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傳統文化|通過瞭解傳統技藝來感受古人生活的閒情雅意

↗ 點擊上方“中國教師”關注我們

如果說古人對宇宙和人生的思辨凝練于那些超越時代生命力的典籍中的話, 那麼千百年來,

古人的生活情趣、閒情雅意則被嵌入形式繁多的傳統技藝。

傳統技藝, 指的是長期存在于傳統生活, 通過長時間反復演練後習得和掌握的富於技巧性的遊戲、手藝、工藝或藝術等內容。 它是我國古代先民在長期生活過程中時代傳承和相沿成習的內容之一。 如果以從事的主體而論, 有兒童和成人的區別、男人和女人的不同、庶民和士人的差異;如果以宗旨目的而論, 有的純為娛樂, 有的陶冶性情, 有的偏重實用。

感受古典美, 發現傳統美, 是每一位傳統文化學習者的初衷。 而親近和瞭解傳統技藝, 則為學習者打開另一扇方便之門。 門裡的先民不再正襟危坐、指點江山, 或騎竹馬而來, 或輕撫琴弦, 或二人靜默不語相對博弈,

或三五結群鬥茶吃酒, 可知可感, 栩栩如生。 更為重要的是, 在今人看來, 古人的典雅生活並未全然失色, 或許可以從中採擷一抹顏色來裝點當今的日常生活。 天地有大美, 有時不妨借古人的一雙慧眼陪我們一起去發現。

1

傳統遊戲中的稚子童趣

消遣休閒、調劑身心的遊戲古已有之, 雖然對遊戲起源的學說各異, 然而愛玩會玩似乎本就是人的天性。 正如王陽明所說:“大抵童子之情, 樂嬉遊而憚拘檢, 如草木之始萌芽, 舒暢之則條達, 摧撓之則衰痿。 ”

傳統遊戲豐富多樣, 強調“童蒙養正”的古人, 更是把寓教於樂作為遊戲的出發點。 在遊戲中, 孩子的興趣被激發, 能力被鍛煉, 感受快樂的同時開啟了心智。

大體來說, 傳統遊戲主要包括三類內容。

一是體能遊戲, 如騎竹馬、蕩秋千、跳百索、踢毽子、抖空竹等。 這些遊戲直至現在仍然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雖說這些遊戲規則十分簡單, 但要玩得精通, 卻也不容易。 有的遊戲甚至還受到成人的追捧, 如清代有個叫譚俊川的人, 十分擅長踢毽子, 人稱“毽兒譚”。 他一次能踢6000多個, 變換20多套花樣, 由此還專門寫了一本《翔翎指南》, 來介紹踢毽子的各種技術。

二是智能遊戲, 如七巧板、九連環、魯班鎖、華容道等。 在傳統遊戲中, 智慧遊戲是最能體現中國特色的遊戲種類, 如七巧板就源于古代的燕幾。 燕幾是古人招待客人的桌具, 由七個形狀不一的幾案組成, 可根據客人的多少來拼合成不同的形狀。 受此啟發製成的七巧板,

被李約瑟稱為“東方最古老的消遣品之一”。

三是語言遊戲, 如童謠、繞口令、燈謎、歇後語等。 語言遊戲很能體現漢語的妙趣、優雅和精緻, 如源於春秋戰國時期的謎語(最初稱為“廋辭”), 就是一種極富漢語特色的語言遊戲。 “猴子身輕站樹梢”的謎底為“荔枝”, 這是巧用漢語的諧音;“見人就笑”的謎底為“竺”, 則是化用漢字結構的拆解。

傳統遊戲多種多樣, 童趣十足。 同現代遊戲一樣, 這些傳統遊戲可以增添孩子的生活樂趣, 對他們的身心和語言發展起著不可小覷的作用。 而與玩伴的合作、競爭以及玩伴之間的模仿, 更有助於他們社會性的完成。 更重要的是, 通過學玩傳統遊戲, 可以感知古代小朋友的遊戲和生活狀態, 是學習傳統文化的一個法門。

2

傳統遊藝中的庶民樂趣

古代生產力落後, 但物質的貧瘠和條件的落後, 並未讓先民生活得逼仄和晦暗。 相反, 他們時常會借大自然所賜, 佐以一分智慧、一分靈氣和一分襟懷來佈置生活, 在禮俗的約束中行樂趣之道。 經過漫長歲月的積累, 他們想出了十分多的樂事愉悅他人, 取悅自己。 千百年來, 先人就是這樣靈動而頑強地生活著。

在眾多的傳統遊藝中, 大體可以分為三類內容。

一是競技, 如射箭、賽馬、蹴鞠、拔河、賽龍舟等。 這些內容中的一些專案仍舊活躍在今天的運動會上, 只是古今略有差異, 如唐代的拔河就與今天迥異。 據《封氏聞見記》的記載:唐代的拔河主要是用小繩索數百條地分別系於大麻絙兩端, 拔河者將小繩索掛於胸前,雙手挽住麻絙用力,參加者多時可達千人。

二是雜藝,如雜技、戲法和各種鬥戲。這類活動有的是觀賞他人表演,如口技、頂碗、吞刀吐火以及動物表演(傳統猴戲、馬戲等);有的是自己參與其中,如鬥雞、鬥牛、鬥蟋蟀。古代民間鬥戲之風盛行,甚至唐朝皇帝還一度專設雞坊以供鬥雞。李白也曾有關於鬥雞的詩句:“路逢鬥雞者,冠蓋何輝赫。鼻息幹虹霓,行人皆怵惕。”當然,時至今日,儘管鬥戲仍舊不斷上演,但這種傷害動物以及具有賭博意味的遊戲已經很有爭議了。

三是生活技藝,包括服飾、飲食和民居等製作的相關技藝內容。遠古時期,物質生活只能簡單地滿足人們的生理需要,但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開始趨於多樣化,自覺的美的意識逐漸凸顯。例如,飲食出現了各大菜系,開始講究配料、刀法、火候和造型,與之伴生的節日、節氣、食俗十分豐富。“冬至餛飩夏至面,逢年過節吃餃子”,就蘊含著諸多生活技藝。雖然各地區、各民族的飲食習慣和風俗不盡相同,但今天我們感受到的日常樂趣,很多是過去先民智慧的總結。

3

傳統技藝中的文人雅趣

古代士庶有別。士族大家代代積累,擁有深厚的修養和知識,是社會文化的象徵。維護文化和知識上的地位和權力,也是他們抗衡世俗的一種依憑,表現在傳統技藝上,便是雅俗有別。最能體現文人雅趣的,莫過於被稱為“文人四有”的“琴、棋、書、畫”這四件雅事。

一是琴,主要是古琴,也包括其他樂器。如相傳東漢時期著名文士蔡邕除了一張焦尾琴,還有一把柯亭笛。在修煉高超琴技的基礎上,文士們還為古琴注入了豐富的思想內涵和審美情趣,如沐浴、更衣、焚香的撫琴禮儀。此外,更有對撫琴時間和環境的要求,于清風明月之時,或在林石之間、層樓山巔之上,或在高堂淨室、宇廟宮觀之中,達到心神寧靜,才得悠然撫琴。這都是文人雅趣的一種體現。

二是棋,主要指的是圍棋。在對弈上,棋技的高超固然為人所豔羨,然而文士對弈最講求的是“弈德”和“棋風”。如古往今來被人津津樂道的東晉時期謝安、謝玄叔侄的一次對弈。當時,叔侄二人正在對弈,前方突然傳來前秦百萬雄師大兵壓境的消息,平時謝安的棋技不如謝玄,但這一天由於謝玄心神不寧,所以敗給了氣定神閑的謝安。最終叔侄二人取得淝水大捷,不僅成為軍事史上的一段傳奇,也成就了對弈史上的一段佳話。

三是書,指的是書法及其相關技藝。用筆、結字、磨墨、傳拓,這些看似雕蟲小技的技藝在古代文士看來並無輕重之分,因為他們認為從小事中磨煉心性,是做大事的前提和必要條件。古往今來,文人案頭永遠散發著筆墨幽香。他們在書法的筆劃之內、字與字的結構之間,窺探著文化的境界、文人的修養及文雅的趣味。

四是畫,主要指的是中國畫。中國畫同其他各國的繪畫形式迥異,帶有強烈的中國士人體察世界的特點,這與中國傳統文化息息相關。文士在作畫時並不講求“形似”,而是講究“以形寫神”的氣韻和境界,追求“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即作畫者內心對外界的體悟。畫者走筆丹青,要完成的不單單是一幅作品,更有自己對萬物的感受。

總之,古代文人雅士在修煉技藝的過程中,不僅把它們當作一門技藝去習得和掌握,還把這些技藝當作淨化自我、追求更高境界的法器。他們對人生的思考、欣賞和玩味,融在雅致的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中。

4

傳統技能中的匠人志趣

在古代綿長的歲月中,有一類人或一類家族終其一生,傳承幾代僅為一件事,有的為織染,有的為制瓷,有的為雕刻……他們便是一代匠人。屏息靜氣,神思集中,一絲不苟,穿越千年的工匠精神久久不敗,是因為人們對美有永恆的追求。

大體而言,傳統技能可分為三類內容。

一是傳統美術,主要包括繪畫和雕刻兩類,前者如壁畫、唐卡、內畫等,後者如木雕、石雕、玉雕等。“材美工巧”的傳統工藝美術,不僅可以滿足百姓的生活日用,而且寓“美”於“用”,令古人生活得極為精緻。如古代建築中覆蓋簷頭的瓦當,這樣一個小小的建築部件,就有著極為繁複的設計,紋飾題材有山水禽鳥、植物昆蟲等形象。此外,還有“長樂未央”“與天無極”、雲頭紋、幾何形紋、饕餮紋等諸多文字和紋樣,均有吉祥富貴的寓意。

二是傳統手工,包括釀造、燒制、刺繡、織造、冶鑄等,形式極其豐富。諸如貴州茅臺、宜興紫砂、景德鎮瓷器、蘇繡蜀錦,都是其中的典範。以盛行於明清時期的景泰藍為例,任何一件景泰藍作品都要經過制胎、掐絲、點藍、鍍金等十幾道工序方能完成。除了基礎工藝,好的景泰藍作品更是彙集歷史、文化和藝術于一身,新穎奇特,色彩富麗。

三是傳統醫藥,包括以中醫為代表的各民族醫藥技藝,諸如望聞問切的診法、針灸、中醫正骨、推拿等簡單的治法和療法。數千年來,傳統中醫理論幫助炎黃子孫抵抗了數不清的病魔,卻一直以“秘”“神”“玄”著稱。一直以來,中西醫之爭從未停止,兩種醫學體系從文化根基上便決定了它們截然不同的走向。要瞭解中醫,我們必須清楚培養它的文化厚土,這就是中華傳統文化。

綜上,古代藝術形式繁雜多樣,既有雅人深致的陽春白雪,也有雅俗共賞的下里巴人。傳統文化之美,美在各得其所。傳統技藝極富中國特色,體現了國人的智慧,也反映著先民的性格氣質和生活情趣。學習傳統技藝,不僅可以感知古人雅致的生活方式,也是欣賞傳統美的重要途徑。

作者系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編輯、北京師範大學國學經典教育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微信編輯:甯小安

(本文選自《中國教師》總第287期)

(歡迎關注中國教師公眾號 ID zgjszz)

《中國教師》雜誌社官方網站:www.zgjszz.cn

·人大“複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

·《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全文收錄期刊

·萬方資料—數位化期刊群收錄期刊

·龍源期刊網收錄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來源期刊

拔河者將小繩索掛於胸前,雙手挽住麻絙用力,參加者多時可達千人。

二是雜藝,如雜技、戲法和各種鬥戲。這類活動有的是觀賞他人表演,如口技、頂碗、吞刀吐火以及動物表演(傳統猴戲、馬戲等);有的是自己參與其中,如鬥雞、鬥牛、鬥蟋蟀。古代民間鬥戲之風盛行,甚至唐朝皇帝還一度專設雞坊以供鬥雞。李白也曾有關於鬥雞的詩句:“路逢鬥雞者,冠蓋何輝赫。鼻息幹虹霓,行人皆怵惕。”當然,時至今日,儘管鬥戲仍舊不斷上演,但這種傷害動物以及具有賭博意味的遊戲已經很有爭議了。

三是生活技藝,包括服飾、飲食和民居等製作的相關技藝內容。遠古時期,物質生活只能簡單地滿足人們的生理需要,但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開始趨於多樣化,自覺的美的意識逐漸凸顯。例如,飲食出現了各大菜系,開始講究配料、刀法、火候和造型,與之伴生的節日、節氣、食俗十分豐富。“冬至餛飩夏至面,逢年過節吃餃子”,就蘊含著諸多生活技藝。雖然各地區、各民族的飲食習慣和風俗不盡相同,但今天我們感受到的日常樂趣,很多是過去先民智慧的總結。

3

傳統技藝中的文人雅趣

古代士庶有別。士族大家代代積累,擁有深厚的修養和知識,是社會文化的象徵。維護文化和知識上的地位和權力,也是他們抗衡世俗的一種依憑,表現在傳統技藝上,便是雅俗有別。最能體現文人雅趣的,莫過於被稱為“文人四有”的“琴、棋、書、畫”這四件雅事。

一是琴,主要是古琴,也包括其他樂器。如相傳東漢時期著名文士蔡邕除了一張焦尾琴,還有一把柯亭笛。在修煉高超琴技的基礎上,文士們還為古琴注入了豐富的思想內涵和審美情趣,如沐浴、更衣、焚香的撫琴禮儀。此外,更有對撫琴時間和環境的要求,于清風明月之時,或在林石之間、層樓山巔之上,或在高堂淨室、宇廟宮觀之中,達到心神寧靜,才得悠然撫琴。這都是文人雅趣的一種體現。

二是棋,主要指的是圍棋。在對弈上,棋技的高超固然為人所豔羨,然而文士對弈最講求的是“弈德”和“棋風”。如古往今來被人津津樂道的東晉時期謝安、謝玄叔侄的一次對弈。當時,叔侄二人正在對弈,前方突然傳來前秦百萬雄師大兵壓境的消息,平時謝安的棋技不如謝玄,但這一天由於謝玄心神不寧,所以敗給了氣定神閑的謝安。最終叔侄二人取得淝水大捷,不僅成為軍事史上的一段傳奇,也成就了對弈史上的一段佳話。

三是書,指的是書法及其相關技藝。用筆、結字、磨墨、傳拓,這些看似雕蟲小技的技藝在古代文士看來並無輕重之分,因為他們認為從小事中磨煉心性,是做大事的前提和必要條件。古往今來,文人案頭永遠散發著筆墨幽香。他們在書法的筆劃之內、字與字的結構之間,窺探著文化的境界、文人的修養及文雅的趣味。

四是畫,主要指的是中國畫。中國畫同其他各國的繪畫形式迥異,帶有強烈的中國士人體察世界的特點,這與中國傳統文化息息相關。文士在作畫時並不講求“形似”,而是講究“以形寫神”的氣韻和境界,追求“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即作畫者內心對外界的體悟。畫者走筆丹青,要完成的不單單是一幅作品,更有自己對萬物的感受。

總之,古代文人雅士在修煉技藝的過程中,不僅把它們當作一門技藝去習得和掌握,還把這些技藝當作淨化自我、追求更高境界的法器。他們對人生的思考、欣賞和玩味,融在雅致的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中。

4

傳統技能中的匠人志趣

在古代綿長的歲月中,有一類人或一類家族終其一生,傳承幾代僅為一件事,有的為織染,有的為制瓷,有的為雕刻……他們便是一代匠人。屏息靜氣,神思集中,一絲不苟,穿越千年的工匠精神久久不敗,是因為人們對美有永恆的追求。

大體而言,傳統技能可分為三類內容。

一是傳統美術,主要包括繪畫和雕刻兩類,前者如壁畫、唐卡、內畫等,後者如木雕、石雕、玉雕等。“材美工巧”的傳統工藝美術,不僅可以滿足百姓的生活日用,而且寓“美”於“用”,令古人生活得極為精緻。如古代建築中覆蓋簷頭的瓦當,這樣一個小小的建築部件,就有著極為繁複的設計,紋飾題材有山水禽鳥、植物昆蟲等形象。此外,還有“長樂未央”“與天無極”、雲頭紋、幾何形紋、饕餮紋等諸多文字和紋樣,均有吉祥富貴的寓意。

二是傳統手工,包括釀造、燒制、刺繡、織造、冶鑄等,形式極其豐富。諸如貴州茅臺、宜興紫砂、景德鎮瓷器、蘇繡蜀錦,都是其中的典範。以盛行於明清時期的景泰藍為例,任何一件景泰藍作品都要經過制胎、掐絲、點藍、鍍金等十幾道工序方能完成。除了基礎工藝,好的景泰藍作品更是彙集歷史、文化和藝術于一身,新穎奇特,色彩富麗。

三是傳統醫藥,包括以中醫為代表的各民族醫藥技藝,諸如望聞問切的診法、針灸、中醫正骨、推拿等簡單的治法和療法。數千年來,傳統中醫理論幫助炎黃子孫抵抗了數不清的病魔,卻一直以“秘”“神”“玄”著稱。一直以來,中西醫之爭從未停止,兩種醫學體系從文化根基上便決定了它們截然不同的走向。要瞭解中醫,我們必須清楚培養它的文化厚土,這就是中華傳統文化。

綜上,古代藝術形式繁雜多樣,既有雅人深致的陽春白雪,也有雅俗共賞的下里巴人。傳統文化之美,美在各得其所。傳統技藝極富中國特色,體現了國人的智慧,也反映著先民的性格氣質和生活情趣。學習傳統技藝,不僅可以感知古人雅致的生活方式,也是欣賞傳統美的重要途徑。

作者系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編輯、北京師範大學國學經典教育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微信編輯:甯小安

(本文選自《中國教師》總第287期)

(歡迎關注中國教師公眾號 ID zgjszz)

《中國教師》雜誌社官方網站:www.zgjszz.cn

·人大“複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

·《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全文收錄期刊

·萬方資料—數位化期刊群收錄期刊

·龍源期刊網收錄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來源期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