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基金被清盤怎麼辦,會虧多少?如何避免踩雷?

2017年6月21日, 德邦基金旗下銳祺債券基金正式成立, 9月19日, 該基金正式發佈清盤公告, 期間整整相差90天。

德邦銳祺債券也成為了歷史上最“短命”的一隻公募基金。 順便說一下, 小編身邊有位朋友, 就不幸中槍, 鬱悶不已。

基金為什麼會清盤?

根據《基金運作管理辦法》:

連續六十個工作日, 出現基金持有人數量不滿二百人, 或基金資產淨值低於五千萬元情形的, 基金管理人應向證監會報告並提出解決方案, 並召開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表決。

這個所謂的“解決方案”, 就包含轉換運作方式(如股票型轉債券型)、與其他基金合併、終止基金合同——即所謂的清盤。 另外, 目前也有不少基金規定, 規模低於2億元就會觸發清盤。

為什麼基金被清盤前, 份額持有人無法參與表決?

有些基民朋友會有疑問:根據《管理辦法》, 清盤需要召開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 那我作為份額持有人, 根本沒給我表決機會就直接清盤了, 這是為啥?

甚至我見過一位基民阿姨, 聯手裡一隻混合型基金被清盤6個月了都不知道。

目前, 基金的清盤主要有持有人表決清盤、觸發式清盤、運作期滿清盤三種方式。

剛剛清盤的德邦銳祺債券基金, 根據《基金合同》規定,

就屬於“觸發式清盤”, 無需召開份額持有人大會。

運作期滿清盤的方式, 一般也不需要召開持有人大會。

只有“持有人表決清盤”這種方式, 才需要召開表決大會, 但在實際中, 這種方式會給基金公司帶來很大的操作成本, 因此2015年以後, 選擇表決清盤的基金越來越少了。


今年以來, 有2檔基金是通過表決清盤的, 其餘9檔基金都是觸發式清盤清盤。

另外, 大部分基金在清盤前, 一般會提前聯繫份額持有人(基民)告知情況, 基民可以選擇贖回或轉投旗下其他基金。

清盤後, 基民會虧多少?

我一直覺得“清盤”這個詞用的太過驚悚,

容易給基民造成不必要的恐慌與壓力。

清盤, 可以簡單理解為, 基金持有者被“強制贖回”了, 而贖回價格, 一般來說是基金終止前最後一天的淨值。

對於基民而言, 被清盤時無非有兩種情況:

一是基金淨值在持有成本之上, 比如我在淨值1塊錢時買的, 現在是1塊2, 對於投我來說帳面是盈利的。 不過這種情況比較少。

二是淨值在成本之下, 這個時候被強制贖回, 基民就只能接受虧損的現狀。

另外, 清算期間, 該基金的資產也有可能持續產生收益, 這個收益, 在扣除一系列清算費之後, 還會繼續分配給基民。

也就是說, 清盤後, 基民能拿到兩方面的錢, 一是終止日前一天基金淨值所對應的資金, 二是清算期產生的收益(有可能是0)。

除了具體的清算金額,基民還應關注的是具體清算的時間。

一般來說,過了清算期才會給份額持有人發放清算款。但清算期具體多久,基金之間各不相同,基民需要打電話具體諮詢。

比如,去年首只清盤的公募基金——華安中證細分地產ETF,於9月21日終止並進入清算期。

10月26日,基金發佈清算報告;11月3日,做權益登記;11月9日,實施清算款項的發放。

也就是說,全部清算工作大約進行了一個多月,算是一個比較平均的速度。

基金合同中,對清算期限的規定一般不超過6個月。如果真的需要6個月,資金佔用成本就太高了,雖然清算期也會產生利息結算,但金額非常之少。

我可不想被清盤,怎麼避免踩雷?

2014年之前,我國公募基金還沒有清盤現象。

自2014年首次出現4只清盤的公募基金以來,清盤基金數量呈上升趨勢。2015年有31只清盤,2016年為18只,今年以來為49只。

行業缺乏有經驗的管理人、市場風格不斷切換、監管趨嚴、其他理財方式不斷衝擊,這些是造成清盤基金越來越多的主要原因。

清盤基金大多具備以下特點:

1、回避運作規模小、散戶多的基金

理論上,目前規模小於5000萬的公募基金,業內稱為“迷你基金”,大多都有面臨被清盤的可能;而規模小於2億元的基金,也不能說100%安全。

剛剛清盤的德邦,成立之初規模有2.044億,但90天之後就倒了。

據統計,截止2017年一季度,規模小於5000萬元的基金有198只,規模小於2億元的基金多達843只。

另外,小額散戶多也是清盤的主要原因。散戶不像機構投資者,投資額小、資金穩定性差,風險承受低,直接影響了基金的規模。

我們可以從基金定期發佈的公告中得知上述資訊。對手頭這只“基”不放心的小夥伴們,可以上基金官網查一查。

2016年四季度“迷你基金”中各類型基金占比

2、回避那些年輕的新手基金經理

大多數新手基金經理,對市場研判水準有限,而且往往負責的基金規模不大,業績一旦轉差,很容易導致人氣、規模下降,觸發清盤條件。而且,新手經理沒有充分的歷史業績作評判參考,投資的不確定性較大。

3、股市大跌後必須警惕

舉個最近的例子:

2016年18只清盤的基金中,僅指數型基金就有10只之多。這是因為,2016年前兩月A股大跌,大量基民割肉贖回導致多隻指數型基金規模迅速縮減至5000萬元;而指數型基金本就不是主流,再加上當時市場流動性一度較差,導致當年指數型基金成為清盤主力。

實際上,股市大跌,不僅是指數型基金,其他類型基金都面臨規模縮減的情況,必須引起重視。

4、股市大漲也別盲目樂觀,警惕債券型基金風險

另外,基於股票與債券的負相關性,一旦股市表現較好,債券型基金表現往往不佳。

例如,今年以來大盤穩步上漲,但上半年清盤的18只清盤基金中,有一半都是債券型基金。

5、當被告知可能清盤時,提前贖回或轉投其他產品

其實,當某檔基金的運作陷入困境,投資者越投越虧時,清盤不失為一種“長痛不如短痛”的方法。如果您接到基金公司的電話,建議早作打算,提前贖回或轉投該公司其他基金產品。

這樣做的好處,一是能夠回避一旦清盤所帶來的清算時間損失,二是轉換該公司旗下的基金產品,一般沒有額外的申購費。

但在換基金的同時,您可要擦亮雙眼,不要盲目接受公司推薦給你的某檔基金,這往往是第二個坑。我們下次專門說。

金投手理財 / 原創發佈

除了具體的清算金額,基民還應關注的是具體清算的時間。

一般來說,過了清算期才會給份額持有人發放清算款。但清算期具體多久,基金之間各不相同,基民需要打電話具體諮詢。

比如,去年首只清盤的公募基金——華安中證細分地產ETF,於9月21日終止並進入清算期。

10月26日,基金發佈清算報告;11月3日,做權益登記;11月9日,實施清算款項的發放。

也就是說,全部清算工作大約進行了一個多月,算是一個比較平均的速度。

基金合同中,對清算期限的規定一般不超過6個月。如果真的需要6個月,資金佔用成本就太高了,雖然清算期也會產生利息結算,但金額非常之少。

我可不想被清盤,怎麼避免踩雷?

2014年之前,我國公募基金還沒有清盤現象。

自2014年首次出現4只清盤的公募基金以來,清盤基金數量呈上升趨勢。2015年有31只清盤,2016年為18只,今年以來為49只。

行業缺乏有經驗的管理人、市場風格不斷切換、監管趨嚴、其他理財方式不斷衝擊,這些是造成清盤基金越來越多的主要原因。

清盤基金大多具備以下特點:

1、回避運作規模小、散戶多的基金

理論上,目前規模小於5000萬的公募基金,業內稱為“迷你基金”,大多都有面臨被清盤的可能;而規模小於2億元的基金,也不能說100%安全。

剛剛清盤的德邦,成立之初規模有2.044億,但90天之後就倒了。

據統計,截止2017年一季度,規模小於5000萬元的基金有198只,規模小於2億元的基金多達843只。

另外,小額散戶多也是清盤的主要原因。散戶不像機構投資者,投資額小、資金穩定性差,風險承受低,直接影響了基金的規模。

我們可以從基金定期發佈的公告中得知上述資訊。對手頭這只“基”不放心的小夥伴們,可以上基金官網查一查。

2016年四季度“迷你基金”中各類型基金占比

2、回避那些年輕的新手基金經理

大多數新手基金經理,對市場研判水準有限,而且往往負責的基金規模不大,業績一旦轉差,很容易導致人氣、規模下降,觸發清盤條件。而且,新手經理沒有充分的歷史業績作評判參考,投資的不確定性較大。

3、股市大跌後必須警惕

舉個最近的例子:

2016年18只清盤的基金中,僅指數型基金就有10只之多。這是因為,2016年前兩月A股大跌,大量基民割肉贖回導致多隻指數型基金規模迅速縮減至5000萬元;而指數型基金本就不是主流,再加上當時市場流動性一度較差,導致當年指數型基金成為清盤主力。

實際上,股市大跌,不僅是指數型基金,其他類型基金都面臨規模縮減的情況,必須引起重視。

4、股市大漲也別盲目樂觀,警惕債券型基金風險

另外,基於股票與債券的負相關性,一旦股市表現較好,債券型基金表現往往不佳。

例如,今年以來大盤穩步上漲,但上半年清盤的18只清盤基金中,有一半都是債券型基金。

5、當被告知可能清盤時,提前贖回或轉投其他產品

其實,當某檔基金的運作陷入困境,投資者越投越虧時,清盤不失為一種“長痛不如短痛”的方法。如果您接到基金公司的電話,建議早作打算,提前贖回或轉投該公司其他基金產品。

這樣做的好處,一是能夠回避一旦清盤所帶來的清算時間損失,二是轉換該公司旗下的基金產品,一般沒有額外的申購費。

但在換基金的同時,您可要擦亮雙眼,不要盲目接受公司推薦給你的某檔基金,這往往是第二個坑。我們下次專門說。

金投手理財 / 原創發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