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北辰區中小學扎實開展“京劇進校園”活動 傳統藝術教育多點開花

把京劇納入校本教材, 開設京劇課堂, 開辦京劇社團。 今年以來, 全區中小學開展的“京劇進校園”活動多點開花, 京劇的種子已在孩子們的心中生根。

這是我區堅持藝術教育和傳統文化相結合, 取得的可喜成果。

悠揚的戲曲聲從第二模範小學的“小梨園”中傳來, 這是學校專門為學生建設的特色戲臺, 學生們穿上戲服, 正在老師的指導下有板有眼地練習京劇劇碼《賣水》。 看身段, 聽腔調, 很難想像, 她們還只是小學四年級的學生。

第二模範小學學生王月說:“我在這裡學了三年的京劇, 特別喜歡, 學到了很多唱段, 老師還為我們請來了專業的老師, 我越來越喜歡京劇了, 並且回到家裡我還跟爸爸媽媽一起唱, 我一定會堅持學京劇的。 ”

第二模範小學坐落在雙街鎮, 從2014年建校之初, 學校就把京劇引入校園, 制定了校本教材, 聘請了專業教師, 把京劇文化融入到音樂、體育、美術三門課程當中。

第二模範小學校長呂欣穎介紹:“我們自己編寫了校本教材——《愛我國粹之唱選段》和《愛我國粹之畫臉譜》。 體育課上, 引入了京劇的戲曲操。 通過這三年的實踐, 我們感覺這種全方位的把京劇文化融入到音體美課程當中, 使孩子們都喜愛京劇。 ”

無獨有偶, 地處北辰區東部的大張莊小學, 也將傳承京劇文化作為藝術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 學校聘請了多位京劇名家作為指導老師, 並開辦京劇社團, 確保每個班級每週至少上一節京劇課。 常年堅持下來, 京劇在大張莊小學已經從個別學生喜愛發展到全體學生普及, 從注重唱段發展到注重思想文化教育, 讓民族文化瑰寶在學生心中紮根、發芽、成長。

大張莊小學副校長趙士煥說:“學生們通過學唱京劇達到了熱愛文化, 熱愛學校, 熱愛學習的目的, 並且學生的特長也得到了發揮, 促進了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 ”

近年來, 北辰區各中小學在藝術教育的開展上堅持與傳統文化相結合, 各學校因地制宜, 把京劇、農民畫、剪紙等傳統民間藝術納入校本課程, 聘請民俗藝術家充實教師隊伍, 廣泛開展社團活動, 使藝術教育更加豐富多彩。

區教育局副局長劉家煥表示:“號召各個學校以藝術教育包括傳統文化進校園多種手段為抓手來引導學生, 將優秀的傳統文化精神滲透到每一個孩子心裡, 溫潤孩子的心靈, 這是我們的最終目的。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