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誰最愛買奢侈品?還真的是暴發戶

中國人的購買力有多強?不用說改革開放前, 就是20世紀90年代的國人也不敢用“強”這個字來形容自己的購買力, 然而20年過去, 不論是香港東京還是倫敦巴黎, 這些國際大都市的購物中心裡卻充滿了中國人的身影, 語言不通的地方甚至專門為中國人配了中文導購。

此前瑞士信貸研究院的財富報告指出, 中國超高淨值人群——簡稱“有錢人”——的數量自2000年以來增加了100倍。 而最能夠體現富人增多, 購買力增強的地方, 除了環球購買房產, 就是掃貨奢侈品了。 根據貝恩諮詢近日發佈的《2016年全球奢侈行業研究報告》,

儘管出現了歷史上首次下滑, 2016年中國消費者對全球奢侈品的消費貢獻比例仍然高達30%。 而中國購買奢侈品的主力軍, 正如網路上最常見的調侃一樣, 真的是以暴發戶居多。

今年二月份, 義大利奢侈品行業協會Fondazione Altagamma聯合波士頓諮詢公司在時尚之都米蘭發佈了最新的《全球奢侈品消費者洞察報告》。

報告中將購買奢侈品的消費者分為十二個大類, 他們年齡各異, 購買奢侈消費品的初衷不同, 每年花在這方面的金錢數額也有所差異。

將中國, 美國, 歐盟和日本放在一起比較可以發現, 相比傳統觀念中更加時尚的歐洲, 美國的時尚達人更願意花錢在奢侈品上, 歐洲體驗型的奢侈品消費者則更多, 整體而言各類人數較為平均, 差異並不明顯。 日本的資料則有些奇怪, 購買奢侈消費品的主力人群是那些有錢買任何想買的, 但是卻沒有購買奢侈品興趣的人。 可能真的是因為太有錢, 奢侈品在他們眼中就是普通產品, 隨便買買就貢獻了日本21%的購買份額。

相比之下中國的奢侈品購買主力則是暴發戶、大都市消費者和時尚達人。 不論是中文語境裡的暴發戶, 還是英文中的New Money, 都帶有不小的鄙視意味, 換成“新貴”就好聽多了。 不過對才富裕了沒多少年的中國富人們來說, 大部分都是白手起家, 不僅沒有歷史流傳的財富積澱,

多數的審美也算不上成熟, 可以說基本都是暴發戶了。 而美國、歐盟和日本作為老牌的資本主義國家, 不僅有錢人眾多, 審美相對成熟, 還有占國民人數主體的龐大中產階級, 自然能算得上“暴發戶”的人就不是很多了。

比“暴發戶”沒品味又愛買奢侈品更值得關注的是那些依然買不起奢侈品的中國人。 雖然冠上了“奢侈”兩個字就意味著這些不是面向普羅大眾消費的產品, 但絕大多數的中國人依然還處在剛剛溫飽的境地。 就算是不斷壯大的中國中產, 收入也和歐美國家的中產階級相差很遠。 一群人借著開放的東風先富了起來, 但是帶動剩下人後富的目標還遙遙無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