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孩子說話有問題 可能是耳朵的事

重度膽紅素血症和出生缺氧等可損新生兒聽力

鵬鵬在出生後發生了黃疸,爸媽認為這很常見,也不是很重,於是沒有重視。 然而,鵬鵬的黃疸拖了快兩個月,現在已經6個月大了,鵬鵬爸媽發現孩子對聲音不敏感,有較大的聲響孩子都沒反應,於是帶到醫院看。 做了聽力測試後,醫生發現鵬鵬已是中度聽力下降,結合孩子病史,認為黃疸是鵬鵬聽力下降的很重要的因素。

“重度膽紅素血症大部分會導致聽力障礙,不但嚴重的黃疸要及時處理,較輕但延續時間較長的黃疸也要重視治療,包括照藍光等。

”中華醫學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分會小兒學組副組長、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羅仁忠主任醫師對新快報記者指出,長期的黃疸累積毒性影響聽覺神經,發生神經性耳聾後沒法藥物治療,只能手術植入人工耳蝸。

除了重度黃疸,出生時嚴重缺氧、早產、低體重、母親懷孕時受到感染等也是聽力障礙的高危因素。 有這些高危因素者的小兒應該每半年做一次聽力篩查,直到3歲。

學齡兒童注意上呼吸道感染、遲發性耳聾

琳琳3歲了,但還不會說話。 曾經有人懷疑孩子聽力有問題,然而琳琳媽媽總認為出生時做過聽力篩查沒事,便沒有多想。 家裡老人更是認為這是“貴人語遲”的表現,是好事。 結果,一等再等,琳琳還是不會說話,直到快6歲了爸媽才熬不住帶孩子就醫,這才發現琳琳聽力極低,雖然能治療,但孩子的語言發育“黃金期”已過,恢復聽力後語言能力的恢復很棘手。

羅仁忠表示,琳琳就是遲發性耳聾的典型表現,出生時聽力正常或接近正常,但隨著長大,聽力下降,慢慢都聽不到了。 羅仁忠表示,這通常和孩子大前庭導水管有問題、巨細胞病毒感染等有關。 千萬不要相信“貴人語遲”的老說法,發現孩子該說話時還不會說話,就該到醫院檢查。 1-5歲間小兒語言發育快,聽力問題可導致孩子日後不會說話或說話不清。

此外,學齡兒童還常見上呼吸道感染,嚴重的上呼吸道感染可引發分泌性中耳炎,進而可能發展為傳導性耳聾,若能早發現,療效較好。

“孩子若對聲音沒反應,不會臉轉循聲,大了不會模仿達人說話等,就要提防是否聽力有問題。 ”

大孩子提防噪音傷耳、爆震聾

6-14歲的大孩子,常見的聽力問題是噪音導致聽力下降的問題。 “不少孩子喜歡用手機、耳機等電子產品聽音樂,特別是加重低音,久而久之必然會對聽力造成傷害。 ”羅仁忠表示,那些戴著耳機聽歌能讓外人也聽到的,真是傷耳沒商量。

另外,因為放鞭炮等導致爆震聾在大孩子中也有一定發生比例,這是需要提高安全意識才能更好避免的。

ips

T

聾可治,不再是“十聾九啞”

相對於都可以治好的滲出性中耳炎、鼓膜穿孔等常見的傳導性耳聾,神經性耳聾要難治得多,沒法用藥物治療,只能戴助聽器或植入人工耳蝸,具體要根據不同人的情況而定。

“傳導性耳聾多是輕中度的,一般不影響語言發育障礙,輕度的表現為患兒咬字不准,中度的表現為說話結結巴巴,重度的可能孩子只會說‘爸爸’、‘媽媽’。 ”

在以前,聾和啞都是一起的,有“十聾九啞”一說。 但現在,助聽器、人工耳蝸的使用不會再這樣,只需要多戴個東西。 孩子只要在語言發育的年齡能聽,就不會是啞巴。 “我們醫院植入人工耳蝸的患兒1歲左右的最多,最小的孩子只有8個月大。 ”羅仁忠表示。

聽力篩查:不通過≠聾

主管廣州地區新生兒聽力篩查工作的該院耳鼻喉科溫瑞金主任醫師表示,聽力篩查用的是耳聲發射篩查(OAE),簡單便宜,絕大部分的聽力下降可通過這項檢測發現,可針對無耳聾高危因素的嬰幼兒;另一個篩查方法是自動聽性腦幹反應篩查(AABR),更準確些,但做這個篩查的時間長些、價格高些。

新生兒聽力篩查一般有兩個時間點,初篩時間為新生兒出生3-5天內,初篩非常重要,若無高危因素、初篩沒問題的可定期隨訪,有高危因素、初篩沒問題的要每半年複查一次,初篩有問題的應在生後42天左右進行複篩,若複篩仍不能通過,則要在出生3個月後進行第三次檢查,這可診斷患兒的輕重程度。

“初篩沒通過不等於耳聾,有的孩子聽力初篩沒通過,家長著急得不行,急著回醫院複查,實際上不用這樣,絕大部分都是正常的,初篩不正常也有可能是暫時的發育問題,如發育未完善導致的嗆奶、感冒,進而使耳道阻塞,影響篩查時的聲音傳導。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