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侯寶林每次給老舍先生拜年,都要行跪地三叩首大禮

不知親生父母是誰

侯寶林自幼就被送給人作養子, 不知道親生父母是誰, 11歲開始學京戲, 後說相聲, 先後拜常寶臣、朱闊泉為師。

名字由來

“侯寶林”的名字是師傅朱闊泉起的, 本為“侯寶麒”, 後侯寶林將“麟”改為了“林”。

據說, 朱闊泉曾受到京劇名家“麒麟童”周信芳羞辱, 便把大徒弟王鳳山之後陸續收的三個徒弟, 分別起名“李寶麒”、“侯寶麟 ”、“王寶童”, 這三個名的最後一個字聯起來就是“麒麟童”。

後來, 侯寶林為了消除這場誤會, 便將自己的名改成了“侯寶林”。

周信芳

師叔馬三立, 師弟馬志明

朱闊泉一共收了5個徒弟, 除上面所提的王鳳山、李寶麒、侯寶林、王寶通外, 最小的一個徒弟是馬志明, 也就是馬三立之子。 所以, 馬志明是侯寶林的師弟。

馬三立的師傅是八德之一周德山。 而侯寶林是八德之一的焦德海的徒孫。 所以, 侯寶林稱馬三立為師叔。

低一兩個調“學唱”

在表演相聲“學唱”戲曲時, 侯寶林總是比在生活中低一兩個調, 顯得從容舒坦, 以不讓聽眾替演員吊著膽。

不說“葷口”

侯寶林1940年成名于天津, 從一開始就不說“葷口”與“賤話”。 當時南開大學校長張伯苓和幾位教授聽完他的相聲後, 稱讚“侯寶林說的是文明相聲”。 這跟其他大部分相聲演員形成了鮮明對比。

座右銘

侯寶林的座右銘, “留有餘地, 恰到好處;寧可不夠, 不可過頭。 ”

老舍先生創作的新段子救了相聲

建國初, 一次曲藝工作者給工人演出, 因為老相聲段子裡面有“我是你老子, 你是我兒子”之類的語言, 引起觀眾不滿, 兩位相聲演員被轟下臺。

這件事使得當時文藝界領導層得出結論:“相聲不適合新社會文藝發展的需要”, 便將相聲這門藝術取締了。 這使得很多相聲演員沒了飯碗兒。

於是, 文化部門專門成立了一個相聲改進小組, 第一項任務便是創作適合新社會需要的新段子。

但因為相聲演員們文化程度低, 創作有困難。 於是, 他們便找到老舍先生尋求幫助。

侯寶林等人見到老舍先生後, 講了相聲界面臨的問題。 老舍先生聽了後, 認為相聲應該存在下去, 並答應了創作新相聲段子的請求。

幾天後, 老舍先生交給了他們《菜單子》《文章會》等相聲段子。 相聲演員們認真排練, 文化部的主要負責同志看過後, 便收回了成命, 允許相聲繼續演出了。

因此, 以後侯寶林每年都去給老舍先生拜年, 並且要行跪地三叩首大禮。 雖然每次老舍先生都盡力攙扶, 但每回都難拗侯寶林的一片誠意。

老舍

老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