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自相矛盾的哲學家李贄于世所不容,終於晚年獲罪

第三十九章

各位朋友大家好, 歡迎您收聽《宸冰讀書》, 今天我們繼續為您分享《萬曆十五年》

張居正是政治家, 李贄[zhì]是哲學家, 他們同樣追求自由,

有志于改革和創造, 又同樣為時代所扼止。 李贄近于馬苦雅弗利, 但是他的環境不容許他像霍布斯和洛克一樣, 從個人主義和唯物主義出發構成一個新的理論體系。 他察覺到自己有自私自利的一面, 別人也是如此, 但他不能放棄孔子所提倡的仁。 這樣, 他只好在形而上學中找到安慰--世間的矛盾, 在“道”的範疇中得到調和而且消失。

(請聽語音.....)

李贄[zhì]在麻城的支持者梅家, 是當地數一數二的大戶, 家族中的代表人物梅國楨又正掌理西北軍事。 梅國楨有一個孀居的女兒梅澹然曾拜李贄[zhì]為師, 梅家的其他女眷也和李贄[zhì]有所接觸。 這種超越習俗的行動, 在當時男女授受不親的上層社會裡, 自然引起了眾人的側目而視。 但是李贄對輿論不加理睬, 反而毫我顧忌地對澹然和她的妯娌[zhóu lǐ]大加稱讚。

他把澹然比為觀世音, 並把和這幾位女士談論佛學的文稿刊刻, 題為《觀音問》。

寫作這些詩文函件的時候, 李贄[zhì]已年近七十, 而且不斷聲稱自己正直無邪, 但是這些文字中所流露的挑戰性,

無疑為流俗和輿[yú]論所不能容忍。

5年之前, 即1569年, 有一位姓史的道台就想驅逐李贄[zhì]。 僅僅因為李贄[zhì]的朋友很多, 而且大多是上層人物, 這位道台才不敢造次, 只是放出風聲要對他依法處理。

而李贄[zhì]則自動作了一次長途旅行, 離開麻城前後約計4年。 他在山西訪劉東星, 登長城, 然後買舟由大運河南返, 在南京刊刻《焚書》, 1600年又回到芝佛院。 這次招搖的旅行使當地官紳更為痛心疾首, 而尤其糟糕的是, 他居然在給梅澹然的信上說麻城是他的葬身之地。 是可忍, 孰不可忍, 官紳們既想不出更好的辦法, 只好一把火燒了他的棲身之地。

在生命中的最後一年裡, 他致力於《易經》的研究。 因為這部書歷來被認為精微奧妙,

在習慣上也是儒家學者一生最後的工作, 其傳統肇[zhào]始於孔子。

張問達遞上了一本奏疏, 參劾李贄[zhì]邪說惑眾, 罪大惡極。 其羅織的罪狀, 有的屬於事實, 有的出於風傳, 有的有李贄[zhì]的著作可以作證, 有的則純出於想當然。

皇帝看罷奏疏之後批示:李贄[zhì]應由錦衣衛捉拿治罪, 他的著作應一律銷毀。

在多數文官看來, 李贄[zhì]自然是罪有應得, 然而又不免暗中彆扭。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