737機作為己用, 把在達拉斯的寓所變為一間有幾十間房及有泳池球場的行宮, 每日大宴親朋, 城開不夜, 筆者亦「有幸」入住參與宴會。 但惡運很快就降臨到賽敦頭上, 當年賽敦又在印尼與國家石油公司(Pertamina)合作開發Enim油田, 但卻因此惹上官非, 美國證監署指賽敦行賄核數審計師及使用非常規的入帳方式,

以圖隱瞞賄款開支。 賽敦則辯稱此乃前公司僱員行為, 總部並不知情, 1997年美國證監處指控賽敦在國外有行賄行為, 有違反國外賄賂法案(Foreign Corrupt Practices Act.), 被罰款30萬美元才了事。 而當時除了哥倫比亞以外, 其他地區一概沒有油的發現, 打的都是幹井, 在中國海上的區塊也是毫無成績, 唯一支撐著賽敦的就是每天從庫西亞納及庫皮亞瓜油田按股份分得的每天5千噸(35,000桶)油, 油田當時的初產最高為7萬噸(500,000桶)一天。 很快開支及債務就超過收入, 因為從1992至1998年6年間, 賽敦的開支高達12億美元, 而收入卻無增加!

至1998年全球陷入亞洲金融危機之中, 冰凍的全球經濟使全球石油用量迅速下滑, 而油價亦從45美元急速下調跌至最低時的9美元一桶,

債務一下子就把賽敦緊緊的索住, 捉襟見肘, 一時間轉不過身來!就似一首40萬噸級的超級油輪, 突然碰上百年一遇的世紀大潮退而被淺擱在沙灘上, 動彈不得!當時財務經理樂亞(PeterRugg)承認賽敦基本上已是資不抵債, 泥足深陷, 無法應付日常運作與開支, 賽敦極需要有「白武士」(WhiteKnight)打救, 否則要清盤!賽敦面臨破產, 賣盤」之消息在華爾街日報「爆」了出來, 當然引來不少「浪蝶狂蜂」, 而其中最有辦法及財雄勢大的就是德州億萬富豪湯希克斯(Thomas Hicks), 他投資的目標包羅萬有, 包括高科技、電影、壘球隊至石油、航運、飛機都有, 是華爾街上著名的「大款」。 他與泰登及筆者我都是德州州立大學(奧斯丁)的校友, 泰登更與他認識,
於是我們便走訪了湯希克斯, 說明所需。

在1998年10月一個秋日的早上, 湯希克斯走進達拉斯(Dallas)賽敦的總部, 把我們叫到會議室, 二話不說, 一屁股坐下就拿出支票簿簽了一張3億5千萬美元的支票, 按每股17.5美元的代價, 把賽敦的控股權用「現金」買下。 其實之前筆者曾建議北京的中國石油買下此「荀盤」, 以免向隅, 但當時中國石油國際部聽高盛的話卻想以低於10美元一股作價, 當然失之交臂, 遺恨至今!為了節省開支, 湯希克斯首先把湯芬解僱, 然後安排他的舊同學米蘇曼(James Musselman)任總裁CEO之職, 重組賽敦的債務及把無效益的專案與資產賣掉(首先是那架波音737飛機), 把剩下有潛質的西非赤道幾內亞(Equatorial Guinea)海上區塊作為核心地區重點勘探, 又發行新股集資,

小心翼翼的堅持下去。 米蘇曼是石油律師出身又是泰登的朋友, 泰登又與湯希克斯認識, 米蘇曼為人實際, 一口德州口音, 時常作牛仔打扮, 上班開著一架舊皮卡車(Pick-up)、聽著鄉村音樂, 吃芝士漢堡喝可樂為午餐, 早出晚歸, 日日如是, 是屬於處變不驚, 談笑用兵一族, 筆者跟著他也得益匪淺。 在2000年, 油價開始回升, 華爾街投行對油又再舊情複熾, 賽敦又再物超所值, 引起投資界的注意, 給賽敦公司的電話響過不停, 不少券商大款求見, 而美國煉油業的「龍頭」赫斯公司(A m e r a d a H e s s, NYSE:HES), 眼見賽敦每天來自哥倫比亞的油源黑金滾滾不絕, 因而食指大動, 金錢在所不計而要志在必得!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 請勿轉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