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尺度太大被整改、延緩上線一個多月,《無間道》也難逃政策監管

近年來網生內容迅速發展, 網路劇、網大、網綜、直播等新興視頻內容形態無論是規模還是數量都得到迅猛增長。 對於網路劇而言, 2016年可以用“豐收年”來形容, 多部網劇接連大火, 掀起一輪接一輪的追劇熱潮。

據統計, 2016年全網共上線184部網劇, 全年點擊量為5000億次, 用戶付費117億元, 播放量破20億的網劇達到六部。 其中《老九門》、《最好的我們》、《餘罪》、《鬼吹燈之精絕古城》、《如果蝸牛有愛情》等劇集更是實現了播放量和口碑的雙豐收, 進一步推動了網路劇市場的發展。

隨著網路劇市場規模的擴大, 以及市場競爭日趨激烈, 使得更多的公司、團隊湧入該市場, 部分製作方在進行網路劇製作時也日益精良、走心, 進而推出了不少精品頭部內容;但與此同時還有不少製作方純粹是為了“撈錢”、追求大眾的關注度, 不但不沉下心做內容, 反而一味的蹭IP、蹭熱度、跟風熱門劇, 導致網路劇市場題材同質化嚴重,

劇集品質參差不齊等。 更有甚者, 利用網路劇播出平臺的特殊性, 企圖通過打色情、低俗等“擦邊球”的手段博眼球。

尺度太大被整改, “走心劇”也難逃政策監管

近年來, 市場已經證明, 經過2015、2016年的野蠻生長後, 目前來看, 內容和製作才是網路劇市場競爭的核心力量, 只有精品頭部內容才能獲得資本、平臺以及觀眾認可。 同時相關監管部門對於網路劇、網路大電影等網生內容的監管政策逐漸收緊, 監管力度日趨嚴格, 2017年的網路劇市場勢必會迎來新一輪的洗牌。

此前, 因為播出平臺的原因, 相關部門對於網路劇的審查並不像電視劇那麼嚴格, 在電視劇裡展示不了的內容在網站平臺播出時卻不受限制,

因此一些網路劇的尺度比較大, 不乏暴露、色情、暴力、低俗等元素的劇情和畫面。 但從2016年年初開始, 國家開始逐漸頒發了一些關於網生內容監管的條例和法律。

此前, 一些尺度較大的網路劇在上線和播出的時候也已經受到了影響, 《太子妃升職記》、《餘罪》、《心理罪》、《暗黑者》等多部網路劇接連因為題材、尺度等原因違背相關政策而被下架。

據相關人士爆料, 近期於愛奇藝播出的網路劇《無間道》第二季, 也疑似因為劇集尺度太大, 在更新的時受到影響。

《無間道》第一季於2016年12月21日在愛奇藝上線, 延續了電影版《無間道》精華的同時,

加入了全新的故事, 並由羅仲謙、朱銳、蘇麗珊、羅嘉良、廖碧兒、劉松仁參與主演, 一經上線便吸引了眾多的觀眾。 但是作為一部警匪劇, 難免會有一些大尺度的裸露、暴力、色情等劇情, 主演之一朱銳便憑藉身材、演技等晉升為“宅男殺手”。

目前《無間道》第二季已經上線,但是顯然經過了重新剪輯,據悉多數大尺度的香豔鏡頭都被剪掉了,雖然是為了符合政策,但重新剪輯的劇情還是給大家的觀劇造成了不少的影響。太多鏡頭的刪除,除了導致劇情上的銜接不順外,還使得很多畫面好似各種大頭貼,影響畫面的美感。

除去一些不符合政策的大尺度畫面而言,《無間道》其實是一部非常走心的網路劇,製作的各個方面相較於電影也毫不遜色。作為經典電影《無間道》的延續,該劇由TVB三屆視帝羅嘉良出演劇中的大反派韓朗、資深老戲骨劉松仁飾演感性黑道老大、而電影《無間道》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曾志偉,也會在劇中客串當年的黑道大哥“韓琛”。

此外,該劇邀請了金牌監製梁家樹先生擔任總監製,電影版《無間道》導演劉偉強先生擔任總顧問;該劇的導演洪金潑和梁國斌更是深諳警匪題材劇作的節奏和敘事結構;該劇的總編審歐冠英曾打造許多膾炙人口警匪劇集。此外,還有曾負責《捉妖記》、《龍門飛甲》、《滿城盡帶黃金甲》等服裝指導奚仲文先生指導該劇服裝,周潤發御用化妝師雷淑賢任化妝指導,在服化道方面不僅延續了電影風格,還更具特色。

此外,為了保證劇集有電影級別的畫面質感,《無間道》大量使用了實景拍攝,碾轉香港、泰國、深圳三地進行取景,其中以香港為主要場景,使得劇集更顯原汁原味。網友對於該劇也給予了很好的評價,《無間道》催更事件也證明了觀眾對於該劇的認可和期待。

有網友評價說,“超級網劇《無間道》在影版十五周年之際順勢而來,其品質不僅在網劇市場樹立了新標杆,也成為警匪題材作品中的新高峰。”

政策監管日益嚴格,“精品內容”成網路劇市場領頭羊

但就算如此,據傳《無間道》第三季的更新也會受到影響。雖然官方已經公佈了將於3月22日上線,但不知道經過政策的“洗禮”後,該劇集會是什麼畫風呢?是不是也會有許多的大頭娃娃畫面?

值得注意的,對於整個影視劇行業來說,《無間道》並不是第一部經整改的劇集,在此之前,電視劇《武媚娘傳奇》也曾因為劇中女演員的服飾太過於裸露等原因而經重新剪輯,重新上線的劇集同樣有很多大頭娃娃的畫面。另外,當初靈異類電視劇大火之後,相關部門還頒出了“建國之後妖精不能成精”的規定,使得螢幕上各種“妖魔鬼怪”題材的影視劇大幅度減少。

所以,此次《無間道》的整改無非是撞在了網劇政策改革的風口上,對於日漸繁榮的網路劇市場而言,其播放平臺的“特殊性”會逐漸被淡化,其監管力度和審核標準會日益朝電視劇市場看齊,並且相關政策已經在逐漸落實。

2016年年底,廣電總局聶辰席局長曾在在主旨演講中明確指出,“要按照網上網下導向管理,‘一個標準、一把尺子’的要求,構建網上網下同心圓。明確提出未來網劇審查標準將與電視臺一致,電視不能播什麼,網路也不行。” 之後,總局頒出的明文規定“網劇、網大、網綜等網生內容實行備案登記制,並由視頻網站統一蓋章報送省局備案”,坐實了這一政策的落實。緊接著3月1日,《電影產業促進法》的實施也給網生內容市場加了諸多限制。

雖然相關監管力度的收緊對於網路劇的題材、類型的有了很多的限制,但是對於影視劇的發展也有很多好處。據統計,在網劇觀眾中,30歲以下的年輕人接近半成,其中19歲以下的觀眾占比19%,網劇觀眾呈現出年輕化趨勢。而當前網劇市場略顯混亂,一些無論是劇名還是封面海報都在打“擦邊球”,涉及不健康的內容的網路劇,顯然不適合青少年進行觀看和傳播。相關法律的制定,反而會促使相關人員摒棄各種博眼球的手段,轉而專攻內容,促進網路劇品質的發展。

不過在此政策下,也有業內人士擔心在審查標準一致的情況下,網劇和電視劇的內容會趨同化的問題。有相關人士表示,審查標準的一致和內容的趨同是兩碼事,網生內容與電視平臺的內容相比,此前除了大尺度以外,其實還具有更加青春、更快節奏、強情節等優勢,在法律底線之內,仍然可以有很大的創新空間。

而對於特殊題材的劇集,在底線內合理發揮也會得到大眾的認可,比如去年同樣是警匪題材的電影《湄公河行動》,沒有過多的大尺度、“神技能”……,在監管同樣嚴格的情況下,靠著電影的品質和演員的演技,也獲得了票房和口碑的雙豐收。因此對於網路劇之後的發展而言,只要是劇情好、演技過關、製作精良,就算沒有大尺度鏡頭也是能夠“圈粉”的。

目前《無間道》第二季已經上線,但是顯然經過了重新剪輯,據悉多數大尺度的香豔鏡頭都被剪掉了,雖然是為了符合政策,但重新剪輯的劇情還是給大家的觀劇造成了不少的影響。太多鏡頭的刪除,除了導致劇情上的銜接不順外,還使得很多畫面好似各種大頭貼,影響畫面的美感。

除去一些不符合政策的大尺度畫面而言,《無間道》其實是一部非常走心的網路劇,製作的各個方面相較於電影也毫不遜色。作為經典電影《無間道》的延續,該劇由TVB三屆視帝羅嘉良出演劇中的大反派韓朗、資深老戲骨劉松仁飾演感性黑道老大、而電影《無間道》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曾志偉,也會在劇中客串當年的黑道大哥“韓琛”。

此外,該劇邀請了金牌監製梁家樹先生擔任總監製,電影版《無間道》導演劉偉強先生擔任總顧問;該劇的導演洪金潑和梁國斌更是深諳警匪題材劇作的節奏和敘事結構;該劇的總編審歐冠英曾打造許多膾炙人口警匪劇集。此外,還有曾負責《捉妖記》、《龍門飛甲》、《滿城盡帶黃金甲》等服裝指導奚仲文先生指導該劇服裝,周潤發御用化妝師雷淑賢任化妝指導,在服化道方面不僅延續了電影風格,還更具特色。

此外,為了保證劇集有電影級別的畫面質感,《無間道》大量使用了實景拍攝,碾轉香港、泰國、深圳三地進行取景,其中以香港為主要場景,使得劇集更顯原汁原味。網友對於該劇也給予了很好的評價,《無間道》催更事件也證明了觀眾對於該劇的認可和期待。

有網友評價說,“超級網劇《無間道》在影版十五周年之際順勢而來,其品質不僅在網劇市場樹立了新標杆,也成為警匪題材作品中的新高峰。”

政策監管日益嚴格,“精品內容”成網路劇市場領頭羊

但就算如此,據傳《無間道》第三季的更新也會受到影響。雖然官方已經公佈了將於3月22日上線,但不知道經過政策的“洗禮”後,該劇集會是什麼畫風呢?是不是也會有許多的大頭娃娃畫面?

值得注意的,對於整個影視劇行業來說,《無間道》並不是第一部經整改的劇集,在此之前,電視劇《武媚娘傳奇》也曾因為劇中女演員的服飾太過於裸露等原因而經重新剪輯,重新上線的劇集同樣有很多大頭娃娃的畫面。另外,當初靈異類電視劇大火之後,相關部門還頒出了“建國之後妖精不能成精”的規定,使得螢幕上各種“妖魔鬼怪”題材的影視劇大幅度減少。

所以,此次《無間道》的整改無非是撞在了網劇政策改革的風口上,對於日漸繁榮的網路劇市場而言,其播放平臺的“特殊性”會逐漸被淡化,其監管力度和審核標準會日益朝電視劇市場看齊,並且相關政策已經在逐漸落實。

2016年年底,廣電總局聶辰席局長曾在在主旨演講中明確指出,“要按照網上網下導向管理,‘一個標準、一把尺子’的要求,構建網上網下同心圓。明確提出未來網劇審查標準將與電視臺一致,電視不能播什麼,網路也不行。” 之後,總局頒出的明文規定“網劇、網大、網綜等網生內容實行備案登記制,並由視頻網站統一蓋章報送省局備案”,坐實了這一政策的落實。緊接著3月1日,《電影產業促進法》的實施也給網生內容市場加了諸多限制。

雖然相關監管力度的收緊對於網路劇的題材、類型的有了很多的限制,但是對於影視劇的發展也有很多好處。據統計,在網劇觀眾中,30歲以下的年輕人接近半成,其中19歲以下的觀眾占比19%,網劇觀眾呈現出年輕化趨勢。而當前網劇市場略顯混亂,一些無論是劇名還是封面海報都在打“擦邊球”,涉及不健康的內容的網路劇,顯然不適合青少年進行觀看和傳播。相關法律的制定,反而會促使相關人員摒棄各種博眼球的手段,轉而專攻內容,促進網路劇品質的發展。

不過在此政策下,也有業內人士擔心在審查標準一致的情況下,網劇和電視劇的內容會趨同化的問題。有相關人士表示,審查標準的一致和內容的趨同是兩碼事,網生內容與電視平臺的內容相比,此前除了大尺度以外,其實還具有更加青春、更快節奏、強情節等優勢,在法律底線之內,仍然可以有很大的創新空間。

而對於特殊題材的劇集,在底線內合理發揮也會得到大眾的認可,比如去年同樣是警匪題材的電影《湄公河行動》,沒有過多的大尺度、“神技能”……,在監管同樣嚴格的情況下,靠著電影的品質和演員的演技,也獲得了票房和口碑的雙豐收。因此對於網路劇之後的發展而言,只要是劇情好、演技過關、製作精良,就算沒有大尺度鏡頭也是能夠“圈粉”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