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房產>正文

房價下行是否會引爆銀行業危機?

當前中國房地產行業所蘊含的風險有目共睹。 雖然房地產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決定了政府不會袖手旁觀, 但在防風險、去杠杆的金融監管主題下, 政府對於房地產泡沫的容忍度在顯著降低。 因此, 我們有必要探討當前銀行及金融行業在多大程度上被房地產所"綁架", 以及房地產行業一旦發生風險暴露, 可能給銀行業及金融市場帶來的連鎖負面影響。

根據測算, 商業銀行總體涉房貸款規模接近四成。 截止到2017年上半年, 我國商業銀行涉房貸款總規模約43.3萬億元, 占各項貸款餘額37.8%, 占銀行總資產25.5%。 其中, 個人住房貸款20.1萬億, 房地產開發貸款7.8萬億, 其他房地產貸款1.8萬億, 以房地產作為抵押物的其他貸款13.6萬億。 一旦房價出現大規模下跌, 接近四成的銀行貸款都可能受到關聯影響。

不同類型銀行的涉房貸款結構存在差異。

①從規模上看:五大行涉房貸款規模最大, 其次為城商/農商/其他機構, 十二家股份制銀行涉房貸款規模最小;

②從占比上看:五大行涉房貸款占總貸款比例最低, 其次為股份制銀行, 城商/農商/其他機構最高;

③從房貸結構看:五大行個人住房貸款占比較高, 開發貸占比較低;股份制銀行總體開發貸占比較高,

個人住房貸款占比分化較大, 與各銀行業務重點不同有關;城商/農商/其他機構一般個人住房貸款比重較低, 直接房貸總量也相對較小。

涉房貸款風險近年來有所上升, 但今年以來風險有所控制和收斂。 房價下跌可能從持有資產價值變動、房企資負狀況變化、抵押品價值變化等三個管道向銀行體系傳導風險。 個人住房抵押貸款的風險近年來隨著房價的攀升而有所上升, 不過隨著調控升級與利率攀升, 個人住房貸款增速已有顯著放緩;房地產企業近年來資產負債率在不斷上升, 其結構性分化也較為顯著, 加上房企融資管道受限, 流動性風險也有所上升;房企集中度將進一步提高。

綜合壓力測試結果與其他定性角度考慮, 我認為房價下跌20%即會給銀行業帶來巨大壓力。 房地產行業風險一旦爆發, 農商行和股份制銀行將首當其衝, 國有商業銀行抗風險能力較強。 風險水準:五大行<城商行<股份制商業銀行<農商行。 事實上,

複雜的現實情況遠非模型能夠準確估計, 房價下跌帶來金融市場、實體市場和市場心理的連鎖反應可能要超過我們的預期。

展望未來, 我認為房地產短期內崩盤概率較小。 因為各國歷次典型的房地產泡沫破裂, 導火索都是貨幣快速收緊和加息政策, 而我國貨幣政策目前維持中性姿態,並且大概率不會大幅收緊。同時,我國當前經濟增長、城鎮化等基本面因素仍有支撐房地產的空間。簡單粗暴的擠泡沫將帶來巨大的負面衝擊也是政府無法承受的。房地產橫盤調整在所難免,長效機制是改革成敗的關鍵。預計2018年二、三季度房地產下行將給宏觀經濟帶來很大的壓力,這場房地產泡沫危機能否成功化解,在於政府能否堅定不走老路,推進和落實房地產長效機制的建立,扭轉市場預期。若是政府再次通過放鬆政策刺激房地產來拉動經濟上漲,那麼房價報復性反彈的局面將難以遏制。

而我國貨幣政策目前維持中性姿態,並且大概率不會大幅收緊。同時,我國當前經濟增長、城鎮化等基本面因素仍有支撐房地產的空間。簡單粗暴的擠泡沫將帶來巨大的負面衝擊也是政府無法承受的。房地產橫盤調整在所難免,長效機制是改革成敗的關鍵。預計2018年二、三季度房地產下行將給宏觀經濟帶來很大的壓力,這場房地產泡沫危機能否成功化解,在於政府能否堅定不走老路,推進和落實房地產長效機制的建立,扭轉市場預期。若是政府再次通過放鬆政策刺激房地產來拉動經濟上漲,那麼房價報復性反彈的局面將難以遏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