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浦發銀行大連分行提醒大學生群體遠離非法“校園貸”的誘惑

“一分鐘申請, 一天放款”、“免息, 低息”, 當類似這樣的詞彙出現在大學生眼前時, 難免會讓大學生“怦然心動”, 從而掉進“甜蜜的陷阱”。 近日, 針對"大學生校園信貸"問題, 教育部給出回應稱, 任何網路貸款機構都不允許向在校大學生發放貸款, 並鼓勵正規商業銀行發放小額信貸。 浦發銀行大連分行等大連多家銀行也在大學剛剛開學之際, 紛紛開展了“金融知識宣傳月”活動, 提醒我市大學生群體, 要從提高自身的金融認知能力與金融素養做起, 遠離非法“校園貸”的誘惑。

浦發銀行相關專家表示, 大學生防範金融風險意識的不足與網貸平臺責任意識的模糊也使得非法“校園貸”得以滋生,

值得警惕。 專家介紹了非法“校園貸”的諸多特徵:一是非法“校園貸”具有 “裸條放款”的特徵;二是小額貸款, 隨借隨還, 沒有繁瑣的手續, 只需提供身份證、學生證即可辦理;三是貸款額從幾百到幾萬不等, 立等可取。

銀行業人士提醒, 非法“校園貸”存在諸多風險:高利貸、誘導貸款、提高授信額度易導致學生陷入“連環貸”陷阱;部分校園借貸平臺利用少數學生金融知識匱乏的特點, 鑽金融監管空子, 誘導學生過度消費;校園不良網貸平臺存在資訊盜用風險, 被冒用身份者可能會面對信用記錄被抹黑及追債等問題;校園網貸平臺“校園代理, 層層分包提成”等發展模式破壞正常校園秩序,

暴力追債現象威脅學生人身安全。

大學生群體, 應如何遠離非法“校園貸”?銀行業人士為大學生出招——

遠離網路借貸資訊仲介機構。 網路借貸資訊仲介機構(簡稱網貸機構)針對在校學生開展借貸業務, 突破了校園網貸的範疇和底線, 特別是一些地方“求職貸”、“培訓貸”、“創業貸”等不良貸款問題突出, 給校園安全和學生合法權益帶來了嚴重損害, 造成了不良社會影響。

遠離掠奪性貸款。 遠離諸如“你住房或汽車價值的125%”、“令人難以置信的每月低付款”、“沒有前期費用”、“即使你有一個不好的信貸記錄”、“這是免費的, 你不會有任何損失”、“現在就行動起來, 這是限時供應”等“甜蜜的誘惑”, 提高自身風險識別能力。

時刻警惕熟人推薦。 對推薦“校園貸”的學校同學保持警惕心, 最好不要與之接觸。 有業內人士曝光:“部分民間金融公司向校園發展業務時採取了拉人頭的方式, 靠學生之間互相介紹, 給予提成或者減免利息的方式, 讓高利貸在校園蔓延。 ”

浦發銀行大連分行相關人士表示, 當前, 銀行等金融機構要做好對大學生金融知識的普及工作, 把針對大學生的金融知識普及工作變成一項長期性、系統性的工作, 切實加強大學生的金融風險防範能力與認知能力, 有效提高其金融素養。 大學生要理性選擇借貸方式, 如國家助學貸款、消費分期貸款、大學生個人貸款產品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