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卓別林居然也會作曲?這些大導演都是被電影事業耽誤的作曲家

原標題:卓別林居然也會作曲?這些大導演都是被電影事業耽誤的作曲家

電影導演與作曲家的合作, 最好的組合莫過於蒂姆·伯頓與丹尼·葉夫曼、宮崎駿與久石讓、克里斯多夫·諾蘭與漢斯·季默(上圖)、史蒂文·斯皮爾伯格與約翰·威廉姆斯。

一位優秀的導演, 搭配一位優秀的作曲家, 兩個人的才華激情碰撞, 相得益彰。

然而這樣的情況畢竟是少數。 如果作曲家不對導演的胃口, 該怎麼辦?有些導演選擇去買自己喜歡的音樂的版權, 而有些導演, 選擇鋪開譜紙, 為自己的電影配樂。

查理·卓別林

有些喜劇演員, 天賦過人, 一個小動作都能讓人捧腹, 但他們的電影又總暗含著一種無盡綿延的憂傷, 讓人沉默。

對我而言, 周星馳是如此, 金凱瑞是如此, 羅賓·威廉姆斯是如此, 查理·卓別林亦是如此。

查理·卓別林是個真正的全能型藝術家, 默片時代的藝術大師。 出身貧苦的他, 做過報童、小夥計、小販、傭人、工人, 簡直可以直接拿去放到狄更斯的書裡做主角。 艱辛之下, 是異于常人的刻苦。

在電影方面的建樹, 自然不需我這個門外漢贅言。 除了自編自導自演之外, 卓別林還曾為自己在1952年的電影作品《舞臺生涯》編舞,

並為自己的多部電影製作配樂, 如《城市之光》、《摩登時代》、《大獨裁者》等等。

電影 《城市之光》 劇照

今天我為大家推薦的是查理·卓別林為他最後一部默片作品《城市之光》所創作的配樂。 影片結尾, 一首 “Reunited”, 流浪漢和賣花女重逢, 莞爾一笑, 賣花女的音樂主題重現,

讓人唏噓無比。

初聽原聲, 很難想像這些曲子是由一位“業餘”作曲家寫出來的。 勿論卓別林的配樂作品在作曲技法上有何獨到之處, 默片時代, 音樂就是電影的一切聲音, 查理·卓別林完全可以稱得上一個真正的電影作曲家。

查理·卓別林

岩井俊二

岩井俊二, 究竟應該如何稱呼他呢……導演、畫家、編劇、作家, 好像都可以。 文藝青年該有的樣子, 他都有。

國內很多媒體提到岩井俊二時, 也多用“清新”、“唯美”之類的詞彙。 可從電影處女作《愛的捆綁》伊始, 岩井俊二就已經告訴了觀眾, 他是一個重口味的人。 在他的作品中, 無論是電影還是小說, 愛都是建立在鮮血上面的。

與岩井俊二大部分電影的基調不同,在配樂上面,他偏向于選擇簡約柔美風格的曲子,很難有強行煽情的音樂段落出現。

《關於莉莉周的一切》中,德彪西數首鋼琴作品的選用、《燕尾蝶》中,由《南海姑娘》發展而來的音樂主題,音樂與畫面形成的強烈反差更增強了電影的感染力。

電影 《燕尾蝶》 劇照

岩井俊二曾說,如果小時候他有機會的話,他可能會成為一個音樂人,而他只在學生時期進行過一些簡單的鋼琴音階練習。

在日後嘗試為自己的電影做配樂時,簡單音型重複和音階式的旋律也成為了其音樂寫作的特點。在《四月物語》中,表現得尤為突出。

音樂會中的岩井俊二

而我比較推薦的,是岩井俊二2012年電影作品《吸血鬼》的原聲大碟 "VAMPURITY"。舒緩的鋼琴和大提琴聲下,男主角取出玻璃瓶,啜飲著鮮血,家中的冰箱裡放著年輕女人的屍體。

電影《吸血鬼》預告片

岩井俊二的配樂作品,並非以技巧見長——這正是他的短處。可沒有人比他更明白他的電影世界應該有什麼樣的音樂了。

電影 《吸血鬼》 海報

湯姆·提克威

《羅拉快跑》、《香水》、《雲圖》,中國觀眾的影單裡都少不了這幾部電影。和岩井俊二相比,湯姆·提克威比較幸運,他從八歲起就開始學習鋼琴,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隨著他對電影的興趣日漸濃厚,他開始欣賞那些能和作曲家密切合作的製片人,也仰慕那些可以自己作曲的導演,但從來沒想過自己作曲。

讓他走上電影作曲家這條不歸路的,還是因為沒錢。因為缺少資金,湯姆·提克威請不起專業的作曲家,只能自己著手創作。

於是從短片“Because"開始,一直到2016年由湯姆·漢克斯主演的電影《國王的全息圖》,湯姆·提克威的名字都一直出現在"Composer"一欄中。

湯姆·提克威作品目錄,可詳細查閱其配樂作品

湯姆·提克威屬於合作式集體創作,採用這種方式的原因可能也是為了彌補專業上的不足。

他從1997年的電影《冬日戀曲》就開始了與Johnny Klimek和Reinhold Heil兩位專業作曲家的合作,即Pale 3.這個三人組一同創作了包括《羅拉快跑》、《香水》和《雲圖》在內的一眾電影配樂。

Pale 3

在此為大家推薦的是電影《香水》原聲中的 "Laura's Murder" 。

低沉的均分節奏音型,加上小提琴聲部尖銳的不協和音程,在電影中有種近乎冷酷的沉著。本·威士肖緩步穿過旅館,殺掉美麗的紅發姑娘去製作他的絕世香水,豎琴撥奏引出人聲,弦樂組的震音噴薄而出,有條不紊,毫無感情。

(此處應有音訊,QQ音樂太難用了,小編已放棄,勉強放首雲圖的原聲)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在每一個男生心裡都有一個西部牛仔,叫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電影《荒野大鏢客》 劇照

從《荒野大鏢客》到《不可饒恕》,雄姿英發的牛仔已入垂暮,溝壑縱橫的臉上,目光卻依然堅定。演員出身,演而優則導,捧著四座奧斯卡小金人,依然兢兢業業,高產而質佳。

電影 《不可饒恕》 海報

1930年出生的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原本想成為一位音樂家。他熱愛爵士樂和鄉村音樂,彈得一手好琴。1958年,在演藝圈摸爬滾打飾演小角色的伊斯特伍德被一位導演攔住,邀他出演電視劇《皮鞭》的主角,因為他長得像個牛仔。

硬漢也有柔情的時候。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從《皮鞭》伊始,就多次在螢幕上展示自己的音樂技藝,成名後,更是拍攝了Charlie Parker的傳記電影《爵士樂手》以及紀錄片《藍調百年之旅》。

電影“Paint Your Wagon” 劇照

2003年之前,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已經多次為自己的電影譜寫音樂,但像《神秘河》這樣完全由他一個人作曲,還是第一次。

從此之後,《百萬美元寶貝》、《父輩的旗幟》、《硫磺島來信》、《換子疑雲》,一直到2016年的《薩利機長》,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經常一手包辦導演、製片、配樂。

電影《薩利機長》 劇照

在此推薦《薩利機長》電影原聲中的“Rescue”。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配樂作品,總給人一種日垂西山的蒼涼感覺,融合傳統與藍調風格的音樂,沉靜內斂,如伊斯特伍德本人,如薩利機長一般波瀾不驚。這樣的人物,不敢正面交往,只能瞻仰背影。

正所謂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這些導演選擇為自己的電影作曲,無非是想把自己的想法通過畫面之外的音樂傳遞出來,電影配樂永遠不能脫離開電影的語境去評價。

限於篇幅,我只能對上述幾位進行簡略記述,其他諸如Alejandro Amenábar、Satyajit Ray與Sally Potter這樣的導演,配樂作品也十分值得聆賞。

他們的作曲技術可能有高低之別,但那份對於電影藝術以及音樂的熱愛,一樣值得尊敬學習。如果你有喜歡的電影音樂,來留言區分享一下吧~

- End -

未經授權 禁止轉載

作者 _ Shawn東蔚 | 圖片來自網路

與岩井俊二大部分電影的基調不同,在配樂上面,他偏向于選擇簡約柔美風格的曲子,很難有強行煽情的音樂段落出現。

《關於莉莉周的一切》中,德彪西數首鋼琴作品的選用、《燕尾蝶》中,由《南海姑娘》發展而來的音樂主題,音樂與畫面形成的強烈反差更增強了電影的感染力。

電影 《燕尾蝶》 劇照

岩井俊二曾說,如果小時候他有機會的話,他可能會成為一個音樂人,而他只在學生時期進行過一些簡單的鋼琴音階練習。

在日後嘗試為自己的電影做配樂時,簡單音型重複和音階式的旋律也成為了其音樂寫作的特點。在《四月物語》中,表現得尤為突出。

音樂會中的岩井俊二

而我比較推薦的,是岩井俊二2012年電影作品《吸血鬼》的原聲大碟 "VAMPURITY"。舒緩的鋼琴和大提琴聲下,男主角取出玻璃瓶,啜飲著鮮血,家中的冰箱裡放著年輕女人的屍體。

電影《吸血鬼》預告片

岩井俊二的配樂作品,並非以技巧見長——這正是他的短處。可沒有人比他更明白他的電影世界應該有什麼樣的音樂了。

電影 《吸血鬼》 海報

湯姆·提克威

《羅拉快跑》、《香水》、《雲圖》,中國觀眾的影單裡都少不了這幾部電影。和岩井俊二相比,湯姆·提克威比較幸運,他從八歲起就開始學習鋼琴,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隨著他對電影的興趣日漸濃厚,他開始欣賞那些能和作曲家密切合作的製片人,也仰慕那些可以自己作曲的導演,但從來沒想過自己作曲。

讓他走上電影作曲家這條不歸路的,還是因為沒錢。因為缺少資金,湯姆·提克威請不起專業的作曲家,只能自己著手創作。

於是從短片“Because"開始,一直到2016年由湯姆·漢克斯主演的電影《國王的全息圖》,湯姆·提克威的名字都一直出現在"Composer"一欄中。

湯姆·提克威作品目錄,可詳細查閱其配樂作品

湯姆·提克威屬於合作式集體創作,採用這種方式的原因可能也是為了彌補專業上的不足。

他從1997年的電影《冬日戀曲》就開始了與Johnny Klimek和Reinhold Heil兩位專業作曲家的合作,即Pale 3.這個三人組一同創作了包括《羅拉快跑》、《香水》和《雲圖》在內的一眾電影配樂。

Pale 3

在此為大家推薦的是電影《香水》原聲中的 "Laura's Murder" 。

低沉的均分節奏音型,加上小提琴聲部尖銳的不協和音程,在電影中有種近乎冷酷的沉著。本·威士肖緩步穿過旅館,殺掉美麗的紅發姑娘去製作他的絕世香水,豎琴撥奏引出人聲,弦樂組的震音噴薄而出,有條不紊,毫無感情。

(此處應有音訊,QQ音樂太難用了,小編已放棄,勉強放首雲圖的原聲)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在每一個男生心裡都有一個西部牛仔,叫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電影《荒野大鏢客》 劇照

從《荒野大鏢客》到《不可饒恕》,雄姿英發的牛仔已入垂暮,溝壑縱橫的臉上,目光卻依然堅定。演員出身,演而優則導,捧著四座奧斯卡小金人,依然兢兢業業,高產而質佳。

電影 《不可饒恕》 海報

1930年出生的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原本想成為一位音樂家。他熱愛爵士樂和鄉村音樂,彈得一手好琴。1958年,在演藝圈摸爬滾打飾演小角色的伊斯特伍德被一位導演攔住,邀他出演電視劇《皮鞭》的主角,因為他長得像個牛仔。

硬漢也有柔情的時候。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從《皮鞭》伊始,就多次在螢幕上展示自己的音樂技藝,成名後,更是拍攝了Charlie Parker的傳記電影《爵士樂手》以及紀錄片《藍調百年之旅》。

電影“Paint Your Wagon” 劇照

2003年之前,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已經多次為自己的電影譜寫音樂,但像《神秘河》這樣完全由他一個人作曲,還是第一次。

從此之後,《百萬美元寶貝》、《父輩的旗幟》、《硫磺島來信》、《換子疑雲》,一直到2016年的《薩利機長》,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經常一手包辦導演、製片、配樂。

電影《薩利機長》 劇照

在此推薦《薩利機長》電影原聲中的“Rescue”。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配樂作品,總給人一種日垂西山的蒼涼感覺,融合傳統與藍調風格的音樂,沉靜內斂,如伊斯特伍德本人,如薩利機長一般波瀾不驚。這樣的人物,不敢正面交往,只能瞻仰背影。

正所謂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這些導演選擇為自己的電影作曲,無非是想把自己的想法通過畫面之外的音樂傳遞出來,電影配樂永遠不能脫離開電影的語境去評價。

限於篇幅,我只能對上述幾位進行簡略記述,其他諸如Alejandro Amenábar、Satyajit Ray與Sally Potter這樣的導演,配樂作品也十分值得聆賞。

他們的作曲技術可能有高低之別,但那份對於電影藝術以及音樂的熱愛,一樣值得尊敬學習。如果你有喜歡的電影音樂,來留言區分享一下吧~

- End -

未經授權 禁止轉載

作者 _ Shawn東蔚 | 圖片來自網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