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ERS/CTS回顧」中國呼吸大咖鐘南山王辰陳榮昌瞿介明攜國內重磅研究,亮相歐洲呼吸學會年會

“姚欣 楊冬 張靜 吳司南·“中國日”閃亮登陸歐洲呼吸學會年會, [517].醫師報,2017-9-14(22)”

9月9 ~13日, 2017年歐洲呼吸學會年會(ERS)在義大利米蘭召開, 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呼吸領域專業會議, 是彙集了來自各個領域呼吸醫學專業人士的國際盛會。 會議期間, ERS/CTS中國專場2017閃亮開場, 聚焦呼吸醫學的最新前沿, 由中國和歐洲的頂尖專家們帶來最新呼吸領域重要進展。

看點

01

鐘南山 長期維持治療有利於慢阻肺早期干預

鐘南山院士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是一種十分常見的疾病, 我國40歲及以上人群慢阻肺的患病率為8.2%。 由於空氣污染等日益嚴重, 慢阻肺的患病率還在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 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鐘南山院士介紹了慢阻肺長期維持治療策略的最新進展。

首先, 鐘南山院士指出, 對於長期維持治療的療效評價, 終點指標(即臨床上有重要意義的惡化)比肺功能指標的價值更大。

其次, 慢阻肺早期階段的維持治療存在被忽視的現象, 鐘院士指出, 治療前移將是慢阻肺防控的突破口。 我國大約70%的慢阻肺患者為處於早期(肺功能1~2級)。 對於早期階段慢阻肺的維持治療目前所知甚少, 因為絕大部分臨床研究的入選人群均為中重度慢阻肺。

9月7日, 鐘南山院士團隊于《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表噻托溴銨治療早期慢阻肺臨床研究, 指出膽鹼能受體特異阻滯劑塞托溴氨治療2年後, 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第1秒最大呼氣容量(FEV1)明顯改善。 因此, 長期維持治療對慢阻肺早期階段有明顯效果, 可改善氣流受限狀態。

第三, 鐘院士盤點了中重度階段慢阻肺維持治療的已有證據,

國內外最新研究樹立了吸入治療在慢阻肺維持治療中的地位。 最新一代長效β受體激動劑(LABA)+長效抗膽鹼能藥(LAMA)聯合用藥效果和吸入性糖皮質激素(ICS)+LABA/LAMA效果相當甚至可能更好。 三聯藥物治療效果較二聯治療(ICS+LABA)更好, 但是和LABA+LAMA比較還需進一步研究。

最後, 鐘南山院士指出, 一個理想的組合方案應該包括抗氣道炎症藥物(如羅氟斯特)和支氣管擴張劑, 不同藥物的合理使用和組合取決於個體化評估患者。

看點

02

王辰 形成合力迎戰慢性氣道疾病防控

王辰院士

中日友好醫院王辰院士指出, 以慢阻肺和哮喘為代表的慢性氣道疾病是我國最為常見、疾病負擔最為嚴重的慢性疾病種類之一。 考慮到我國嚴重的吸煙、空氣污染以及老齡化現象, 未來我國慢性氣道疾病的防治形勢可能愈發嚴峻。

王辰院士表示, 與其嚴重的疾病負擔相比, 我國慢性氣道疾病的管理與診療現狀令人擔憂, 主要表現在公眾重視程度及知曉率極低, 疾病預防、篩查與長期管理體系尚未完全建立,

臨床診療不規範現象嚴重, 基層醫生疾病診療意識與能力嚴重不足等方面。

近一年來, 在呼吸界有識之士的大力推動下, 國家相繼出臺了一系列關於慢性氣道疾病防控的利好政策。 除國家政策推動外, 王院士表示, 呼吸領域同仁也採取了系列行動, 推動我國慢性氣道疾病診療與管理水準的整體提升。 首先, 針對吸煙這一慢性氣道疾病最為重要的病因, 力求通過控煙工作的有效推進減少慢性氣道疾病的嚴重負擔。 同時, 開展各種形式的公眾健康教育工作, 提高公眾對於慢阻肺、哮喘等重要慢性氣道疾病症狀、風險因素及防治方法的認識水準。

在慢性氣道疾病防診治研究方面, 2016年國家“十三五”重點研發計畫中共有13項針對慢性氣道疾病防診治的專案, 涉及慢性氣道疾病專病佇列、慢阻肺及哮喘的精准醫學診療、慢阻肺病因及發病機制、慢阻肺急性發作及慢阻肺共病診療等關鍵研究領域,其立項數量及資助金額達到與心腦血管疾病、腫瘤、糖尿病等量齊觀的程度。王院士指出,這些項目有望迅速轉化為疾病防治實踐的研究成果。

王辰院士表示,上述系列工作的共同開展,將有望形成合力,有力推動我國慢性氣道疾病防治工作。而作為人口占世界總人口1/5的大國,以及全球慢性氣道疾病負擔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中國慢性氣道疾病防治水準的顯著提升,亦必將對全球慢性氣道疾病防控產生重要的積極作用。

看點

03

陳榮昌 我國無創通氣應用日趨成熟

陳昌榮教授

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陳榮昌教授回顧了上個世紀90年代始,我國在無創通氣臨床應用與研究的重要歷程,報告了我國在該領域所獲得的研究進展。

陳昌榮教授介紹,雙水準無創正壓通氣(BiPAP)面罩通氣在無創通氣中應用,提出死腔效應影響了CO2清除,為呼氣壓(EPAP)設置不能低於4 cmH2O的臨床應用提供依據;同時,還介紹了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所採用的鈕氏無創通氣面罩,其具備更小的死腔,更加適合中國人臉型,具有更加穩固並可使用胃管的優點。

BiPAP治療慢阻肺急性加重無創正壓通氣(NPPV)治療慢阻肺急性發作(AECOPD)所致呼吸衰竭,可降低氣管插管率和病死率,對嚴重CO2瀦留患者,也是非常有效。陳教授指出,有創與無創序貫機械通氣是治療AECOPD所致嚴重呼吸衰竭的有效策略。

陳教授介紹了我國採用NPPV治療重症SARS經驗,並指出NPPV能夠改善呼吸困難和氧合,並總結出其相關應用指征。全國無創通氣協作組開展的相關研究結果,包括早期應用NPPV治療AECOPD,明確了AECOPD無創通氣的早期切入點。陳教授表示,NPPV能夠改善症狀及血氣,降低插管需要。同時,對於pH>7.25和PaCO2>45 mmHg的AECOPD患者使用NPPV是安全的。肺感染控制窗可以作為早拔管、行NPPV序貫治療的指征,應用此策略可降低氣管插管時間、呼吸機相關肺炎發生率及病死率。

此外,陳榮昌教授還向大會介紹了目前我國正在開展的重要研究及展望。目前,我國開展應用無創正壓通氣干預肺炎所致ARDS的全國大樣本、多中心、隨機、前瞻對照研究,以探討NPPV治療社區獲得性肺炎導致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症(ARDS)有效性與安全性、NPPV方法學、無創向有創通氣轉換指征、無創通氣成敗預測指標以及相關死亡危險因素。並初步報告了家庭應用內置監測軟體的無創通氣,對穩定期慢阻肺合併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初步研究結果。

看點

04

瞿介明 2016版中國CAP指南分享

瞿介明教授

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會候任主委兼肺部感染學組組長、中國醫師協會呼吸醫師分會副會長、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院長瞿介明教授做了題目為“成人社區獲得性肺炎—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2016年的診斷與治療指南”的報告,向國際同行介紹我國CAP的流行病學特點、診治現狀和新指南要點。

瞿教授首先介紹了新版指南修訂的方法學和過程,新指南的修訂應用循證醫學方法,在評價了大量文獻資料和確定證據級別的基礎上提出建議。指南修訂歷經11次會議討論,聽取了臨床微生物學、臨床藥學等交叉領域專家的意見,同時也聽取了2007版ATS/IDSA CAP指南聯合主席Mandell教授和ESCMID前主席Akova教授的意見。流行病學專家全程參與了指南修訂。

2016版指南涵蓋了CAP的各方面內容,採用診治“六步法”將病因判斷、診斷、抗菌治療、輔助治療和預防等內容串聯在一起,更重要的是“六步法”符合臨床診治的思路和流程。瞿介明教授的報告也按照“六步法”展開,介紹了新版指南要點。“六步法”為:判斷診斷是否成立;評估病情嚴重程度並選擇治療場所;推測可能的病原體及其耐藥風險;合理安排病原學檢查,及時啟動經驗性抗感染治療;動態評估經驗性抗感染效果;治療後隨訪。

新版指南充分考慮了中國CAP病原流行病學及其特點和其他國家不同,大量引用國內研究最新成果(中國專家研究占23%),王辰院士在討論環節也強調了經驗性抗菌治療應充分考慮當地病原學特點。

大會花絮

在ERS/CTS中國專場2017舉行的同時,遠在萬里之外的中國,在北京、廣州、上海、重慶四個城市的中國分會場,呼吸學科的醫生也通過觀看現場直播的方式,聆聽了ERS/CTS中國專場的精彩演講。

鐘南山院士主持會議

王辰院士主持會議

部分與會專家合影

米蘭主會場現場

《醫師報》9月14日22版

掃碼查看往期報紙

往期回顧

編輯、排版:《醫師報》 畢雪立

過往的君子幫點贊哈~~老闆說點贊滿 500 給小編加雞腿~~ 涉及慢性氣道疾病專病佇列、慢阻肺及哮喘的精准醫學診療、慢阻肺病因及發病機制、慢阻肺急性發作及慢阻肺共病診療等關鍵研究領域,其立項數量及資助金額達到與心腦血管疾病、腫瘤、糖尿病等量齊觀的程度。王院士指出,這些項目有望迅速轉化為疾病防治實踐的研究成果。

王辰院士表示,上述系列工作的共同開展,將有望形成合力,有力推動我國慢性氣道疾病防治工作。而作為人口占世界總人口1/5的大國,以及全球慢性氣道疾病負擔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中國慢性氣道疾病防治水準的顯著提升,亦必將對全球慢性氣道疾病防控產生重要的積極作用。

看點

03

陳榮昌 我國無創通氣應用日趨成熟

陳昌榮教授

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陳榮昌教授回顧了上個世紀90年代始,我國在無創通氣臨床應用與研究的重要歷程,報告了我國在該領域所獲得的研究進展。

陳昌榮教授介紹,雙水準無創正壓通氣(BiPAP)面罩通氣在無創通氣中應用,提出死腔效應影響了CO2清除,為呼氣壓(EPAP)設置不能低於4 cmH2O的臨床應用提供依據;同時,還介紹了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所採用的鈕氏無創通氣面罩,其具備更小的死腔,更加適合中國人臉型,具有更加穩固並可使用胃管的優點。

BiPAP治療慢阻肺急性加重無創正壓通氣(NPPV)治療慢阻肺急性發作(AECOPD)所致呼吸衰竭,可降低氣管插管率和病死率,對嚴重CO2瀦留患者,也是非常有效。陳教授指出,有創與無創序貫機械通氣是治療AECOPD所致嚴重呼吸衰竭的有效策略。

陳教授介紹了我國採用NPPV治療重症SARS經驗,並指出NPPV能夠改善呼吸困難和氧合,並總結出其相關應用指征。全國無創通氣協作組開展的相關研究結果,包括早期應用NPPV治療AECOPD,明確了AECOPD無創通氣的早期切入點。陳教授表示,NPPV能夠改善症狀及血氣,降低插管需要。同時,對於pH>7.25和PaCO2>45 mmHg的AECOPD患者使用NPPV是安全的。肺感染控制窗可以作為早拔管、行NPPV序貫治療的指征,應用此策略可降低氣管插管時間、呼吸機相關肺炎發生率及病死率。

此外,陳榮昌教授還向大會介紹了目前我國正在開展的重要研究及展望。目前,我國開展應用無創正壓通氣干預肺炎所致ARDS的全國大樣本、多中心、隨機、前瞻對照研究,以探討NPPV治療社區獲得性肺炎導致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症(ARDS)有效性與安全性、NPPV方法學、無創向有創通氣轉換指征、無創通氣成敗預測指標以及相關死亡危險因素。並初步報告了家庭應用內置監測軟體的無創通氣,對穩定期慢阻肺合併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初步研究結果。

看點

04

瞿介明 2016版中國CAP指南分享

瞿介明教授

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會候任主委兼肺部感染學組組長、中國醫師協會呼吸醫師分會副會長、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院長瞿介明教授做了題目為“成人社區獲得性肺炎—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2016年的診斷與治療指南”的報告,向國際同行介紹我國CAP的流行病學特點、診治現狀和新指南要點。

瞿教授首先介紹了新版指南修訂的方法學和過程,新指南的修訂應用循證醫學方法,在評價了大量文獻資料和確定證據級別的基礎上提出建議。指南修訂歷經11次會議討論,聽取了臨床微生物學、臨床藥學等交叉領域專家的意見,同時也聽取了2007版ATS/IDSA CAP指南聯合主席Mandell教授和ESCMID前主席Akova教授的意見。流行病學專家全程參與了指南修訂。

2016版指南涵蓋了CAP的各方面內容,採用診治“六步法”將病因判斷、診斷、抗菌治療、輔助治療和預防等內容串聯在一起,更重要的是“六步法”符合臨床診治的思路和流程。瞿介明教授的報告也按照“六步法”展開,介紹了新版指南要點。“六步法”為:判斷診斷是否成立;評估病情嚴重程度並選擇治療場所;推測可能的病原體及其耐藥風險;合理安排病原學檢查,及時啟動經驗性抗感染治療;動態評估經驗性抗感染效果;治療後隨訪。

新版指南充分考慮了中國CAP病原流行病學及其特點和其他國家不同,大量引用國內研究最新成果(中國專家研究占23%),王辰院士在討論環節也強調了經驗性抗菌治療應充分考慮當地病原學特點。

大會花絮

在ERS/CTS中國專場2017舉行的同時,遠在萬里之外的中國,在北京、廣州、上海、重慶四個城市的中國分會場,呼吸學科的醫生也通過觀看現場直播的方式,聆聽了ERS/CTS中國專場的精彩演講。

鐘南山院士主持會議

王辰院士主持會議

部分與會專家合影

米蘭主會場現場

《醫師報》9月14日22版

掃碼查看往期報紙

往期回顧

編輯、排版:《醫師報》 畢雪立

過往的君子幫點贊哈~~老闆說點贊滿 500 給小編加雞腿~~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