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1938年,日本為何把中日戰爭稱為一場“單人相撲”

從外交上講, 日本的蠻橫與野心, 從其宣佈退出國際聯盟時起, 就引起了國際社會的一定警覺。

日軍佔領中國首都南京、宣佈扶植北平偽政權後, 國際社會預見到暴戾的日本軍國主義之危險, 英、美、法等國由此考慮:是否有必要組成一個遏制日本法西斯勢頭的聯合戰線?

而日本對其始終“懷著非常畏懼之心”的蘇聯, 這時候則開始公開地大規模地援助中國的抗日戰爭。

南京淪陷之際, 蘇聯一次給予了中國一百一十五毫米重炮八十門、七十六毫米野炮一百門、三十七毫米防坦克炮八十門、輕重機槍九百挺、驅逐機六十二架,

以及大批的炮彈槍彈。

同時, 蘇聯還向中國派遣了直接參加作戰的飛行員、輔助指導作戰的軍事顧問和軍事教員。

日本人驚呼道:“蘇聯以物質和技術援助中國與日本作戰, 同時謀求加強遠東戰備從北面牽制日本, 成功地把日軍戰力一分為二。 換言之, 日本墜入了蘇聯遠東戰略的陷阱。 ”

事實上, 真正令日本落入最終無法掙脫的戰爭泥潭的, 不是蘇聯而是中國。

平津、滬寧失陷後, 中國不但沒有屈服, 相反, 中國政府的抗戰決心更加堅定, 中國人民的抗戰意志更加堅強。

中國人在聲稱他們要“研究”的時候, 早已將戰爭的前景研究透徹, 那就是:把日本侵略者拖入中國廣袤大地的深處, 直到把這個資源匱乏的島國徹底拖垮為止。

儘管在日本的政界和軍界內, 始終有人力求避免被拖入曠日持久的戰爭, 但就整體而言, 日本人無法克服由來已久的“強烈的先入為主的蔑視中國的看法”, “輕視廣大的中國國力和覺醒了的民眾的動向。 這種“動脈硬化似的判斷”, 自以為優越地秉持著“把對手看為弱者, 不把對手的實力和活動當回事”的狂妄。

當然, 日本人也有不得不面對現實的時候, 只是他們在這種時候的思索也是日式的:“戰爭是相對的事, 不可能有單人相撲。 ”

用不了多久, 指望中國偽政權的日本人便會發現, 他們進行的正是一場“單人相撲”。

親愛的朋友, 如您喜歡本文, 請關注大鵬微信公眾號“大鵬說書(帳號dapengshuoshu)。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