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vivo新機刷屏背後 國內回收行業找到了哪些發展良策

我知道, 你們這幾天肯定被vivo X20的發佈刷屏了。

的確, 主打目前最火的全面屏概念, 採用三星OLED螢幕, 機身縱橫比為18:9, 除了較窄的上下邊框, 左右邊框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在視覺上更加震撼,也成為vivo今年最值得期待的一款手機。

此次x20的行銷推廣也是做得很足, 線上線下的廣告, 搶佔“全面屏”在消費者心中的定位。 尤其是在鼓勵換機上, vivo也推出以舊換新計畫, 這意味著用戶可以通過“以舊換新”的方式將家裡的舊手機賣給vivo商城, 在獲得手機回收款的同時, 還可以獲取vivo X20的換新鼓勵券, 如果你正好要買vivo X20, 然後又有舊手機要賣, 那可以考慮一下vivo商城的以舊換新。

圖為vivo以舊換新流程圖

文/小黑鍋(熊出墨請注意)

商務合作、約稿等, 請加QQ:6991084

手機廠商為何積極參與“以舊換新”?

儘管業界公認手機回收是一個數千億規模的巨大市場, 但依然還沒有找到市場爆發點。 隨著近幾年的資本引入, 回收寶、愛回收等公司讓行業開始變得熱鬧, 但整個市場並不是創業公司的活躍就可以推動的, 需要和手機品牌商、運營商、電商、線下零售管道、政府政策等各方面有更加深度的合作、整合才能夠有效地加速推動中國的手機回收整體體量。

中國資訊通信研究院的資料顯示, 2016年國內手機市場出貨量為5.6億部。 現階段, 每年約4億部手機被淘汰下來。 與之相應的是, 目前我國廢舊手機的存量在10億部以上, 舊手機回收率不足2%。 這與歐美成熟市場20%到30%的市場份額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 但廣闊的市場前景和目前的發展速度,

達到成熟市場的水準, 也只是時間問題。

vivo這次推出以舊換新的計畫, 相信對vivo來說也是一次經過慎重思考的嘗試。 尤其是在蘋果推出蘋果換新計畫, 小米和華為推出以舊換新之後, vivo的加入更是說明這樣的模式即將成為手機品牌銷售策略的標配。

國內目前手機廠商, 參與以舊換新的情況

那麼國內手機廠商為何熱衷於參與以舊換新業務呢?在我看來, 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第一, 降低購機門檻, 加速老使用者向新機型的過渡。 目前智慧手機滲透率已經接近飽和, 中國的新機銷售量每年達到5-6億部, 穩據世界第一, 各個品牌要拓展市場佔有率, 新使用者的目標已經著手於國外市場,

保持品牌老用戶的忠誠度, 降低換機更換品牌的概率, 也是重要的戰略。 通過以舊換新的市場手段, 幫助老用戶在換新機的時候降低門檻, 少花錢, 可以更好的留住老用戶。

第二, 促進手機迴圈利用, 為環保做貢獻, 體現品牌的社會責任。 很多時候我們對閒置手機的處理並不關注, 在有些情況下, 我們會隨意扔掉已經壞了無法使用的手機, 這對環境的危害很大, 一塊廢舊手機電池的污染強度是普通乾電池的100倍, 可污染6萬升水。 手機廠商和手機回收機構的合作, 能夠有效降低電子產品帶來的環境污染的風險, 體現品牌的社會責任, 贏得消費者的好感。 每年蘋果公司都會發佈兩份報告:《2017年環境責任報告》、《蘋果公司社會責任報告》, 體現蘋果在環境保護和社會責任方面的貢獻。國內手機品牌雖然銷量上來了,但是品牌厚度還有很大進步空間。

第三,有助於搶佔其他品牌用戶。vivo此次以舊換新的服務,回收的手機範圍,不僅僅包括vivo品牌的手機,也包括其他品牌的手機,這個對其他品牌的用戶轉化為vivo品牌的用戶是非常有利的政策。根據今日頭條出的《今日頭條大資料包告解析手機行業上半年》報告指出了各個品牌的用戶換機流向如下圖:

以舊換新的政策能夠促進其他品牌用戶向vivo轉化

目前中國前四大國產手機品牌中,只有OPPO還沒有推出以舊換新的服務,相信OPPO也正在看其他廠商的回饋,如果取得了較為不錯的效果,相信也會跟進。我順手去OPPO的官微下看了下用戶評論,也能夠看到相關需求:

跑馬圈地的玩家們

目前國內手機回收平臺中最大的兩家是回收寶和愛回收,都在跑馬圈地,在和手機品牌的合作的競爭上非常激烈。從目前廠商合作情況來看,回收寶在與大品牌的合作上更突出一些。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回收寶成立於2014,由成為資本、中信資本、SMC世銘投資集團等戰略投資,與華為商城、vivo、聯通華盛、等知名品牌建立深度戰略合作關係。除了回收業務,回收寶同時投資了手機上門維修領域的行業第一——閃修俠。

目前回收寶可以提供郵寄回收、上門回收兩種方式。回收後的手機主要有三種處理方式:針對手機款式、成色很新的“優品”:進行嚴格的質檢和資訊抹除後,通過官方“二手優品”進行正規的手機銷售,提供7天無理由退貨,180天質保服務;部分功能損壞的“良品”,則通過競價形式批量銷售給下游管道商,管道商會將手機進行分解,以半導體形式進行銷售;針對款式舊、功能單一的“殘次品”,則通過具有環保資質的環保企業進行環保分解處理。

對於用戶最為關心的手機回收後隱私洩露的風險,也的確時有發生此類事件,往往是通過C2C交易或者直接賣給線下不正規的商販造成的。在資訊保護方面,回收寶會通過專業工具進行反復填充和擦除處理,確保資訊無法被恢復。

除了搶佔手機品牌、電商等線上入口,線下手機的零售門店也是未來手機回收企業競爭的主戰場。據瞭解,針對此回收寶成立“換機俠”事業部,研發快速估價的工具,幫助門店普通銷售導購人員在經過簡單培訓後快速具備專業的手機回收能力,通過和門店、業務人員的分成激勵,來刺激線上下購機場景的手機回收數量。

愛回收也同樣成立“愛機匯”事業部。無論是“換機俠”還是“愛機匯”都通過技術和運營的賦能提升了線下門店的贏利點,在新零售的浪潮之下,相信未來還有很多的創新和機遇。

手機回收行業未來的六大趨勢

手機回收市場是一個數千億的大市場,在這個大市場中,每個角色有一定的分工,有的是用戶管道,有的是回收處理流程,有的是環保處理。需要多方合作共同協作,才能完成手機回收整套流程,將閒置回歸價值。

從目前的趨勢來看,未來三年裡手機回收市場還會有以下幾點變化:

第一,以舊換新成為一線手機廠商的標配。隨著例如vivo這樣的一線品牌的入局,以舊換新會成為一線手機廠商的標配,從商業價值或社會價值兩個方向考慮,這是一個發展的趨勢。下一個入局的可能是OPPO,而在此背景下,未來消費者的手機回收價格會隨著廠商的補貼而變得更高。

第二,運營商玩家也會加入進來。美國三大運營商之一Sprint,在3500家門店推出以舊換新計畫,該項目已經非常成功。根據gartner報告《市場趨勢:通信運營商應該如何從閒置手機中創造價值》指出,2012 年該專案回收四百萬多個手機設備(同比 2010 的 87 萬),預計到 2017 年,Sprint每售出 10 部手機 就會收回9部。此外,該計畫提高了整體客戶滿意度,並為公司提供了超過 10 億美元的補貼和維修成本節約。 中國的運營商使用者基數更大,網點佈局更廣,有效地在門店推出以舊換新政策可以提升現在門店經營上遇到的問題。據瞭解現在回收寶已經在部分省市開展以舊換新的業務。

第四,線下門店的“新零售”升級。線上流量價格一直居高不下,且一直上升,當線上流量價格=線下流量價格的時候,線下是做生意更好的選擇,傳統行業和傳統零售在不久的未來會得到升級。阿裡京東要搶佔600萬家小超市,京東自己要開數碼店,小米也重點鋪小米之家門店。在OPPO、vivo崛起之後,給了手機行業很大的啟發,線上雖然熱鬧,整體來看,線下才是主戰場。

主戰場也會在未來進行升級,軟性的用戶體驗、門店裝修是一方面,業務多元化是更重要的一方面,從傳統的賣手機,會全面覆蓋成:賣手機、回收手機、手機保險、手機分期等多元化服務,分期業務已經滲透率較高了,手機回收會是下一個全面覆蓋的服務。當然了,這需要非常扎實的線下功力,看現在的手機回收企業如何執行了。

第五,政府的支持和引導。在歐美國家,設備生產廠商在環保方面需要滿足非常嚴格的法律法規,歐盟廢棄電氣和電子設備(WEEE)法規,法律限定了企業在銷售之後對回收的要求:電子電器產品生產廠家承擔“生產者責任制”,即應承擔減少廢物產生和廢物處理的責任。中國的手機品牌現在在世界上已經嶄露頭角,但是在環保方面,還沒有相應的法律法規來規範品牌廠商在回收方面的要求。不過,從與手機回收廠商合作的角度來看,華為、vivo、小米等品牌已經在行動。

二手手機也一樣,很多國家,例如印度、東南亞、非洲都對中國品牌的手機有很大的需求,未來回收企業將想方設法,拓展自己回收手機的銷售管道,提升利潤。

國內的回收公司的體量相比於eRecyclingCorps、CExchange等企業還是比較小的,在未來也許和世界各地的手機回收企業有聯動、合作,將每一台閒置手機都送到更適合需要他的國家的消費者手中。

文/小黑鍋(熊出墨請注意)

商務合作、約稿等,請加QQ:6991084

體現蘋果在環境保護和社會責任方面的貢獻。國內手機品牌雖然銷量上來了,但是品牌厚度還有很大進步空間。

第三,有助於搶佔其他品牌用戶。vivo此次以舊換新的服務,回收的手機範圍,不僅僅包括vivo品牌的手機,也包括其他品牌的手機,這個對其他品牌的用戶轉化為vivo品牌的用戶是非常有利的政策。根據今日頭條出的《今日頭條大資料包告解析手機行業上半年》報告指出了各個品牌的用戶換機流向如下圖:

以舊換新的政策能夠促進其他品牌用戶向vivo轉化

目前中國前四大國產手機品牌中,只有OPPO還沒有推出以舊換新的服務,相信OPPO也正在看其他廠商的回饋,如果取得了較為不錯的效果,相信也會跟進。我順手去OPPO的官微下看了下用戶評論,也能夠看到相關需求:

跑馬圈地的玩家們

目前國內手機回收平臺中最大的兩家是回收寶和愛回收,都在跑馬圈地,在和手機品牌的合作的競爭上非常激烈。從目前廠商合作情況來看,回收寶在與大品牌的合作上更突出一些。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回收寶成立於2014,由成為資本、中信資本、SMC世銘投資集團等戰略投資,與華為商城、vivo、聯通華盛、等知名品牌建立深度戰略合作關係。除了回收業務,回收寶同時投資了手機上門維修領域的行業第一——閃修俠。

目前回收寶可以提供郵寄回收、上門回收兩種方式。回收後的手機主要有三種處理方式:針對手機款式、成色很新的“優品”:進行嚴格的質檢和資訊抹除後,通過官方“二手優品”進行正規的手機銷售,提供7天無理由退貨,180天質保服務;部分功能損壞的“良品”,則通過競價形式批量銷售給下游管道商,管道商會將手機進行分解,以半導體形式進行銷售;針對款式舊、功能單一的“殘次品”,則通過具有環保資質的環保企業進行環保分解處理。

對於用戶最為關心的手機回收後隱私洩露的風險,也的確時有發生此類事件,往往是通過C2C交易或者直接賣給線下不正規的商販造成的。在資訊保護方面,回收寶會通過專業工具進行反復填充和擦除處理,確保資訊無法被恢復。

除了搶佔手機品牌、電商等線上入口,線下手機的零售門店也是未來手機回收企業競爭的主戰場。據瞭解,針對此回收寶成立“換機俠”事業部,研發快速估價的工具,幫助門店普通銷售導購人員在經過簡單培訓後快速具備專業的手機回收能力,通過和門店、業務人員的分成激勵,來刺激線上下購機場景的手機回收數量。

愛回收也同樣成立“愛機匯”事業部。無論是“換機俠”還是“愛機匯”都通過技術和運營的賦能提升了線下門店的贏利點,在新零售的浪潮之下,相信未來還有很多的創新和機遇。

手機回收行業未來的六大趨勢

手機回收市場是一個數千億的大市場,在這個大市場中,每個角色有一定的分工,有的是用戶管道,有的是回收處理流程,有的是環保處理。需要多方合作共同協作,才能完成手機回收整套流程,將閒置回歸價值。

從目前的趨勢來看,未來三年裡手機回收市場還會有以下幾點變化:

第一,以舊換新成為一線手機廠商的標配。隨著例如vivo這樣的一線品牌的入局,以舊換新會成為一線手機廠商的標配,從商業價值或社會價值兩個方向考慮,這是一個發展的趨勢。下一個入局的可能是OPPO,而在此背景下,未來消費者的手機回收價格會隨著廠商的補貼而變得更高。

第二,運營商玩家也會加入進來。美國三大運營商之一Sprint,在3500家門店推出以舊換新計畫,該項目已經非常成功。根據gartner報告《市場趨勢:通信運營商應該如何從閒置手機中創造價值》指出,2012 年該專案回收四百萬多個手機設備(同比 2010 的 87 萬),預計到 2017 年,Sprint每售出 10 部手機 就會收回9部。此外,該計畫提高了整體客戶滿意度,並為公司提供了超過 10 億美元的補貼和維修成本節約。 中國的運營商使用者基數更大,網點佈局更廣,有效地在門店推出以舊換新政策可以提升現在門店經營上遇到的問題。據瞭解現在回收寶已經在部分省市開展以舊換新的業務。

第四,線下門店的“新零售”升級。線上流量價格一直居高不下,且一直上升,當線上流量價格=線下流量價格的時候,線下是做生意更好的選擇,傳統行業和傳統零售在不久的未來會得到升級。阿裡京東要搶佔600萬家小超市,京東自己要開數碼店,小米也重點鋪小米之家門店。在OPPO、vivo崛起之後,給了手機行業很大的啟發,線上雖然熱鬧,整體來看,線下才是主戰場。

主戰場也會在未來進行升級,軟性的用戶體驗、門店裝修是一方面,業務多元化是更重要的一方面,從傳統的賣手機,會全面覆蓋成:賣手機、回收手機、手機保險、手機分期等多元化服務,分期業務已經滲透率較高了,手機回收會是下一個全面覆蓋的服務。當然了,這需要非常扎實的線下功力,看現在的手機回收企業如何執行了。

第五,政府的支持和引導。在歐美國家,設備生產廠商在環保方面需要滿足非常嚴格的法律法規,歐盟廢棄電氣和電子設備(WEEE)法規,法律限定了企業在銷售之後對回收的要求:電子電器產品生產廠家承擔“生產者責任制”,即應承擔減少廢物產生和廢物處理的責任。中國的手機品牌現在在世界上已經嶄露頭角,但是在環保方面,還沒有相應的法律法規來規範品牌廠商在回收方面的要求。不過,從與手機回收廠商合作的角度來看,華為、vivo、小米等品牌已經在行動。

二手手機也一樣,很多國家,例如印度、東南亞、非洲都對中國品牌的手機有很大的需求,未來回收企業將想方設法,拓展自己回收手機的銷售管道,提升利潤。

國內的回收公司的體量相比於eRecyclingCorps、CExchange等企業還是比較小的,在未來也許和世界各地的手機回收企業有聯動、合作,將每一台閒置手機都送到更適合需要他的國家的消費者手中。

文/小黑鍋(熊出墨請注意)

商務合作、約稿等,請加QQ:6991084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