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夢想照進現實 話劇《安居》在南京上演

新華網南京3月12日電(戚軒瑜 王彤)3月12日, 由南京市浦口區委宣傳部、浦口區沿江街道策劃並推出的話劇《安居》首次上演。 《安居》以某一戶家庭的動遷故事為基礎進行藝術創作, 生動地反映政府與群眾同心協力, 最終實現群眾安居夢想的過程。 扣人心弦的劇情以及出色的現場表演, 引發數百名黨員幹部和社區群眾的強烈共鳴。

“獲批國家級新區, 街道正面臨著歷史上發展的黃金時代。 拓展新城區、改造舊城區, 這其中必然牽涉到動遷的問題。 ”南京市浦口區沿江街道党工委書記方強介紹, 只有堅持以人為本,

以“人本化、人情化、人性化”為原則, 做到“深入、細緻、實際”, 才能真正做到維護人民群眾的利益, 也才能讓群眾理解、配合、支持工作。

主創人員深入基層體驗生活

“家不是一棟房子, 而是一份情感和一份責任。 只要一家人心在一起, 家就還在。 ”作為《安居》的導演兼編劇, 許耀華談起創作的過程, 依然難掩內心的興奮。 從事多年話劇教學和編創工作的許耀華抵擋不住作品的“誘惑”, 跨界出演了劇中的一家之長——64歲的孫國慶這一角色。

在《安居》話劇中, 有三個角色由“95後”的青年演員擔當。 作為“95後”的青年演員, 如何成功刻畫、演繹好社區幹部這一角色, 重任在肩的劉洪書從接到劇本後就感到“壓力山大”。

為了更快地進入角色, 在沿江街道的安排下,

劉洪書走進社區, 跟著社區幹部們一起工作, 一起走村訪民, 近距離瞭解社會幹部工作的真實狀況。

“有了這樣的經歷, 社區幹部的狀態、肢體的語言、故事的情節在腦海裡有了立體的畫面, 我開始摸索在表演上還原一名社區幹部的真實形象。 ”劉洪書表示, 話劇《安居》正是他所夢寐的彙報演出劇, 也是他寒窗苦修最好的成果檢驗。

宣傳社會管理工作模式的一次創新

“家庭是社會的基石。 話劇《安居》選取生活的小視角, 從一個待動遷的家庭切入, 正是它的與眾不同之處。 ”蕭雁說, “真實、接地氣, 這也是讓幹部群眾能接受這部劇的重要原因。 ”比如, 多個角色臺詞是浦口本地的“土話”, 觀眾不僅能夠接受, 並且還會自然融入人物場景。

90分鐘的演出過程中, 用手機消磨時間的“低頭族”不見了, 也沒有來回走動的觀眾。 有的只是隨著情景起伏的感歎, 還有高潮處不斷的掌聲。

民利大於天。 近年來, 浦口區通過“大聯勤”、“陽光動遷”、“共建共用”等一系列創新舉措, 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今後, 浦口區將進一步加強主題宣傳策劃, 創作更多接地氣的作品, 傳播浦口好聲音, 弘揚社會正能量。 ”浦口區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