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俞灝明演技太好竟惹網路暴力,有些觀眾太蠢太壞了

關注金融八卦女頻道公眾號, 回復關鍵字【入群】

我們免費提供各行業財經報告和高端金融人士人脈圈

摘要:

最近, 一部關於女首富的電視劇《那年花開月正圓》正在熱播, 俞灝明在劇中的演技炸裂。 但與此同時, 因為他飾演的反派演得太壞, 他本人受到入戲太深的觀眾們的人身攻擊……

1

俞灝明最近在《那年花開月正圓》飾演的杜明禮, 為達目的不擇手段, 一直設計陷害吳家, 挑撥吳沈兩家關係。 作為最大的反派, 俞灝明在劇中的演技炸裂, 將反派的“壞”演得淋漓盡致, 被一些入戲的網友罵慘, 甚至有網友讓他去死。

俞灝明回應噴子:“我願意接受所有聲音, 但是我看不慣這些醜陋的心!有種站出來繼續噴!我只會更好地打你們臉!”

入戲太深, 對壞人恨之入骨, 都是人之常情。 但是上升到對演員的人身攻擊, 那就是沒教養。 那些狠毒的話, 簡直是不忍直視。 演員演了一個角色, 就被詛咒去死?到底是有多惡毒, 才能罵出這種話來?

良言一句三冬暖, 惡語傷人六月寒啊。

學灰太狼煮羊將同伴放鍋裡煮這種蠢事,

是幼稚兒童做的事, 既然大家都已成年, 那麼請記住:可以入戲, 但記得出戲。

2

戲的精彩讓人沉迷, 然而, 作為一個觀眾, 大幕落下時, 留在觀眾位置上的還是自己。 人生如戲, 記得出戲。 我們, 先要做的還是自己, 先要活好的還是自己的人生……

可是有人偏不!他要做正義的化身, 要打抱不平, 要伸張正義。

再看看他們的正義行為:

喬任梁逝世時炮轟沒有及時在社交網路上公開自己立場的明星;

逼吳京捐1億的人;

……

情緒過激的“鍵盤俠”們將自己的道德標準強加在他人身上, 但如果讓他們去捐款他們未必肯捐, 但就是有底氣說出那些“正義凜然”的話讓他人捐。 這就如作家楊奇函說, 我們未必是人好, 我們只是沒有機會去放蕩。

在傳媒技術和更頻繁的工具反覆運算下, 尤其是進入互聯網時代後, 人們似乎更容易“伸張正義”了, 於是誕生了一批又一批“伸張正義”的鍵盤俠。

他們的特徵是:

善於出口成髒

毫無原則

毫無立場

反對一切他們看不慣的東西

假裝是正義的代言人

對於鍵盤俠來說, 是不是在“演戲”不重要, 重要的是撩到了他們的情緒, 如果讓他們不爽, 他們就得罵。

除了俞灝明, 被觀眾貼標籤,被觀眾罵,甚至被觀眾詛咒和追打的明星還有許多。

李明啟老師在《還珠格格》中扮演的容嬤嬤心狠手辣,讓人恨得牙癢癢。

她曾自爆,平日出門常遭人議論,經常聽到有人在身後小聲嘀咕“快看,是容嬤嬤那個死老婆子”。去菜場買菜,人家都不賣給她。最慘的一次經歷是在買菜時被小販扔雞蛋。

有一次她在計程車上,司機突然問:“你是演容嬤嬤的嗎?”李明啟說:“是呀。”司機說:“如果一開始知道是你,我就不載你。”

陳佩斯的父親、已故的電影表演藝術家陳強,早年憑藉歌劇《白毛女》中黃世仁一角走紅,可是這個反派角色卻差點令他送命。1946年,他跟隨文工團到冀中演出《白毛女》,正趕上部隊開完 “訴苦”大會,一個翻身後剛參軍的戰士“哢嚓”一聲拉開了槍栓,咬牙切齒地要打死“黃世仁”,幸虧一旁的班長眼疾手快,一把搶過了槍,才救了陳強一命。

演了《不要和陌生人說話》之後 ,馮遠征被譽為“變態專業戶”。由於演技太過逼真,有一次在飯店吃飯時被一個東北大媽打:

“有一次在飯館吃飯時,一位東北大媽突然走到我身後,對我的腦袋就是一掌,我嘴裡的飯都險些噴出來,正當我吃驚時,這位大媽卻一臉嚴肅地說:‘以後別打老婆啦!’”

“你人那麼醜那麼膈應,生的孩子居然還能看,真是奇跡。”

“感覺你女兒不會有好下場”。

那麼,這些罵人打人的“正義人士”在動手動嘴之前,有沒有去調查研究一番呢?

當然是沒有的,他們只是憑藉個人價值觀來評判世界,憑藉個人情緒來胡扯,這樣的思維方式很容易走極端。

哲學家法蘭克福在《論胡扯》中指出,胡扯是一種不同於謊話的不實之辭。胡扯與其說是隱瞞真相、說謊騙人、黑白顛倒,還不如說是自以為是、不懂裝懂、誇大其詞。他們不在乎什麼是真,什麼是假,他只想出語驚人,誇大其詞,胡說一通。

按照他們的邏輯,“什麼樣的人才演出什麼樣的角色”,那麼演過武則天的女星們個個就都是女皇了?演過好男人好媳婦的演員就都是好男人好媳婦了?演過好男人的黃海波曾嫖娼被抓,而演過家暴男“安嘉和”的馮遠征,在現實生活中是位不折不扣的“好先生”,結婚二十余載,依然如初地寵溺老婆梁丹妮。

吃瓜群眾就愛立人設,人設崩塌了吧,就又口無遮攔,恨不得將人立馬拉黑毀了。

所以,薛之謙,從“深情王子”到“偽君子”,只隔著一個人設崩塌的過程。

但,真相呢?作為吃瓜群眾的我們並不知道。

3

生活裡並無絕對的黑白,更多的是白與黑之間,那許多種不同程度的灰。

看看這張圖,這是帖子上用來說明媒體是如何通過剪取所需的部分,來表達觀點的:

如果使用手機螢幕右側的那一半,就是士兵拿槍指著俘虜;

如果使用手機螢幕左側的那一半,就變成了士兵在喂一個俘虜喝水;

如果把所有的資訊展現出來,就是一個士兵在喂俘虜喝水,另一個人扶著他,還有個士兵端著槍,至於是指頭還是指地面,就成了另外需要討論的話題。

這也說明了鍵盤俠們對待熱點事件的姿勢,明明就有許多不同層次的灰等待我們去思考、思辨、滌清,可結論和罵聲就馬上出來了,恐嚇聲與人身攻擊更是絡繹不絕。

現如今一些人仿佛被困在了籠子裡,對自己、對事物其實都缺乏清醒的認識,不思考、被朋友圈引導,如同活在戲裡,還總是莫名其妙地充滿了亢奮與正義,這十分可怕。

柴靜在《看見》中有一句話:

“ 唯有深刻地認識事物,才能對人和世界的複雜性有瞭解和體諒,才有不輕易責難和讚美的思維習慣。”

9月18日,在馬德里高等法院的聽證會上,法官確認9月初已經送交當事人的DNA鑒定結果:61歲的皮拉爾·阿韋爾不是藝術家達利的女兒。

在之前的6月,為了弄清事實真相,法院甚至同意對達利開棺驗屍,提取DNA進行親子鑒定。

開棺驗屍,有點對死者不敬。但同時也顯示了馬德里法院對於追求事實真相的態度。事實攻破了謠言,也確保了有關達利近10本回憶錄不會改寫。

4

蔡康永在《康永,給殘酷社會的善意短信》裡的一段話:

雞生蛋,雞也拉屎,但你肯定只吃蛋,不吃屎的,雞如此,對人亦然:每個出色的人,都會生蛋,也會拉屎。例如他很會開公司,那你就買他家股票來賺錢,至於他亂說話,你就不用學。你最要緊的是多吃雞蛋,少理雞屎,吸取營養,壯大自己。

在信息量龐雜的新媒體時代,作為吃瓜群眾的我們,不要成為槍,也不要被人當成槍使,那最好的辦法就是多吃“雞蛋”,不理“雞屎”,做一個擁有不凡判斷能力的智者!我們需要:

1、保持理智,管住自己的嘴和手

離章瑩穎失蹤兩個多月的時候,家屬沒有等來對嫌犯的審判,卻迎來了一場來自無數線民的“審判”:

我給你捐了錢,你花哪了?

章瑩穎全家出動赴美尋人?真有這個必要嗎?

你們說找不到人不回國,還找了移民律師,是不是想趁機移民?

……

讓人寒心的事可遠遠不止這些:

死了一個女兒全家移民美國咯?他們為什麼賴著不回來?真的不是搭順風車旅遊嗎?他們在當地租房子,說找不到人就不回來,還請了移民律師,捐款金額500K,剛好是投資移民的額度,太巧合了!

親人生死未卜,勞心勞力在美國尋人,要解決身在異鄉以及訴訟中遭遇的五花八門的問題,還要接受如刀般的網路暴力和審判。

這份寒心確定是鍵盤前敲字的你,所想看到的?

下次當我們在某個熱點下寫評論時,在某個劇集裡寫彈幕時,請記得提醒自己:不要讓自己寫下的每個字,說的每句話,成為傷害他人的子彈。

2、海綿式尋找資料,盡可能多瞭解前因後果

在獲取足夠多的資訊後,像淘金者一樣謹慎思考,對於自己不能確定的東西,找相關人確認一下,過濾掉“泥沙”,破除無知,留下思辨的“金子”。

而這“淘金”的過程,就是批判性思維的養成過程。

當然批判性思維並不是捷徑,而是一個明辨是非的過程,也是更為理性地從熱點事件、熱播劇裡“出戲”的能力。

具備批判性思維之後,我們才能在入戲之後,從容出戲,才能在多吃雞蛋後,壯大自己。而不是一個勁地在“雞屎”裡發表一些“屎論”。

理智思考,別盲從!別讓自己的言語成為殺人的利器。

如此,我們才不會在邁向真相天堂的步伐裡,一步步走向地獄。

— THE END —

關於作者【朵娘】:朵娘,專欄作者,患有輕微的知心姐姐後遺症,愛傾聽,愛治癒,愛打抱不平。對症失意夢想人生,專擅溫情暖文。

關注【金融八卦女頻道】公眾號,回復關鍵字【入群】

我們免費提供各行業財經報告和高端金融人士人脈圈

除了俞灝明, 被觀眾貼標籤,被觀眾罵,甚至被觀眾詛咒和追打的明星還有許多。

李明啟老師在《還珠格格》中扮演的容嬤嬤心狠手辣,讓人恨得牙癢癢。

她曾自爆,平日出門常遭人議論,經常聽到有人在身後小聲嘀咕“快看,是容嬤嬤那個死老婆子”。去菜場買菜,人家都不賣給她。最慘的一次經歷是在買菜時被小販扔雞蛋。

有一次她在計程車上,司機突然問:“你是演容嬤嬤的嗎?”李明啟說:“是呀。”司機說:“如果一開始知道是你,我就不載你。”

陳佩斯的父親、已故的電影表演藝術家陳強,早年憑藉歌劇《白毛女》中黃世仁一角走紅,可是這個反派角色卻差點令他送命。1946年,他跟隨文工團到冀中演出《白毛女》,正趕上部隊開完 “訴苦”大會,一個翻身後剛參軍的戰士“哢嚓”一聲拉開了槍栓,咬牙切齒地要打死“黃世仁”,幸虧一旁的班長眼疾手快,一把搶過了槍,才救了陳強一命。

演了《不要和陌生人說話》之後 ,馮遠征被譽為“變態專業戶”。由於演技太過逼真,有一次在飯店吃飯時被一個東北大媽打:

“有一次在飯館吃飯時,一位東北大媽突然走到我身後,對我的腦袋就是一掌,我嘴裡的飯都險些噴出來,正當我吃驚時,這位大媽卻一臉嚴肅地說:‘以後別打老婆啦!’”

“你人那麼醜那麼膈應,生的孩子居然還能看,真是奇跡。”

“感覺你女兒不會有好下場”。

那麼,這些罵人打人的“正義人士”在動手動嘴之前,有沒有去調查研究一番呢?

當然是沒有的,他們只是憑藉個人價值觀來評判世界,憑藉個人情緒來胡扯,這樣的思維方式很容易走極端。

哲學家法蘭克福在《論胡扯》中指出,胡扯是一種不同於謊話的不實之辭。胡扯與其說是隱瞞真相、說謊騙人、黑白顛倒,還不如說是自以為是、不懂裝懂、誇大其詞。他們不在乎什麼是真,什麼是假,他只想出語驚人,誇大其詞,胡說一通。

按照他們的邏輯,“什麼樣的人才演出什麼樣的角色”,那麼演過武則天的女星們個個就都是女皇了?演過好男人好媳婦的演員就都是好男人好媳婦了?演過好男人的黃海波曾嫖娼被抓,而演過家暴男“安嘉和”的馮遠征,在現實生活中是位不折不扣的“好先生”,結婚二十余載,依然如初地寵溺老婆梁丹妮。

吃瓜群眾就愛立人設,人設崩塌了吧,就又口無遮攔,恨不得將人立馬拉黑毀了。

所以,薛之謙,從“深情王子”到“偽君子”,只隔著一個人設崩塌的過程。

但,真相呢?作為吃瓜群眾的我們並不知道。

3

生活裡並無絕對的黑白,更多的是白與黑之間,那許多種不同程度的灰。

看看這張圖,這是帖子上用來說明媒體是如何通過剪取所需的部分,來表達觀點的:

如果使用手機螢幕右側的那一半,就是士兵拿槍指著俘虜;

如果使用手機螢幕左側的那一半,就變成了士兵在喂一個俘虜喝水;

如果把所有的資訊展現出來,就是一個士兵在喂俘虜喝水,另一個人扶著他,還有個士兵端著槍,至於是指頭還是指地面,就成了另外需要討論的話題。

這也說明了鍵盤俠們對待熱點事件的姿勢,明明就有許多不同層次的灰等待我們去思考、思辨、滌清,可結論和罵聲就馬上出來了,恐嚇聲與人身攻擊更是絡繹不絕。

現如今一些人仿佛被困在了籠子裡,對自己、對事物其實都缺乏清醒的認識,不思考、被朋友圈引導,如同活在戲裡,還總是莫名其妙地充滿了亢奮與正義,這十分可怕。

柴靜在《看見》中有一句話:

“ 唯有深刻地認識事物,才能對人和世界的複雜性有瞭解和體諒,才有不輕易責難和讚美的思維習慣。”

9月18日,在馬德里高等法院的聽證會上,法官確認9月初已經送交當事人的DNA鑒定結果:61歲的皮拉爾·阿韋爾不是藝術家達利的女兒。

在之前的6月,為了弄清事實真相,法院甚至同意對達利開棺驗屍,提取DNA進行親子鑒定。

開棺驗屍,有點對死者不敬。但同時也顯示了馬德里法院對於追求事實真相的態度。事實攻破了謠言,也確保了有關達利近10本回憶錄不會改寫。

4

蔡康永在《康永,給殘酷社會的善意短信》裡的一段話:

雞生蛋,雞也拉屎,但你肯定只吃蛋,不吃屎的,雞如此,對人亦然:每個出色的人,都會生蛋,也會拉屎。例如他很會開公司,那你就買他家股票來賺錢,至於他亂說話,你就不用學。你最要緊的是多吃雞蛋,少理雞屎,吸取營養,壯大自己。

在信息量龐雜的新媒體時代,作為吃瓜群眾的我們,不要成為槍,也不要被人當成槍使,那最好的辦法就是多吃“雞蛋”,不理“雞屎”,做一個擁有不凡判斷能力的智者!我們需要:

1、保持理智,管住自己的嘴和手

離章瑩穎失蹤兩個多月的時候,家屬沒有等來對嫌犯的審判,卻迎來了一場來自無數線民的“審判”:

我給你捐了錢,你花哪了?

章瑩穎全家出動赴美尋人?真有這個必要嗎?

你們說找不到人不回國,還找了移民律師,是不是想趁機移民?

……

讓人寒心的事可遠遠不止這些:

死了一個女兒全家移民美國咯?他們為什麼賴著不回來?真的不是搭順風車旅遊嗎?他們在當地租房子,說找不到人就不回來,還請了移民律師,捐款金額500K,剛好是投資移民的額度,太巧合了!

親人生死未卜,勞心勞力在美國尋人,要解決身在異鄉以及訴訟中遭遇的五花八門的問題,還要接受如刀般的網路暴力和審判。

這份寒心確定是鍵盤前敲字的你,所想看到的?

下次當我們在某個熱點下寫評論時,在某個劇集裡寫彈幕時,請記得提醒自己:不要讓自己寫下的每個字,說的每句話,成為傷害他人的子彈。

2、海綿式尋找資料,盡可能多瞭解前因後果

在獲取足夠多的資訊後,像淘金者一樣謹慎思考,對於自己不能確定的東西,找相關人確認一下,過濾掉“泥沙”,破除無知,留下思辨的“金子”。

而這“淘金”的過程,就是批判性思維的養成過程。

當然批判性思維並不是捷徑,而是一個明辨是非的過程,也是更為理性地從熱點事件、熱播劇裡“出戲”的能力。

具備批判性思維之後,我們才能在入戲之後,從容出戲,才能在多吃雞蛋後,壯大自己。而不是一個勁地在“雞屎”裡發表一些“屎論”。

理智思考,別盲從!別讓自己的言語成為殺人的利器。

如此,我們才不會在邁向真相天堂的步伐裡,一步步走向地獄。

— THE END —

關於作者【朵娘】:朵娘,專欄作者,患有輕微的知心姐姐後遺症,愛傾聽,愛治癒,愛打抱不平。對症失意夢想人生,專擅溫情暖文。

關注【金融八卦女頻道】公眾號,回復關鍵字【入群】

我們免費提供各行業財經報告和高端金融人士人脈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