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強監管把金融亂象減下來 金融科技把防風險能力提上去

隨著金融發展與科技創新步伐的加快, 金融體系的複雜性、開放度越來越高, 如何推動金融更好服務實體經濟, 運用金融科技有效防範化解金融風險, 關鍵是讓金融改革沿著正確的方向不斷推進。

金融業是與財富打交道的特殊行業, 其高風險性、強側重性和內在脆弱性等特點, 決定了發展理念和價值導向極其重要。 今年以來, 監管高壓頻頻加強, 使得行業整體趨向穩定、健康態勢發展。 得益於國家的重視及實施手段, 金融亂象逐漸被掃清。

金融科技的創新意義

科技在金融領域的創新應用, 推動了中國金融業的可持續發展。 金融行業各領域都應該以開放包容的態度擁抱金融科技, 積極探索和運用新技術, 鞏固傳統優勢, 解決自身短板, 開發新功能。

從本質上講, 經濟是金融的基礎, 金融是順應經濟發展需要而產生的。 因此, 以服務實體經濟為導向的金融科技創新才有生命力。

另外, 把握好金融科技的創新與監管機制的平衡也至關重要。

在金融科技發展的過程中, 一方面要考慮借鑒監管科技的理念, 建立具有包容性的創新管理機制, 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 開展應用試點, 產品實驗, 讓所有金融產品創新切實可行。 另一方面通過審慎監管和行為監管的並行互補, 行政監管和自律管理的有機結合, 建立金融科技風險覆蓋的有效監管機制, 讓監管部門最大限度包容金融科技創新。

防範金融風險要運用好金融科技這把雙刃劍

技術往往都是雙刃劍, 用得好可以促進發展、造福社會, 用得不好可能帶來風險、危害安全。 在當前的形勢下, 要進一步提高對防範金融風險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

確保安全永遠是金融科技發展的生命線, 防控風險永遠是金融行業從業者的必修課。

對於消費者對金融知識欠缺、風險意識不足、風險承受能力薄弱等問題。 互聯網金融平臺貸財行運營總監李大威說, 首先, 我國消費者的保護和風險教育亟待加強, 此前“校園貸”事件就是讓很多不法分子和違規平臺鑽了學生群體存在金融盲區的空子。 另外, 今年監管已全面箍緊, 不僅在資訊披露等方面對金融平臺做出了明確規定, 要求通過規範統一的資訊披露、合同登記、風險提示等手段提高金融科技服務全流程的透明度。

此外, 還有專家建議, 應該從維護國家金融安全的高度, 在監管部門和從業機構等多個層面充分地借鑒監管科技的理念和工具,

建立產品測評、壓力測試、應用試點等管理機制, 構建適用、管用的風險防控體系和安全保障體系, 讓金融科技創新帶來的風險始終處於可管、可控的範圍內, 從而維護我國的貨幣流通次序和金融市場活動次序。 同時, 通過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和標準規則的規範統一, 增強金融科技主體之間的良性互動, 使得金融科技生態更加包容、開放和健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