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中亞姑娘出嫁時會從娘家帶上這種水果,中國姑娘不帶但也當吉祥物

“石榴”得名與絲綢之路

本文作者 倪方六

通過古絲綢之路上傳入中國的水果很多, 上篇說了葡萄, 這篇再來說石榴——與葡萄一樣, 石榴是眼下正當季的水果!

“石榴酒, 葡萄漿。 蘭桂芳, 茱萸香……”從唐喬知之《倡門女》唱詞來看, 石榴與葡萄一樣, 是唐朝人眼裡的名果。 但與葡萄相比, 如今通稱的“石榴”一詞, 出現要晚一些, 是從唐朝人嘴裡喊出來的。

(樹上石榴)

據唐段成式《酉陽雜俎》:“石榴一名丹若, 甜者謂之天漿……大食勿斯離進貢之石榴, 大者重達五六斤。 ”另有, “酆都稻名重思, 其米如石榴子, 粒稍大, 味如菱。 ”

在“石榴”之前, 多叫作“安石榴”。 到明朝時, 石榴已有很豐富的叫法, 明王象晉《群芳譜》稱:“石榴, 一名若榴, 一名丹若, 一名金罌, 一名金龐, 一名天漿。 ”

(石榴花開)

中國栽培石榴的歷史也已有2000多年, 但也非原產地。 石榴原產波斯, 今西亞伊朗、伊拉克、阿富汗及中亞一帶盛產葡萄, 稱為“忘憂果”。 伊朗在史前已有栽培石榴;伊拉克也不晚, 境內出土距今4000多年的皇冠上, 便有精美的石榴圖案。

那麼, 石榴又是如何傳入中國的?也是通過古絲綢之路。 西晉陸機《與弟雲書》稱:“張騫為漢使外國十八年, 得塗林, 安石榴也。 ”西晉北魏賈思勰編農書《齊民要術》上,

便引用了陸機這一說法。 另外, 《初學記》“石榴”條引西晉張華《博物志》所記稱:“漢張騫使西域, 得塗林——安石榴種以歸。 ”

(石榴多籽)

“塗林”, 是石榴別稱, 有人認為是地名tourla的音譯, 也有人稱是葡萄梵語Darin的音譯。 “安石”, 一種觀點據《北史》認為, 是位於今哈薩別克斯坦境內的“安國”和“石國”合稱,

此地產石榴;

另一說則稱, 安石就是“安石國”, 或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要國家“安息”, 即今伊朗, 《群芳譜》便持此觀點:“本出塗林安石國, 漢張騫使西域得其種以歸, 故名安石榴。 ”

(伊朗德黑庫裡斯坦皇家圖書館藏15世紀初繪畫《草地上的牛》,

上部繪有開花石榴樹, 見紅圈內)

石榴傳入中國的路徑, 大概從中亞一帶初傳至今新疆, 西漢時傳入陝西, 再傳佈中國各地。 也有學者認為, 石榴由伊朗先傳至印度, 由印度傳入中國西藏, 然後再傳至中國西北地方, 終傳全國, 又傳日本。

石榴一經引入, 很快便受到中國人的歡迎, 是古人眼裡的名貴果品。 西晉潘嶽《安石榴賦》稱:“榴者, 天下之奇樹, 九州之名果。 ”西漢皇家上林苑便廣植各種奇珍異果, 其中便有石榴, 《西京雜記》記載:“初修上林苑, 群臣遠方各獻名果異樹……安石榴楟十株。 ”唐詩人李商隱《茂陵》詩亦稱:“漢家天馬出蒲梢, 苜蓿榴花遍城郊。 ”

(農家旁邊常見的石榴樹)

現在,在中國農村很容易看到這種果樹,農民家前路邊都會栽植石榴。

古絲綢之路在引入各種水果的同時,也帶來了他們的風俗文化。伊斯蘭教經典《古蘭經》中, 石榴與同樣通過絲綢之路引入中的的無花果、橄欖一道,被稱為“天堂聖果”。

(剪紙《石榴多子》)

中亞有一種風俗,新娘出嫁時要從娘家攜帶一隻石榴,在婚禮後把石榴砸在地上,然後數數看從裡面蹦出來的多少石榴籽,來占卜婚後能生育多少兒女。中國姑娘雖然沒有從娘家帶石榴的風俗,但也視為祥物,傳統中國婚俗中的“石榴多子”說法,便應該是中亞石榴文化的一種流變。

(中亞婚禮,上有梨子、石榴)

(農家旁邊常見的石榴樹)

現在,在中國農村很容易看到這種果樹,農民家前路邊都會栽植石榴。

古絲綢之路在引入各種水果的同時,也帶來了他們的風俗文化。伊斯蘭教經典《古蘭經》中, 石榴與同樣通過絲綢之路引入中的的無花果、橄欖一道,被稱為“天堂聖果”。

(剪紙《石榴多子》)

中亞有一種風俗,新娘出嫁時要從娘家攜帶一隻石榴,在婚禮後把石榴砸在地上,然後數數看從裡面蹦出來的多少石榴籽,來占卜婚後能生育多少兒女。中國姑娘雖然沒有從娘家帶石榴的風俗,但也視為祥物,傳統中國婚俗中的“石榴多子”說法,便應該是中亞石榴文化的一種流變。

(中亞婚禮,上有梨子、石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