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2020年2.5萬億元!浙江制定重點培育計畫,十大產業“錢景”看好

近日, 省政府辦公廳印發《浙江省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行動計畫(2017-2020年)》(下簡稱《計畫》), 要求進一步加快培育發展浙江戰略性新興產業。

《計畫》要求, 圍繞網路經濟、高端製造、生物經濟、綠色低碳和數字創意等五大領域, 重點發展資訊技術、物聯網、人工智慧、高端裝備製造、新材料、生物、新能源汽車、新能源、節能環保、數位創意等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

到2020年, 主營業務收入突破2.5萬億元, 年均增速超過13%;產業體系逐步完善, 先進製造業、高技術服務業比重大幅提升, 支撐產業邁向中高端水準;新增龍頭骨幹企業100家以上。

《計畫》針對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提出十大主要任務和發展重點。

一, 資訊技術推動資訊技術產業跨越發展

推動雲計算、大資料、移動互聯網等新一代資訊技術向各行業融合滲透, 打造“互聯網+”生態體系。 到2020年, 資訊技術產業產值力爭超過2500億元。

建設大資料產業中心。 構建雲產業生態, 實施企業上雲計畫。 實現智慧終端機作業系統、雲計算作業系統、大型資料庫等自主可控。 重點發展8英寸以上晶片製造, 實現重要資訊系統晶片自主可控。 大力發展柔性電子產業:優化佈局柔性電子專案, 支援柔性電子產品開發。

二, 物聯網進一步壯大物聯網產業

到2020年, 物聯網產業規模、創新能力和應用水準走在全國前列, 基本建成全國物聯網產業中心, 並在數字安防等領域形成全球產業中心。

全省物聯網產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2500億元;培育主營業務收入超800億元的物聯網領軍企業1家, 超100億元的龍頭企業5家以上, 超10億元的骨幹企業50家以上, 集聚產業鏈核心企業500家以上, 成為具有較強國際影響力的物聯網產業發展高地。 加快拓展感測器、智慧型儀器器儀錶、車聯網等新興領域。 引導培育智慧終端機、數位家庭系統、可穿戴設備產業。

三, 人工智慧搶佔人工智慧產業制高點

到2020年, 人工智慧在創新能力、產業體系、行業應用、企業實力、集聚發展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產業規模力爭超過600億元, 成為全國領先的人工智慧發展示範區。

推動智慧安防、智慧汽車、智慧型機器人、智慧製造、智慧家居等重點領域智慧終端機產品創新。 形成在全國工業機器人和特種機器人等領域的領先優勢。

四, 高端裝備製造促進高端裝備製造業突破發

到2020年, 規模以上高端裝備製造業總產值力爭超過1500億元, 在智慧製造裝備、汽車、重大成套裝備等重點領域培育50家以上主營業務收入超100億元的高端裝備製造業骨幹企業, 培育5000家以上科技型裝備製造業中小企業。

培育航空航太產業,推進通航整機、航空機載設備與系統、航空材料和元器件、機場設備等重點領域發展,著力推進波音737完工和交付中心專案建設,加快寧波、紹興國家通用航空產業綜合示範區和台州無人機小鎮建設,發展通用航空相關製造業,打造北斗導航產業基地。促進各類城市地鐵(輕軌)車輛和軌道交通信號系統等關鍵零部件的本土化生產。

五,新材料構建完善新材料產業體系

到2020年,新材料產業規模達到8000億元,形成一批佈局合理、特色鮮明的新材料產業基地,建成國際先進的磁性材料產業基地、國際知名的氟矽新材料產業基地和國內領先的高性能纖維及複合材料產業基地。培育30家以上國內外知名的新材料企業研發平臺。

六,生物加快生物產業創新發展

以基因技術快速發展為契機,推動傳統醫療向精准醫療和個性化醫療發展,將生物經濟打造成為繼資訊經濟後的重要新經濟形態。到2020年,生物產業規模力爭達到2700億元。

加快發展創新化學藥、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疫苗、生化試劑和基因工程藥物等生物技術藥物,重點加大針對惡性腫瘤、病毒性肝炎、愛滋病等重大疾病和常見慢性病的診斷試劑研發力度。提升發展現代中醫藥,著力發展中藥創新藥物。

七,新能源汽車促進新能源汽車規模化生產和應用

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規模以上工業產值達到1000億元以上,新能源汽車整車產能規模達到50萬輛以上,形成年生產動力電池100億安時的生產能力,公交、環衛、物流、商業租賃等公共領域新能源汽車應用比例不低於30%。

持續提升動力電池性能,突破相關核心技術。發展具備與全球定位系統(GPS)、地理資訊系統(GIS)和智慧交通系統(ITS)相結合的電控系統。加快在杭州、寧波、湖州、金華、台州等地建成5個以上產值超百億元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十三五”期間新建充換電站800座以上、充電樁21萬個以上。

八,新能源推動新能源產業加快發展

到2020年,新能源產業產值達到1500億元,新能源消費量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達到8%以上。

實施百萬家庭屋頂光伏工程。提高風力發電專案開發品質。發展“互聯網+”能源,重點建設以可再生能源為主體的“源網荷儲用”協調發展、集成互補的能源互聯網。

九,節能環保促進節能環保產業持續壯大

到2020年,節能環保產業總產值達到3500億元,建成以高端化、集聚化、智慧化、綠色化為核心的節能環保產業體系,發展水準保持全國前列,部分領域達到國際先進水準。

發展節能降碳技術裝備及產品、大氣污染防治技術、水污染防治技術裝備、固體廢棄物處理處置技術裝備。

十,數字創意加快培育壯大數字創意產業

到2020年,力爭數字創意產業增加值達到800億元以上,形成文化引領、技術先進、鏈條完整的數位創意產業發展格局。

加快中國移動、中國電信數位閱讀基地建設,支援辦好西湖IP大會、中國數字閱讀大會等活動。規範發展網路視聽、網路表演、線上演出等產業。有序發展手機遊戲、網路動漫、網路廣告等產業,形成具有浙江特色和全國影響力的文化創意產業體系。

培育航空航太產業,推進通航整機、航空機載設備與系統、航空材料和元器件、機場設備等重點領域發展,著力推進波音737完工和交付中心專案建設,加快寧波、紹興國家通用航空產業綜合示範區和台州無人機小鎮建設,發展通用航空相關製造業,打造北斗導航產業基地。促進各類城市地鐵(輕軌)車輛和軌道交通信號系統等關鍵零部件的本土化生產。

五,新材料構建完善新材料產業體系

到2020年,新材料產業規模達到8000億元,形成一批佈局合理、特色鮮明的新材料產業基地,建成國際先進的磁性材料產業基地、國際知名的氟矽新材料產業基地和國內領先的高性能纖維及複合材料產業基地。培育30家以上國內外知名的新材料企業研發平臺。

六,生物加快生物產業創新發展

以基因技術快速發展為契機,推動傳統醫療向精准醫療和個性化醫療發展,將生物經濟打造成為繼資訊經濟後的重要新經濟形態。到2020年,生物產業規模力爭達到2700億元。

加快發展創新化學藥、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疫苗、生化試劑和基因工程藥物等生物技術藥物,重點加大針對惡性腫瘤、病毒性肝炎、愛滋病等重大疾病和常見慢性病的診斷試劑研發力度。提升發展現代中醫藥,著力發展中藥創新藥物。

七,新能源汽車促進新能源汽車規模化生產和應用

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規模以上工業產值達到1000億元以上,新能源汽車整車產能規模達到50萬輛以上,形成年生產動力電池100億安時的生產能力,公交、環衛、物流、商業租賃等公共領域新能源汽車應用比例不低於30%。

持續提升動力電池性能,突破相關核心技術。發展具備與全球定位系統(GPS)、地理資訊系統(GIS)和智慧交通系統(ITS)相結合的電控系統。加快在杭州、寧波、湖州、金華、台州等地建成5個以上產值超百億元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十三五”期間新建充換電站800座以上、充電樁21萬個以上。

八,新能源推動新能源產業加快發展

到2020年,新能源產業產值達到1500億元,新能源消費量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達到8%以上。

實施百萬家庭屋頂光伏工程。提高風力發電專案開發品質。發展“互聯網+”能源,重點建設以可再生能源為主體的“源網荷儲用”協調發展、集成互補的能源互聯網。

九,節能環保促進節能環保產業持續壯大

到2020年,節能環保產業總產值達到3500億元,建成以高端化、集聚化、智慧化、綠色化為核心的節能環保產業體系,發展水準保持全國前列,部分領域達到國際先進水準。

發展節能降碳技術裝備及產品、大氣污染防治技術、水污染防治技術裝備、固體廢棄物處理處置技術裝備。

十,數字創意加快培育壯大數字創意產業

到2020年,力爭數字創意產業增加值達到800億元以上,形成文化引領、技術先進、鏈條完整的數位創意產業發展格局。

加快中國移動、中國電信數位閱讀基地建設,支援辦好西湖IP大會、中國數字閱讀大會等活動。規範發展網路視聽、網路表演、線上演出等產業。有序發展手機遊戲、網路動漫、網路廣告等產業,形成具有浙江特色和全國影響力的文化創意產業體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