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他用火藥作畫,美到驚豔世人

蔡國強, 1957年生於福建泉州。 他的藝術表現橫跨繪畫、裝置、錄影及表演藝術等多種媒材, 以大型的火藥爆破藝術和裝置藝術聞名世界, 多次獲得國際藝術大獎和藝術勳章, 1999年成為第一位獲得尼斯雙年展金獅獎的中國藝術家, 2012年獲得世界文化獎繪畫類終身成就獎。

藝術家蔡國強 | 攝影:蔡文悠

火藥,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 在現代社會裡, 常被用來製作武器, 但在蔡國強眼中, 它是最有趣的創作媒介, 它無法掌控, 難以預測, 它引起的爆炸是宇宙的起源, 它讓人思考力量和哲學, 正是火藥的這些特殊之處讓蔡國強能夠在“最高層次的全球話語中”展開他的創作。

我喜歡好玩的, 否則我就不做藝術了

用火藥作為藝術表現手法, 源于蔡國強的童年。 每一次重大場合, 婚喪嫁娶, 都會燃放煙花爆竹, 它們就像城鎮的叫賣者, 宣佈著某些事件的發生。

青春期

2016年

火藥、畫布

| 攝影:趙小意 |

1984年, 為了改變中國當時相對沉悶的藝術文化氛圍, 蔡國強開始使用火藥爆破創作繪畫作品, 這種方式讓他感到自由, 不受任何主義、流派或技術的控制, 似乎是與自己的靈魂對話。

用火藥爆破進行繪畫創作, 就是在空白畫布上鋪設數種火藥, 點燃導火索爆破後, 煙火會在畫布上留下黑褐色等深淺不一的燃燒痕跡, 勾勒出線條和圖案。

沒有我們的外灘 製作現場

2014年

火藥、紙

| 攝影:JJY Photo |

從《為外星人作的計畫》到《觀潮圖》再到《夜櫻》, 從黑色火藥到彩色火藥, 蔡國強不斷刷新著作品的爆破規模和形式, 2007年, 《APEC景觀焰火表演十四幅草圖》以7424萬港元成交, 創下了當時中國當代藝術品拍賣紀錄。

無人的自然:為廣島市當代美術館作的計畫

2008年

火藥、紙、水池

| 攝影:Seiji Toyonaga |

| 廣島市當代美術館提供 |

事實上, 他的室外爆炸計畫給他帶來了更大的名聲。 1993年, 嘉峪關焰火作品《為長城延長一萬米——為外星人所作的計畫》;2003年, 慶祝紐約中央公園建立150年焰火《中央公園上空的光輪》;2008年, 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焰火《歷史足跡》;2014年, 上海白日焰火《挽歌》……逐一記錄了蔡國強藝術生涯的重要瞬間。

罌粟系列:幻覺第六號

2016年

火藥、畫布

| 攝影:趙小意 |

蔡國強說自己是個謹小慎微的人, “所以我需要革命, 需要一直有力量來破壞我, 我希望火藥成為我的朋友, 一起在畫布裡冒險, 看能不能做出什麼好玩的”, 他說, "否則我就不做藝術了。 "

我對這片土地和人民有情感和責任

中國泉州, 位於福建省東南沿海, 北承福州, 南接廈門, 東望寶島臺灣, 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 也是蔡國強的起點, 1957年, 蔡國強就出生在這裡。

雖然蔡國強在24歲時就離開泉州前往上海求學,又於1986年旅居日本,1995年移居紐約,但是蔡國強與他的藝術始終沒有離開過故鄉泉州、故土中國,或者說他把中國的藝術帶到了世界。

不合時宜:舞臺一

2004年

九輛車和霓虹燈管

| 攝影:David Heald |

| 紐約古根美海姆術館版權所有 |

"我有我的情感故事"

2015年,蔡國強在家鄉完成了室外焰火作品《天梯》,作品視頻在海外瘋傳,Facebook上傳兩天就吸引3000萬人觀賞,美國《時代》雜誌特別報導,並登上了NBC新聞頭條。

蔡國強將繩索組裝成500米長的梯子,上面放滿火藥引線,由氣球帶至高空後點火引爆,黎明前的藍色夜空中出現梯子逐格燃燒至天際的神奇視覺效果。

天梯

2015年

火藥、導火線、氦氣球

| 攝影:蔡文悠 |

這件耗資巨大的作品是蔡國強送給奶奶百歲的生日禮物,作品完成30天后,奶奶就去世了。今年6月,紀錄片《天梯:蔡國強的藝術》在上海電影節首映,蔡國強感言:

我的奶奶去世一年後,父親也去世了。我小時候常坐在他的膝蓋上,看他畫那些山水。他把故鄉畫在火柴盒上,那些火柴盒給了我很多體會,也是它帶著我走向藝術世界,站在世界舞臺上。

《天梯》是連接蔡國強與家鄉、親人的梯子,也是連接他與世界和宇宙的階梯。

早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蔡國強的名字隨著開幕式的焰火而炸響,從永定門沿中軸線直抵鳥巢,29個焰火依次燃放,組成29個腳印,從皇城到鳥巢,從歷史到現代,穿越了空間,穿越了歷史,震撼了北京也震撼了世界。

歷史足跡:為2008年北京奧運開幕式作的焰火計畫

2008年

| 攝影:Hiro Ihara |

其後,2009年,蔡國強再次擔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60周年焰火總設計,2014年,又擔任北京APEC會議焰火表演總設計。蔡國強說,將個人藝術作品放到國家的盛典裡,是我爭取來的,"我看重這塊土地和人民,我對他們有情感和責任。"

百年十月,蔡國強開啟新篇章對話俄羅斯

2017年9月13日,蔡國強在俄羅斯的首次個展“十月”將在普希金國家藝術博物館開幕。時值十月革命百年,展覽將討論歷史、革命、理想、烏托邦等主題。

蔡國強書寫《十月》

2017年

普希金國家藝術博物館成立至今已有一百多年歷史,致力於現代和古典藝術作品的對話,蔡國強的到來,將在當代藝術與古典博物館建築之間、作品與其創作的歷史之間、過去的事件與今天的希望之間,構築對話。

蔡國強為《秋天》所作的手稿

2016年

社會維度是蔡國強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大眾常常參與其中,觀眾走進美術館大院,首先面對的視覺震撼是中央臺階上的巨大裝置《秋天》——一座由莫斯科民眾捐贈的搖籃組成的白樺山聳立面前。此外,蔡國強還將邀請當地民眾參與創作三件20米長的火藥繪畫和書法。

蔡國強說:"在匆忙和未知的今天,人類為什麼有理想?又如何實現?這樣的詢問不僅是對過去,也是對今天;不僅是對中俄,也是對包括西方的全世界。"

雖然蔡國強在24歲時就離開泉州前往上海求學,又於1986年旅居日本,1995年移居紐約,但是蔡國強與他的藝術始終沒有離開過故鄉泉州、故土中國,或者說他把中國的藝術帶到了世界。

不合時宜:舞臺一

2004年

九輛車和霓虹燈管

| 攝影:David Heald |

| 紐約古根美海姆術館版權所有 |

"我有我的情感故事"

2015年,蔡國強在家鄉完成了室外焰火作品《天梯》,作品視頻在海外瘋傳,Facebook上傳兩天就吸引3000萬人觀賞,美國《時代》雜誌特別報導,並登上了NBC新聞頭條。

蔡國強將繩索組裝成500米長的梯子,上面放滿火藥引線,由氣球帶至高空後點火引爆,黎明前的藍色夜空中出現梯子逐格燃燒至天際的神奇視覺效果。

天梯

2015年

火藥、導火線、氦氣球

| 攝影:蔡文悠 |

這件耗資巨大的作品是蔡國強送給奶奶百歲的生日禮物,作品完成30天后,奶奶就去世了。今年6月,紀錄片《天梯:蔡國強的藝術》在上海電影節首映,蔡國強感言:

我的奶奶去世一年後,父親也去世了。我小時候常坐在他的膝蓋上,看他畫那些山水。他把故鄉畫在火柴盒上,那些火柴盒給了我很多體會,也是它帶著我走向藝術世界,站在世界舞臺上。

《天梯》是連接蔡國強與家鄉、親人的梯子,也是連接他與世界和宇宙的階梯。

早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蔡國強的名字隨著開幕式的焰火而炸響,從永定門沿中軸線直抵鳥巢,29個焰火依次燃放,組成29個腳印,從皇城到鳥巢,從歷史到現代,穿越了空間,穿越了歷史,震撼了北京也震撼了世界。

歷史足跡:為2008年北京奧運開幕式作的焰火計畫

2008年

| 攝影:Hiro Ihara |

其後,2009年,蔡國強再次擔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60周年焰火總設計,2014年,又擔任北京APEC會議焰火表演總設計。蔡國強說,將個人藝術作品放到國家的盛典裡,是我爭取來的,"我看重這塊土地和人民,我對他們有情感和責任。"

百年十月,蔡國強開啟新篇章對話俄羅斯

2017年9月13日,蔡國強在俄羅斯的首次個展“十月”將在普希金國家藝術博物館開幕。時值十月革命百年,展覽將討論歷史、革命、理想、烏托邦等主題。

蔡國強書寫《十月》

2017年

普希金國家藝術博物館成立至今已有一百多年歷史,致力於現代和古典藝術作品的對話,蔡國強的到來,將在當代藝術與古典博物館建築之間、作品與其創作的歷史之間、過去的事件與今天的希望之間,構築對話。

蔡國強為《秋天》所作的手稿

2016年

社會維度是蔡國強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大眾常常參與其中,觀眾走進美術館大院,首先面對的視覺震撼是中央臺階上的巨大裝置《秋天》——一座由莫斯科民眾捐贈的搖籃組成的白樺山聳立面前。此外,蔡國強還將邀請當地民眾參與創作三件20米長的火藥繪畫和書法。

蔡國強說:"在匆忙和未知的今天,人類為什麼有理想?又如何實現?這樣的詢問不僅是對過去,也是對今天;不僅是對中俄,也是對包括西方的全世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