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孩子誤吞紐扣電池身亡,家中這些隱患父母要警惕!

文/孕嬰幫, 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據相關報導, 前不久澳洲一名叫斯蒂爾的小女孩因誤食一粒紐扣電池, 造成腸胃出血而不治身亡, 事件在國內網上傳播, 引起廣泛議論。 為避免此類事件再次發生, 提高父母安全警惕, 幫媽特搜集了相關資料, 為大家進行深一步的探討。

首先大家應瞭解, 紐扣電池即為大家日常所見的紐扣形狀的電池, 目前電子產品成為廣大兒童玩具的主流產品, 紐扣電池的使用也比較常見。 電池中含有大量化學物質, 如電池被卡在食道或喉嚨等部位, 數小時後邊可能流出具有腐蝕性的酸性物質, 從而燒壞腸胃, 導致腸胃出血等症狀, 嚴重時會危及寶寶生命。

那麼如果寶寶誤食紐扣電池, 家長應怎麼辦呢?

專家介紹, 孩子誤吞異物最重要的是要及時發現, 把握最佳治療時機。 紐扣電池在正常狀態下, 若沒有卡在兒童身體內,

並無太大危害, 其危險在於內部酸性腐蝕物的洩露, 該腐蝕物會對孩子身體內部的器官造成傷害。

因此, 家長一旦發現孩子誤食, 應及時趕往醫院採取專業治療。 同時, 專家提醒各位家長, 若寶寶吞食紐扣電池, 不應通過進食或服用瀉藥等方式強行把紐扣電池從腸道排出,

以免造成更多傷害。

除了紐扣電池, 孩子的玩具中含有大量的細小部件, 這些部件很可能被寶寶無意識的誤食。

家長應如何採取措施呢?

首先, 孩子的咀嚼和吞咽功能尚未發育完全, 若吞食異物, 不能通過咳嗽等人體反射將異物排出, 家長應避免寶寶單獨家畜可塞入口鼻的玩具或食物, 不接觸紐扣、玻璃球等較小物件。

其次, 家長在照顧寶寶時, 應掌握一些常見的急救常識, 萬一身邊有特殊情況的發生, 可以防患於未然。

再次, 若孩子誤食異物, 留意寶寶的動向, 必要時可對孩子進行催吐, 若寶寶無特殊症狀, 則可保持寶寶的正常狀態, 無需額外進行催吐, 以免在催吐過程中異物對寶寶造成二次傷害, 正確的做法是將孩子送往醫院, 接受醫生的專業治療。

除了吞食異物外, 幫媽也提醒大家, 以下常見物品對寶寶也會造成安全隱患:

藥品、化學製品

家中常備的個別藥品、化學物品, 乃至洗滌劑、洗護用品等對寶寶都有一定的危險性, 這些用品若不慎落入寶寶眼睛或直接接觸皮膚,

可能會損害皮膚黏膜, 對寶寶造成傷害。 因此, 這類物品建議家長單獨存放, 嚴加看管。

樓層欄杆

欄杆本身對人起著保護作用, 但由於寶寶身體比較小, 欄杆的空隙比較大, 寶寶的身體可能會從欄杆的間隙通過, 同時, 有些愛攀爬的寶寶, 也可能通過輔助翻越欄杆。 因此, 建議家長將寶寶能夠接觸的地方安裝防護網, 不在窗臺、欄杆處堆放物品, 以免發生意外。

刀具利器

家庭常用的剪刀、水果刀、指甲刀、剃鬚刀、牙籤等尖刃利器,家長使用完應收好,放到寶寶無法觸及的地方,禁止讓寶寶接觸把玩,避免發生意外。

日常其它用品,諸如插座、開關、熱水瓶、玻璃器皿等對寶寶來說都存在安全隱患,家長平時應多留意寶寶行蹤,合理放置常用物品,為寶寶創造舒適、安逸的成長環境。

我是幫媽,兩個孩子的媽媽,一名高級育嬰師兼具插畫師,有關孩子教育、生理、心理、營養、日常保健與護理等方面問題,問我吧。

刀具利器

家庭常用的剪刀、水果刀、指甲刀、剃鬚刀、牙籤等尖刃利器,家長使用完應收好,放到寶寶無法觸及的地方,禁止讓寶寶接觸把玩,避免發生意外。

日常其它用品,諸如插座、開關、熱水瓶、玻璃器皿等對寶寶來說都存在安全隱患,家長平時應多留意寶寶行蹤,合理放置常用物品,為寶寶創造舒適、安逸的成長環境。

我是幫媽,兩個孩子的媽媽,一名高級育嬰師兼具插畫師,有關孩子教育、生理、心理、營養、日常保健與護理等方面問題,問我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