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湯陰縣羑裡城:千人誦《周易》古禮祭先賢

□記者 郭 凡 文/圖

9月21日, 在湯陰縣羑裡城廣場上, 2017海峽兩岸周易文化論壇暨第28屆周易與現代化國際討論會在這裡隆重開幕, 本次大會是由安陽市人民政府、河南省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主辦, 由市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市社科聯、湯陰縣人民政府、安陽周易研究會承辦的一次盛會, 大會的主題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弘揚周易文化科學精神”。 來自海峽兩岸及海外的2000多名易學專家、學者和中華兩岸文教經貿交流促進會商貿考察團參加了開幕式。

當日9時50分許, 隨著鑼聲響起, 此次盛會拉開了帷幕。

湯陰縣職教中心的1000名師生身著古裝, 圍成兩個八卦陣, 現場誦讀了《周易八卦賦》。 誦讀完畢後, 一場傳統古禮祭祀儀式正式開始, 14名身穿古裝的祭祀人員在羑裡城前, 在贊禮官的引導下, 受禮者正裝肅立, 上香、祭酒、誦讀祭文, 表達對周文王的崇高敬意。 隨後, 與會嘉賓來到羑裡城內的周文王塑像前舉行了“丁酉年祭祀周文王大典”, 在莊嚴肅穆的氣氛中, 來自社會各界的周易文化傳承人滿懷對周文王的敬仰之情, 向文王塑像行鞠躬禮, 並依次上前淨手焚香, 敬獻花籃。

據瞭解, 今年是安陽市人民政府和河南省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首次作為該論壇的主辦單位, 為進一步把我市打造成為世界的易學之都、世界易學研究中心、推廣中心、教育中心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易經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源, 在大陸和臺灣廣受推崇, 是兩岸同胞共同的寶貴精神財富。 海峽兩岸周易文化論壇的連續舉辦吸引了兩岸專家學者積極參與, 充分說明兩岸各界專家學者對周易文化研究的認可和重視, 更加體現出兩岸同根、文化同源的血脈親情。

“周易文化是不可複製的重要文化遺產, 周易經傳也因飽含深刻的憂患意識, 成為鍛煉華夏精英的經典。 ”國際易聯榮譽會長、臺灣著名周易學者朱高正在發言中說, 安陽已連續成功舉辦了6屆海峽兩岸周易文化論壇、28屆周易與現代化國際討論會, 這是改革開放以來舉辦最早、持續最久、影響最大的易學研討會,

已成為溝通兩岸各界各領域交流合作的橋樑。

河南省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主任薛雲偉表示, 海峽兩岸易學專家學者雲集周易的發源地羑裡城, 以“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弘揚周易文化科學精神”為主題, 展開論易, 共商兩岸之發展, 共敘兩岸之親情。 真誠希望兩岸同胞攜起手來, 為兩岸經濟、文化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據悉, 本次大會期間, 還要舉辦安台經貿合作專案發佈暨專案洽談會、2017海峽兩岸周易文化論壇、第28屆周易與現代化國際討論會、《羑裡春秋》大型豫劇表演、周易書法筆會、海峽兩岸周易書畫展暨周易文化旅遊專線產品展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