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世紀互聯藍雲總裁柯文達:合規與投入是國際雲在中國成功的關鍵

混合雲和細分雲市場發展將提速

任愛青:近年來, 全球雲計算發展如火如荼, 中國雲計算發展緊隨國際走向, 並成為全球增速最快的市場之一。

目前雲計算市場的發展呈現出哪些新特徵?未來2~3年雲計算市場將會發生什麼變化?

柯文達:這幾年雲計算市場發展有幾個明顯特徵:其一是公有雲市場發展將進一步加速, 會有更多產品和服務在IaaS和PaaS平臺上產生。 中國資訊通信研究院最新的市場調查資料顯示, 2016年中國雲計算市場保持了高速增長的態勢, 其中, 公有雲市場規模達到170億元, 增速為66%;私有雲規模達到344.8億元, 增速為25.1%。

在全球經濟疲弱、市場疲態的狀況下, 中國的雲計算市場增速遠超全球雲計算市場。 雲計算的產品也從雲主機、物件存儲和雲資料庫等簡單幾類擴展到包括企業級SaaS、雲備份、負載均衡、雲分發、桌面雲等在內的十幾種雲服務產品,

以及OpenStack、容器等多種雲計算軟體和解決方案。 同時, 雲計算市場競爭加劇, 雲計算廠商之間競標的價格一降再降, 甚至出現了0元中標等現象, 這就是競爭加劇的一個表像。

其二是混合雲需求日益高漲。 雖然公有雲在性價比上有優勢, 但由於混合雲在資料資訊安全可控、適應不同平臺需求、開放性等方面具有更多的選擇, 所以備受用戶青睞。 也正是因為看到了混合雲的市場機會, 世紀互聯藍雲成立了專門的混合雲團隊來滿足市場需求。

任愛青:有觀點認為, 目前雲計算發展已經進入深水區。 在你看來, 雲計算市場有哪些新的增長機會?

柯文達:說到雲計算市場的新機會, 第一方面為用戶提供向混合雲遷移的工具、方案、服務會成為一個新的服務市場機會。

混合雲在未來3~5年, 甚至10年, 都會是很重要的方向。 而向混合雲遷移, 採用什麼方式, 用人工方式還是自動化方式去遷移, 是飛行過程中“換發動機”, 還是採取什麼路徑, 這都需要服務、需要技術、需要工具。

第二方面, 針對混合雲, 如何監管、如何管理、如何運維也是一個難題。 很多大型公司不僅有一個公有雲, 甚至是兩個公有雲, 還會有私有雲或者公有雲的組合。 那麼問題就來了, 怎麼監管、怎麼運維、在哪些地方進行擴容, 如何讓他們的成本效率更高, 這需要能力, 這方面的市場需求也會越來越多。

舉個例子, 我們在運營公有雲過程中, 有時候會覺得某個部分某些模組, 造成了比較高的成本,

佔用了很多資源, 影響了效率, 於是就關掉這個部分, 但是關掉之後, 發現效率還是沒有提升上去, 還是佔用了很多的資源, 成本還是很高, 後來發現還需要關掉其他的部分, 才能夠完全將效率提升上去, 成本優化下來, 而這樣的經驗、這樣的雲計算運維能力, 是需要在運營中、在長時間的摸索中才能找到的。 是騾子是馬, 遛過才知道。

協力廠商面, 垂直細分的雲應用、雲服務將會蓬勃發展。 目前我們看到雲計算市場的佈局和競爭的焦點還主要集中在IaaS、PaaS層, 而接下來細分的、行業的雲應用將很快進入繁榮期。 雲計算的初期主要是解決計算作為通用基礎設施的問題, 能夠為互聯網行業包括電子商務、視頻直播、網路遊戲等行業提供強大的支撐,

提供更好的服務。

接下來的發展, 就需要為各個行業、各個領域的轉型升級賦能了。 在製造、金融、醫療、教育、企業管理等許多領域, 要推動“互聯網+”, 需要雲具備更多的行業能力、細分能力, 有著蓬勃的生命力和巨大的發展空間, 同時也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重要領域。

在IaaS層面, 需要有技術、有巨大的資金投入, 最後剩下的將是一些巨頭型的有巨大財力和技術實力的公司。 但在SaaS層面, 各種類型的公司都有可能獨樹一幟。

合規與投入是國際雲在中國成功的關鍵

任愛青:目前中國公有雲市場競爭很激烈, 很多國際雲包括微軟、IBM、甲骨文、SAP、亞馬遜AWS等都已進入中國, 還有很多其他國外雲公司希望加入到中國這個巨大的雲市場。 微軟的Azure是進來最早的一家,今年已在中國落地三周年了,藍雲作為Azure在中國的運營方,在中國本土化過程中,有什麼體會?

柯文達:中國雲計算市場是全球增速最快的雲計算市場之一。根據賽迪智庫的資料,中國雲計算產業規模保持著超過30%的年均增長率。工信部的資料顯示,截至“十二五”末期,中國雲計算產業規模達到1500億元,形成了從基礎軟硬體到諮詢、建設、遷移、運維、安全等全流程的產業鏈。

中國正在推動“互聯網+”、《中國製造2025》,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經濟轉型,造就了一個巨大的市場。根據CNNIC的調研資料,截至2016年年底,被調研企業採用雲計算的比例達到21.4%,比2015年提高了50%,這樣快速增長的用戶市場和完整產業鏈的雲計算市場,必然吸引著全球雲服務商的到來。

任愛青:對其他要進來的國際雲服務商有什麼樣的建議?

柯文達:國外雲在中國市場要想取得成功,我覺得有幾個維度是需要注意。

其一是合規問題。此前我曾經表示過,為什麼Azure能夠在中國最快落地運營,其中很關鍵的一點是微軟能夠放棄控制權,完全讓世紀互聯藍雲按照中國的相關法律法規要求來實施落地和運營。很多國際雲進來的時候,對這個問題糾結很久,這也是造成遲遲不能落地的原因。

事實上,任何一個國際雲進入到全球其他任何一個國家和地區,都需要遵循和符合當地的法律法規要求,這並不僅僅是在中國,在全球每一個地區都是如此。而且中國有關雲計算的法律合規要求,並不僅僅是針對國際雲,“It is not about you”,而是對所有的雲計算企業都一樣,包括中國國內的雲計算企業也一樣。很多國際雲企業沒有想清楚這一點,所以糾結半天,延誤了進入市場的時機。

其二是不要拿現在的市場規模來想事情,要有想像空間,要做投入。儘管中國雲計算市場增速很快,但是相比國外雲計算市場,中國的雲計算市場目前處於起步階段,市場規模絕對值還是比較小的。目前中國企業在IT上的投入、採用雲計算的比例還比較小,這是一個有巨大發展和想像空間的市場。

而許多國際企業會拿現在的市場規模和營收來衡定對中國市場的投入,於是將研發中心依然放在國外,不做更多的投入,只是做小規模的試水,這必然會影響對中國市場需求的回應速度。如果你早晚要來,如果你知道這市場是賺錢的,就沒有必要猶豫,需要猶豫和選擇的只是與哪個本地合作夥伴合作運營的問題。

市場機會是瞬息萬變的,很多市場機會只有在市場中摸爬滾打貼身過招才能抓住。眼下,世紀互聯藍雲就準備提供這樣的服務,為國際雲落地中國提供一攬子的“交鑰匙”服務,在中國合法落地、合法運營、合法銷售是世紀互聯運營微軟智慧雲的核心價值。

三年來,世紀互聯建立了一套科學高效、安全合規、標準化的運維服務流程規範和管理體系,為用戶提供了高標準、高品質、高可靠的雲服務。走過了這樣一條路,這樣的經驗可以複製給其他要進入的國際雲服務企業。

任愛青:從中立的角度看,如何看待亞馬遜AWS與微軟Azure,這兩家雲公司各自的優劣勢是什麼?

柯文達:亞馬遜AWS是第一家做公有雲的公司,進入市場最早,另外亞馬遜是電商出身的互聯網企業,在這方面來講比微軟有優勢。而微軟進入公有雲相對晚一點,但微軟的好處是技術底蘊比較深厚,因為是做軟體出身的,對企業需求瞭解比較深入。

可以說,這兩家企業各有所長。其實很多東西就像一個硬幣的兩面,好處就是壞處,壞處就是好處。因為微軟做企業做久了,所以他在思考的時候就會很複雜,很容易把事情做大,做全面;而亞馬遜是做電商出身,他想得就簡單一點,所以他會做得快一點。所以,兩家都是在互相學習的階段,我認為目前應該是各有所長。

平臺聚合和融合能力是雲服務競爭焦點

任愛青:對雲計算公司來說,如何能在投資與贏利之間找到一個恰當的平衡點?

柯文達:從雲計算的維度,尤其是IaaS業務,需要巨大的、持續的投資。事實上,目前在全球範圍內,排名前兩位的、已經贏利的雲計算公司亞馬遜AWS和微軟Azure,都經歷了相當長時間的投入,並且在很長時間內都是虧損的狀態,也就是在最近幾年亞馬遜的AWS才開始贏利,並成為亞馬遜公司內部最賺錢的業務。

而從中國的情況看,包括阿裡雲、騰訊雲等,也是一直在持續投入,他們的雲計算業務之所以能夠持續到現在,也是靠其他業務來供養和輸血的。

總的來看,一個公司的發展如何拿捏好中長期投資與短期營收之間的平衡,需要智慧和判斷力。從目前來看,世紀互聯的現金沒有問題,在資本市場上發行2億美元的債券專案已經獲批,這也說明資本市場對於世紀互聯的中長期規劃是認可的。

任愛青:對於微軟和世紀互聯的關係,藍雲既有微軟的基因,又走出了自己的獨特之路。在你看來,如何來定義這樣的一種組合?

柯文達:我以前常常把微軟和世紀互聯的關係用家人之間的關係來比喻:有時是夫妻,有時是兄弟,有時卻是父子。在不同階段、不同場合和不同事情上,我們之間的關係非常緊密。微軟智慧雲Azure在技術上、在全球化跨地域運營上具有領先的優勢,這是微軟雲的先天優勢。事實上,這個非常重要,目前很多國內雲在快速成長,但是很多國內的雲服務都沒有經歷過全球化運營的挑戰和洗禮。

而藍雲在本土化運營以及對本地需求的滿足上有後天優勢,在對國內企業用戶、政府、生態等方面,藍雲比微軟更瞭解本地需求。這兩者結合,我們希望把先天優勢和後天能力結合起來。雙方就是這樣一種關係。任何合作都有衝突的地方,合作久了,彼此就能夠互相瞭解。

任愛青:世紀互聯也在與微軟的很多競爭對手合作,對於世紀互聯藍雲,如何來平衡彼此間的競合關係?

柯文達:我們看到雲計算服務市場很重要的一種特點是融合,因為雲的特點是服務,圍繞客戶的需求提供更好的、更豐富的服務,競爭的焦點需要看誰的平臺能夠聚合和融合更多更好的服務。

所以我們看到微軟與世紀互聯藍雲合作,由藍雲運營提供Microsoft Azure、Ofiice365、Power BI的服務,與此同時,世紀互聯、微軟聯手與清華紫光成立了合資公司,面向政府和企業提供定制化的混合雲服務。

最近,世紀互聯還與微軟、騰訊三方達成合作,由世紀互聯運營的Office Online服務支援騰訊微雲用戶網頁端Office文檔線上查看與編輯、多人協同編輯的功能。這個服務主要是為使用者解決了多終端接入的問題,有助於多用戶間協同辦公。

其實,微軟其他方面都在和我們很多競爭對手合作,所以我常常講,我們是專門做資料中心的,如果阿裡要建資料中心,我要不要幫它建,我肯定幫它建,因為這是我的專業,不可能因為我們和微軟合作提供Azure和Office365服務之後,我連資料中心的生意都不能做了。

“雷聲大”的企業未必就是市場贏家

任愛青:目前公有雲市場競爭很激烈,也出現了0元中標、0.1元中標的案例,前面您也提及了,你如何看待這個事情,這對於雲計算的發展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是雲計算發展的階段現象,還是未來的必然趨勢?

柯文達:這個事情要從兩個方面來看。第一,花錢買市場這是很普遍的現象。先做投入,不斷減價,不斷地虧損,但是等它到了一定的規模,變成市場主宰者的時候,他就可以賺很多錢。包括亞馬遜AWS,其實是拿電商賺的錢不斷投入到雲計算中,等到了一定規模,他們成為市場第一的時候,就開始獲得豐厚的回報。這樣的做法需要底子夠厚,而且是長期投入。

如果你有這個心態,有這樣長期的考慮,不失為一個競爭的好方式,但前提是你的口袋要深,要有足夠的錢支撐,如果口袋不夠深,這個做法就不容易成功。敢於這樣做,需要對市場有清晰準確的判斷。中國有很多資本熱錢,早期很容易融到錢,而且容易一哄而上,但是如果沒有持續的能力支撐,沒有特殊技術和能力,一旦資本收緊,融不到資,很多企業就死掉了。

第二,大家都希望綁定用戶。雲計算在早期的時候,雲的黏性還是比較強的,如果用戶開始採用某一平臺之後比較容易被黏住,因為換一個平臺還挺麻煩的。比如在國外很多公司,開始就採用亞馬遜AWS,現在已經用到了一定規模,要想轉換到微軟Azure上,不是把東西直接擺上來就可以用,還需要做一套研發。

在這樣的背景下,用買市場的方法發展,還是可以湊效的,因為用戶遷移成本高。但我認為未來的趨勢會變,用戶遷移的成本會越來越低,產品越來越接近標準化,市場會越來越大,從這個平臺遷移到另一個平臺,從公有雲遷移到私有雲,相關的開發工具越來越多,那樣綁定用戶就沒有那麼容易了。

任愛青:藍雲在中國市場發展情況如何?目前中國雲計算市場競爭很激烈,國內雲計算公司的勢頭很猛,如何看待這兩個陣營的競爭?中國的雲計算市場需要這麼多的雲公司和雲服務嗎?

柯文達:目前藍雲在中國市場的發展每年增長都超過100%,還是比較符合我的預期。而從國內雲計算市場現階段的狀況來看,做得“雷聲大”的企業未必就是市場贏家,因為現在這個階段有可能做得越大賠得越多。

在這個階段,有些企業更在乎的是市場聲音,營造的是氛圍,有的企業更在乎的是利潤和營收。比如亞馬遜AWS和微軟Azure儘管還在投資,但同樣也已經看營收和回報了。對於利用價格競爭來搶頭條、搶市場聲音的事情,做得相對少了。從另外的角度看,國際雲可能更願意低調悶聲發財,沒有聲音並不意味著國際雲在中國發展不順利。

中國雲計算市場與國外雲計算市場不一樣,國外雲的發展有一個相對成熟的生態,大家各做一段、各做一個相對專業的領域,分工明晰,相互互補,你賺你的錢,我賺我的錢,大家都有錢賺,大家一起賺錢。

而國內市場大家都喜歡做大而全的東西,你做我也做,你有我也有,容易同質化,容易打價格戰,最後把好好的一個市場,好好的一個事情給做壞了、做砸了。

保障雲服務安全是很大的剛需市場

任愛青:雲計算的安全問題是用戶普遍關注的問題。當混合雲成為趨勢,用戶對安全問題會更加關注。世紀互聯藍雲在安全上是怎麼佈局的?

柯文達:不管是混合雲、公有雲,大家都認為公有雲比較危險,比較不安全。其實剛好相反,私有雲相對危險,為什麼?比如,我買了一個保險箱在家裡,與我在銀行裡租一個保險櫃,哪一個安全?當然是銀行安全。

公有雲要承接幾百萬、幾千萬的客戶,他要有一個技術團隊直接保障它的安全,比一家公司強太多了。所以要滲透、攻擊,進入到一個相對來講比較知名的公有雲裡,其實是非常難的,但是你要滲透進入一個公司的資料中心或者是私有雲,相對來說會簡單很多。因為公有雲公司是要做成幾百萬家公司的IT,安全技能比只做一家的IT要強很多才行。

你提到的混合雲安全問題,看起來複雜,其實也簡單,不管怎麼混合,整個系統中最弱的一點就是短板。攻擊方可以從私有雲滲透,也可以從公有雲滲透,只要滲透進去,防守就失敗了。所以關鍵在於不能有太多的短板,在有可能是短板的地方與其他地方要加上隔離。對於雲計算服務商來看,這是一個很大的剛需市場。

任愛青:對於如何營造更適宜雲計算產業發展的環境,你有什麼建議?

柯文達:我覺得政府在這方面已經做得很好,從2015年1月國務院印發《關於促進雲計算創新發展培育資訊產業新業態的意見》,到2015年10月工信部辦公廳印發《雲計算綜合標準化體系建設指南》,加快推進雲計算標準化工作,構建包括“雲基礎、雲資源、雲服務和雲安全”在內的標準體系,再到2017年4月工信部印發《雲計算發展三年行動計畫(2017-2019年)》,從技術增強、產業發展、應用促進等維度推動我國雲計算產業向高端化、國際化方向發展,政府在政策監管、產業引導、產業氛圍營造等方面,放管結合,節奏把握得很好。有時候管理卡得太緊,一個產業就發展不起來了。

事實上,產業的發展和小朋友玩沙子很像,有一片沙子,他想蓋城堡或者是其他,由他去蓋,由他去堆,玩著玩著他就能找到其中的規律,就知道自己要什麼東西,自己想做什麼東西了。

微軟的Azure是進來最早的一家,今年已在中國落地三周年了,藍雲作為Azure在中國的運營方,在中國本土化過程中,有什麼體會?

柯文達:中國雲計算市場是全球增速最快的雲計算市場之一。根據賽迪智庫的資料,中國雲計算產業規模保持著超過30%的年均增長率。工信部的資料顯示,截至“十二五”末期,中國雲計算產業規模達到1500億元,形成了從基礎軟硬體到諮詢、建設、遷移、運維、安全等全流程的產業鏈。

中國正在推動“互聯網+”、《中國製造2025》,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經濟轉型,造就了一個巨大的市場。根據CNNIC的調研資料,截至2016年年底,被調研企業採用雲計算的比例達到21.4%,比2015年提高了50%,這樣快速增長的用戶市場和完整產業鏈的雲計算市場,必然吸引著全球雲服務商的到來。

任愛青:對其他要進來的國際雲服務商有什麼樣的建議?

柯文達:國外雲在中國市場要想取得成功,我覺得有幾個維度是需要注意。

其一是合規問題。此前我曾經表示過,為什麼Azure能夠在中國最快落地運營,其中很關鍵的一點是微軟能夠放棄控制權,完全讓世紀互聯藍雲按照中國的相關法律法規要求來實施落地和運營。很多國際雲進來的時候,對這個問題糾結很久,這也是造成遲遲不能落地的原因。

事實上,任何一個國際雲進入到全球其他任何一個國家和地區,都需要遵循和符合當地的法律法規要求,這並不僅僅是在中國,在全球每一個地區都是如此。而且中國有關雲計算的法律合規要求,並不僅僅是針對國際雲,“It is not about you”,而是對所有的雲計算企業都一樣,包括中國國內的雲計算企業也一樣。很多國際雲企業沒有想清楚這一點,所以糾結半天,延誤了進入市場的時機。

其二是不要拿現在的市場規模來想事情,要有想像空間,要做投入。儘管中國雲計算市場增速很快,但是相比國外雲計算市場,中國的雲計算市場目前處於起步階段,市場規模絕對值還是比較小的。目前中國企業在IT上的投入、採用雲計算的比例還比較小,這是一個有巨大發展和想像空間的市場。

而許多國際企業會拿現在的市場規模和營收來衡定對中國市場的投入,於是將研發中心依然放在國外,不做更多的投入,只是做小規模的試水,這必然會影響對中國市場需求的回應速度。如果你早晚要來,如果你知道這市場是賺錢的,就沒有必要猶豫,需要猶豫和選擇的只是與哪個本地合作夥伴合作運營的問題。

市場機會是瞬息萬變的,很多市場機會只有在市場中摸爬滾打貼身過招才能抓住。眼下,世紀互聯藍雲就準備提供這樣的服務,為國際雲落地中國提供一攬子的“交鑰匙”服務,在中國合法落地、合法運營、合法銷售是世紀互聯運營微軟智慧雲的核心價值。

三年來,世紀互聯建立了一套科學高效、安全合規、標準化的運維服務流程規範和管理體系,為用戶提供了高標準、高品質、高可靠的雲服務。走過了這樣一條路,這樣的經驗可以複製給其他要進入的國際雲服務企業。

任愛青:從中立的角度看,如何看待亞馬遜AWS與微軟Azure,這兩家雲公司各自的優劣勢是什麼?

柯文達:亞馬遜AWS是第一家做公有雲的公司,進入市場最早,另外亞馬遜是電商出身的互聯網企業,在這方面來講比微軟有優勢。而微軟進入公有雲相對晚一點,但微軟的好處是技術底蘊比較深厚,因為是做軟體出身的,對企業需求瞭解比較深入。

可以說,這兩家企業各有所長。其實很多東西就像一個硬幣的兩面,好處就是壞處,壞處就是好處。因為微軟做企業做久了,所以他在思考的時候就會很複雜,很容易把事情做大,做全面;而亞馬遜是做電商出身,他想得就簡單一點,所以他會做得快一點。所以,兩家都是在互相學習的階段,我認為目前應該是各有所長。

平臺聚合和融合能力是雲服務競爭焦點

任愛青:對雲計算公司來說,如何能在投資與贏利之間找到一個恰當的平衡點?

柯文達:從雲計算的維度,尤其是IaaS業務,需要巨大的、持續的投資。事實上,目前在全球範圍內,排名前兩位的、已經贏利的雲計算公司亞馬遜AWS和微軟Azure,都經歷了相當長時間的投入,並且在很長時間內都是虧損的狀態,也就是在最近幾年亞馬遜的AWS才開始贏利,並成為亞馬遜公司內部最賺錢的業務。

而從中國的情況看,包括阿裡雲、騰訊雲等,也是一直在持續投入,他們的雲計算業務之所以能夠持續到現在,也是靠其他業務來供養和輸血的。

總的來看,一個公司的發展如何拿捏好中長期投資與短期營收之間的平衡,需要智慧和判斷力。從目前來看,世紀互聯的現金沒有問題,在資本市場上發行2億美元的債券專案已經獲批,這也說明資本市場對於世紀互聯的中長期規劃是認可的。

任愛青:對於微軟和世紀互聯的關係,藍雲既有微軟的基因,又走出了自己的獨特之路。在你看來,如何來定義這樣的一種組合?

柯文達:我以前常常把微軟和世紀互聯的關係用家人之間的關係來比喻:有時是夫妻,有時是兄弟,有時卻是父子。在不同階段、不同場合和不同事情上,我們之間的關係非常緊密。微軟智慧雲Azure在技術上、在全球化跨地域運營上具有領先的優勢,這是微軟雲的先天優勢。事實上,這個非常重要,目前很多國內雲在快速成長,但是很多國內的雲服務都沒有經歷過全球化運營的挑戰和洗禮。

而藍雲在本土化運營以及對本地需求的滿足上有後天優勢,在對國內企業用戶、政府、生態等方面,藍雲比微軟更瞭解本地需求。這兩者結合,我們希望把先天優勢和後天能力結合起來。雙方就是這樣一種關係。任何合作都有衝突的地方,合作久了,彼此就能夠互相瞭解。

任愛青:世紀互聯也在與微軟的很多競爭對手合作,對於世紀互聯藍雲,如何來平衡彼此間的競合關係?

柯文達:我們看到雲計算服務市場很重要的一種特點是融合,因為雲的特點是服務,圍繞客戶的需求提供更好的、更豐富的服務,競爭的焦點需要看誰的平臺能夠聚合和融合更多更好的服務。

所以我們看到微軟與世紀互聯藍雲合作,由藍雲運營提供Microsoft Azure、Ofiice365、Power BI的服務,與此同時,世紀互聯、微軟聯手與清華紫光成立了合資公司,面向政府和企業提供定制化的混合雲服務。

最近,世紀互聯還與微軟、騰訊三方達成合作,由世紀互聯運營的Office Online服務支援騰訊微雲用戶網頁端Office文檔線上查看與編輯、多人協同編輯的功能。這個服務主要是為使用者解決了多終端接入的問題,有助於多用戶間協同辦公。

其實,微軟其他方面都在和我們很多競爭對手合作,所以我常常講,我們是專門做資料中心的,如果阿裡要建資料中心,我要不要幫它建,我肯定幫它建,因為這是我的專業,不可能因為我們和微軟合作提供Azure和Office365服務之後,我連資料中心的生意都不能做了。

“雷聲大”的企業未必就是市場贏家

任愛青:目前公有雲市場競爭很激烈,也出現了0元中標、0.1元中標的案例,前面您也提及了,你如何看待這個事情,這對於雲計算的發展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是雲計算發展的階段現象,還是未來的必然趨勢?

柯文達:這個事情要從兩個方面來看。第一,花錢買市場這是很普遍的現象。先做投入,不斷減價,不斷地虧損,但是等它到了一定的規模,變成市場主宰者的時候,他就可以賺很多錢。包括亞馬遜AWS,其實是拿電商賺的錢不斷投入到雲計算中,等到了一定規模,他們成為市場第一的時候,就開始獲得豐厚的回報。這樣的做法需要底子夠厚,而且是長期投入。

如果你有這個心態,有這樣長期的考慮,不失為一個競爭的好方式,但前提是你的口袋要深,要有足夠的錢支撐,如果口袋不夠深,這個做法就不容易成功。敢於這樣做,需要對市場有清晰準確的判斷。中國有很多資本熱錢,早期很容易融到錢,而且容易一哄而上,但是如果沒有持續的能力支撐,沒有特殊技術和能力,一旦資本收緊,融不到資,很多企業就死掉了。

第二,大家都希望綁定用戶。雲計算在早期的時候,雲的黏性還是比較強的,如果用戶開始採用某一平臺之後比較容易被黏住,因為換一個平臺還挺麻煩的。比如在國外很多公司,開始就採用亞馬遜AWS,現在已經用到了一定規模,要想轉換到微軟Azure上,不是把東西直接擺上來就可以用,還需要做一套研發。

在這樣的背景下,用買市場的方法發展,還是可以湊效的,因為用戶遷移成本高。但我認為未來的趨勢會變,用戶遷移的成本會越來越低,產品越來越接近標準化,市場會越來越大,從這個平臺遷移到另一個平臺,從公有雲遷移到私有雲,相關的開發工具越來越多,那樣綁定用戶就沒有那麼容易了。

任愛青:藍雲在中國市場發展情況如何?目前中國雲計算市場競爭很激烈,國內雲計算公司的勢頭很猛,如何看待這兩個陣營的競爭?中國的雲計算市場需要這麼多的雲公司和雲服務嗎?

柯文達:目前藍雲在中國市場的發展每年增長都超過100%,還是比較符合我的預期。而從國內雲計算市場現階段的狀況來看,做得“雷聲大”的企業未必就是市場贏家,因為現在這個階段有可能做得越大賠得越多。

在這個階段,有些企業更在乎的是市場聲音,營造的是氛圍,有的企業更在乎的是利潤和營收。比如亞馬遜AWS和微軟Azure儘管還在投資,但同樣也已經看營收和回報了。對於利用價格競爭來搶頭條、搶市場聲音的事情,做得相對少了。從另外的角度看,國際雲可能更願意低調悶聲發財,沒有聲音並不意味著國際雲在中國發展不順利。

中國雲計算市場與國外雲計算市場不一樣,國外雲的發展有一個相對成熟的生態,大家各做一段、各做一個相對專業的領域,分工明晰,相互互補,你賺你的錢,我賺我的錢,大家都有錢賺,大家一起賺錢。

而國內市場大家都喜歡做大而全的東西,你做我也做,你有我也有,容易同質化,容易打價格戰,最後把好好的一個市場,好好的一個事情給做壞了、做砸了。

保障雲服務安全是很大的剛需市場

任愛青:雲計算的安全問題是用戶普遍關注的問題。當混合雲成為趨勢,用戶對安全問題會更加關注。世紀互聯藍雲在安全上是怎麼佈局的?

柯文達:不管是混合雲、公有雲,大家都認為公有雲比較危險,比較不安全。其實剛好相反,私有雲相對危險,為什麼?比如,我買了一個保險箱在家裡,與我在銀行裡租一個保險櫃,哪一個安全?當然是銀行安全。

公有雲要承接幾百萬、幾千萬的客戶,他要有一個技術團隊直接保障它的安全,比一家公司強太多了。所以要滲透、攻擊,進入到一個相對來講比較知名的公有雲裡,其實是非常難的,但是你要滲透進入一個公司的資料中心或者是私有雲,相對來說會簡單很多。因為公有雲公司是要做成幾百萬家公司的IT,安全技能比只做一家的IT要強很多才行。

你提到的混合雲安全問題,看起來複雜,其實也簡單,不管怎麼混合,整個系統中最弱的一點就是短板。攻擊方可以從私有雲滲透,也可以從公有雲滲透,只要滲透進去,防守就失敗了。所以關鍵在於不能有太多的短板,在有可能是短板的地方與其他地方要加上隔離。對於雲計算服務商來看,這是一個很大的剛需市場。

任愛青:對於如何營造更適宜雲計算產業發展的環境,你有什麼建議?

柯文達:我覺得政府在這方面已經做得很好,從2015年1月國務院印發《關於促進雲計算創新發展培育資訊產業新業態的意見》,到2015年10月工信部辦公廳印發《雲計算綜合標準化體系建設指南》,加快推進雲計算標準化工作,構建包括“雲基礎、雲資源、雲服務和雲安全”在內的標準體系,再到2017年4月工信部印發《雲計算發展三年行動計畫(2017-2019年)》,從技術增強、產業發展、應用促進等維度推動我國雲計算產業向高端化、國際化方向發展,政府在政策監管、產業引導、產業氛圍營造等方面,放管結合,節奏把握得很好。有時候管理卡得太緊,一個產業就發展不起來了。

事實上,產業的發展和小朋友玩沙子很像,有一片沙子,他想蓋城堡或者是其他,由他去蓋,由他去堆,玩著玩著他就能找到其中的規律,就知道自己要什麼東西,自己想做什麼東西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