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第五屆(2017)中國能源裝備行業評選結果出爐:沈國榮獲終身成就人物獎!

第五屆(2017)中國能源裝備行業評選頒獎儀式現場 (付擁民/攝)

《中國能源報》社主辦的“首屆中國能源產業發展年會”今天在京舉行。

值得注意的是, 此次大會還揭曉了中國能源裝備優秀人物/企業/產品獎項評選結果。

據瞭解, 中國能源裝備優秀人物/企業/產品評選是中國能源報社於2013年發起的年度評選, 是目前國內具有能源專業品質、富有行業影響力的一項專業評選, 也是受到能源領域各界推崇的一個非商業性評選活動。

此前自2013年至2016年共產生了四屆優秀榜單, 分別揭曉了48位優秀人物、42家優秀企業、40個優秀產品。 這其中既有曾培炎、張國寶等政界精英, 也有陸燕蓀、孫昌基、王計、葉奇蓁、隋永濱等行業翹楚, 還有一批在自主創新方面作出卓越貢獻的企業和標杆產品。

此次評選大獎花落誰家?

請看今天發佈的獲獎榜單!

第五屆(2017)中國能源裝備終身成就人物

獲獎人物:中國工程院院士、南京南瑞繼保電氣有限公司董事長沈國榮

獲獎理由:沈國榮院士經過30多年的持續研究與深入探索, 終得電力系統控制保護及多個領域的傑出成就!

他首次提出了“工頻變化量繼電保護原理”、“振盪閉鎖開放原理”, 解決了繼電保護安全可靠和快速動作難以兼顧的世界性難題, 奠定國際領先地位;

他建立了電網安全穩定控制技術體系, 主持研製了電網二、三道防線裝備, 構建世界規模最大的安全穩定控制系統;

他在國內首次成功研製電力控制保護通用平臺,

自主開發直流控制保護系統, 打破國外壟斷;

他執著創新, 挑戰世界電力控制技術制高點, 成功投運世界上首個五端柔性直流輸電工程。

他不斷引領行業科技發展, 個人榮譽斐然。

沈國榮院士執著于科技創新和產業化發展, 以其自身的創新成果和創業經歷成為科學工作者的典範, 為國家電力科技進步, 以及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了傑出貢獻!

第五屆(2017)中國能源裝備領軍人物

獲獎人物:中國中煤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中國煤礦機械裝備有限責任公司執行董事兼黨委書記濮津

獲獎理由:濮津曾榮獲“首屆中國能源裝備優秀管理者獎”、“全國煤炭機械工業優秀企業家”等多項榮譽。 他強調, 自主創新是煤機企業轉型發展的必由之路, 企業有了創新力, 才會有競爭力。

中國煤礦機械裝備有限責任公司已連續九年保持全國煤機裝備製造行業第一的位置, 並在國內第一家形成了“三機一架”成套研製能力, 在國內第一家具備了用國產設備裝備千萬噸煤炭生產工作面的能力, 收購了世界品牌英國帕森斯礦用鏈條公司,產品遠銷美國、英國、俄羅斯、澳大利亞、印度、越南、土耳其等幾十個國家和地區。

濮津積極推動中煤裝備公司以科學技術為第一生產力,突出對重點領域關鍵技術的突破。近年來,中煤裝備公司的多項技術成果填補了國內空白,替代並達到國際領先水準,推動了煤礦重大裝備國產化。

這些科技成果不僅實現了企業煤礦裝備產業的跨越式發展,而且在引領振興民族煤機裝備業發展上不斷做出新貢獻,為我國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智慧化少人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獲獎人物:國家核電副總經理、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院長鄭明光

獲獎理由:2007年8月,鄭明光被任命為國家重大專項“大型先進壓水堆核電站”總設計師,開始全面負責CAP1400研發設計工作。

在鄭明光的帶領下,經過技術攻關和近百項各類試驗,突破了國產化標準設計、型號設計、試驗驗證、核電站安全評價、主設備消化吸收、關鍵設備超大鍛件研製、安全殼製造、核島建造安裝等10項關鍵核心技術,CAP1400核電型號被成功研發。該型號滿足先進核電與技轉合同要求,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是達到世界最高安全水準的核電技術,經濟性、成熟性具有明顯競爭優勢。

截至2016年底,已形成智慧財產權2894項,新產品、新工藝、新材料、新裝置等179項,實現了我國三代核電技術研發、工程設計、設備製造、試驗驗證的自主化,並正在實現先進軟體平臺和先進核燃料的自主化,我國核電產業能力實現了整體跨越和提升。

通過CAP1400的研發工作,我國三代核電裝備產業鏈已經形成,裝備製造能力實現了從二代向三代製造的跨越。

第五屆(2017)中國能源裝備傑出貢獻企業

獲獎企業:中廣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獲獎理由:作為中國廣核集團的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中廣核研究院有限公司通過加強用戶與企業交流互動,不斷提高理論與實踐專業水準;充分調動國內行業優勢資源,大力促進核電智慧裝備發展;積極搭建高端試驗驗證平臺,加速核電裝備國產化進程。經過十多年的努力,研究院在促進核電行業交流合作、專業人才培養、推進核電裝備國產化進程、降低核電建設成本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中國的核電是全球最大的核電市場,核電國產化是國家的戰略要求,研究院將繼續協同核電裝備製造業,為我國核電“走出去”保駕護航。

獲獎企業: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西氣東輸管道分公司

獲獎理由:2009年起,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西氣東輸管道分公司就開始承擔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牽頭引領20MW級高速直聯變頻電驅壓縮機組、30MW級燃氣輪機驅動壓縮機組和高壓大口徑全焊接球閥三大裝備國產化工作。自此,開始為“能源大動脈”的裝備國產化道路上砥礪前行。目前,相關國產化設備在國內天然氣管道和其他相關領域應用已近千台套,已經基本實現替代進口,直接節約管道建設投資近20億元!帶動國內裝備製造企業上下游協同發展,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相關成果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次,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三等獎各1次。

第五屆(2017)中國能源裝備領軍企業

2017 中國能源裝備(智電網)領軍企業

獲獎企業:南京南瑞集團公司

獲獎理由:連續十五屆進入中國軟體企業百強,連續十一屆成為中國十大創新軟體企業,獲中國軟體和資訊服務業十大領軍企業、電子百強30年創新發展領軍企業,位列江蘇省百強創新型企業、江蘇製造突出貢獻獎優秀企業第一名。開展重大專項研究,加快產學研對接和成果轉化,並在多個領域多個維度上實現了產業突破。

2017 中國能源裝備(空分)領軍企業

獲獎企業:杭州杭氧股份有限公司

獲獎理由:作為目前全球最大的空氣分離設備製造企業,2017年3月15日,杭氧為神華寧煤製造的首套國產十萬等級特大型空分設備一次開車成功,產出合格氧、氮產品;8月25日,6套空分設備全部投入運行,4套通過滿負荷測試,成為世界上同規模在運行能耗最低的空分設備。在空分設備不斷進步的同時,杭氧在石化設備製造領域的多項產品都填補國內空白,打破了國外公司在該市場上的壟斷,為國家降低了大量投資成本。

2017 中國能源裝備(多晶矽)領軍企業

獲獎企業:保利協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

獲獎理由:保利協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是全球最大多晶矽生產企業之一,也是全球矽片產能最大的企業,在規模、品質、成本、能耗、技術、市場佔有率等方面均處於全球領先水準。通過11年的跨越式發展,累計共生產高純多晶矽原料35.5萬噸,累計生產並銷售矽片65.5吉瓦。保利協鑫注重科技進步,不斷引領著光伏前沿科技。

2017 中國能源裝備(特高壓輸配電)領軍企業

獲獎企業:中國西電集團公司

獲獎理由:中國西電集團公司是我國最具規模、成套能力最強的高壓、超高壓、特高壓交直流輸配電成套設備和其他電工產品的生產製造基地,打破了國外特高壓輸電設備關鍵技術壟斷格局,在國內率先研發了800kV、1100kV、±800kV、±1100kV特高壓交直流輸電重大成套設備,承擔著促進我國輸配電裝備技術進步和為國家重點工程項目提供關鍵設備的重任。

2017 中國能源裝備(關鍵材料)領軍企業

獲獎企業:寶銀特種鋼管有限公司

獲獎理由:作為軍民融合的骨幹企業,寶銀特種鋼管有限公司承擔完成了航空航太、艦艇艦船等國防軍工項目的研製任務。二十多年來,公司擁有24項替代進口的新產品(其中6項達到世界領先水準),取得35項專利,編寫了6項國家標準和5項行業標準,為國家節約150多億的建設資金,更在國際競爭中贏得了民族企業的話語權,為我國國防建設、國家戰略安全的保障作出重大貢獻。

2017 中國能源裝備(閥門)領軍企業

獲獎企業:中核蘇閥科技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獲獎理由:作為國內同行業中認證證書全、品質管制和檢測手段先進的企業,中核蘇閥科技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不斷推進能源裝備技術領先科技發展,在國家重大專項如華龍一號核電,大型先進壓水堆專項積極研發爆破閥、主蒸汽隔離閥等技術並在中國三代核電技術工程中首次應用,為國家能源領域裝備發展做出貢獻。

2017 中國能源裝備(特種電纜)領軍企業

獲獎企業:江蘇上上電纜集團有限公司

獲獎理由:從行業跟跑者,到行業引領者,50年來,江蘇上上電纜集團有限公司堅守主業、實業實幹。目前,上上擁有國家專利100多項,國家級、省級高新技術產品60多項,30多項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準,處於行業領先地位。自主研製的具有完全智慧財產權的三代核電AP1000殼內電纜填補世界空白,技術國際領先,推動了我國核電纜國產化進程。

2017 中國能源裝備(變壓器)領軍企業

獲獎企業:特變電工股份有限公司

獲獎理由:特變電工股份有限公司是為全球能源事業提供系統解決方案的服務商,是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和中國大型能源裝備製造企業,現已發展成為世界輸變電行業的排頭兵企業,我國大型鋁電子、多晶矽新材料研製出口基地,大型太陽能光伏、風電系統集成商,國內擁有14個製造業工業園,海外建有兩個基地。變壓器年產量達2.6億kVA,位居世界第一位,光伏EPC總量排名全球第一。

2017 中國能源裝備(電力絕緣子)領軍企業

獲獎企業:江蘇神馬電力股份有限公司

獲獎理由:從橡膠密封件到變電站複合絕緣子,從線路複合絕緣子到配電線路複合橫擔……作為中國創新能力1000強企業,江蘇神馬電力股份有限公司通過技術創新提供解決方案,先後研發出填補國際國內空白的8大類核心產品,為全球電力行業創造了巨大價值。

2017 中國能源裝備(清潔供暖設備)領軍企業

獲獎企業:北京老萬清潔供暖設備有限責任公司

獲獎理由:北京老萬清潔供暖設備有限責任公司是國內專業從事高效環保清潔供暖設備研發、生產和銷售的清潔能源裝備企業,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40多項。30多年來,公司始終站在清潔供暖技術研發的前沿,建立了國內第一個清潔技術實驗室,在國內率先研發推出節能環保型清潔燃煤爐具,成為新形勢下清潔能源裝備的領軍企業。

第五屆(2017)中國能源裝備十大卓越性能產品

獲獎產品:核電站數位化儀控系統—和睦系統

研製單位:北京廣利核系統工程有限公司

獲獎理由:2010年10月,我國首個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核級DCS通用平臺——“和睦系統”對外發佈,實現了核電站“神經中樞”的中國創造,也使我國成為全球少數幾個掌握該技術的國家之一。“和睦系統”已在9個新項目中得到應用,帶動了行業整體技術水準的提升,保證了核電項目建設的工期和品質,為我國核電建設節約資金近三十億元。目前,已先後通過功能安全認證機構德國TÜV和ISTec,以及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等多個國外權威認證機構的評審和認證,拿到進軍國際市場通行證。

獲獎產品:複合橋塞

研製單位:中石化江漢石油工程有限公司

獲獎理由:通過多個配套技術攻關,實現了泵送複合材料橋塞與多級射孔聯作分段封隔技術的完全國產化,形成了國產橋塞製備、電纜傳輸水力泵送井下工具串施工、橋塞與多級射孔聯作、無火藥電纜橋塞坐封、連續油管水準井橋塞鑽除5項核心技術,在江漢油田本部、新疆西北油田重慶涪陵葉岩氣產能建設示範區等油氣田進行分層試油、暫堵井筒換井口裝置、分段壓裂作業,總共應用超過300口井(4000餘隻)。出口至北美等地區共計7550餘隻,創效約1.5億元。成果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國內相關技術工程服務費用從2010年的約50萬元/段迅速降低到目前的16萬元/段,其中複合材料橋塞價格由10萬元/只降至2萬元/只。

獲獎產品:渦輪葉片

研製單位:江蘇永瀚特種合金技術有限公司

獲獎理由:高溫部件使用條件惡劣,屬於高值易損部件,之前均為國外供應商壟斷產品。江蘇永瀚的渦輪葉片性能完全達到國際燃氣輪機使用指標,國產化後將打破國際壟斷,為中國燃氣輪機提供質好價優的高溫部件。目前永瀚已成為中國船舶重工集團,上海電氣,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GE能源,GE瑞士(原Alstom),安薩爾多的燃氣輪機高溫部件合格供應商,並實現產品研發後的批量供貨。為國際F級和E級燃氣輪機提供合格高溫部件。

獲獎產品:高壓大容量柔性直流輸電系統成套關鍵設備

研製單位:南京南瑞繼保電氣有限公司

獲獎理由:高壓大容量柔性直流輸電系統成套關鍵設備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搶佔了世界電力前沿技術制高點。相關技術和裝備成功應用於世界首個舟山五端柔性直流輸電工程,以及上海南匯風電場柔直接入工程、南澳三端柔性直流輸電工程等重點工程,技術的先進性和設備品質的穩定性、可靠性均得到了工程實踐的充分驗證。該成套關鍵設備通過了中國電機工程學會組織的包括9位元院士在內的近60位專家組成鑒定委員會的技術成果鑒定,整體達到國際領先水準,標誌著電力電子技術與電力系統技術“跨界合作”達到新高度。

獲獎產品:大型LNG繞管式換熱器

研製單位:開封空分集團有限公司

獲獎理由:隨著天然氣液化裝置規模的不斷增長,繞管式換熱器作為天然氣液化核心設備,被用於大型陸上天然氣液化工廠和大型LNG-FPSO。為實現該類裝備的國產化,打破國內大型LNG-FPSO液化裝置用繞管式換熱器技術依賴進口的局面,開封空分集團有限公司經過技術攻關,掌握了適合LNG-FPSO的大型LNG繞管式換熱器的核心技術,推進了我國LNG-FPSO自主裝備的國產化進程,具備了實現大型LNG-FPSO繞管式換熱器裝置國產化的條件。

獲獎產品:56英寸-900磅全焊接球閥

研製單位:成都成高閥門股份有限公司

獲獎理由:56英寸-900磅全焊接球閥的研製,有助於天然氣管線建設發展、提升輸送效率和應用比例;提高石油天然氣管道建設和運行效益;降低建設成本;縮短供貨週期50%以上。該成果於2015年10月,完成了由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和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組織的專家鑒定,居國際先進水準;於2016年11月,一次性通過西氣東輸西部管道煙墩壓氣站現場工況下的工業性應用試驗。56"Class900全焊接球閥提升整個管線閥門行業技術水準,突破了國際最高口徑壓力組合的管線球閥極限,填補了國內空白,為中俄OD1422管線的建設奠定了基礎。

獲獎產品:電動汽車充換電系統

研製單位:北京和信瑞通電力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獲獎理由:電動汽車充換電系統系列產品全部採用模組化設計,具有高功率因數、低諧波干擾、高轉換效率、性能穩定等特點,技術先進、性能卓越,適用於不同地區和環境,可滿足目前市場上各種主流新能源汽車的充電需求。目前,和信瑞通充電系統已連續四年成功中標國家電網公司項目,佔據在充換電設施領域的領先市場地位。

獲獎產品:生物質氣化高值化技術

研製單位:合肥德博生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獲獎理由:生物質高值化氣化技術按照生物質內在組分差異進行解耦熱解氣化,生物質中的揮發分轉化成高品質燃氣進行高效發電/供熱/製備天然氣,進行清潔能源供應;固定碳轉化成生物炭進而生產活性炭/炭基肥/化工炭等,應用於水體處理、土壤修復、化肥減量替代等種環保項目,實現不同組分價值最大化利用。該技術衍生成生物質氣化耦合燃煤機組發電、生物質氣化多聯產、生物質氣化合成天然氣等多項原創性技術,擁有相關專利、軟體著作權等智慧財產權80余項,實現近百項國內外專案運營,累計處理生物量100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900萬噸。該技術解決了傳統生物質利用方式存在的經濟效益差、二次污染、產品單一等技術難題。

獲獎產品:“鼎梁牌”生物質顆粒機(9SKLJP系列)

研製單位:安徽鼎梁生物能源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獲獎理由:“鼎梁”生物質顆粒機技術水準是一種將農林廢棄物經粉碎、烘乾、成型等工序,把分散的低密度的能源資源增密成高密度的新型燃料的過程。研發公司採取“公司+農戶”的產業化生產,以農林三剩物為主原料,通過乾燥、粉碎、物理固化、冷卻等工藝,將其生產為生物質固體成型燃料。燃料節能環保,用途廣泛,產品市場前景良好;原材料供應有保障,環保措施得力;投資回報率高,具有較強的抗風險能力。

獲獎產品:新型水煤漿鍋爐

研製單位:青島特利爾環保股份有限公司

獲獎理由:新型水煤漿鍋爐可實現燃料燃燼率≥99%,鍋爐熱能效率88-91%;煙塵排放≤10mg/Nm3;爐內95%以上的脫硫效率,SO2初始生成量小於100mg/Nm3,NOx初始生成量小於100mg/Nm3。爐後脫硫、脫硝等環保設施投資及運行成本大幅降低。各項主要指標已經達到國內同行業領先水準。產品應用於城市供暖燃煤鍋爐超低排放節能環保改造使鍋爐燃料的來源可靠安全,運行費用低。水煤漿推廣將實現環保效應和成本經濟並舉。

第五屆(2017)中國能源裝備十大年度創新品牌

獲獎產品:浮管式水力發電機

研製單位:重慶同利實業有限公司

獲獎理由:浮管式水力發電機組系統是不攔水築壩,直接利用江河、洋流、潮汐、溝渠自然流水動力,發出較高效率電能的最新型平流水發電裝備。特殊的“流體動力學”功效,讓機內水流速度倍增,使水電轉化能力大幅提升;特殊材料選用和製造工藝,讓製造成本明顯降低,綜合性價比顯著提高。該機組發電系統既可離網孤島發電應用,解決小場境的用電問題,也可大規格、大規模時發電併入國家電網。目前產品已經取得歐盟CE、CNAS認證,公司已獲得自營外貿出口權,除國內銷售,已銷往德國、葡萄牙、俄羅斯、紐西蘭、澳大利亞、臺灣等地。

獲獎產品:超聲波脫硫除塵阻止氨逃逸一體化設備

研製單位:廣州中科高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獲獎理由:超聲波霧化脫硫除塵阻止氨逃逸一體化廢氣淨化技術是一種新型脫硫工藝。該系統脫硫效率高達99.95%,並可同步阻止98%的氨逃發生逃逸;適應性強,可廣泛應用於水泥廠、火電廠、陶瓷廠等有大量燃煤煙氣外排的企業;與生產設備及產品無接觸,對生產設備及產品無影響;不產生二次污染,對人體及環境物無影響。同時,該系統運行成本和工程建設成本低,工程建設週期短,提高了用戶脫硫環節的經濟效益。

獲獎產品:電力專用量子通信裝置

研製單位:南京南瑞資訊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獲獎理由:保障電力監控系統的安全穩定,關乎到國家安全。電力專用量子通信裝置(QuantumKeeper-2000)已於2017年4月成功發佈,並通過中國電力科學院的相關 測試。該裝置在能源行業首次實現量子秘鑰分發,實現無條件安全加密通信;在國內首次實現基於量子秘鑰的電力專用加密技術;並首次應用快速偏振回饋技術,克服光纜舞動對光子偏振態的影響,實現電力架空光纜環境下量子通信系統穩定成碼,為量子通信技術進入電力系統打下扎實基礎。該設備已在安徽電力量子示範網路和江蘇南京量子通信示範網路建設中已投入實際應用,目前在兩個示範網路中穩定運行。

獲獎產品:利用液化天然氣冷能的空分裝置

研製單位:四川空分設備(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獲獎理由:2015年1月16日,國內首套採用中海油與四川空分聯合申請專利的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LNG冷能空分裝置——中海油寧波LNG冷能空分項目一次開車成功,打破了外國公司的技術壟斷,將為國內LNG冷能的高效利用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該項目是中海油和四川空分首套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冷能空分項目,其工藝包和關鍵設備——空分冷箱、LNG冷箱、乙二醇換熱器等均由四川空分提供。專案採用冷能空分自主專利技術,用迴圈氮氣吸收LNG的低溫端冷量、乙二醇水溶液吸收LNG的高溫端冷量可實現空分運行機組小型化,運行耗電降低約56%,工藝耗水降低99%以上。

獲獎產品:華龍一號核電主蒸汽隔離閥

研製單位:中核蘇閥科技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獲獎理由:中核蘇閥科技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研製出DN800核二級主蒸汽隔離閥樣機,解決了核電主蒸汽隔離閥國產化過程中的關鍵技術和能力瓶頸,從設計方法、製造工藝、檢測手段、鑒定方法、標準和規範體系等環節全面掌握核電主蒸汽隔離閥技術,具備核電主蒸汽隔離閥的設計、製造和試驗能力,並形成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核電主蒸汽隔離閥技術成果。該成果填補了國內空白,主要性能可覆蓋CAP1000/ACP1000/ACPR1000主蒸汽隔離閥,達到了國際同類產品先進水準,為CAP1400主蒸汽隔離閥研發打下良好基礎。

獲獎產品:MSTM-170 整體式全同步螺栓拉伸機

研製單位:北京雷蒙賽博機電技術有限公司

獲獎理由:針對“華龍一號”反應堆壓力容器所需的載荷/空間比大,螺栓栽入/旋出精度要求高,關鍵路徑上的時間價值極高和輻射工作環境等特殊設計要求,北京雷蒙賽博機電技術有限公司聯合中國核電工程公司成功研發了適用于”華龍一號“的首台MSTM-170整體式全同步螺栓拉伸機,並順利通過國家級專家產品鑒定試驗。該產品同時實現了多項世界領先的技術創新,獲得了行業高度認可。

獲獎產品:多晶黑矽PERC基礎工藝

研製單位:協鑫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獲獎理由:太陽能電池元件產品的降本增效是早日實現光伏發電平價上網的必經之路。協鑫集成充採用低成本金剛線切割多晶矽片,研發並量產成功高效多晶黑矽PERC電池。該產品最新電池量產平均轉換效率達到20.4%,全檔位元效率製備的組件主檔位元功率達到290W,已形成了900MW的黑矽PERC高效電池產能。該產品具有電池轉化效率高、電池生產成本低、元件功率高、產品技術集成度高等特點。

獲獎產品:MYSE系列海上風機

研製單位:明陽智慧能源集團股份公司

獲獎理由:為滿足市場對海上大兆瓦機組的需求,明陽利用8年專門研發了MySE系列大容量半直驅機組。MySE海上風機系列產品具備技術成熟和成本領先的顯著優勢,形成了高端製造生態和精益製造體系;同時,採用大資料和智慧風電場資產管理平臺,進行數位化、精細化、標準化和智慧化的運行管理,為客戶提供無人值守的智慧化風電場,為低風速和無電價補貼時代提供了創新普惠的解決方案。

獲獎產品:因能“零碳小屋”

研製單位:保定英利分散式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獲獎理由:英利因能“零碳小屋”是集光伏發電、智慧儲能、空氣能應用等功能於一體的能源綜合利用樣板間,是一款以因能家用光伏發電並網儲能系統為基礎,將光伏發電、能量存儲、空氣能應用、垃圾回收處理等功能整合在一起,實現能源綜合高效利用的家用能源管理系統。在能源綜合利用方面,引入空氣能熱泵等,讓家庭供暖、製冷不再燒煤,有效實現節能減排;同時應用淨水器、空氣淨化器等日常生活用品,在實現能源綜合利用的同時,向人們傳遞健康環保的生活理念與方式。

獲獎產品:火電儲能聯合調頻技術

研製單位:北京睿能世紀科技有限公司

獲獎理由:睿能世紀在全球首創的火電儲能聯合調頻技術可充分發揮火電機組與儲能系統的各自優勢:利用火電機組作為穩定可持續電源,為系統整體長期、穩定運行提供基礎能量支撐;利用儲能系統作為快速能量存儲釋放單元,滿足電網調頻對快速精確調節的需求。本技術能為電網提供更加高效和高品質的新型調頻資源,既解決了傳統火電機組調節速率慢、折返延遲和誤差大的缺點;又彌補了儲能系統由於能量有限增加電網調度難度的劣勢。對於發電企業而言,本技術可使發電機組在保持最低速率的同時快速投運調頻模式,大幅降低機組磨損,增加機組運行安全性,同時為機組帶來收益。

備註:獎項內排名不分先後 收購了世界品牌英國帕森斯礦用鏈條公司,產品遠銷美國、英國、俄羅斯、澳大利亞、印度、越南、土耳其等幾十個國家和地區。

濮津積極推動中煤裝備公司以科學技術為第一生產力,突出對重點領域關鍵技術的突破。近年來,中煤裝備公司的多項技術成果填補了國內空白,替代並達到國際領先水準,推動了煤礦重大裝備國產化。

這些科技成果不僅實現了企業煤礦裝備產業的跨越式發展,而且在引領振興民族煤機裝備業發展上不斷做出新貢獻,為我國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智慧化少人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獲獎人物:國家核電副總經理、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院長鄭明光

獲獎理由:2007年8月,鄭明光被任命為國家重大專項“大型先進壓水堆核電站”總設計師,開始全面負責CAP1400研發設計工作。

在鄭明光的帶領下,經過技術攻關和近百項各類試驗,突破了國產化標準設計、型號設計、試驗驗證、核電站安全評價、主設備消化吸收、關鍵設備超大鍛件研製、安全殼製造、核島建造安裝等10項關鍵核心技術,CAP1400核電型號被成功研發。該型號滿足先進核電與技轉合同要求,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是達到世界最高安全水準的核電技術,經濟性、成熟性具有明顯競爭優勢。

截至2016年底,已形成智慧財產權2894項,新產品、新工藝、新材料、新裝置等179項,實現了我國三代核電技術研發、工程設計、設備製造、試驗驗證的自主化,並正在實現先進軟體平臺和先進核燃料的自主化,我國核電產業能力實現了整體跨越和提升。

通過CAP1400的研發工作,我國三代核電裝備產業鏈已經形成,裝備製造能力實現了從二代向三代製造的跨越。

第五屆(2017)中國能源裝備傑出貢獻企業

獲獎企業:中廣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獲獎理由:作為中國廣核集團的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中廣核研究院有限公司通過加強用戶與企業交流互動,不斷提高理論與實踐專業水準;充分調動國內行業優勢資源,大力促進核電智慧裝備發展;積極搭建高端試驗驗證平臺,加速核電裝備國產化進程。經過十多年的努力,研究院在促進核電行業交流合作、專業人才培養、推進核電裝備國產化進程、降低核電建設成本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中國的核電是全球最大的核電市場,核電國產化是國家的戰略要求,研究院將繼續協同核電裝備製造業,為我國核電“走出去”保駕護航。

獲獎企業: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西氣東輸管道分公司

獲獎理由:2009年起,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西氣東輸管道分公司就開始承擔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牽頭引領20MW級高速直聯變頻電驅壓縮機組、30MW級燃氣輪機驅動壓縮機組和高壓大口徑全焊接球閥三大裝備國產化工作。自此,開始為“能源大動脈”的裝備國產化道路上砥礪前行。目前,相關國產化設備在國內天然氣管道和其他相關領域應用已近千台套,已經基本實現替代進口,直接節約管道建設投資近20億元!帶動國內裝備製造企業上下游協同發展,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相關成果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次,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三等獎各1次。

第五屆(2017)中國能源裝備領軍企業

2017 中國能源裝備(智電網)領軍企業

獲獎企業:南京南瑞集團公司

獲獎理由:連續十五屆進入中國軟體企業百強,連續十一屆成為中國十大創新軟體企業,獲中國軟體和資訊服務業十大領軍企業、電子百強30年創新發展領軍企業,位列江蘇省百強創新型企業、江蘇製造突出貢獻獎優秀企業第一名。開展重大專項研究,加快產學研對接和成果轉化,並在多個領域多個維度上實現了產業突破。

2017 中國能源裝備(空分)領軍企業

獲獎企業:杭州杭氧股份有限公司

獲獎理由:作為目前全球最大的空氣分離設備製造企業,2017年3月15日,杭氧為神華寧煤製造的首套國產十萬等級特大型空分設備一次開車成功,產出合格氧、氮產品;8月25日,6套空分設備全部投入運行,4套通過滿負荷測試,成為世界上同規模在運行能耗最低的空分設備。在空分設備不斷進步的同時,杭氧在石化設備製造領域的多項產品都填補國內空白,打破了國外公司在該市場上的壟斷,為國家降低了大量投資成本。

2017 中國能源裝備(多晶矽)領軍企業

獲獎企業:保利協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

獲獎理由:保利協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是全球最大多晶矽生產企業之一,也是全球矽片產能最大的企業,在規模、品質、成本、能耗、技術、市場佔有率等方面均處於全球領先水準。通過11年的跨越式發展,累計共生產高純多晶矽原料35.5萬噸,累計生產並銷售矽片65.5吉瓦。保利協鑫注重科技進步,不斷引領著光伏前沿科技。

2017 中國能源裝備(特高壓輸配電)領軍企業

獲獎企業:中國西電集團公司

獲獎理由:中國西電集團公司是我國最具規模、成套能力最強的高壓、超高壓、特高壓交直流輸配電成套設備和其他電工產品的生產製造基地,打破了國外特高壓輸電設備關鍵技術壟斷格局,在國內率先研發了800kV、1100kV、±800kV、±1100kV特高壓交直流輸電重大成套設備,承擔著促進我國輸配電裝備技術進步和為國家重點工程項目提供關鍵設備的重任。

2017 中國能源裝備(關鍵材料)領軍企業

獲獎企業:寶銀特種鋼管有限公司

獲獎理由:作為軍民融合的骨幹企業,寶銀特種鋼管有限公司承擔完成了航空航太、艦艇艦船等國防軍工項目的研製任務。二十多年來,公司擁有24項替代進口的新產品(其中6項達到世界領先水準),取得35項專利,編寫了6項國家標準和5項行業標準,為國家節約150多億的建設資金,更在國際競爭中贏得了民族企業的話語權,為我國國防建設、國家戰略安全的保障作出重大貢獻。

2017 中國能源裝備(閥門)領軍企業

獲獎企業:中核蘇閥科技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獲獎理由:作為國內同行業中認證證書全、品質管制和檢測手段先進的企業,中核蘇閥科技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不斷推進能源裝備技術領先科技發展,在國家重大專項如華龍一號核電,大型先進壓水堆專項積極研發爆破閥、主蒸汽隔離閥等技術並在中國三代核電技術工程中首次應用,為國家能源領域裝備發展做出貢獻。

2017 中國能源裝備(特種電纜)領軍企業

獲獎企業:江蘇上上電纜集團有限公司

獲獎理由:從行業跟跑者,到行業引領者,50年來,江蘇上上電纜集團有限公司堅守主業、實業實幹。目前,上上擁有國家專利100多項,國家級、省級高新技術產品60多項,30多項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準,處於行業領先地位。自主研製的具有完全智慧財產權的三代核電AP1000殼內電纜填補世界空白,技術國際領先,推動了我國核電纜國產化進程。

2017 中國能源裝備(變壓器)領軍企業

獲獎企業:特變電工股份有限公司

獲獎理由:特變電工股份有限公司是為全球能源事業提供系統解決方案的服務商,是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和中國大型能源裝備製造企業,現已發展成為世界輸變電行業的排頭兵企業,我國大型鋁電子、多晶矽新材料研製出口基地,大型太陽能光伏、風電系統集成商,國內擁有14個製造業工業園,海外建有兩個基地。變壓器年產量達2.6億kVA,位居世界第一位,光伏EPC總量排名全球第一。

2017 中國能源裝備(電力絕緣子)領軍企業

獲獎企業:江蘇神馬電力股份有限公司

獲獎理由:從橡膠密封件到變電站複合絕緣子,從線路複合絕緣子到配電線路複合橫擔……作為中國創新能力1000強企業,江蘇神馬電力股份有限公司通過技術創新提供解決方案,先後研發出填補國際國內空白的8大類核心產品,為全球電力行業創造了巨大價值。

2017 中國能源裝備(清潔供暖設備)領軍企業

獲獎企業:北京老萬清潔供暖設備有限責任公司

獲獎理由:北京老萬清潔供暖設備有限責任公司是國內專業從事高效環保清潔供暖設備研發、生產和銷售的清潔能源裝備企業,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40多項。30多年來,公司始終站在清潔供暖技術研發的前沿,建立了國內第一個清潔技術實驗室,在國內率先研發推出節能環保型清潔燃煤爐具,成為新形勢下清潔能源裝備的領軍企業。

第五屆(2017)中國能源裝備十大卓越性能產品

獲獎產品:核電站數位化儀控系統—和睦系統

研製單位:北京廣利核系統工程有限公司

獲獎理由:2010年10月,我國首個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核級DCS通用平臺——“和睦系統”對外發佈,實現了核電站“神經中樞”的中國創造,也使我國成為全球少數幾個掌握該技術的國家之一。“和睦系統”已在9個新項目中得到應用,帶動了行業整體技術水準的提升,保證了核電項目建設的工期和品質,為我國核電建設節約資金近三十億元。目前,已先後通過功能安全認證機構德國TÜV和ISTec,以及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等多個國外權威認證機構的評審和認證,拿到進軍國際市場通行證。

獲獎產品:複合橋塞

研製單位:中石化江漢石油工程有限公司

獲獎理由:通過多個配套技術攻關,實現了泵送複合材料橋塞與多級射孔聯作分段封隔技術的完全國產化,形成了國產橋塞製備、電纜傳輸水力泵送井下工具串施工、橋塞與多級射孔聯作、無火藥電纜橋塞坐封、連續油管水準井橋塞鑽除5項核心技術,在江漢油田本部、新疆西北油田重慶涪陵葉岩氣產能建設示範區等油氣田進行分層試油、暫堵井筒換井口裝置、分段壓裂作業,總共應用超過300口井(4000餘隻)。出口至北美等地區共計7550餘隻,創效約1.5億元。成果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國內相關技術工程服務費用從2010年的約50萬元/段迅速降低到目前的16萬元/段,其中複合材料橋塞價格由10萬元/只降至2萬元/只。

獲獎產品:渦輪葉片

研製單位:江蘇永瀚特種合金技術有限公司

獲獎理由:高溫部件使用條件惡劣,屬於高值易損部件,之前均為國外供應商壟斷產品。江蘇永瀚的渦輪葉片性能完全達到國際燃氣輪機使用指標,國產化後將打破國際壟斷,為中國燃氣輪機提供質好價優的高溫部件。目前永瀚已成為中國船舶重工集團,上海電氣,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GE能源,GE瑞士(原Alstom),安薩爾多的燃氣輪機高溫部件合格供應商,並實現產品研發後的批量供貨。為國際F級和E級燃氣輪機提供合格高溫部件。

獲獎產品:高壓大容量柔性直流輸電系統成套關鍵設備

研製單位:南京南瑞繼保電氣有限公司

獲獎理由:高壓大容量柔性直流輸電系統成套關鍵設備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搶佔了世界電力前沿技術制高點。相關技術和裝備成功應用於世界首個舟山五端柔性直流輸電工程,以及上海南匯風電場柔直接入工程、南澳三端柔性直流輸電工程等重點工程,技術的先進性和設備品質的穩定性、可靠性均得到了工程實踐的充分驗證。該成套關鍵設備通過了中國電機工程學會組織的包括9位元院士在內的近60位專家組成鑒定委員會的技術成果鑒定,整體達到國際領先水準,標誌著電力電子技術與電力系統技術“跨界合作”達到新高度。

獲獎產品:大型LNG繞管式換熱器

研製單位:開封空分集團有限公司

獲獎理由:隨著天然氣液化裝置規模的不斷增長,繞管式換熱器作為天然氣液化核心設備,被用於大型陸上天然氣液化工廠和大型LNG-FPSO。為實現該類裝備的國產化,打破國內大型LNG-FPSO液化裝置用繞管式換熱器技術依賴進口的局面,開封空分集團有限公司經過技術攻關,掌握了適合LNG-FPSO的大型LNG繞管式換熱器的核心技術,推進了我國LNG-FPSO自主裝備的國產化進程,具備了實現大型LNG-FPSO繞管式換熱器裝置國產化的條件。

獲獎產品:56英寸-900磅全焊接球閥

研製單位:成都成高閥門股份有限公司

獲獎理由:56英寸-900磅全焊接球閥的研製,有助於天然氣管線建設發展、提升輸送效率和應用比例;提高石油天然氣管道建設和運行效益;降低建設成本;縮短供貨週期50%以上。該成果於2015年10月,完成了由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和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組織的專家鑒定,居國際先進水準;於2016年11月,一次性通過西氣東輸西部管道煙墩壓氣站現場工況下的工業性應用試驗。56"Class900全焊接球閥提升整個管線閥門行業技術水準,突破了國際最高口徑壓力組合的管線球閥極限,填補了國內空白,為中俄OD1422管線的建設奠定了基礎。

獲獎產品:電動汽車充換電系統

研製單位:北京和信瑞通電力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獲獎理由:電動汽車充換電系統系列產品全部採用模組化設計,具有高功率因數、低諧波干擾、高轉換效率、性能穩定等特點,技術先進、性能卓越,適用於不同地區和環境,可滿足目前市場上各種主流新能源汽車的充電需求。目前,和信瑞通充電系統已連續四年成功中標國家電網公司項目,佔據在充換電設施領域的領先市場地位。

獲獎產品:生物質氣化高值化技術

研製單位:合肥德博生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獲獎理由:生物質高值化氣化技術按照生物質內在組分差異進行解耦熱解氣化,生物質中的揮發分轉化成高品質燃氣進行高效發電/供熱/製備天然氣,進行清潔能源供應;固定碳轉化成生物炭進而生產活性炭/炭基肥/化工炭等,應用於水體處理、土壤修復、化肥減量替代等種環保項目,實現不同組分價值最大化利用。該技術衍生成生物質氣化耦合燃煤機組發電、生物質氣化多聯產、生物質氣化合成天然氣等多項原創性技術,擁有相關專利、軟體著作權等智慧財產權80余項,實現近百項國內外專案運營,累計處理生物量100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900萬噸。該技術解決了傳統生物質利用方式存在的經濟效益差、二次污染、產品單一等技術難題。

獲獎產品:“鼎梁牌”生物質顆粒機(9SKLJP系列)

研製單位:安徽鼎梁生物能源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獲獎理由:“鼎梁”生物質顆粒機技術水準是一種將農林廢棄物經粉碎、烘乾、成型等工序,把分散的低密度的能源資源增密成高密度的新型燃料的過程。研發公司採取“公司+農戶”的產業化生產,以農林三剩物為主原料,通過乾燥、粉碎、物理固化、冷卻等工藝,將其生產為生物質固體成型燃料。燃料節能環保,用途廣泛,產品市場前景良好;原材料供應有保障,環保措施得力;投資回報率高,具有較強的抗風險能力。

獲獎產品:新型水煤漿鍋爐

研製單位:青島特利爾環保股份有限公司

獲獎理由:新型水煤漿鍋爐可實現燃料燃燼率≥99%,鍋爐熱能效率88-91%;煙塵排放≤10mg/Nm3;爐內95%以上的脫硫效率,SO2初始生成量小於100mg/Nm3,NOx初始生成量小於100mg/Nm3。爐後脫硫、脫硝等環保設施投資及運行成本大幅降低。各項主要指標已經達到國內同行業領先水準。產品應用於城市供暖燃煤鍋爐超低排放節能環保改造使鍋爐燃料的來源可靠安全,運行費用低。水煤漿推廣將實現環保效應和成本經濟並舉。

第五屆(2017)中國能源裝備十大年度創新品牌

獲獎產品:浮管式水力發電機

研製單位:重慶同利實業有限公司

獲獎理由:浮管式水力發電機組系統是不攔水築壩,直接利用江河、洋流、潮汐、溝渠自然流水動力,發出較高效率電能的最新型平流水發電裝備。特殊的“流體動力學”功效,讓機內水流速度倍增,使水電轉化能力大幅提升;特殊材料選用和製造工藝,讓製造成本明顯降低,綜合性價比顯著提高。該機組發電系統既可離網孤島發電應用,解決小場境的用電問題,也可大規格、大規模時發電併入國家電網。目前產品已經取得歐盟CE、CNAS認證,公司已獲得自營外貿出口權,除國內銷售,已銷往德國、葡萄牙、俄羅斯、紐西蘭、澳大利亞、臺灣等地。

獲獎產品:超聲波脫硫除塵阻止氨逃逸一體化設備

研製單位:廣州中科高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獲獎理由:超聲波霧化脫硫除塵阻止氨逃逸一體化廢氣淨化技術是一種新型脫硫工藝。該系統脫硫效率高達99.95%,並可同步阻止98%的氨逃發生逃逸;適應性強,可廣泛應用於水泥廠、火電廠、陶瓷廠等有大量燃煤煙氣外排的企業;與生產設備及產品無接觸,對生產設備及產品無影響;不產生二次污染,對人體及環境物無影響。同時,該系統運行成本和工程建設成本低,工程建設週期短,提高了用戶脫硫環節的經濟效益。

獲獎產品:電力專用量子通信裝置

研製單位:南京南瑞資訊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獲獎理由:保障電力監控系統的安全穩定,關乎到國家安全。電力專用量子通信裝置(QuantumKeeper-2000)已於2017年4月成功發佈,並通過中國電力科學院的相關 測試。該裝置在能源行業首次實現量子秘鑰分發,實現無條件安全加密通信;在國內首次實現基於量子秘鑰的電力專用加密技術;並首次應用快速偏振回饋技術,克服光纜舞動對光子偏振態的影響,實現電力架空光纜環境下量子通信系統穩定成碼,為量子通信技術進入電力系統打下扎實基礎。該設備已在安徽電力量子示範網路和江蘇南京量子通信示範網路建設中已投入實際應用,目前在兩個示範網路中穩定運行。

獲獎產品:利用液化天然氣冷能的空分裝置

研製單位:四川空分設備(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獲獎理由:2015年1月16日,國內首套採用中海油與四川空分聯合申請專利的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LNG冷能空分裝置——中海油寧波LNG冷能空分項目一次開車成功,打破了外國公司的技術壟斷,將為國內LNG冷能的高效利用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該項目是中海油和四川空分首套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冷能空分項目,其工藝包和關鍵設備——空分冷箱、LNG冷箱、乙二醇換熱器等均由四川空分提供。專案採用冷能空分自主專利技術,用迴圈氮氣吸收LNG的低溫端冷量、乙二醇水溶液吸收LNG的高溫端冷量可實現空分運行機組小型化,運行耗電降低約56%,工藝耗水降低99%以上。

獲獎產品:華龍一號核電主蒸汽隔離閥

研製單位:中核蘇閥科技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獲獎理由:中核蘇閥科技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研製出DN800核二級主蒸汽隔離閥樣機,解決了核電主蒸汽隔離閥國產化過程中的關鍵技術和能力瓶頸,從設計方法、製造工藝、檢測手段、鑒定方法、標準和規範體系等環節全面掌握核電主蒸汽隔離閥技術,具備核電主蒸汽隔離閥的設計、製造和試驗能力,並形成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核電主蒸汽隔離閥技術成果。該成果填補了國內空白,主要性能可覆蓋CAP1000/ACP1000/ACPR1000主蒸汽隔離閥,達到了國際同類產品先進水準,為CAP1400主蒸汽隔離閥研發打下良好基礎。

獲獎產品:MSTM-170 整體式全同步螺栓拉伸機

研製單位:北京雷蒙賽博機電技術有限公司

獲獎理由:針對“華龍一號”反應堆壓力容器所需的載荷/空間比大,螺栓栽入/旋出精度要求高,關鍵路徑上的時間價值極高和輻射工作環境等特殊設計要求,北京雷蒙賽博機電技術有限公司聯合中國核電工程公司成功研發了適用于”華龍一號“的首台MSTM-170整體式全同步螺栓拉伸機,並順利通過國家級專家產品鑒定試驗。該產品同時實現了多項世界領先的技術創新,獲得了行業高度認可。

獲獎產品:多晶黑矽PERC基礎工藝

研製單位:協鑫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獲獎理由:太陽能電池元件產品的降本增效是早日實現光伏發電平價上網的必經之路。協鑫集成充採用低成本金剛線切割多晶矽片,研發並量產成功高效多晶黑矽PERC電池。該產品最新電池量產平均轉換效率達到20.4%,全檔位元效率製備的組件主檔位元功率達到290W,已形成了900MW的黑矽PERC高效電池產能。該產品具有電池轉化效率高、電池生產成本低、元件功率高、產品技術集成度高等特點。

獲獎產品:MYSE系列海上風機

研製單位:明陽智慧能源集團股份公司

獲獎理由:為滿足市場對海上大兆瓦機組的需求,明陽利用8年專門研發了MySE系列大容量半直驅機組。MySE海上風機系列產品具備技術成熟和成本領先的顯著優勢,形成了高端製造生態和精益製造體系;同時,採用大資料和智慧風電場資產管理平臺,進行數位化、精細化、標準化和智慧化的運行管理,為客戶提供無人值守的智慧化風電場,為低風速和無電價補貼時代提供了創新普惠的解決方案。

獲獎產品:因能“零碳小屋”

研製單位:保定英利分散式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獲獎理由:英利因能“零碳小屋”是集光伏發電、智慧儲能、空氣能應用等功能於一體的能源綜合利用樣板間,是一款以因能家用光伏發電並網儲能系統為基礎,將光伏發電、能量存儲、空氣能應用、垃圾回收處理等功能整合在一起,實現能源綜合高效利用的家用能源管理系統。在能源綜合利用方面,引入空氣能熱泵等,讓家庭供暖、製冷不再燒煤,有效實現節能減排;同時應用淨水器、空氣淨化器等日常生活用品,在實現能源綜合利用的同時,向人們傳遞健康環保的生活理念與方式。

獲獎產品:火電儲能聯合調頻技術

研製單位:北京睿能世紀科技有限公司

獲獎理由:睿能世紀在全球首創的火電儲能聯合調頻技術可充分發揮火電機組與儲能系統的各自優勢:利用火電機組作為穩定可持續電源,為系統整體長期、穩定運行提供基礎能量支撐;利用儲能系統作為快速能量存儲釋放單元,滿足電網調頻對快速精確調節的需求。本技術能為電網提供更加高效和高品質的新型調頻資源,既解決了傳統火電機組調節速率慢、折返延遲和誤差大的缺點;又彌補了儲能系統由於能量有限增加電網調度難度的劣勢。對於發電企業而言,本技術可使發電機組在保持最低速率的同時快速投運調頻模式,大幅降低機組磨損,增加機組運行安全性,同時為機組帶來收益。

備註:獎項內排名不分先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