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辛棄疾:別崇拜我 我只是個傳說

『 文 / 楚橋 』

明月別枝驚鵲, 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裡說豐年, 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 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 路轉溪橋忽見。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南宋淳熙年間, 謫居江西的辛棄疾, 夜歸途中, 看著田野裡的如畫風景, 隨口就吟出了這首小令。

僕人連連點贊:“老爺這首詞, 若是拿到市場拍賣, 四捨五入, 至少得有一個億啊。 ”

辛棄疾搖頭:“老夫不在乎這個, 你懂的。 ”

“對對對”, 僕人轉移了話題:“本朝有幾場著名的惡仗, 可都是您主打的啊。 ”

“停停停”, 辛棄疾連忙打住:“我不是範偉, 別這麼又吹又擂。 ”

不過僕人的提醒,

卻激起了老辛的萬丈豪情。

“叮——”一聲龍吟, 辛棄疾長劍出鞘, 躍入路旁的空地。 摩擦摩擦, 一步一步似爪牙, 似魔鬼的步伐, 星空下, 綻放出一簇一簇絢麗的劍花。

刀光劍影中, 年過半百的辛棄疾, 仿佛又回到了那段熱血生涯。

— 1 —

西元1161年, 辛棄疾二十一歲。

身在淪陷區的他, 悄悄組建了一個兩千人的大群, 除了發發紅包、聊聊王者農藥, 還定期推送金兵殘害良民、魚肉百姓的時事新聞。

這讓群裡的成員, 一個個義憤填膺:群主, 別發紅包了, 我們一起搞事情吧!

辛棄疾回了三個秀肌肉的表情, 便領著這隊人馬, 舉起反金大旗, 加入了山東人耿京的起義大軍。

但耿老大的隊伍, 只是烏合之眾, 無名無份, 糧草不足, 裝備不精, 縱有滿腔熱情,

也整不出太大的動靜。

思考良久, 耿京決定, 讓辛棄疾作為代表, 與南宋朝廷聯繫, 裡應外合, 給金人來個措手不及。

宋高宗大喜, 立即下旨, 分封耿京、辛棄疾, 並對著義軍隔空喊話:我看好你們呦, 呦, 呦……

肩負著天子的厚望和朝廷的重托, 辛少俠星夜兼程, 從臨安趕往泉城。

卻在途中接到消息, 叛徒張安國, 殺死了耿京, 帶著半數軍隊, 投靠了金人。

辛棄疾連忙跑到駐地, 看到十萬大軍, 已作鳥獸散, 留在營地的, 不到五十人。

這特麼就尷尬了:機構和編制都批下來了, 人沒了。

情急之下, 辛棄疾帶著這五十人, 連夜殺進了敵軍的陣營。

“筒子們, 為了祖國的統一, 為了民族的解放, 沖啊……”

劈裡啪啦, 劈裡啪啦, 此處省略一千句話。

霜冷露寒, 人仰馬翻。

殺紅了眼的辛少俠, 又喊出了第二句話:“兄弟們, 跟著我, 左手右手一個快動作, 右手左手快動作重播……”

動次打次, 動次打次, 此處省略五萬字。

屍橫遍野, 血流成河。

最終, 辛棄疾一行五十人, 在五萬人的大軍中, 抓住叛徒張安國, 將其押回了建康城。

這就厲害了。

壯聲英概, 儒士為之興起!聖天子一見三歎息。

千百年來, 有多少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 還有力拔山兮氣蓋世的將軍, 都是跪著聽完這段傳奇的。

就連辛棄疾本人, 多年後回憶起這段經歷, 也對自己佩服得五體投地:

壯歲旌旗擁萬夫, 錦襜突騎渡江初。 燕兵夜娖銀胡觮, 漢箭朝飛金僕姑。

追往事, 歎今吾, 春風不染白髭須。 卻將萬字平戎策。 換得東家種樹書。

——《鷓鴣天·有客慨然談功名因追念少年時事戲作》

— 2 —

辛棄疾一戰成名, 人氣爆棚, 支持者眾, 出門都是自帶直播團隊, 做起抗金宣傳來, 自然事半功倍。

能文, 能武, 自帶流量, 按理說, 這樣的人才, 前途無量。

沒想到, 最終的結果卻是, 辛棄疾被任命為江陰簽判。

讓一個武林高手負責處理州府公文, 舉國沸騰, 群情激奮。

百姓都心如明鏡:這朝廷是不敢、也不想抗金啊。

隨後, 便傳位給繼子趙昚, 自己卻躲進後宮, 寫寫畫畫, 好不瀟灑。

新上任的宋孝宗, 被後世譽為全宋最有作為的帝王。

面對山河破碎, 金賊猖獗, 登基首日, 他便在朋友圈裡分享了一首歌詞:

昏睡百年, 國人漸已醒, 睜開眼吧, 小心看吧, 哪個願臣虜自認。 因為畏縮與忍讓, 人家驕氣日盛……

一個月後, 朝廷派出了主戰派大臣張浚,

率領數十萬大軍, 與金人決戰于宿州符離。

張浚身先士卒, 將士奮勇殺敵, 百姓眾志成城, 但仍然改變不了全線潰敗的命運, 南宋幾十萬大軍, 僅生還千餘人。

戰報傳回京城, 孝宗皇帝立即將朋友圈, 設為了僅三天可見。

正在江陰的辛棄疾, 聽說宋軍大敗, 朝廷對金俯首稱臣, 心潮澎湃, 難以平靜, 寫下《美芹十論》, 分析軍事形勢, 查擺失利原因, 提出改進措施, 希望孝宗皇帝待從頭, 收拾舊河山, 朝天闕。

孝宗收到後, 苦笑不停, 私下回了一條信息給小辛:朕也想邁步從頭越, 可朕做不到、朕做不到啊!

西元1168年, 在時任江南東路計度轉運副使趙德莊的幫助下, 辛棄疾調任建康府擔任通判, 一個簽判2.0版的職位。

毫無疑問, 辛棄疾對此是沒有任何興趣的,閒暇之餘,便經常填詞寫賦。

官場應和,慷慨激昂:

千里渥窪種,名動帝王家。金鑾當日奏草,落筆萬龍蛇。帶得無邊春下,等待江山都老,教看鬢方鴉。莫管錢流地,且擬醉黃花。

喚雙成,歌弄玉,舞綠華。一觴為飲千歲,江海吸流霞。聞道清都帝所,要挽銀河仙浪,西北洗胡沙。回首日邊去,雲裡認飛車。

——《水調歌頭·壽趙漕介庵》

鵬翼垂空,笑人世、蒼然無物。還又向、九重深處,玉階山立。袖裡珍奇光五色,他年要補天西北。且歸來、談笑護長江,波澄碧。

佳麗地,文章伯。金縷唱,紅牙拍。看尊前飛下,日邊消息。料想寶香黃閣夢,依然畫舫青溪笛。待如今、端的約鐘山,長相識。

——《滿江紅·建康史致道留守席上賦》

登臨遠眺,卻倍感惆悵:

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樓頭,斷鴻聲裡,江南遊子。把吳鉤看了,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揾英雄淚!

——《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我來吊古,上危樓、贏得閒愁千斛。虎踞龍蟠何處是,只有興亡滿目。柳外斜陽,水邊歸鳥,隴上吹喬木。片帆西去,一聲誰噴霜竹。

卻憶安石風流,東山歲晚,淚落哀箏曲。兒輩功名都付與,長日惟消棋局。寶鏡難尋,碧雲將暮,誰勸杯中綠。江頭風怒,朝來波浪翻屋。

——《念奴嬌·登建康賞心亭呈史致道留守》

— 3 —

辛棄疾在詞令創作上的影響力,再一次成功引起了朝廷的注意。

西元1170年,宋孝宗傳旨召見辛棄疾。

為了這一次拜見,辛棄疾準備得相當充分,也充滿了信心,從素材的收集,到著裝的禮儀,再到說話的語氣,都考慮得非常仔細,甚至哪一句該重音,哪一處該停頓,他都一一做了標記。

不料,在金鑾殿,辛棄疾剛張口:“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

宋孝宗立刻就叫了暫停:“辛同學,你是文人,別老整一些打打殺殺的東西,怪嚇人的!”

辛棄疾繼續堅持:“陛下,我永遠不會忘記,在我身後,有一個強大的祖國……”

宋孝宗徹底沒了興趣:“小辛,別把自己當戰狼,咱不聊邊疆和戰場,朕召見你,只想問問,平定內亂,發展經濟,你有何良方?”

辛棄疾一臉懵圈。

那一刻,辛棄疾終於明白,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山高水長,也不是天各一方,而是我學了三年的挖掘機,畢業考試,你卻出了美容美髮的題。

好在時任宰相虞允文,頗為愛才,在他的積極爭取下,辛棄疾還是留在了臨安,擔任司農寺主簿,負責後勤事務和糧農事宜。

辛棄疾心有不甘,又寫下《九議》,就朝廷選人用人、國防建設、遷都選址、民族團結等獻計獻策,依舊石沉大海,杳無音訊。

懷才不遇,壯志未酬,自然會在淺斟低唱間流露:

直節堂堂,看夾道冠纓拱立。漸翠穀、群仙東下,佩環聲急。誰信天峰飛墮地,傍湖千丈開青壁。是當年、玉斧削方壺,無人識。

山木潤,琅玕濕。秋露下,瓊珠滴。向危亭橫跨,玉淵澄碧。醉舞且搖鸞鳳影,浩歌莫遣魚龍泣。恨此中、風物本吾家,今為客。

——《滿江紅·題冷泉亭》

在臨安的兩年,辛棄疾的天空是灰暗的,唯一能夠聊以慰藉的,還是聽曲填詞。

第二年的元宵節,臨安城火樹銀花,異常繁華。或許是有了一場豔遇,也或許只是一種隱喻,賞燈歸來的辛棄疾,寫下了這首《青玉案·元夕》: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 4 —

一年後,經虞允文舉薦,辛棄疾擔任滁州刺史。

面對十室九空、流民四竄的滁州,辛棄疾減稅免役、興修房屋和水利,並出臺新政,只要外地客商來滁,便可減免稅負十分之七。

一時間,各地客商雲集,短短幾個月,滁州的經濟,就恢復了元氣。

商人多了,稅收總量也就上來了。

辛棄疾利用這筆錢,雇傭百姓燒瓦伐木,興建客棧酒館,改善外地商販和旅客的吃住條件,如此,商旅更多,交易日盛。

接著,辛棄疾又用了三個多月的時間,建起了“奠枕樓”,供滁州的百姓聚會宴游。

你沒看錯,今天我們大力宣導的招商引資、發展第三產業、關注民生福利,都是辛大人玩剩下的。

不到半年的時間,滁州的變化,天翻地覆。

流逋四來,商旅畢集,人情愉愉,上下綏泰,樂生興事,民用富庶。

城邑清明,閭閻繁夥,荒陋之氣,一洗而空。

對於自己在滁州的政績,辛棄疾很是滿意。

多年後,他重返故地,站在奠枕樓上,看到滁州城內人潮擁擠,川流不息,內心十分歡喜:

征埃成陣,行客相逢,都道幻出層樓。指點簷牙高處,浪擁雲浮。今年太平萬里,罷長淮、千騎臨秋。憑欄望,有東南佳氣,西北神州。

千古懷嵩人去,應笑我、身在楚尾吳頭。看取弓刀,陌上車馬如流。從今賞心樂事,剩安排、酒令詩籌。華胥夢,願年年、人似舊遊。

——《滁州旅次登奠枕樓作和李清宇韻》

忙於政務,詩詞創作自然有所耽誤。滁州期間,除了幾首送別詞,辛棄疾少有精品問世:

老來情味減,對別酒,怯流年。況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圓。無情水都不管;共西風、只管送歸船。秋晚蓴鱸江上,夜深兒女燈前。

征衫,便好去朝天,玉殿正思賢。想夜半承明,留教視草,卻遣籌邊。長安故人問我,道愁腸殢酒只依然。目斷秋霄落雁,醉來時響空弦。

——《木蘭花慢·滁州送範倅》

— 5 —

首次主政一方,辛棄疾便顯示出了卓越的政治才華,向朝廷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也為自己的仕途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但朝廷對辛棄疾的任用和調整,卻如同吃了炫邁,根本停不下來。

此後六年間,辛棄疾輾轉於皖、湘、鄂、贛等地,先後擔任轉任判官、知府、安撫使、大理寺少卿、轉運副使和轉運使等職,調任十餘次。

在江西,遇“茶商軍”作亂,辛棄疾憑藉超人的膽識和智慧,與匪首賴文政直接對話,最終說服其繳械投降,立下大功一件,被朝廷加封“秘閣修撰”。

在湖南,為保一方安全,辛棄疾創建“飛虎軍”,因籌建營房急需大量瓦片,便採用“眾籌”方式,令長沙百姓每戶送瓦二十片,付款百文。如此,二十萬瓦片,兩日內湊齊,比“草船借箭”更有效率。

雖然仕途上甚是得意,可辛棄疾念念不忘的,還是祖國尚未統一、同胞仍在分離。

途經江西造口,想起從前金兵肆虐、人民受苦的情景,辛棄疾憂傷滿懷,感慨不已: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予,山深聞鷓鴣。

——《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這段時間,他的詞作,不是借古喻今,諷刺投降派的得意猖獗: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為賦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惜春長恨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春且住。見說道、天涯芳草迷歸路。怨春不語。算只有殷勤,畫簷蛛網,盡日惹飛絮。

長門事,准擬佳期又誤。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君莫舞。君不見、玉環飛燕皆塵土。閒愁最苦。休去倚危樓,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

——《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雨》

就是以美人隱喻政治理想,訴說壯志難酬的苦悶:

野棠花落,又匆匆過了,清明時節。剗地東風欺客夢,一枕雲屏寒怯。曲岸持觴,垂楊系馬,此地曾經別。樓空人去,舊游飛燕能說。

聞道綺陌東頭,行人長見,簾底纖纖月。舊恨春江流不斷,新恨雲山千疊。料得明朝,尊前重見,鏡裡花難折。也應驚問:近來多少華髮?

——《念奴嬌·書東流村壁》

— 6 —

西元1181年,辛棄疾在上饒城外購置了莊園“帶湖新居”。

也是湊巧,房子剛做好,一紙詔書,就將辛棄疾貶成了鄉巴佬。

此後十一年,辛棄疾一直蟄居江西。

無官一身輕,辛棄疾的日常,就是填詞、填詞和填詞,作品數量可觀,且風格多變。

有許多作品,讀起來真的快被萌化掉了呢:

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清平樂·村居》

醉裡且貪歡笑,要愁那得工夫。近來始覺古人書。信著全無是處。

昨夜松邊醉倒,問松“我醉何如”。只疑鬆動要來扶,以手推松曰“去”!

——《西江月·遣興》

意溪山欲援例者,遂作數語,庶幾仿佛淵明思親友之意雲甚矣吾衰矣。悵平生、交遊零落,只今餘幾。白髮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間萬事。問何物、能令公喜。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情與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東窗裡。想淵明、停雲詩就,此時風味。江左沈酣求名者,豈識濁醪妙理。回首叫、雲飛風起。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賀新郎·甚矣吾衰矣》

但與陶淵明不同的是,老辛並不是真正的隱士,而是身在鄉野,心系朝堂: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老大那堪說。似而今、元龍臭味,孟公瓜葛。我病君來高歌飲,驚散樓頭飛雪。笑富貴千鈞如發。硬語盤空誰來聽?記當時、只有西窗月。重進酒,換鳴瑟。

事無兩樣人心別。問渠儂:神州畢竟,幾番離合?汗血鹽車無人顧,千里空收駿骨。正目斷關河路絕。我最憐君中宵舞,道“男兒到死心如鐵”。看試手,補天裂。

——《賀新郎·同父見和再用韻答之》

西元1192年,五十二歲的辛棄疾再次被啟用,提點福建路刑獄公事,不到三年,又因奸臣讒言被貶。

再次賦閑,長達九年。

西元1203年,因好友韓侂胄(tuōzhòu)拜相,六十三歲的辛棄疾,被授職紹興知府兼浙東路安撫使,次年改任鎮江知府。

正是在鎮江的北固山上,辛棄疾寫下了兩首最為著名的懷古詞: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 7 —

兩年後,因與韓侂胄在戰略戰術上產生分歧,辛棄疾再次被貶,回到江西鉛山。

不久,未聽取老辛意見的韓侂胄,果然兵敗。

此後,朝廷連續三次啟用辛棄疾,給出的官職,一次比一次大,從浙東安撫史,到江陵知府加龍圖閣待制,再到兵部侍郎,辛棄疾均以病請辭。

直到第四次,宋甯宗下旨,任命辛棄疾為樞密院都承旨(副宰相),欽差晝夜兼程,一路狂奔,趕到鉛山時,六十八歲的辛棄疾,卻已在彌留之際。

“殺賊——”用盡了全身的力氣,辛棄疾喊出了人生中最後兩個字,懷恨西去。

三十年後,金國為蒙古所滅,又四十年,南宋也亡於蒙古。

而這一切,辛棄疾早在滁州任上,便已做出了精准的預測:“仇虜六十年必亡,虜亡則中國之憂方大”。

— 8 —

從來詩劍最風流,何須賦詞強說愁。

在大宋的詞人圈中,辛棄疾文武雙全,能治善戰,是粉絲最多的IP之一。

是詞人,“橫絕六合,掃空萬古,自有蒼生以來所無。其穠纖綿密者,亦不在小晏、秦郎之下”。內容和題材上,政治哲理,愛情友情,田園風光,民俗人情,無所不能入詞。形式和風格上,以豪放為主,“極英雄之氣”,卻也可婉約,可明媚,可柔情,可悲壯,不拘一格,自有特色。

是忠臣,“精忠大義,不在張忠獻、岳武穆下”,平生以氣節自負,以功業自許,一生力主抗戰,卻未遇真伯樂,備受排擠,壯志難酬,報國無門。

正如《宋史·辛棄疾傳》中的這段記載,讀罷令人唏噓不已:

鹹淳間,史館校勘謝枋得過棄疾墓旁僧舍,有疾聲大呼於堂上,若鳴其不平,自昏暮至三鼓不絕聲,枋得秉燭作文,旦且祭之,文成而聲始息。

我們還是更願意,在下面的這首詞裡,再看一眼,曾經叱吒風雲的辛棄疾:

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辛棄疾對此是沒有任何興趣的,閒暇之餘,便經常填詞寫賦。

官場應和,慷慨激昂:

千里渥窪種,名動帝王家。金鑾當日奏草,落筆萬龍蛇。帶得無邊春下,等待江山都老,教看鬢方鴉。莫管錢流地,且擬醉黃花。

喚雙成,歌弄玉,舞綠華。一觴為飲千歲,江海吸流霞。聞道清都帝所,要挽銀河仙浪,西北洗胡沙。回首日邊去,雲裡認飛車。

——《水調歌頭·壽趙漕介庵》

鵬翼垂空,笑人世、蒼然無物。還又向、九重深處,玉階山立。袖裡珍奇光五色,他年要補天西北。且歸來、談笑護長江,波澄碧。

佳麗地,文章伯。金縷唱,紅牙拍。看尊前飛下,日邊消息。料想寶香黃閣夢,依然畫舫青溪笛。待如今、端的約鐘山,長相識。

——《滿江紅·建康史致道留守席上賦》

登臨遠眺,卻倍感惆悵:

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樓頭,斷鴻聲裡,江南遊子。把吳鉤看了,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揾英雄淚!

——《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我來吊古,上危樓、贏得閒愁千斛。虎踞龍蟠何處是,只有興亡滿目。柳外斜陽,水邊歸鳥,隴上吹喬木。片帆西去,一聲誰噴霜竹。

卻憶安石風流,東山歲晚,淚落哀箏曲。兒輩功名都付與,長日惟消棋局。寶鏡難尋,碧雲將暮,誰勸杯中綠。江頭風怒,朝來波浪翻屋。

——《念奴嬌·登建康賞心亭呈史致道留守》

— 3 —

辛棄疾在詞令創作上的影響力,再一次成功引起了朝廷的注意。

西元1170年,宋孝宗傳旨召見辛棄疾。

為了這一次拜見,辛棄疾準備得相當充分,也充滿了信心,從素材的收集,到著裝的禮儀,再到說話的語氣,都考慮得非常仔細,甚至哪一句該重音,哪一處該停頓,他都一一做了標記。

不料,在金鑾殿,辛棄疾剛張口:“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

宋孝宗立刻就叫了暫停:“辛同學,你是文人,別老整一些打打殺殺的東西,怪嚇人的!”

辛棄疾繼續堅持:“陛下,我永遠不會忘記,在我身後,有一個強大的祖國……”

宋孝宗徹底沒了興趣:“小辛,別把自己當戰狼,咱不聊邊疆和戰場,朕召見你,只想問問,平定內亂,發展經濟,你有何良方?”

辛棄疾一臉懵圈。

那一刻,辛棄疾終於明白,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山高水長,也不是天各一方,而是我學了三年的挖掘機,畢業考試,你卻出了美容美髮的題。

好在時任宰相虞允文,頗為愛才,在他的積極爭取下,辛棄疾還是留在了臨安,擔任司農寺主簿,負責後勤事務和糧農事宜。

辛棄疾心有不甘,又寫下《九議》,就朝廷選人用人、國防建設、遷都選址、民族團結等獻計獻策,依舊石沉大海,杳無音訊。

懷才不遇,壯志未酬,自然會在淺斟低唱間流露:

直節堂堂,看夾道冠纓拱立。漸翠穀、群仙東下,佩環聲急。誰信天峰飛墮地,傍湖千丈開青壁。是當年、玉斧削方壺,無人識。

山木潤,琅玕濕。秋露下,瓊珠滴。向危亭橫跨,玉淵澄碧。醉舞且搖鸞鳳影,浩歌莫遣魚龍泣。恨此中、風物本吾家,今為客。

——《滿江紅·題冷泉亭》

在臨安的兩年,辛棄疾的天空是灰暗的,唯一能夠聊以慰藉的,還是聽曲填詞。

第二年的元宵節,臨安城火樹銀花,異常繁華。或許是有了一場豔遇,也或許只是一種隱喻,賞燈歸來的辛棄疾,寫下了這首《青玉案·元夕》: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 4 —

一年後,經虞允文舉薦,辛棄疾擔任滁州刺史。

面對十室九空、流民四竄的滁州,辛棄疾減稅免役、興修房屋和水利,並出臺新政,只要外地客商來滁,便可減免稅負十分之七。

一時間,各地客商雲集,短短幾個月,滁州的經濟,就恢復了元氣。

商人多了,稅收總量也就上來了。

辛棄疾利用這筆錢,雇傭百姓燒瓦伐木,興建客棧酒館,改善外地商販和旅客的吃住條件,如此,商旅更多,交易日盛。

接著,辛棄疾又用了三個多月的時間,建起了“奠枕樓”,供滁州的百姓聚會宴游。

你沒看錯,今天我們大力宣導的招商引資、發展第三產業、關注民生福利,都是辛大人玩剩下的。

不到半年的時間,滁州的變化,天翻地覆。

流逋四來,商旅畢集,人情愉愉,上下綏泰,樂生興事,民用富庶。

城邑清明,閭閻繁夥,荒陋之氣,一洗而空。

對於自己在滁州的政績,辛棄疾很是滿意。

多年後,他重返故地,站在奠枕樓上,看到滁州城內人潮擁擠,川流不息,內心十分歡喜:

征埃成陣,行客相逢,都道幻出層樓。指點簷牙高處,浪擁雲浮。今年太平萬里,罷長淮、千騎臨秋。憑欄望,有東南佳氣,西北神州。

千古懷嵩人去,應笑我、身在楚尾吳頭。看取弓刀,陌上車馬如流。從今賞心樂事,剩安排、酒令詩籌。華胥夢,願年年、人似舊遊。

——《滁州旅次登奠枕樓作和李清宇韻》

忙於政務,詩詞創作自然有所耽誤。滁州期間,除了幾首送別詞,辛棄疾少有精品問世:

老來情味減,對別酒,怯流年。況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圓。無情水都不管;共西風、只管送歸船。秋晚蓴鱸江上,夜深兒女燈前。

征衫,便好去朝天,玉殿正思賢。想夜半承明,留教視草,卻遣籌邊。長安故人問我,道愁腸殢酒只依然。目斷秋霄落雁,醉來時響空弦。

——《木蘭花慢·滁州送範倅》

— 5 —

首次主政一方,辛棄疾便顯示出了卓越的政治才華,向朝廷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也為自己的仕途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但朝廷對辛棄疾的任用和調整,卻如同吃了炫邁,根本停不下來。

此後六年間,辛棄疾輾轉於皖、湘、鄂、贛等地,先後擔任轉任判官、知府、安撫使、大理寺少卿、轉運副使和轉運使等職,調任十餘次。

在江西,遇“茶商軍”作亂,辛棄疾憑藉超人的膽識和智慧,與匪首賴文政直接對話,最終說服其繳械投降,立下大功一件,被朝廷加封“秘閣修撰”。

在湖南,為保一方安全,辛棄疾創建“飛虎軍”,因籌建營房急需大量瓦片,便採用“眾籌”方式,令長沙百姓每戶送瓦二十片,付款百文。如此,二十萬瓦片,兩日內湊齊,比“草船借箭”更有效率。

雖然仕途上甚是得意,可辛棄疾念念不忘的,還是祖國尚未統一、同胞仍在分離。

途經江西造口,想起從前金兵肆虐、人民受苦的情景,辛棄疾憂傷滿懷,感慨不已: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予,山深聞鷓鴣。

——《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這段時間,他的詞作,不是借古喻今,諷刺投降派的得意猖獗: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為賦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惜春長恨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春且住。見說道、天涯芳草迷歸路。怨春不語。算只有殷勤,畫簷蛛網,盡日惹飛絮。

長門事,准擬佳期又誤。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君莫舞。君不見、玉環飛燕皆塵土。閒愁最苦。休去倚危樓,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

——《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雨》

就是以美人隱喻政治理想,訴說壯志難酬的苦悶:

野棠花落,又匆匆過了,清明時節。剗地東風欺客夢,一枕雲屏寒怯。曲岸持觴,垂楊系馬,此地曾經別。樓空人去,舊游飛燕能說。

聞道綺陌東頭,行人長見,簾底纖纖月。舊恨春江流不斷,新恨雲山千疊。料得明朝,尊前重見,鏡裡花難折。也應驚問:近來多少華髮?

——《念奴嬌·書東流村壁》

— 6 —

西元1181年,辛棄疾在上饒城外購置了莊園“帶湖新居”。

也是湊巧,房子剛做好,一紙詔書,就將辛棄疾貶成了鄉巴佬。

此後十一年,辛棄疾一直蟄居江西。

無官一身輕,辛棄疾的日常,就是填詞、填詞和填詞,作品數量可觀,且風格多變。

有許多作品,讀起來真的快被萌化掉了呢:

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清平樂·村居》

醉裡且貪歡笑,要愁那得工夫。近來始覺古人書。信著全無是處。

昨夜松邊醉倒,問松“我醉何如”。只疑鬆動要來扶,以手推松曰“去”!

——《西江月·遣興》

意溪山欲援例者,遂作數語,庶幾仿佛淵明思親友之意雲甚矣吾衰矣。悵平生、交遊零落,只今餘幾。白髮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間萬事。問何物、能令公喜。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情與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東窗裡。想淵明、停雲詩就,此時風味。江左沈酣求名者,豈識濁醪妙理。回首叫、雲飛風起。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賀新郎·甚矣吾衰矣》

但與陶淵明不同的是,老辛並不是真正的隱士,而是身在鄉野,心系朝堂: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老大那堪說。似而今、元龍臭味,孟公瓜葛。我病君來高歌飲,驚散樓頭飛雪。笑富貴千鈞如發。硬語盤空誰來聽?記當時、只有西窗月。重進酒,換鳴瑟。

事無兩樣人心別。問渠儂:神州畢竟,幾番離合?汗血鹽車無人顧,千里空收駿骨。正目斷關河路絕。我最憐君中宵舞,道“男兒到死心如鐵”。看試手,補天裂。

——《賀新郎·同父見和再用韻答之》

西元1192年,五十二歲的辛棄疾再次被啟用,提點福建路刑獄公事,不到三年,又因奸臣讒言被貶。

再次賦閑,長達九年。

西元1203年,因好友韓侂胄(tuōzhòu)拜相,六十三歲的辛棄疾,被授職紹興知府兼浙東路安撫使,次年改任鎮江知府。

正是在鎮江的北固山上,辛棄疾寫下了兩首最為著名的懷古詞: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 7 —

兩年後,因與韓侂胄在戰略戰術上產生分歧,辛棄疾再次被貶,回到江西鉛山。

不久,未聽取老辛意見的韓侂胄,果然兵敗。

此後,朝廷連續三次啟用辛棄疾,給出的官職,一次比一次大,從浙東安撫史,到江陵知府加龍圖閣待制,再到兵部侍郎,辛棄疾均以病請辭。

直到第四次,宋甯宗下旨,任命辛棄疾為樞密院都承旨(副宰相),欽差晝夜兼程,一路狂奔,趕到鉛山時,六十八歲的辛棄疾,卻已在彌留之際。

“殺賊——”用盡了全身的力氣,辛棄疾喊出了人生中最後兩個字,懷恨西去。

三十年後,金國為蒙古所滅,又四十年,南宋也亡於蒙古。

而這一切,辛棄疾早在滁州任上,便已做出了精准的預測:“仇虜六十年必亡,虜亡則中國之憂方大”。

— 8 —

從來詩劍最風流,何須賦詞強說愁。

在大宋的詞人圈中,辛棄疾文武雙全,能治善戰,是粉絲最多的IP之一。

是詞人,“橫絕六合,掃空萬古,自有蒼生以來所無。其穠纖綿密者,亦不在小晏、秦郎之下”。內容和題材上,政治哲理,愛情友情,田園風光,民俗人情,無所不能入詞。形式和風格上,以豪放為主,“極英雄之氣”,卻也可婉約,可明媚,可柔情,可悲壯,不拘一格,自有特色。

是忠臣,“精忠大義,不在張忠獻、岳武穆下”,平生以氣節自負,以功業自許,一生力主抗戰,卻未遇真伯樂,備受排擠,壯志難酬,報國無門。

正如《宋史·辛棄疾傳》中的這段記載,讀罷令人唏噓不已:

鹹淳間,史館校勘謝枋得過棄疾墓旁僧舍,有疾聲大呼於堂上,若鳴其不平,自昏暮至三鼓不絕聲,枋得秉燭作文,旦且祭之,文成而聲始息。

我們還是更願意,在下面的這首詞裡,再看一眼,曾經叱吒風雲的辛棄疾:

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