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美國只有蘋果一家手機製造商嗎?為什麼很少見美國其他品牌?

韓國除了三星還有LG等品牌, 中國手機品牌更是多之又多。 但是大家誰知道美國還生產什麼品牌的手機, 性能怎麼樣, 使用什麼系統?那麼美國只有蘋果一家手機製造商嗎?為什麼很少見美國生產的其他品牌的手機?讓我們看看網友觀點。

乘風逐浪:

摩托羅拉, 黑莓(加拿大的), 微軟, 穀歌均有手機;摩托羅拉用的是安卓, 後面盈利能力不足的情況下, 賣給了聯想;黑莓有自己的系統, 911事件成就了黑莓潮, 最後賣給了TCL;微軟的手機又LUMIA, 但是半死不活, 應用少, 更新慢, 很多人的QQ和微信已經幾年沒更新了, 不是客戶不更新, 而是平臺沒動作;穀歌之前有自己的子品牌nexus一直是代工, 有HTC/三星/LG, 後來跟LG談崩了, 華為代工過。 蘋果是被國內用熱起來的, 不是美國, 美國那邊喜歡鍵盤俠, 有一段時間很喜歡用黑莓, 我們看著都難受。 至於微軟和NEXUS都有人用, 國內沒看到或者說影響,

就是穀歌被閹割了的原因。

MLTech:

目前全球知名的智慧手機廠商其實並不多, 背後有兩方面的原因:

1、智慧手機行業目前競爭非常激烈, 份額很大的廠商並不多。

2、我們對於手機品牌的認知存在缺陷, 大腦不善於處理大量的資料, 但善於記住排行第一的品牌。

在美國除了蘋果, 還有微軟、谷歌、黑莓等一些手機品牌。 嚴格意義上來講, 蘋果不是一家製造商, 其產品大多是代工而來, 不過一般也會叫做蘋果是個手機廠商, 這樣更好理解。

注:多謝網友提醒, 這裡補充下, 黑莓是加拿大公司, 在不同區域都註冊了品牌商標。

問答中提及了中國手機品牌較多這樣的說法, 多的背後其實是一件挺悲催的事情。

手機行業當中, 國外企業掌握了非常核心的幾個節點, 硬體的有晶片、螢幕、攝像頭等, 軟體層面有作業系統。 國內手機很多採用類似組裝的方式, 單純硬體的利潤並不高。 不恰當的講, 幹的是別人不願意做的事情。 好在可以對系統進行一些修改, 形成自身的特色, 也會集成更多的服務,

或者成為其他服務的管道, 進而獲取更多的收益。 不過這些產品在國外市場就會比較尷尬, 因為相關消費者更認同谷歌的全家桶。

蘋果拿走了智慧手機大部分利潤, 這和其產品的策略離不開關係。 當年蘋果提出iPod, 除了製作了一個MP3, 更是顛覆了音樂行業。 蘋果推出iPhone, 意在融進更多的行業, 產生更多的價值。 對比來看國內的手機企業, 華為的產品雖然對比蘋果比較多, 不過整體路子更像三星;小米已經從手機廠商變成了一家零售巨頭。 單單靠通過高級組裝來實現硬體盈利的企業並不多見。

手機行業早已經不是單純賣手機的年代, 相關企業看重的更多是這個人人都需要的產品背後的價值。 期待在下一個電子產品變革時期,

國內廠商可以掌握更多的主動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