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供應趨緊 華南甲醇“升水”格局表現較好

8月中旬至今, 甲醇期貨整體呈明顯的“先揚後抑”態勢;在期現密切聯動傳導背景下, 華東、華南兩大港口甲醇市場同步走出先漲後跌行情。 值得一提的是, 8月底9月初廣東、江蘇兩地價差逐步收窄至高度“粘合”, 隨後廣東市場“打破”前期貼水狀態, 轉為升水于華東甲醇。

截止9月19日(週二)下午收盤, 江蘇進口甲醇2770-2800元/噸, 廣東出罐2880-2890元/噸, 當前廣東升水幅度圍繞在90-110元/噸;8月底兩地價格持平在2770-2800元/噸。 福建出罐報價參考3000-3020元/噸, 可售貨量亦有限。 具體分析:

進口到貨縮量, 區內流通量下滑明顯。

9月初以來, 華南地區甲醇整體進口到貨不多, 截止中旬, 初步預估到貨量約5萬噸, 較8月同期縮減3萬餘噸;故導致當地固定庫存量下降明顯。 其中8月18日華南庫存總量為14.35萬噸, 9月14日該數值降至8.8萬噸, 降幅達39%。 相比而言, 伴隨期貨大幅回檔, 華東一帶部分前期套保量陸續流出, 加之MA1709合約交割放量, 華東可流通量略有增多。

此外, 目前廣東、福建貨權相對集中, 一定程度上亦形成較好支撐。

節前備貨、月底交割因素支撐尚存。

國慶小長假臨近, 內地及港口下游終端多面臨備貨操作, 受此影響, 本周西北、山東及華北等市場多延續堅穩上移態勢;另華南一帶預計本週末或下周初亦陸續展開備貨操作,

且下周恰逢月底, “疊加”紙貨交割展開, 供需基本面表現良好作用, 短期華南甲醇或延續相對偏高態勢運行。

此外, 貨源趨緊背景下, 一手商出貨節奏及時間點亦需密切關注;當然, 期貨盤漲跌變化對市場情緒的傳導亦不容忽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