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互聯網+石化”全面提速 “油品匯”交易額破200億

點擊藍字

關注我們

“互聯網+”正在大力推動中國石化產業的新舊動能轉換。

2017年中國(東營)石化產業電商年會9月15日在山東東營召開。 來自此次會議的公開信息顯示, 旨在為煉化企業、貿易商、加油站、工礦企業等用戶提供B2B網上交易、資金支付、結算服務的“油品匯”商城, 今年截至目前成交總金額突破人民幣200億元, 成為運用“互聯網+”思維服務石化產業實體經濟發展的創新典範。

“油品匯”是華東石油交易中心開發的煉油行業B2B電商平臺。

來自華東石油交易中心的資料顯示, 目前, “油品匯”在全國範圍佈局的交割庫(相當於社會電商平臺的大型倉庫和物流中心)已達到8個, 其中包括河北1個(在滄州)、山東5個(在東營及菏澤)、浙江1個(在舟山)以及雲南1個(在昆明), 交割庫容量達到78.4萬立方米。

“油品既是工業品, 又是消費品, 還具有很強的金融屬性。 因此通過‘互聯網+’創新思維、運用B2B電商平臺串聯生產端、貿易端和銷售端, 對傳統石油化工產業影響很大。 ”華東石油交易中心總經理馬哲表示。

“油品匯”已帶來改變

“過去, 來我們廠拉油的客戶需要我們一個一個去發掘、去尋找, 需要磨嘴皮子去打電話求著別人來拉油。 現在,

我們只要坐在電腦前面, 或者只要拿著手機, 就可以有客戶通過‘油品匯’這個平臺, 找到我們的企業專場電商, 在上面自助下單, 與我們的銷售人員相互配合, 就可以完成一筆交易了。 ”山東亨潤德集團一位高管在電商年會上介紹道。 該公司用“油品匯”電商平臺一年多以來, 不用自己費盡心力去找客戶, 客戶數量非但沒有減少, 相反比以前還有了顯著的增加。

在“油品匯”平臺上, 每一筆交易都會自動生成相應的表單, 簡化了傳統線下交易流程中的表單製作, 減少了過去因人為因素所造成的計算失誤, 大大降低了工作量的同時, 還讓員工有更多時間提升業務水準, 讓企業管理也更加人性化。

“各崗位人員都有專屬於自己的許可權帳戶, 這顯著增強了企業資訊安全, 責任明確到了具體的人員, 工作的準確度也增加了。 ”山東亨潤德集團這位元高管表示, “產品全部展現在網頁上, 訂貨數量透明, 交易價格靈活, 訂單主體雙方明確, 銷售人員可以全流程看到客戶的訂單情況。

據瞭解, 山東亨潤德集團在採用 “油品匯”之前, 曾經有過一次比較失敗的資訊化嘗試, 因此最初在採用“油品匯”的態度上是比較謹慎的。 但是經過一年多的使用, 該公司發現“油品匯”系統穩定、功能完備, 符合業務實際應用的要求, 業務量明顯增加, 客戶黏性顯著提升, 管理成本明顯降低。

據介紹, “油品匯”為山東亨潤德集團開通企業專場電商——奧星石化獨立電商, 包括車用柴油、加氫石腦油、二類基礎油(60N、100N、150N、350N)等產品都通過電商平臺銷售, 終端客戶顯著增加、電商銷量迅猛增長, 工作、管理效率大大提升, 該公司的銷售、財務人員也已經從最初的不適應電商, 發展到現在的非常信賴電商平臺了。

“油品匯”方面介紹, 除了山東亨潤德集團以外, 還有山東墾利石化、山東日照金石瀝青等石化企業,都在“油品匯”上開通了企業專場電商。其中,山東墾利石化企業專場電商汽油、柴油的日銷售量最高已經達到6200噸。而金石瀝青企業專場電商還嘗試了限時促銷“逢8必搶”,8月份的活動就為金石瀝青新增了山東高速等69個優質終端企業客戶。

值得注意的是,石化企業客戶採用的“油品匯”電商平臺還在“進化”的過程中。根據華東石油交易中心總經理馬哲的介紹,目前,“油品匯V2.0”系統已經完成掛牌、交易、結算等所有功能模組的開發、測試,並且已經上線運營,最新的“油品匯V2.0”系統構築了服務於石化產業上下游、涵蓋煉廠、貿易商、用油企業、加油站等產業客戶的垂直電商平臺。

“今年,‘油品匯’將實現與中國石油石化商城融合,彙聚更多買方資源。明年,‘油品匯’將實現供應鏈融資、倉單交易以及集中結算等金融服務功能。”馬哲介紹,目前,“油品匯”主要開展“石化超市”“企業專場電商”等業務,其中,“石化超市”截至目前註冊會員為1686家、2017年1月至9月中旬的交易量達到536.85萬噸、線上交易金額達到240.84億元;未來結合“油品匯”平臺,華東石油交易中心還將打造“現貨貿易服務平臺”與“金融衍生品平臺”,以此構築華東石油交易中心三大業務平臺攜手並進、共同發展的戰略版圖。

石化垂直電商正在崛起

最近幾年,中國能源化工產業已經出現了多個垂直電商平臺,其中包括中國石化主導的物資採購電子商務平臺、北京石油交易所主導的中國石油石化商城、華東石油交易中心主導的“油品匯”等。

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多石化電商平臺?一位業內人士認為,石化產業向兩化融合、產業電商的方向發展,既是國家政策的指引,又是產業現實和企業發展的必然需求。

該人士指出,傳統能源化工行業發展方式正在從粗放式發展向提質增效方向轉變,工作方式也正在從審批專案為主,向推進改革和技術創新的方向轉變,主要原因在於傳統能源化工產業一直存在產能過剩、供需失衡等問題,有效匹配供需雙方的需求已經成為能源供給側改革急需解決的重要問題之一。

同時,多個部委近日聯合發佈的《關於深入推進資訊化和工業化融合管理體系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已經明確為傳統能源化工行業的發展方式和工作方式變革提供了方向。《指導意見》明確要求,“普及、推廣兩化融合管理體系標準,加速技術創新、管理變革,提升全要素生產率和產業核心競爭能力,加快新舊動能接續轉換,促進製造強國和網路強國建設。”

另外,中央政府最近兩年已經加快“供給側改革”力度,通過“互聯網+”戰略促進傳統企業轉型升級。從中央到地方電商成為發展重點。尤其隨著“互聯網+”戰略向傳統行業不斷滲透,大宗商品電商平臺異軍突起,成功推動了國內B2B石化電商迎來發展的“春天”。

公開資料顯示,華東石油交易中心是北京石油交易所與山東省東營市政府,聯合東營11家龍頭煉化企業發起成立的能源化工類大宗商品交易平臺。“油品匯”則是華東石油交易中心開發的涵蓋“油品線上交易-倉儲物流配送-油品終端銷售服務管理”的全產業鏈B2B電商業務平臺。

2014年上線以來,“油品匯”已經經歷了1.0資訊交互、2.0線上交易、3.0數位電商三個發展階段,特別是2016年12月2.0版本的投入使用,讓“油品匯”在功能優化、技術升級、客戶體驗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進步。未來“油品匯”還將持續反覆運算升級,進一步滿足市場需求與用戶體驗。

“油品匯”為什麼是由華東石油交易中心開發的?因為山東是傳統石化產業大省,石化產業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探索對山東尤為重要。尤其東營,又是山東省乃至全國石化產業聚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官方統計資料顯示,截至2016年底,除了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三桶油”以外,全國地方煉油企業的一次加工能力為2.62億噸,其中山東省就占了1.48億噸,而東營市又占到8000多萬噸。也就是說,山東省占到全國地方煉油企業加工能力的53%,東營市則占到山東省的54%、全國的30%。

正是為了推動當地石化產業轉型升級、促進“互聯網+”戰略在石化產業落地,山東省金融辦在幾年之前做出批復,同意華東石油交易中心探索開展介於現貨與期貨之間的大宗商品交易試點工作。而石化產業B2B垂直電商品牌“油品匯”正是試點工作的結晶。

馬哲在2017年中國(東營)石化產業電商年會上也表示,“油品匯”的推出,對改變石化產業貿易的組織形式以及經營模式,促進石化產業流通體制的轉變,完善石化商品市場體系,提升石化產業在國際上的整體影響力,都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

新聞爆料、合作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國經營報微能源

聲明:“中經微能源”所推送的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繫小編。聯繫方式:請聯繫微信後臺

還有山東墾利石化、山東日照金石瀝青等石化企業,都在“油品匯”上開通了企業專場電商。其中,山東墾利石化企業專場電商汽油、柴油的日銷售量最高已經達到6200噸。而金石瀝青企業專場電商還嘗試了限時促銷“逢8必搶”,8月份的活動就為金石瀝青新增了山東高速等69個優質終端企業客戶。

值得注意的是,石化企業客戶採用的“油品匯”電商平臺還在“進化”的過程中。根據華東石油交易中心總經理馬哲的介紹,目前,“油品匯V2.0”系統已經完成掛牌、交易、結算等所有功能模組的開發、測試,並且已經上線運營,最新的“油品匯V2.0”系統構築了服務於石化產業上下游、涵蓋煉廠、貿易商、用油企業、加油站等產業客戶的垂直電商平臺。

“今年,‘油品匯’將實現與中國石油石化商城融合,彙聚更多買方資源。明年,‘油品匯’將實現供應鏈融資、倉單交易以及集中結算等金融服務功能。”馬哲介紹,目前,“油品匯”主要開展“石化超市”“企業專場電商”等業務,其中,“石化超市”截至目前註冊會員為1686家、2017年1月至9月中旬的交易量達到536.85萬噸、線上交易金額達到240.84億元;未來結合“油品匯”平臺,華東石油交易中心還將打造“現貨貿易服務平臺”與“金融衍生品平臺”,以此構築華東石油交易中心三大業務平臺攜手並進、共同發展的戰略版圖。

石化垂直電商正在崛起

最近幾年,中國能源化工產業已經出現了多個垂直電商平臺,其中包括中國石化主導的物資採購電子商務平臺、北京石油交易所主導的中國石油石化商城、華東石油交易中心主導的“油品匯”等。

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多石化電商平臺?一位業內人士認為,石化產業向兩化融合、產業電商的方向發展,既是國家政策的指引,又是產業現實和企業發展的必然需求。

該人士指出,傳統能源化工行業發展方式正在從粗放式發展向提質增效方向轉變,工作方式也正在從審批專案為主,向推進改革和技術創新的方向轉變,主要原因在於傳統能源化工產業一直存在產能過剩、供需失衡等問題,有效匹配供需雙方的需求已經成為能源供給側改革急需解決的重要問題之一。

同時,多個部委近日聯合發佈的《關於深入推進資訊化和工業化融合管理體系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已經明確為傳統能源化工行業的發展方式和工作方式變革提供了方向。《指導意見》明確要求,“普及、推廣兩化融合管理體系標準,加速技術創新、管理變革,提升全要素生產率和產業核心競爭能力,加快新舊動能接續轉換,促進製造強國和網路強國建設。”

另外,中央政府最近兩年已經加快“供給側改革”力度,通過“互聯網+”戰略促進傳統企業轉型升級。從中央到地方電商成為發展重點。尤其隨著“互聯網+”戰略向傳統行業不斷滲透,大宗商品電商平臺異軍突起,成功推動了國內B2B石化電商迎來發展的“春天”。

公開資料顯示,華東石油交易中心是北京石油交易所與山東省東營市政府,聯合東營11家龍頭煉化企業發起成立的能源化工類大宗商品交易平臺。“油品匯”則是華東石油交易中心開發的涵蓋“油品線上交易-倉儲物流配送-油品終端銷售服務管理”的全產業鏈B2B電商業務平臺。

2014年上線以來,“油品匯”已經經歷了1.0資訊交互、2.0線上交易、3.0數位電商三個發展階段,特別是2016年12月2.0版本的投入使用,讓“油品匯”在功能優化、技術升級、客戶體驗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進步。未來“油品匯”還將持續反覆運算升級,進一步滿足市場需求與用戶體驗。

“油品匯”為什麼是由華東石油交易中心開發的?因為山東是傳統石化產業大省,石化產業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探索對山東尤為重要。尤其東營,又是山東省乃至全國石化產業聚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官方統計資料顯示,截至2016年底,除了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三桶油”以外,全國地方煉油企業的一次加工能力為2.62億噸,其中山東省就占了1.48億噸,而東營市又占到8000多萬噸。也就是說,山東省占到全國地方煉油企業加工能力的53%,東營市則占到山東省的54%、全國的30%。

正是為了推動當地石化產業轉型升級、促進“互聯網+”戰略在石化產業落地,山東省金融辦在幾年之前做出批復,同意華東石油交易中心探索開展介於現貨與期貨之間的大宗商品交易試點工作。而石化產業B2B垂直電商品牌“油品匯”正是試點工作的結晶。

馬哲在2017年中國(東營)石化產業電商年會上也表示,“油品匯”的推出,對改變石化產業貿易的組織形式以及經營模式,促進石化產業流通體制的轉變,完善石化商品市場體系,提升石化產業在國際上的整體影響力,都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

新聞爆料、合作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國經營報微能源

聲明:“中經微能源”所推送的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繫小編。聯繫方式:請聯繫微信後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