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輸家才死認指數回報,2017練練抓熱點買股基也有超額收益

現在越來越多人覺得, 指數基金就是純被動的投資方式, 才是合適的, 才最能幫助投資者獲得科學回報, 不過小編認為只有不懂投資或者沒時間投資的人才適合投指數基金。

畢竟, 那是不操心/費率低的一種方式, 誠然, 指數基金省心省力的, 資金門檻低、需要的專業知識少。

但並不是說只有不懂投資或者沒時間投資才買指數基金, 很多主動型的投資者一樣會把指數基金作為主動配置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其實, 股票和指數基金本質上是一樣的, 都是權益類資產, 指數基金本來就是一攬子股票,

所以適用於股票的投資方法, 一樣可以遷移到指數基金上。

股票要主動擇時, 指數基金也可以主動擇時, 比起傻瓜式定投, 通過市盈率、市淨率、股息率等指標的歷史中位值或者絕對值高低來主動擇時買賣, 可以獲得更高的收益率。

再者, 指數基金通常是一系列基本面特徵相近的股票的集合體, 比如滬深300是藍籌, 上證50是超大藍籌, 中證1000是小盤成長, 指數的特徵明顯, 對於我們構建多元弱相關的投資組合非常有利。

通過組合不同風格的指數, 在價值型和成長型指數以及債券之間配置不同的資金比例, 我們可以構建防禦型或者進攻型的組合。

比如防守型的可以採用“80%的債券+20%價值型指數基金”, 進攻型的可以採用“20%的債券+80%的指數基金”。

總而言之, 股票要估值, 基金也可以估值, 股票可以輪動, 基金也可以輪動。

通過主動估值、擇時、輪動、套利, 可以獲得比單純的被動式基金投資更高的收益率;通過組合配置, 可以構建不同風格的組合, 指數基金也可以具有進攻性。

不過, 完全被動的指數畢竟是指數回報, 在很多時候顯得不突出, 因為任何板塊意外的下跌也被指數所承擔。

所以, 捕捉熱點的投資方式才有存在的意義, 那麼多主動管理的基金也才有被認購的價值, 讓我們來總結一下2017年可能有超額機會的熱點都有哪些?

2017年的配置肯定比股災的2015年和資產荒的2016年好很多。 小編認為, 通過股票配置今年的機會最為合理。 主要可以佈局四大投資主線:

1. 一帶一路概念股

具體到標的選取, 基金經理主要看政策扶持力度, 以及海外訂單的數量和金額的大小, 另外還要看訂單能否, 以及落地後能否轉化為利潤的能力, 已經有利潤兌現的公司, 後續更加值得重視。

2. 蘋果產業鏈

長盛基金權益投資部投資副總監喬林建認為, 業內預計iPhone8會有較大的產品創新, 高端機的需求會被激發, 市場對蘋果今年的銷量預期也比較高, 如果同比有兩三成漲幅的話, 就會對產業鏈形成較明顯的拉動。

3. 消費升級領域

在王彥傑看來, 隨著居民財富的增加, 消費提升將成為必然, 中高端品牌的消費品、定制傢俱乃至定制旅遊服務等, 以及高端消費品的進口替代、高端奢侈品等, 在居民購買力提升的大趨勢下,

都會迎來產品銷量和業績爆發。

4. 軍民融合板塊

中郵軍民融合靈活配置混合基金經理劉田認為, 隨著軍民融合配套政策的逐步落地, 將對市場形成續性利好推動。 軍民融合將民營企業的激勵機制和國有軍工研究力量有機整合起來, 形成協同創新能力, 未來中國一定會誕生很多優秀的公司。

更多精彩資訊, 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